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窮,種大棚」的言論是真的嗎?種植大棚的風險很高嗎?

棒奔霸


自畢業以後就從事農業,對於這句話深有感觸。狹義上理解這句話可以理解成目前種植大棚的效益不理想,廣義上理解就是目前想從土地裡面刨點錢真是不容易。

常規大棚種植

小楊是一個80後小夥子,山東臨沂在江蘇承包大棚50畝種菜,定位很明確,送批發市場。主要種植松花菜、青花菜、冬瓜、西瓜甜瓜等。三年前我們認識的,熟悉以後問他這些年掙到錢了麼?回答是剛開始的時候掙了點,後面幾年已經全部賠進去了,還加上別的地方掙的錢一起。

這些年我觀察他種菜,大部分的菜是在菜價特別低的情況下上市,菜價上來以後沒有菜賣。我分析這是大棚種菜不賺錢的主要原因。市場就這麼大,集中上市以後必然會引起菜價下跌,供大於求。供不應求的菜需要更好的栽培環境和更大的投入,很多人做不到,必然不賺錢,或者賺個辛苦錢。

賺錢的大棚種植

今年去了一趟陝西,大棚種植甜瓜,在三月份左右上市的甜瓜,電商收購,每斤45元,二茬瓜25一斤,一個棚6分地,毛利10萬。這是一個大棚賺錢的例子,原因就是那個時間點沒有人種出瓜來,所以才能高價收購,加上電商的強大受眾群體,才能促使這件事情發生。

但是我相信這件事長不了,因為就像反季節蔬菜剛開始的時候,最早的人種什麼都掙錢,等到這項技術普及以後就不賺錢了一樣,大量的人同時種,沒有了新鮮感,供大於求的現象出現以後,不賺錢是肯定的。

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理解成常規種植,即便是反季節蔬菜種植,大量人都在做,生產出來的東西集中上市,想賣高價不太現實。然而想辦法創新,即便還是反季節種植,也能產生效益。

其他方面

農民種大棚不賺錢還有別的原因,例如最重要的,勞動力成本上升,目前想找個工人,不是60歲以上就是婦女,年輕人不肯在田裡勞動。

再有,各種物資價格上漲,向複合肥、農藥、農膜等等,小楊更換30畝地農膜,加上人工,花費接近8萬。


農科小孫說


“要想窮,種大棚”的言論是真的嗎?種植大棚的風險很高嗎?

“要想窮,種大棚”是謬論!

“要想窮,種大棚”純屬謬論,是一種極其錯誤的言論。應該說“要想富,種大棚”才是正確的言論。大棚是設施農業的一種。凡塵觀生活二十年前包村時,就動員群眾建大棚,當時一線就建起了二十四個大棚,以後發展到70多個,現在那個村,大棚蔬菜成了他們村上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如果說“要想窮,種大棚”是真的、是對的,那這個村還能穩定發展到現在的八十多棚。所以,事實證明,“要想窮,種大棚”是極其錯誤的言論。而恰好說明“要想富,種大棚”才是正確的選擇之一。

設施大棚,需要技術支撐!

隨著技術不斷改進,規模不斷擴大,設施大棚的作務的確需要技術來支撐。懂大棚技術的農民管理大棚,就一定會是收入頗豐的農業設施。懂技術、會管理、又勤勞的農民管理大棚那是持續的豐產豐收!設施大棚隨著技術的改進,它所包含的產業內容也更加豐富,由過去的土大棚發展到今天的溫室大棚,無土栽培等,無一不凝聚著技術的進步。所以,設施大棚是需要技術的,是需要有科技含量的新技術的,隨著農業科技技術的不斷髮展設施大棚將會不斷取得更多用途和更高的經濟效益!

至於“要想窮,種大棚”的謬論,凡塵觀生活只想說,麥韭不分的人,就是種小麥、種韭菜也會有很高的風險的!

我是凡塵觀生活!

謝謝!

再見!


凡塵觀生活


你好,我是晨曦,一個多肉大棚主,也是頭條的作者,很高興為你解答。

想必今年大家也都聽說了山東水災了吧?今年山東大棚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洪水。尤其是青州以及周邊。不論是花卉大棚還是蔬菜大棚還是多肉大棚,幾乎沒有倖存的。這就是幹大棚的風險。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秋天到了還有收成的時候,老天爺刁難人。天災人禍,躲都躲不了。


黃樓地區的蘆坊村受災最為嚴重,蘆坊村花卉種植面積約700畝,以草花種植為主,部分多肉植物,全部受災無一倖免。蘆坊村的草花幾乎全軍覆沒。大量的國慶用盆菊全部爛葉、幹葉,一些草花沉在水底無法辨別品種。

