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 “黄梅戏之乡”具体包括安庆境内的哪些地方?

知世达人


网名说:“据我所知,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由釆茶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黄梅县及安微(不会写‘徽’字吗?)安庆市一带。”我来说说,“据你所知"的不是事实。但你不知的事实你一无所知。一一1958年4月,毛主席视察湖北。湖北黄梅县在洪山礼堂演自称黄梅戏的当地土戏《过界岭》给毛主席看,毛主席看过以后告诫黄梅人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毛主席回到武昌东湖客舍,大概是不认可湖北黄梅县演的《过界岭》是黄梅戏,也不曾知道湖北还有黄梅戏,只知道黄梅戏是安徽的。便对湖北省委提出了疑问:“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在旁的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一时语塞,只好讪讪地说:“是大水冲去的。"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回答,毛主席不以为然地“啊!是大水冲去的。"回了一句。1958年9月毛主席来安徽视察,对几个月前的湖北省黄梅县演的所谓黄梅戏和梅白的回答还疑问未消,在稻香楼宾馆对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说:“湖北有个黄梅县,为什么黄梅戏出在安徽。"毛主席不说是“怎么到安徽的",而是说“出在安徽"。显然是不同意梅白的说法:是大水从湖北冲到安徽的,而肯定“黄梅戏出在安徽。"还接着说:“黄梅戏很好听,严凤英是个出色的演员,她演的黄梅戏七仙女,人人都知道了这个故事。"接着毛主席又反问:“严凤英祖籍是湖北人吗?"。毛主席在北京看过安庆黄梅戏进京汇演,知道严凤英是安徽安庆人。却要反问一句,似是有点责怪安徽领导对本省的戏剧,不甚了解也不关心。但通过毛主席当年对安徽省委说的这些话,不难看出:毛主席肯定了黄梅戏出在安徽,毛主席喜欢看黄梅戏,毛主席赞扬了严凤英。这段安徽、湖北两省都有资料记载的毛主席说过的话,充分证明黄梅戏出在安徽,并非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它是安庆黄梅山下,黄梅村前的人在黄梅时节农闲时,自编自唱的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安庆的釆茶调。因为与黄梅山,黄梅村,黄梅时节有关,所以又称黄梅调。后来由严凤英、王少舫的发扬光大,而成了安徽有名的剧种黄梅戏.。它是土生土长的安庆地方戏,与湖北黄梅县沒有半点关系。怎么能说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呢?又怎么会在黄梅县的釆茶调上发展起来的呢?仅仅因为县名叫黄梅,就说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太牵强附会了。安庆也有黄梅山,黄梅村,结酸果子的黄梅树呀,是不是这山,这村,这树也是起源于黄梅县的呀?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晉风`孤陋寡闻,不知道这些事实,还说什么“据我所知",这种“据我所知”是一无所知,还是先去看看有关史料记载的吧。


许求真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全市现辖怀宁、桐城、望江、太湖、岳西、宿松、潜山7县(市)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安庆素有“黄梅戏之乡”美誉。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发源地和传承地。清乾隆年间,发源于皖鄂交界处的采茶调传至安庆地区,后与本地方言相结合,经严凤英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继承与发扬,逐渐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剧种——黄梅戏。成长于安庆地区、兴盛于安庆地区。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曲目脍炙人口,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被誉为 “黄梅戏之乡”具体包括安庆境内:

桐城市是文坛“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 就出生于此。

潜山县素有“古皖之源、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


徐厚冰工作间


安庆是我的故乡,文化底蕴很厚,其中就包括黄梅戏!“一座有戏的城市”。这句语带双关的句子,曾被许多人用来形容安庆,一方面是对安庆进一步发展的一种期待,同时,也是对安庆黄梅戏繁荣景象的一种肯定。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庆市。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的声誉。2006年,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合肥成立。安庆地区十三县(当时池州市的东至、贵池、青阳县归安庆地区)也先后成立了黄梅戏专业剧团。现在安庆市有黄梅戏一团、二团、三团,还有再芬黄梅戏剧院。另外安庆市下属七县(市)都有黄梅戏专业剧团。

