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深圳的城中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阿里毛毛626


摘要:在深圳,像肖女士这样住在城中村的租客非常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深圳市将进行“城中村升级改造”,这些低收入移民租客将不得不离开。

*本文报道来源于英国卫报,由王小嗨翻译。

摄影:尖椒部落

肖女士已经退休,她利用空闲时间从垃圾堆中捡塑料瓶子。肖女士说:“我捡一个瓶子可以卖大概2毛钱3毛钱,捡一晚上就够我女儿和她小孩吃早餐了。我们家其他花销都靠我女儿的工资,她在附近一家商场打工,一个月可以赚3000块钱。”

肖女士住的地方叫郭吓村,她们一家三口挤在这个城中村的一间小公寓。在深圳,像郭吓村这样的城中村有1044个,城中村的房子租金一般比较低,当然设施和装修也差。

在深圳,像肖女士这样的租客非常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深圳市将进行“城中村升级改造”,这些低收入移民租客将不得不离开。

6月,肖女士被通知要搬离,她和家人正在找新住处。但对于能否找到新住处,他们并不乐观。

在郭吓村,一位店主这样说:“不久以后,只有那些工资高的人可以住得起这里了。”

这位店家继续说道:“最近几个月,不少农民房都贴出了搬离通知。很多人都搬走了,现在没多少人过来买东西了。村子里的生意都不好做了,但我们能怎么办?”

1980年,深圳被宣布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此后,深圳迅速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个光鲜的大城市。良好的基础建设和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香港和台湾的投资。

大量来自中国农村的廉价劳动力成为深圳的优势,来自港台的投资者纷纷把工厂迁到这个区域。他们的投资得到了回报,紧随其后,更多工厂迁移至此。移民当然也越来越多,增长速度非常之快。

今天,深圳中央商务区的摩天大楼仍然被大量的制造业工厂环绕。但随着政府寻求改造旧的产业模式,这个情况已经出现变化。综合国家和深圳当地的计划,未来深圳会有更多白领工作者。

摄影:尖椒部落

深圳已经开始寻求让几家商业公司介入城中村的重新开发,万科是其中一家主要公司。这家位于深圳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正在对33个城中村进行改造,这些村子的人口差不多都在1万到3万之间。万科这样描述自己:“我们正在重新定义城中村,这将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居住体验。”

通过与房东协商,万科负责改造以换取合同。一般来说,万科会与房东签订10到12年的合同,并且允许万科经营这些公寓。万科拒绝公布租金,但一位接近万科的人士声称改造后公寓的租金与改造之前的价格在同一个水平。

陈女士是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城市新移民住房保障政策研究组的研究员。陈女士不同意这个说法,她估算房租会是先前的两倍,甚至是三倍。她说:“租客还被要求支付额外的房产税,那些每月工资只有3000元的工人不可能付得起。”

清湖和水围已经改造了一部分,那里的城中村居民的经历证实了陈女士的说法。那些付不起新租金的人们,有的表示愤慨,有的选择认命。

“十年前,我来深圳追逐梦想,但这些年变得越来越难了。”水围村的一位租客说,“我已经从市中心搬到城郊,然后又从城郊搬到城中村。现在城中村的租金也更高了,难道我只能回老家吗?”

一位水围村两栋楼的管理员说:“这些政策看起来在驱赶穷人和没学历的人,很多人都有孩子在附近学校上学,他们可怎么办啊?”

而另一些人更乐观。一位在深圳中央商务区工作的旅行代理,最近搬到了郭吓村已改造好的公寓,他认为更高的租金是改善生活的必要付出。另一位租客说:“这虽然是很大的牺牲,但我认为这是深圳成为一个全球化城市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这些村子,可以感觉到明显的怒火。那些对搬迁的批评在微信群里广泛传播。深圳富士康的工人发布了一份公开信,谴责开发商强迫他们搬离公寓,不履行此前的合同。《深圳日报》也发表了文章,同情那些被迫搬迁的人。

媒体的批评报道似乎已经产生了影响。在6月份,深圳政府发布了一个升级改造计划,并将在2035年之前实施完成。这个计划要求,市场化的商品住房占住房供应的40%左右,政策性支持住房也占住房供应的40%左右。

政策性支持住房的一半将保留给“人才”,而租金只有市场价的60%,深圳政府希望借此吸引更多的“高端人口”移居深圳;政策性支持住房的另一半将会租给那些符合收入财产限额标准等条件的本市户籍居民,租金为市场价的50%。

住房供应的其余20%将提供给“公共服务人员”、“在高新制造业工作”或者“非常穷”、“残疾”和“有特殊需要的人”,租金只有市场价的30%。

摄影:何麦克

深圳的升级改造并不只是发生在城中村的公寓。今年4月,深圳地方管理部门拆除了富士康工厂南门的133家非正规店铺,这些小吃店的主要顾客就是那里的移民工人。

早上8点,富士康的工人刚换完班,突然几队城管闯来,禁止店主进入自家店铺。这些店家被告知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清退,由于清退时间过短,商店里还有不少半成品食物。几分钟后,一辆挖掘机开始拆毁这些商店。