幹大棚風險高不高可想而知。除了自然災害之外,大棚主每年要承擔大棚維修,大棚養護,以及土地翻新,內部建設,引苗,施肥,等各種人力物力的支出。一年下來人曬的不成樣子。如果農作物或者花卉在有生蟲生病的。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


大棚種植風險我覺得挺大的,晨曦今年就只保住一部分在展架的多肉,其他地栽或者在地裡放的多肉全部死亡。從繁殖到能成品出貨需要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花費了多少心血?多少人日日夜夜的操勞?如果題主手頭有錢不妨考慮其他投資,晨曦這次是教訓。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但這就是投資大棚的風險。


晨曦植物


“要想窮,種大棚”的言論是真的嗎?種植大棚的風險很高嗎?

壽光地區的大棚種植戶受到颱風的影響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很多種植戶在這次的颱風影響中,好幾年的投入等於一夜回到解放前。很多地區都流傳的“要想窮,種大棚”的說法,真的是種大棚會導致變窮麼?

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大棚種植雖然面臨著很多風險,但是掌握種植大棚蔬菜的技術後,就可以規避這些風險。

在九幾年的時候,我們鄰居就一直種植大棚蘑菇,記得小時候常常去他家幫忙搬菌種,鄰居兩口子也是一天從早忙到晚,在臨近過年的時候別人家都張羅著過年要吃的食物,他家在大年三十還忙著批發蔬菜。當然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在那個年代他家就有幾十萬的存款。



種植大棚蔬菜不同於露地種植,露地種植蔬菜只要考慮蔬菜的生長特點來管理,但是種植大棚蔬菜則是一個技術活,要根據蔬菜的生長特點來調控大棚內的溫度和溼度,現在很多農戶選擇種植反季蔬菜,要想掙錢,也要有分析未來蔬菜市場的能力,如果時間把握不好,可能等蔬菜上市時價格太低導致賠錢。

我們隔壁村子很多種植大棚蔬菜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種植大棚蔬菜發家致富的,也有一小部分沒有種植大棚蔬菜的技術導致賠錢,所以“要想窮,種大棚”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因為今年壽光大棚受災的事情讓很多想種植大棚蔬菜的農戶會猶豫,但是此次受災只是偶然,有諸多不可抗的天氣因素造成,所以想種植蔬菜大棚的要好好考慮,不管做什麼都是機遇與風險並存,沒有絕對安全也沒有絕對危險的事情。



農人馬小妞


“要想窮,種大棚”的說法是真的嗎?種植大棚的風險很高嗎?


1)這種說法是不科學或不嚴謹的。的確,有很多人種植大棚嚴重虧損的,但也有很多人種植大棚發家致富的。各行各業都是如此,做同一件事,有人賺錢,有人虧錢。


2)種植大棚的確有風險。甚至可以說風險較大。但做什麼事沒風、險呢?沒有風險,天上掉餡餅的事有嗎?既使有,能掉到我們身邊嗎?與露地種植相比,大棚種植需要更高的技術、經驗、技能、技巧,需要更多的投入和管理水平,需要更高的進入門檻,還不能邁過門檻的人,虧損也是正常的。相反,能邁過門檻的人,才有可能賺錢。種植大棚的風險意謂著更高的竟爭壁壘,能夠建立起這種壁壘,反而意謂著竟爭力強,風險降低。


3)沒有風險,其實意謂著更大的風險。沒有任何門檻,誰都能做的事情,看似沒有風險。實際上,意味著競爭慘烈。既使短時間內賺錢,但決不長久。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農者仁心,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農者仁心盆栽產業智庫


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天時,地利,人和都要考慮,大棚改善棚內的小氣候,把不可能種出的瓜果蔬菜,鮮花種了出來,水肥一體水利建沒,省工,省時,開關一開,幾十畝地一個人幾小時就可完成,棚外零下的溫度,某些作物不能正常生長,但保溫,保溼的棚內溫度有十多二十度,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天然生長的瓜果,蔬菜,鮮花,一年能生產二三茬,而大棚內能生產五.六茬,每茬的生育期變短,水足肥飽,溫度適合,產量高,品像好。

建大棚要投資,一畝地至少二萬多的投資,一般要二至三年的純收入才能回本,當然得看運氣,農產品的價格,作物病蟲害的控制技術,天災與天順的運氣,大棚最怕大風,冰雹,大雪,和大水淹,任何一項天災都可能棚毀血本無歸。

建大棚有發財的,但血本無歸同樣存在,天時,地利,人和很重要,有些大棚種植戶,技術不硬,瓜果,蔬菜,鮮花種不好,運氣又不佳,產品上市常遇難銷,連虧幾年,血本都澇不回來。

建棚前首先要考慮當地的市場銷量,所種作物的技術是否過硬,當地的氣候會不會因大風,大雨,大雪,冰雹等不利因素,農民虧不起,一但連年虧,別說發財,生活都難過


果園摘寶珠梨找我


“要想窮,種大棚”的言論是真的嗎?種植大棚的風險很高嗎?



