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洋浦:新英灣碼頭漁民陳爺爺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新英灣碼頭漁民陳爺爺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新英灣漁民,靠海吃海,用智慧和雙手,過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在新英灣碼頭,今年68歲漁民陳爺爺,他不捕魚的時候,大多數的時間都不會閒著,而是在家裡修補漁網。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陳爺爺出生在海邊,15歲的時候便和父親出海捕魚,如今50多年過去了,他說這一輩子出海,一輩子當漁民。“這就是我的命。”但陳爺爺其實是一個特別樂觀的人。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陳爺爺說,今天修補的這些漁網,主要是出海抓螃蟹用的。要想把漁網上的小貝殼小石頭給敲碎,又不損壞漁網,這就靠手中的椰子錘,椰子錘是用曬乾的椰子來做的,用來敲碎纏繞在漁網上的小貝殼和石頭。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每次出海捕魚,陳爺爺都要了解一下天氣預報,“為了安全,颳風下雨就不出海了。”如今,就算出去也是在附近的海域裡,離家也不會太遠。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世上有三樣苦,撐船、打鐵、磨豆腐。但漁民中還流傳著一句話,“魚死不閉眼,網幹不來錢。”漁民這個職業又辛苦又危險。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當太陽慢慢地落入山頭,海面上的漁船燈火漸明,陳爺爺又開始勞作了。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在新英灣碼頭上,陳爺爺的孫子和孫女都過來幫忙。孩子們的臉盤黝黑,陳爺爺的眼角爬滿了皺紋,但是他們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令人難以忘懷。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夕陽餘暉之下,陳爺爺在漁船上檢查漁網。

過了一會,暮色裡,新英灣碼頭寧靜而安謐。

都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對漁民來說,每一年臺風少一點,那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恩賜了。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陳爺爺在漁船上忙碌著。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大海,是一個追光逐影的地方,它不會辜負每一個早起晚歸的漁民,也不會浪費每一天的時光。對漁民來說,大海是他們的憧憬和期待,也是一份信仰。

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走读洋浦:新英湾码头渔民陈爷爷

夜色漸濃,我們也希望陳爺爺能滿載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