特别是怀宁县的石牌镇(原怀宁县县城),因为黄梅调从湖北省黄梅县传到安庆市后,是在石牌镇得以发展壮大,至今石牌镇上的人唱黄梅戏,看黄梅戏是他们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安庆人爱听黄梅戏,爱唱黄梅戏,较之北京人爱京剧,有过之而无不及,黄梅戏已真正成为安庆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安庆市的街道上和居民住宅小区内,常有黄梅戏露天演出。几张木凳子在空场地上一围,一把二胡,一支笛子,一张架子鼓,演员们往场子中间这么一站,戏就开场了。

过路的行人,赋闲在家的离退休职工,连家庭主妇们也被引出了门,立马将戏场子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当地街道业余黄梅戏剧社经常开展的演出活动。

安庆市城区有20多个街道办事处,大部分街道办事处都有一个业余黄梅戏剧社,每逢节假日,这些业余剧社都义务组织黄梅戏进街道社区演出。剧社里的业余演员大都是有艺术功底的黄梅戏票友,但唱出的黄梅戏倒也都字正腔圆,音扬顿挫极有韵味,常常博得场内外观众的阵阵叫好。安庆市政府决定把安庆打造成中国戏剧之都,利用这张独特的名片带动经济发展,目前,安庆市建有中国黄梅戏博物馆,黄梅戏艺术中心。安庆市内的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以戏曲命名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同时安庆师范大学还开设黄梅戏表演和创作专业(本科),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任兼职教授。


老师侃谈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

黄梅

,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现流布于安徽省

安庆市

、湖北省黄梅县等地区

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

董永卖身

》改编成《

天仙配

》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黄梅戏的历史:黄梅戏是由山歌、

秧歌

、茶歌、

采茶灯

、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城市,逐步形成发展起来一个剧种。他吸收了汉剧、

楚剧

高腔

、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

天仙配剧照:





好男孩230211897


据我所知,黄梅戏起原于湖北省黄梅县,由采茶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黄梅县及安微安庆市一带。


晉風


宜城处处黄梅开,城乡各地唱精彩。怀宁桐城望江县,岳西太湖有戏台。艺术大师严凤英,传承黄梅历艰辛。没有昔日大师传?



注:上图是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哪有黄梅开芳芬。池州市:何满贵


关注社会情感文化


黄梅戏对演员要求蛮高的 男女猪脚得高挑漂亮扮相唱腔俱佳才能独挡一面 之所以在安庆发展壮大 是因为爱情妹子漂亮嗓音好唱腔圆润 以严凤英为首的老一辈艺术家功不可没 但时至今日 安庆黄梅戏日趋没落 四十岁以下的都普遍不喜欢更少有会唱的 还有黄梅唱腔越来越离谱 呕哑嘲哳难为听是也 更难吸引年轻人献身黄梅


羽燕斜阳


黄梅戏起源地有安徽怀宁、桐城,湖北黄梅,安徽宿松四种说法。如今民间相传黄梅戏起源于安庆石牌镇,梨园佳子弟、无石(石牌)不成班,讲的就是这里;石牌民间文化是古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素称"戏曲之乡"。这里曾诞生了清代戏剧界"四大徽班"进京发起人、"国剧大师"杨月楼,也孕育出了一大批黄梅戏艺术名流。"戏曲之乡"丝竹不断,黄梅故里黄梅飘香。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


老卢影视


我们这里虽然属于江西,但由于54,58年有不少从安徽移民过来的,安徽文化已经深深融合于本地,黄梅戏在我们长江一带流传甚广,大人小孩都能哼哼两段,有关戏痴戏迷(当然是黄梅戏迷)的笑话听到不少,所以说哪里是黄梅戏之乡很难界定,可以说沿长江流域,上自湖北黄冈,下至安庆芜湖都是黄梅戏之乡。


牵着蜗手散步


黄梅戏发源湖北黄梅,发展安庆严风英功不没,败于黄新德韩再芬,把黄梅戏原唱一改再改,不知改成了什么戏,只有扬俊张辉到湖北还继承了部分黄梅戏原味,现在大部分人还是愿意听原来的老黄梅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