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P2P?你们没买吧?这个害死人的东西。”

晚上12点,出租车上,一听到我和同事说到“P2P”三个字,这位年近50的司机当时就提高了音量。

10%以上的高年化,亲戚朋友都说好的推荐,轻易就让这位年近50的上海阿姨拿出了自己的钱。

“会买P2P的都是些年纪轻的。”阿姨如是说道。在P2P网贷蓬勃发展的2011年-2013年,每天都有1-2家平台上线,更有数以万计的用户将存在银行里的钱取出,投入其中。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只是他们不知道,P2P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一直到2018年初,从来没有明确的网贷平台审核资质。

2018年6月份,央妈和银保监会开始向P2P市场释放加强监管的信号,P2P市场的发展,戛然而止。6月1日至7月12日的42天内,全国108家P2P平台爆雷,涉及的资金超过7万亿。这是什么概念?2007年次贷危机的时候全球次级抵押贷款债券规模只有7000亿美元,也就是将近5万亿元。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阿姨所投的4个平台,40万元,一家已经跑路,剩下的,不是资金无法取出,就是强行被投入下一轮。

“我觉都睡不着,明天我就要去北京看看那家公司到底还在不在!我高铁票都买好了!”

P2P vs. MBS

什么是P2P?说的好听点是小额借贷,说的直接点就是从有投资需求的人手里汇集资金,借给信用程度不高的人。追根溯源的话,就是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为了解决穷人的借贷需求而建立一种金融模式。这似乎与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这里面的贷款(Mortgage),不是单纯咱们理解的房贷,而是次级贷款(Sub-prime Mortgage),专门贷款给还款能力低的人。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12年前,也就是2006年,Ruthie Hillery通过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了住房抵押贷款买了套房,每个月还款952美元。Hillery非常激动,她已经70岁了,能申请到贷款买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952美元对仅仅靠退休金生活的Hillery来说依然不是个小数目。

那年夏天,新世纪金融的按揭贷款经纪人还兴奋的告诉她,他们出了一个“年老公民贷款”(Senior Citizen’s Loan),几乎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可以几年内都不用偿还贷款。Hillery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但Hillery万万没想到,房子还没住满6个月就被强行收回了。她马上请了律师。律师非常震惊,他发现依照Hillery女士的收入情况,贷款就不应该被发出来,完全不知道是怎么通过的!

律师开始了调查。这期间,他接触了一个威斯康星州阿普尔顿的按揭贷款经纪人,John Waite。他满面春风,说非常喜欢与新世纪金融公司合作,不仅放贷很容易,而且还很少对发放贷款的评估书提出重新审核的要求。对他们这群经纪人来说可以不需要雇佣员工和办公室,就能迅速地扩展它的业务范围。

当时不仅新世纪金融外面的世界看起来欣欣向荣,新世纪内部更是一场狂欢。

平时带着“工作时勤奋工作,娱乐时尽兴娱乐”的企业文化,新世纪金融经常组织员工去巴哈马出海活动,去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狂欢,各种聚会和酒会就更少不了了,高级员工甚至还有参加保时捷汽车驾驶学校的优待。公司的高层Flanagan还放过一个长达6个月的带薪期,每月薪水达76445美元,为什么呢?仅仅因为这段时间是他在美国汽车比赛协会晋级的关键时刻。

如今看来,这就像最后的盛宴。所有人都沉醉在精致的高脚酒杯和唾手可得的财富里,夜夜笙歌,纸醉金迷。

没有人在意悄悄下降的房价。

美联储调高了利率,房价开始下跌,违约的人越来越多,卖房的人越来越多,买房的人越来越少。退休的老年人、工作不稳定的年轻人、依靠补助生活的流浪汉,这些信用度不高的人违约之后,银行收回了房屋,却发现不像预计的那样能卖出高价。

没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接盘。

2007年2月,这个拥有12年历史、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就遭遇了清算危机。不仅2006年第四季度严重亏损,前三季度在房屋贷款违约和拖欠中所遭受损失的严重程度,公司未能正确估计。当天收盘时,其股价下跌超过35%。裁员54%也未能扭转局面。仅仅2个月后,新世纪金融就申请了破产保护。

囤积了大规模对冲基金、全球各国银行资金的资金池崩溃了。

金融系统接二连三的出现问题,首先是雷曼兄弟倒闭,然后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美元每股的白菜价收购,接着是美林作为第一大次级抵押债券承销商产生巨额亏损。最惨的是花旗,它的承销量仅次于美林,买进了全球市场四分之一的次级抵押债券。次贷危机爆发之后,花旗亏损额增至321亿美元,股价一落千丈,跌幅超90%,一度跌破1美元……

市场恐慌不断扩大,美国消费开支受到影响,从10月下旬开始纽约股市再次下跌,金融类股票领跌。大量的人开始失业,金融服务业宣布裁员9万人,比2006年全年裁员人数高出了75%。

美国梦,带了金融创新的傲慢,带着全球经济引擎的信用,带来高额回报的预期,虚拟经济世界的诡异,把半梦半醒之间的人引向那里,梦醒时分,全世界的实体经济却已阴影笼罩。

“所有的失败都源于创新。”华尔街至今流传的话,或许是对的。

债务,或重如泰山

正如《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中,中国领导对美国财长保尔森说的一句话:“你们国家背负的沉重负债,是你们的一处致命弱点(The amount of debt your country carries is a terrible vulnerability. )。”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我们把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称为次贷危机,似乎次级抵押债券就是那个罪魁祸首。可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背后难以为继的庞大债务。

在次贷危机之前,美国的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都达到了峰值。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2005年,房地产泡沫达到了峰值,上涨了12%。而1996年到2006年,这10年的房价涨幅是前面100年总涨幅的3倍。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随后在2006年,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将近7500亿美元!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美国的国内债务,美国的家庭负债和家庭收入的比率,在1996年到2006年也激增了30%!而它从国内和国外借的钱的总额,也在前十年开出现爆发式的增长。

经济学里有一句话,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债务危机。

如果说美国次贷危机的始点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那泡沫从哪里来?美国房价的激增是因为可以买房的人多了,本来每年新增的买房人口是固定的,那你说买房的新增人口从哪里来?只能是过去买不起房子的人,但是他们收入不稳定,甚至是根本没有收入!那怎么让他们买?

