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家长的选择题!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呢?很多家长现在都很纠结。曾经有句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可是现在我们逐渐都富裕了,也不需要孩子必须为家长分担家务,况且,现在孩子学习压力也较大,于是,很多家长就不让孩子做家务,只要他们专心学习就够了。然而,只是专心学习,真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吗?石家庄新东方的老师们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说个之前发生的事情,魏永康事件。神童魏永康,在别人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习时,17岁的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科院。按理说,如此成绩优异的高材生,该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却不料,还没有取得研究生学历,就被学校勒令劝退。被劝退的理由,让人瞠目结舌: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再说个前几天大家广泛关注的事情。《少年说》一位姓付的男孩走上台,控诉妈妈将学校布置的社会实践作业变成了家务实践作业。而妈妈给出的理由是: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已经长大了,你必须承担。生活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家务劳动的能力,会锻炼你的动手能力,会培养你的感恩之心,会让你有耐心有爱心。我想,大家在为这位中国未来的好婆婆喝彩的同时,也开始思考着曾经自认为已经有答案的问题: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做家务?从付妈妈的话中我们最起码可以总结几条做家务的好处:

1、做家务,让孩子更有责任感

让孩子做家务,可以让他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可以让他懂得作为家庭成员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做家务,让婚姻更幸福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孩子做家务,是为了让他明白:家务活从来不是女性的个人义务,作为一个男人,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随着现在女性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成熟,她们更多要的不是车子和房子,而是你能给她多少爱,多少理解和尊重。

3、做家务,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一辈子陪着孩子,当孩子毕业了,想出去闯闯的时候,曾经在家里积累的点滴独立生活技能便派上用场。而此时,孩子会因为家长曾经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独立生活能力,让自己在外工作没那么多不适应而感谢父母。而且,在家里培养的责任意识也会使自己的孩子无论在工作还是婚姻家庭中都比其他人更顺利一些,别小看这点,这是许多被养在温室里的孩子无法做到的。

所以,家长们需要放开紧握的双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还是那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本文来源于家长必读(ID:jiazhangbid)、 人民教育、 泡泡少儿教育、女儿派(ID: nverpai),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献给家长的选择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