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平武:獨辟「綠」徑打造生態公益脫貧實驗田

四川平武:独辟“绿”径打造生态公益脱贫实验田

阿里巴巴生態脫貧交流會在平武關壩村舉行

四川新聞網綿陽9月6日訊(文/薛茜 圖/王興莉)平武縣始終將“生態打底”作為縣域綠色崛起的總體導向,不斷探索創新生態扶貧模式,引進公益組織參與生態扶貧,創新構建“公益保護地共建模式”“自然保護地認領模式”“生態農產品網絡預售模式”,將綠水青山轉化為生態紅利,力爭實現保護地群眾收入70%來源於生態收益。

公益保護地共建,構建社區“好鄰居”

四川平武:独辟“绿”径打造生态公益脱贫实验田

平武老河溝自然保護區與周邊農村社區協同發展,共管共建

平武縣幅員遼闊,生態優良,全縣森林覆蓋率74.42%。作為國家、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無法高強度、大規模進行資源開發,民生基礎發展受限。為此,平武縣大膽創新,在馬雲、馬化騰等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家發起成立四川西部自然基金會後,積極對接成立老河溝自然保護中心,成為中國第一個社會公益型保護地。保護中心以公益性保護為目的,以帶動周邊社區經濟發展為結合點,以科學管理為措施,探索保護區與周邊社區協同發展模式。一是啟動共建共管。推動社區成立村民議事會,合併以前的村民合作社為現在的民福合作社,中心員工作為村民議事會成員及合作社理事成員,共同參與社區工作的討論及協商。二是啟動生態體驗。將保護地內旅遊資源利益完全讓渡給周邊社區,培養社區村民10多名作為生態導覽員,在保護區開放線路內進行生態導覽工作。三是啟動訂單農業。成立社會企業—平武縣老河溝百花谷蜜業有限公司,生態產品開發與銷售並舉。從2013年9戶農戶參與定製農產品7萬多元,發展到2017年共110戶參與定製農產品達到120萬,戶均增收1萬元左右。四是啟動扶貧扶智。設立教育基金,2015年度共發放教育基金6.4萬元,受益學生49名;2016年度發放8.74萬元,受益學生110名;2017年發放8.63萬元,受益學生112名。

自然保護地認領,打造生態脫貧“實驗田”

四川平武:独辟“绿”径打造生态公益脱贫实验田

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攜手平武試點首個“生態扶貧”基地

平武縣生態公益保護地建設的成功試點,點燃了企業家們參與生態扶貧的熱情。2017年阿里巴巴脫貧基金會宣佈,未來五年將集集團之力全面參與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平武成為阿里扶貧模式全國首個試點縣。阿里脫貧基金將以螞蟻森林為基礎平臺,通過科技平臺鏈接,整合原有試點,幫助平武推進生態脫貧。一是科學發展生態產業。協調中科院等國內頂級科研機構,對平武全縣進行生態價值服務評估,幫助平武尋找適宜當地發展的生態產業。二是擴大公益保護地建設成效。會同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等公益夥伴合作,在平武建設運營多個公益自然保護地,提高保護成效,森林管護公益性就業機會向貧困人口傾斜,實現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三是建立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攜手合作夥伴為平武提供相關產業培訓、互聯網技術培訓等,幫助平武提高行業運營、互聯網電商等領域的實操能力。2018年5月,關壩自然保護小區在支付寶客戶端裡的“螞蟻森林”平臺上線,聯合推出關壩保護地森林2.7萬餘畝,4.1KG“綠色能量”可兌換1平方米保護地10年保護權,1179萬網友通過螞蟻森林能量認管。

生態農產品網絡預售,打通流通最後“一公里”

四川平武:独辟“绿”径打造生态公益脱贫实验田

萬份平武蜂蜜在淘鄉甜1小時售罄

生態農產品一直是平武主導農副產品,多年來卻是藏在深閨人未識,市場知名度不足,產品包裝簡單,銷售渠道不足。平武確定為阿里扶貧模式全國首個試點縣後,通過阿里巴巴的生態體系、藉助螞蟻森林等多個渠道進行銷售,讓公眾瞭解豐富的平武產品及自然資源。進一步提升平武的品牌認知度。2018年8月,平武蜂蜜與互聯網電商平臺真正發生了化學反應,藉助農村淘寶淘鄉甜天貓官方旗艦店、螞蟻森林、聚划算尋味全球IP品牌活動預售上市。關壩保護區首批10000瓶蜂蜜僅用時一小時售罄,價格也由普通包裝的30—50元/斤提升至99元/斤。在關壩蜂蜜線上銷售的同時,一系列線下品牌活動也陸續展開。8月17日(農曆“七夕”)上午,農村淘寶淘鄉甜面對阿里巴巴數萬員工開展“甜蜜治癒館”,發動員工通過品嚐並拍照分享等形式參與推廣,線上線下聯動成為貧困地區特色生態農產品通過網絡走向世界的成功範例。(本網綿陽熱線:0816-22613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