贷款!

2000年后,华尔街的精英们就设计出了这样一种证券,专门满足这些还款能力不高,但是又有买房贷款需求的人。虽然风险是高了点,但是房价在上涨,买房人把房子抵押获得贷款买房,金融机构心想,万一买房的人还不起了,还能把房子卖了赚一笔!

于是,在这个游戏中,贝尔斯登同意借钱了,雷曼兄弟同意借钱了,美林同意借钱了,花旗同意借钱了,甚至欧洲的德国工业银行、巴黎银行都同意借钱了,亚洲的日、韩银行也都参与了进来,这个资产池相当巨大!

这个时候,家庭债务因为房贷开始上升,各国的资金流入增加了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庞大的负债逐渐形成。

到了2007年的时候,银行和金融机构发现,那些03年、04年借出去的钱收不回了,而美联储又提高了短期利率。利率提高,意味着每个月的月还款、月供就提高,还款人的还款压力更大了,更还不上钱了。随后,银行通过法律收回了被抵押的房子,买房人没有了房产。

而当银行在出售这些房产的时候,发现没人接盘了,房子价格也没有之前那么高了,最后烂在手里怎么办?价格崩盘。房地产价格开始出现雪崩式的下降。银行和金融机构也出现了问题。

最终,2007年3月,随意放贷的新世纪金融,因为还不上华尔街的174亿美元破产了。

金融工具的创新,让散布在全球各地的资金大量集中在美国房地产这一个市场。美国的负债不断增加,一旦它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无力偿还债务,就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银行,进而影响这些国家的金融系统。

一次规模堪比1929年大萧条的次贷危机就这样开始了。79年前的童谣仿佛穿透了时间再次响起:

“梅隆拉响汽笛,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里冲!”

中国的温泉蛋危机

那中国的债务呢?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国内的家庭债务一直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经超过美国当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而这些数据还不包括潜在的的民间借贷等这些没有办法被统计的部分。

实际上中国很多家庭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家庭资金的流动性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而地方政府债务依然是中国的债务主要占比。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占全国总GDP的20%,远低于60%的风险预警线。只是隐性债务就像冰山,小部分浮在水面,大部分隐藏水底。2018年5月,天津市国资委下属两个省级融资平台相继传出信托兑付风险,天津最大的国有房企天房集团在50多家金融机构融资负债总计1830多亿元,这些金融机构涵盖了四大行、各大股份银行和主流信托机构!

这些藏在水下的债务究竟有多少,尚没有办法完全统计。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但是从公开出来的经常账户数据看,中国的经常账户一直都在盈余而非赤字,似乎大大好于美国2008年的情况。

外面看起来很坚硬,内部确充斥着债务问题。像一个温泉蛋,看起来蛋白已经熟透成型,但是只有在里面的人才知道,这个蛋是流黄的。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危机来临,我们能做什么?

也许这个蛋一击就碎,我们没有办法控制危机是否到来,但是究竟流不流黄,还是流多少黄,这是由我们掌控的。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2008年次贷危机,规模虽然堪比大萧条,但是美国通过四轮量化宽松购买大量MBS,把风险转嫁给其他国家,使得它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并没有因这次危机而大幅缩水。

相比之下,欧元区和日本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则在危机期间持续缩小。欧元区由22.4%缩减至15.8%,日本由8%缩减至5.6%。而日本尽管GDP缩水,诺贝尔奖获得者从2008年至今却一共有13名,占总获奖人数的二分之一!也许在经济危机期间,日本经济衰退了,但它的科研反而越来越突出。

那对普通人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稳渡经济周期呢?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如果咱们看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房价,你会发现虽然房地产的下跌引起了次贷危机,但是在经历过低谷之后,美国的房价有明显的回升。尤其是加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回温趋势更明显。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细看这两个地方,不难发现洛杉矶和旧金山的房价在次贷危机期间不跌反升!进一步区分房产层次的话,低端房地产的指数相对波动较大,这意味着如果你当初抓住了机会,投资低端房地产市场,潜在的收益较多。

但是,这是美国相对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周期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可是在中国,周期好像被政策给束缚住了,而如果担心蛋被打破,恐怕还是高端房地产的保值和增值更有意义。好比纽约,即使危机来了,曼哈顿的房价也没怎么出现危机,一路坚挺,因为高端地段的楼盘,确实有限。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而黄金的价格也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不断走高,在欧债危机不断深化的时候达到了最高点。

这就意味着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躲避外力的击打,但是投资黄金、不动产这些传统的避险资产依然是比较好的选择。

心怀敬畏,雪崩到来时,没有一片雪花会提前告诉你。

危机10年:2008 vs. 2018 经济危机到来,我们将如何应对?

我是老王,专注于

投资、理财和金融的知识传播

置顶我,每晚十点,

我们“老王必修课”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