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提起清真八大碗,熟悉穆斯林美食的人肯定都知道,這在他們是很隆重的宴請賓客的形式。八大碗分別是裝在八個大碗中的燉菜,有葷菜有素菜,包括燒肉、燉肉、圈巧閣、松花羊肉、清氽丸子、黃燜雞、黃燜肉、肉雜拌等八種。一般用燉、煮、燴等操作技法,用料豐富,湯清味純,成為回族同胞逢年過節、招待親友等的首選,既有隆重之意,又有幸福之情。

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在魯西北的一個小城臨清,由於此地回族兄弟眾多,所以這八大碗可以說是人盡皆知的美食。回族兄弟將傳統味道與當地飲食習慣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清真飯菜,這是回漢飲食文化完美融合的結晶,也是回漢友好情的典型象徵。

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據歷史記載,成吉思汗率兵西征時,臨清作為明軍的征戰要地,有大批的回族軍士留守,他們由於祖祖輩輩居住於西域,飲食習慣上都以牛羊肉為主。戰爭時期,時間緊迫,為了提高做飯效率,節省時間,這些回族兵就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和本領,提前把牛羊肉等食物通過燉、炸、煮等方式做成熟食準備著,到了吃飯的時間,只要燒好一鍋熱湯,將預先準備好的炸裡脊等熟食用熱湯一澆,就成了香噴噴的飯菜。這樣做不僅可以節約時間,方便行動,還能讓這些回族士兵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吃到具有家鄉風味的飯菜。

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開飯前,這些回族兵每人面前放著一大碗飯菜,大家圍坐在一起,唸誦“太斯米”,之後開始抱碗吃菜,抱碗菜就是在部隊裡初步成型,後來,這種方式逐漸融入了中原人的飲食習慣中,從原來的席地而坐變成了圍桌而坐,並且由原來的一人一碗菜變成了同桌人共吃八碗菜的用餐形式。

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數百年來,經過穆斯林廚師的不斷鑽研創新,結合臨清本地百姓的飲食習慣,這道美食也逐漸成型,變為現在的樣子。這樣算來,這道美食已經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穆斯林勤勞智慧的象徵,也是回漢友好的代表。如今,在臨清,你既可以在清真飯店吃到它,也可以在回族百姓的飯桌上看到它,尤其是在清真婚宴的酒桌上,這更是必不可少的,是最隆重的招待禮節。

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清真八大碗,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葷素搭配、營養豐富。早期因為經濟條件不好,買不起多少肉,只能以素菜為主,將白菜或者胡蘿蔔放在碗底,只在最上面放上幾塊肉。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菜也漸漸充實起來,美味豐盛,但為了講究營養均衡,素菜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八大碗雖然並沒有什麼稀奇的用料,但因為流傳年代久遠,製作工藝講究,所以風味獨特,讓人吃過就很難忘記。此外,八大碗作為湯菜的代表,對湯的工藝非常講究,有的用白湯,有的用清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食材原本的味道,不加任何額外的調味料。而且牛羊肉不僅味道鮮美,還有滋補強身的養生功能,真可謂是內外兼修的一款美食呢。

歷史悠久,臨清小吃清真八大碗,從行軍打仗中誕生的美食!

在臨清,去參加朋友的婚宴典禮,如果是清真席,那肯定少不了會品嚐到正宗的八大碗。外地的遊客到這裡來玩,被推薦的美食當中也一定有它的存在。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吃的時候還可以接受一波歷史的薰陶;同時味道豐富鮮美,有八款不同風味可供選擇,不管你是何種口味都能夠獲得滿足。如果你來到臨清做客,可千萬不要忘記來品嚐這清真八大碗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