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魯智深最好的兄弟是林沖還是武松?

童語913


其實要說好朋友,魯智深、武松和林沖到至死都是很好的朋友,這可以以最終他們同時留在杭州作為依據。

但是我們知道,和朋友關係也是有遠近之分的。如果按照性情、性格或者人生追求來說,魯智深和武松應該是更加性情相投、追求相似,說穿了就是關係更加親密。



魯智深對林沖,那是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在上梁山之前,魯智深是相當欣賞林沖的,因為林教頭的高超武藝,英雄的惺惺相惜;因為林沖的悲慘遭遇,值得他去同情與出手相助。並且為了真正的保護林沖,一直暗中跟蹤保護,直到安全護送到滄州附近為止。

可是就是在這關鍵時候的接觸,魯智深越來越認識到林沖性格了,與自己那是真正的有距離。那就是林沖即使到了被逼到了人生的低谷,可還是幻想著能夠回到官場,繼續他的官場仕途,過著那種“教頭”“優裕”的生活。



那可不是和自己行走江湖的追求、或者說快意恩仇的真性情,有著較大的距離,換句話來說兩個人不像是一路人。

等到他們都到達梁山之後,魯智深和林沖好像距離一直保持在一適當的距離;而和武松之間的關係就不同了,因為他們都是步下將、馬下高手,兩個一塊兒合作的機會也比較多。這樣越來越多的交往當中,兩個原本就是性情相投的好朋友、好兄弟,就成了親密無間的,生死弟兄了。



換個角度來說,魯智深和武松在身份上都已經皈依佛教,那就是在信仰上、人生追求上有著共同的語言;以至於到了後來,不約而同的要求脫離梁山大部隊,乾脆就相依為命一塊住在了杭州六和塔,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武松是壽終正寢,高壽而終;魯智深呢,修佛圓寂以致成佛:他們的後半生是圓滿的。



而林沖的留下來,那是由於身體重病無法繼續跟從大部隊,按照他的性格與追求,恐怕求得在朝封官、光耀祖先才是正途。

所以說,武松和魯智深呢,應該屬於主動的脫離或者是繼續他們出世修行,後半生的生活那是真正的屬於自己;俗話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們二人應該是真正的知足矣。


讀書評書2017


我覺得,魯智深和武松的關係要更好吧。其實,在剛認識林沖的時候,魯智深還是比較喜歡他的,兩個人一起耍大刀喝酒的時候是多麼暢快,但是後來,林沖因為高太尉侄子調戲他的娘子而敢怒不敢言。魯智深的性格是那種,非常豪爽與爽利的,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是那種特別不能夠忍辱負重,委曲求全的性子。而林沖不止一次的懦弱退讓,估計刷低了初次與魯智深相識時刷的印象分。

後來魯智深在二龍山時,離武松的山頭也是比較近的。兩人都喜歡喝酒,水滸中,就魯智深與武松兩人非常像吧,後來到了梁山之上,兩人也是同行比較多的,而且在最後,圓寂的時候,也是武松陪在他身邊。

看到有人評價,魯智深在梁山上,之所以疏遠林沖,而與武松走得近,是因為林沖是宋江最大的威脅,而武松則是宋江的人,魯智深是考慮到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我不這樣認為,因為如果這樣的話,魯智深就不是魯智深了,他最後圓寂時說的那句話,今日方知我是我,可見,魯智深,是一個堅持做自己的人。他本來就是一個討厭唧唧歪歪,畏畏縮縮的人,不喜歡搞陰謀,不喜歡背地搞小動作,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他絕對不會去搞陰謀,這樣就與他性格的天性違背,他不會喜歡的。之所以疏遠林沖,是因為林沖的性子讓他不喜。而武松就不一樣了,和他有些相似,做什麼都有些隨心,不怕權貴,隨心所欲。


王小木的圖書館


認識有先後,感情有深淺。 魯智深先認識林沖,林沖武功高強,人品好,性格又溫和,魯智深很喜歡林沖,但林沖懦弱,膽子小。

武松後出現在魯智深的生命中,他倆有太多的志向,性格,武術,簡直就是魯智深的靈魂,他倆是心有靈犀。 所以我覺得魯智深更傾向武松一些,他倆都力大,心細,膽子大。





清181695969


前期魯達不認識武松,魯智深和林沖的武藝不差上下。惺惺相惜。其實他兩人的性格脾氣並不和。後來武松上了二龍山。魯智深和武松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爽快之人。我感覺魯智深和武松才是真正的朋友。魯智深的人品在梁山上是數一數二的。從二龍山到梁山後還是很尊重林沖的。林沖要殺高俅。只有魯智深站出來幫他。


老李開炮205267781


個人感覺跟武松關係更好。

魯智深和林沖的性格根本合不來的。早期魯智深遇到了林沖,比起一些混混流氓,林沖被魯智深喜歡,所以也是各方面幫他。

到了二龍山,魯智深身邊有個楊志和武松。上了梁山之後,跟林沖沒怎麼再交往了,反而經常跟武松一起執行任務。


尼別科爾呦


魯智深的四大好兄弟!九紋龍史進,豹子頭林沖,青面獸楊志,行者武松。其次曹正,張青,孫二孃,施恩,李忠,周通,朱武,陳達,楊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