“中国的城市正在发生什么?需要了解‘升级改造’这个概念,它们需要创造更多利润空间。”康奈尔大学劳工研究和政治学教授Eli Friedman说,“这些人把工人仅仅看作生产中一个要素。他们升级工业,也想升级他们口中的‘人口质量’。”

“在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计划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像北京和深圳这样的超过5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去年,北京市政府大规模拆毁移民社区。在北京南部的大兴区发生了一场火灾,大火烧死了19个移民工人。正当人们对火灾感到震惊之时,拆毁工作就已经开始了。这让很多工人在苦寒的冬天无家可归,只能在寒风中仓促地搬运行李。驱逐工人的照片传播开来,网络上一片哗然。

4月初,在广州也有相似的驱逐,但关注的人比较少。政府同样声称从消防考量,责令五家服装厂搬离,并责令关闭另外三十六家。工人们通常住在工厂宿舍,这样的搬离意味着她们将无家可归。

两个月过去了,富士康南门附近的店铺早已被夷为平地。现在这里正在施工,它将建成一个供中产阶级使用的停车场。曾经那些摊位和围绕它产生的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唯一存在过的证据就是零散的玻璃碎片和尚未清除的混凝土块。从前那个充斥着移民的热闹市场,现在显得有点冷清。


尖椒部落


深圳城中带我的是一辈子最好年华最努力的记忆,有几点分享

1、来深圳的很多人都住过农民村,特别是大学刚毕业,家庭来自农村,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人,不是选择单身宿舍,就是深圳农民村,因为便宜

2、深圳农民村看着无序,实际服务俱全,生活非常方便,当然脏乱差也是特色,深夜食堂很多,满足加班晚归的辛苦一天宵夜的需求,农民村包容很强,即使你在路边嚎啕大哭,也不会有人围观,因为住这里的人,都懂得,生活不易

3、当年住农民村的房子,没安装空调,夏天太难熬,就养成了我直接睡公司的习惯,因为公司有空调,腾出来的时间,还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所以在公司里,“只要是住农民村无空调,单身狗”,你就不要和人家比加班,你会输的

4、农民村里面,鱼龙混杂,各行各业,学历高的低的,做正规行业的,做灰色行业的,做警察对手行业的,都有,所以生活在农民村,按照自己轨迹生活,不要扯淡什么多交朋友,大家圈子不一样,当年住农民村的邻居,有4个孩子夫妻都很和善,最后有天半夜三更警察警犬包围,用切割机切他家门,原来他家是卖粉的

5、单身,或者没有小孩的,可以住农民村,如果家里有孩子了,为了孩子教育成长,只要是能负担得起,就尽量不要住农民村了,一定要选择小区,小区的生活环境,安全,圈子毕竟要高一些,去看统计就知道,深圳孩子失踪的案件,大部分都发生在农民村环境,因为没有小区围墙,保安管理,农民村什么人都可以来,孩子走失的概率非常大,我们家孩子有次走失,在农民村找了好久,幸好找到了,那次后,我们家才决定必须搬离农民村

6、现在深圳农民村不是被拆迁,就是被大规模改造,估计未来不能叫农民村了,而叫深圳群租公寓村了,只能留给老深圳人记忆,而新来的人可能没机会体验了


刘纹高


住在深圳的城中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首先说一下,我没在深圳住过城中村,但是在广州和珠海都住过,我就这两个地方的城中村来谈一下我的看法吧。

城中村普遍都差不多的,里面有很多的握手楼,普遍楼层还比较高。这就导致城中村里面常年潮湿,很难见到太阳,特别是回南天,屋子里面湿的好像被淹了似的,什么都湿漉漉的,很难受。

城中村里面房租相对外面的小区来说,要便宜的多,里面住的人也比较复杂,什么人都有,一般来说,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案件传出来,在里面住着还是要注重安全的。因为人多,城中村里面各类的小餐馆、小超市也很多,并且普遍还是比较实惠的,在里面住着,常常有种到了城乡结合部的感觉。

我之前在广州住在棠下,棠下可以说是广州第一城中村了,里面人口特别多,并且棠下的位置比较好,很多在市区上班的外地新来的人都选择住在里面,我在那边住了大概半年左右吧,感觉吃饭还是挺实惠的。就是那里实在太潮湿了,并且那边房子下面都是电线、网线什么的,感觉不是很安全。

城中村对于外地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经济实惠,可惜现在很多地方的城中村都拆除了,对于刚到一个城市去打拼的年轻人,日子会更加的艰难。


农家客


一够本,=赚一,三余二,+个轰轰烈烈,忍无可忍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