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理財收益小幅走高 教你三招「盤活」手中美元

美元理財收益小幅走高 美元資產該如何配置

“美國旅遊回來後還剩1萬美元閒錢,不知道該怎麼打理。”最近,杭州人吳先生有點糾結,一方面,他覺得手中的美元應該做一下資產配置,賺回一些收益,另一方面,他又聽說,美元理財產品收益率不高,對比人民幣理財並沒有優勢。

不過,近期銀行理財收益率整體下滑,外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卻逆勢上漲。各家銀行均推出了美元存款、美元理財產品,吳先生驚喜地發現,在目前人民幣貶值的大行情下,買美元存款產品是個不錯的選擇。與吳先生一樣,不少市民開始關注起美元的配置問題。

收益上漲 美元理財受關注

近期美元強勢反彈,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近日受美聯儲加息、美國利率水平上升影響,美元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走高,並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但跟人民幣理財收益存在一定差距。

中國銀行在售的“中銀匯增-B計劃”(美元) 2018年第48期、第49期產品,期限是91天,收益率是1.75%。招行的幾款美元理財產品,收益在1.05%-2.08%。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推出的投資期限180天的美元理財產品,起購金額8000美元,預期年化收益率為2.70%。

外資銀行收益率相對會高一些,匯豐銀行在售的美元理財產品,收益一般在4%以上,最高達10%以上。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直以來,美元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都很一般,一般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美元整存整取一年利率在0.7%左右,而期限為一年半左右的美元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為2.0%左右。目前,記者瞭解到的美元理財收益,明顯比過去高一些。

除了美元理財,各家銀行也在美元存款上做文章。記者走訪發現,近期,美元存款收益也漲了。比如中信銀行美元訂製存款收益升級,目前兩年期定期利率是3.2%,一年期3.0%,三個月2.8%。5萬美元以上大額資金還可另享收益上浮。興業銀行的活動更加吸引人,收益率隨時間、金額的不同而變化。3個月,8000美元起,收益率是2.6%。一年期10萬美元收益率是3.36%,比人民幣存款利率高。

升值9% 對沖人民幣貶值

“僅僅4個月,人民幣匯率就從6.27貶值到6.82,貶值幅度達9%左右。”某國有銀行理財經理韓先生邊說邊給記者算了筆賬,“同樣是買1萬美元的商品,原先只需花6.27萬元人民幣,現在要多花5500元。人民幣匯率目前是一個波動的過程,如果人民幣貶值9%,則兌換成美元的那部分資產實際上已經升值9%,從對沖的意義上說,配置一部分美元,並且對美元資產有一個合理的配置,還是有必要的。”韓先生說。

杭州市民吳女士對此深有感觸,她女兒在國外讀書好幾年了,她長期配有一些美元資產。“主要還是怕人民幣貶值。前幾年大家都說人民幣要破7,今年的人民幣已經貶值9%了,加上美元理財產品2%的收益,收益就非常可觀了。長期我還是看好美元資產的。”

記者走訪發現,受人民幣貶值影響,部分外貿公司、留學生家庭等與海外有經濟往來的市民開始關注起美元理財,也有不少市民就手中的美元做起了資產配置。

美元資產配置需要避開這些“坑”

美元理財收益漸長,受關注程度走高,很多市民會問:現在是不是入手的好時機,該如何做好資產配置?理財師提醒投資者,此時進入美元理財市場整體收益或將不及預期,務必要注意收益率可能下跌的風險,“人民幣不具備長期貶值的條件,我認為是一個雙向波動的過程,中長期來看人民幣匯率會趨於穩定。”

一位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如果是留學或者本身有美元需求的市民,可以配置一些,但如果是單純從投資角度來看,不建議把手中的人民幣換成美元。銀行理財師說,由於理財期限相對較長,故以投機角度去配置外幣理財產品可能較難達到高收益預期。“專業的事情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我覺得大多數普通投資人不適合去做外匯投資。近期個人投資者在外匯投資策略上應以避險為主,縮短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期限,以規避外匯市場難以預料的潛在風險。”

如果一定要做美元理財,需要注意些什麼?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外幣理財產品投資門檻比較高。一般來說,美元理財產品投資金額為8000美元。

其次,流動性問題也值得關注。一般外幣理財產品往往沒有提前贖回權,投資者需注意。另外,外幣理財產品各大銀行差異很大,即使存續期相同的產品也可能有較大的收益差,投資者應該多多橫向比較門檻、期限、收益條件、贖回條件、費用等,再行決定。

三招教你“盤活”手中美元

對那些手中已經有一定美元資產又不急用的市民,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投資方式,千萬別讓美元在活期賬戶“睡大覺”。

首先,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兌換美元后的投資渠道比較單一,主要是外幣存款和理財產品。投資者可嘗試在外資行開立賬戶,並尋找收益較高的定存或理財產品,“外資銀行收益高,產品豐富,選擇相對比中資行要多一些。”

其次,可以購買美元計價的QDII基金。作為國內機構投資國外資本市場的基金,部分QDII會分為人民幣計價和美元計價兩種,它們之間的區別只是計價貨幣的不同,投資標的都是一樣的。

第三種是投資港股、美股。不過美股、港股交易規則、費率等均與A股市場不同,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投資者要注意風險。

(每日商報 實習記者 於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