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新英湾渔民,靠海吃海,用智慧和双手,过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在新英湾码头,今年68岁渔民陈爷爷,他不捕鱼的时候,大多数的时间都不会闲着,而是在家里修补渔网。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陈爷爷出生在海边,15岁的时候便和父亲出海捕鱼,如今50多年过去了,他说这一辈子出海,一辈子当渔民。“这就是我的命。”但陈爷爷其实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陈爷爷说,今天修补的这些渔网,主要是出海抓螃蟹用的。要想把渔网上的小贝壳小石头给敲碎,又不损坏渔网,这就靠手中的椰子锤,椰子锤是用晒干的椰子来做的,用来敲碎缠绕在渔网上的小贝壳和石头。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每次出海捕鱼,陈爷爷都要了解一下天气预报,“为了安全,刮风下雨就不出海了。”如今,就算出去也是在附近的海域里,离家也不会太远。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世上有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但渔民中还流传着一句话,“鱼死不闭眼,网干不来钱。”渔民这个职业又辛苦又危险。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当太阳慢慢地落入山头,海面上的渔船灯火渐明,陈爷爷又开始劳作了。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在新英湾码头上,陈爷爷的孙子和孙女都过来帮忙。孩子们的脸盘黝黑,陈爷爷的眼角爬满了皱纹,但是他们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令人难以忘怀。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夕阳余晖之下,陈爷爷在渔船上检查渔网。

过了一会,暮色里,新英湾码头宁静而安谧。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渔民来说,每一年台风少一点,那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恩赐了。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陈爷爷在渔船上忙碌着。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大海,是一个追光逐影的地方,它不会辜负每一个早起晚归的渔民,也不会浪费每一天的时光。对渔民来说,大海是他们的憧憬和期待,也是一份信仰。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夜色渐浓,我们也希望陈爷爷能满载而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