“要想窮,種大棚”這種說法應該不是太正確。每一個問題不是這麼絕對的,要分兩面去分析問題,有利也有弊。大棚作為現代農業科技的一個農業技術的載體,為消費者提供了反季節性的蔬菜,豐富了消費者餐桌上的美味,當然菜籃子工程得到了完美的保障。

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那是1997年,香港迴歸的時候,記得特別清楚。有個同學是山東省蒼山縣的,家裡種了兩個大棚,每個大棚是0.9畝地,當時都是用的土坯炕,大棚的技術特別差。但是他家當年種的黃瓜,居然賣到了七塊錢一斤,當時來說這是一個什麼價格?據同學說當時給黃瓜加營養用奶粉或者是過期的牛奶澆灌,這就可以知道大棚是多麼賺錢了。



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現代的大棚是溫室大投資相當高,一般一個大棚少10萬以上元的投資。現在種大棚賺錢的幾乎不多,主要是由於土壤、氣候、病蟲害、投資高等原因,當然還有大棚種植面積頗大,導致的蔬菜價格下跌,這就使得大棚不賺錢了。

種大棚不賺錢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自然災害。比如今年壽光等地的大棚,因颱風路過導致洪水爆發淹沒了所有的大棚和蔬菜。僅僅壽光一個地方,近20萬個大棚被淹沒沖毀,這個損失可以說是相當巨大,就像網友說的大棚種植戶“一夜回到解放前”,所有的投資為零,還有進行清理工作,災後重建。



總之,“要想窮,種大棚”這麼說法是不恰當的。種大棚需要技術,需要管理,需要銷售,需要土壤,需要投資,如果每一項跟不上就會不賺錢,甚至導致家庭貧困。種大棚還需要根據市場選擇種植的品種,這需要運氣,就像今年如果說種植戶幸運的話,大棚沒有受到颱風的影響,蔬菜價格這麼高,是肯定賺錢的,而且會大撈一筆。


宗元三農堂


要想窮種大棚,要想窮的快,大棚種芹菜。這是我們那裡91--92年時候一句歇後語。當時是瓦房店式大棚,棚裡不保溫。只有芹菜類的耐低溫蔬菜可以種植,經濟效益不是很高。當時農民種植大棚確實有很多不掙錢的。


cxdcxd


“要想窮,種大棚”這話基本正確,因為大棚種植風險大,投資高,我種大棚二十多年了,深有體會,特別是種的越多“死”的越快,設施投資越多越沒希望!表面看全國各地在大力發展保護地栽培,可真正的農民根本不欣賞這種華而不實的發展,騙補、圈地的除外,種大棚只有真正的農民,一家幾口種幾畝大棚還有一定利潤,這個利潤是不計勞動力成本,除此以外都是胡說八道。


樂從苦中來


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 在現代農業種植中有諸多因素1.技術2.水利 3.市場4.成本 以膠東老家為例:當地農民一般分為兩種,年輕人喜歡出去打工,年齡稍長 沒有技術的人,一般選擇在家務農,土地扔不了,老婆孩子家裡老人也可以照顧到,那麼種植大棚,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技術門檻不是太高,也有當地的技術人員指導.當地種植大棚一般兩種農作物最多,草莓和大櫻桃,兩種農產品都有很多城市的經銷商在設點收購,銷路不愁,以草莓為例,一個佔地兩畝的草莓棚,除去移植草莓等忙時,兩口子就可以打理好,不需要太多人工。建造一個兩畝草莓棚成本大約在10萬多(去年鋼管在漲)自留地沒有費用 ,如果租用土地當地大概1500一畝 ,一季的農藥.化肥.地膜.滴灌用具等費用在15000-20000左右,產出一般畝產在四到五千斤,去年均價在十元左右 兩畝的產出值在十萬 ,一個大棚基本可以兩季回本,回本以後一季除去化肥農藥等成本保守剩餘6-7萬 ,在北方的一般8月底到九月初開始種植到來年三月底收尾,在北方的冬季農閒季節整體來說還是不錯,也不耽擱其他農作物的種植與收割。以上觀點僅僅是我所瞭解的膠東局部地區,如有出入歡迎看官更正.交流。最後提醒廣大想投身農業的朋友,種植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