甘肅前進村:爲大學生村官成才搭橋鋪路!

大學生村官是新時代下農村發展的新希望,隨著一批批的大學生深入基層,成為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改革中的中堅力量,大學生在農村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前不久,中組部、農業農村部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和大學生村官示範培訓班“大學生村官能力提升主題培訓班”在前進村培訓基地舉辦。

甘肅前進村:為大學生村官成才搭橋鋪路!

大學生村官

自2014年被中組部、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培訓基地以來,前進村基地採取“村莊是教室、村官是教師、現場是教材”的培訓模式,以課堂理論教學與田間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學員拓寬視野、更新觀念、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不僅使前進村培訓基地邁上了建設全國一流基地的快車道,也為農村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的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隊伍做出了積極貢獻。

村莊與基地建設攜手前行

“成功從無定式,卓越貴在創新。”這是前進村黨委書記馬志祥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理會不難,踐行不易。2001年,而立之年的馬志祥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後,帶領前進村從傳統蔬菜種植,到連片建造溫室大棚,再到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現代農業,走集團產業化的發展思路,18年的摸爬滾打,已然把往昔一窮二白的村子變成了一個現代美麗鄉村的樣本。綠樹成蔭、花團錦簇,一條條平坦的水泥路通往家家戶戶、一排排別墅樓房裝飾一新、一座座日光溫室裡蔬菜鮮嫩欲滴……

前進村“脫胎換骨”的發展軌跡,本身就是一本鄉村如何振興的“教材”。開班儀式上,前進村黨委副書記、培訓基地主任石金龍滿懷激情地說:“前進村將藉助培訓基地這個平臺,積極學習借鑑外地的先進經驗,搶抓發展機遇,勇於探索實踐,為早日實現富裕幸福的‘前進夢’和打造全國一流培訓基地而努力奮鬥!”

去年9月,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前進村將張掖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所屬的佔地1.1萬平方米的研發中心大樓、4800平方米的農業創新成果展示中心、12座聯棟智能溫室、134畝試驗示範用地改擴建。硬件升級後的培訓基地集吃住行、學教研為一體,還分別從特色種植、合作經濟組織、創業帶頭人等方面認定了6個實訓基地。同時,聘請當地致富帶頭人做指導教師,為學員現場講解,確保每個學員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現場教學互動的示範效應

“現場教學要直接有力,抓眼扣心,學員參觀後才會有所收穫,才會覺得這次培訓沒有白來。”石金龍說,不同於專家教授講課的內容與形式,現場教學更加接地氣,更受到學員的歡迎。

大家走進前進村臺灣果蔬採摘園,草木繁茂、新奇,煞是好看。除了品種繁多的臺灣果蔬之外,這裡還有巴西櫻桃、金斑非洲茉莉、南非葉等果蔬和草藥。採摘園把觀光農業與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等有機結合,形成了集休閒娛樂、農耕體驗、科普教育基地、蔬菜水果採摘為一體的多功能採摘園。

學員們有的駐足打量,有的乾脆蹲下來反覆觀察,還有的緊緊跟著講解老師,字字句句都想裝進腦袋裡。

移步到甘州區萬通採摘園,這裡的“南果北種”碩果累累。園裡火龍果、木瓜、臺灣大果桑葚等品種的培育與掛果,不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價值,也取得了不錯的社會效應。學員們團團圍住講解老師請教問題,各種“腦洞大開”的提問讓老師也覺得頗有新意。

“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掌握新東西多,他們能給傳統農村輸入現代化、科學化的新思想、新血液。現場觀摩這些‘高大上’的採摘園,受益良多。”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高岸子村黨支部書記助理王曉麗興奮地說。

記者和學員們來到前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崗墩萬頭牧場,專業的機械設備、管理有序的飼草料場、標準化的擠奶車間,讓學員們讚歎不已,更為公司“術業有專攻、行行出狀元”的技術鑽研精神所打動。“我們前進牧業的原奶蛋白質達到3.5,這歸功於我們的全營養飼餵方式,日糧混合的種類達到30多種。”該公司的技術人員自豪地給大家介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為了加強學員交流,構建學員協同創業創富共同體,本期的培訓課程中,設置了學員產業對接暨產品推介會,會上學員們各出巧招,給大家介紹本村特色產業、產品的特點和優勢。同時,也針對此次培訓,結合本村發展優勢與發展瓶頸,分享經驗、交流心得。“思想的碰撞對於工作的創新最為直接有力。”甘肅省委黨校教授朱佔榮評價道。

“我們李河村的烏雞蛋散養在林地,活動量大,雞蛋中含有的有機鈣是普通雞蛋的6倍,而且蛋黃多,好吃;這種雞蛋外殼大多是翡翠綠色,好看;價格雖然比普通的雞蛋高,但物有所值。我們的宣傳語是:每天一顆烏雞蛋,健康與我長相伴。”隴南市西和縣李河村黨支部書記薛蕾蕾的推介激情洋溢。

其他學員不甘示弱,紛紛踴躍地介紹了自己村裡的招牌農產品:顆粒飽滿、色澤純正的小茴香;純天然枸杞、蜂蜜、蜂王漿;黨參、黃芪、當歸“三件寶”……

“前進村發展規劃的前瞻性、推廣特色品牌農產品的戰略性,專家教授關於農村發展的觀點的獨特性,讓我此次培訓收穫滿滿。”張掖市高臺縣永進村主任助理李隆基說,往後的工作中要時刻督促自己加強學習、持續充電,及時更新知識。

甘南州臨潭縣東街村主任助理範劍林在他的培訓心得作業裡認真地寫道:從外因上說,基地的培訓可以幫助我們把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學得深一些、全面一些;內因方面則是要下功夫學習農村實用技術,帶頭創業發展,增強示範能力。

甘肅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職教科副科長李偉也給學員們分享了他的“三成為”工作經驗:“成為能幹事的幹部,懂政策、懂民情、講‘土話’;成為會共事的幹部,與其他村‘兩委’幹部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成為黨的好乾部,踏踏實實地做好工作。”

石金龍最後勉勵各位學員繼續努力,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面對挑戰充滿信心,保持久久為功的心態,心有格局,做大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