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戰車」終於回歸了

“德國戰車”終於迴歸了

一場久違的逆轉絕殺,讓命懸一線的衛冕冠軍重新活過來了。雖然形勢一度極為兇險,但德國人用他們最熟悉的方式,保留了小組出線的機會,也讓人們依稀看到了“德國戰車”的影子。

北京時間24日凌晨的德瑞大戰,堪稱本屆世界盃開賽以來最精彩的比賽之一。紅牌、逆轉、讀秒進球,天堂與地獄瞬間倒轉,足球的魅力在這場比賽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看看德國人賽後如奪冠般的慶祝,便知道這場比賽對他們的意義有多麼重大。

賽場邊的勒夫如釋重負。這恐怕是他執教德國隊12年來最危險的時刻,所幸他挺過來了。這場勝利,是勒夫敢於否定自我、修正自我的結果,也是“德國戰車”的迴歸。對近來狀態低迷的衛冕冠軍而言,這場比賽或許將成為一場重大轉折,幫助他們重新走上正確的軌道。

本屆世界盃小組賽首場和次戰上半場的德國隊,似乎是一支“三無”球隊:無鋒、無腰、無魂。沒有中鋒,禁區內缺少支點,導致進攻手段單一、戰術缺乏變化;沒有強有力的後腰,攔截能力不佳,一旦丟球屢屢被對手的快速反擊打穿防線。最令人擔心的是球隊鬥志的缺失,首戰墨西哥,隊員整場比賽無精打采,眼神防守、站樁接球,落後時缺乏反敗為勝的勇氣,而陣中也沒有如卡恩、巴拉克一般能喚醒球員的鐵血隊魂。如此境況,讓德國人一度站在了懸崖邊上。

無須諱言,除了球隊整體近況不佳的因素之外,勒夫在這兩場比賽中排出的首發陣容和戰術打法,是德國隊險些回家的根源。讓最近兩個賽季狀態低迷的穆勒連續首發,把球隊唯一的正印中鋒戈麥斯放在板凳上。主打無鋒戰術,中場卻缺乏有硬度的攔擊能力。這樣的戰術安排,使德國人在面對小快靈的墨西哥隊時屢屢被打反擊,而面對高大威猛的瑞典隊時,又將禁區內的“制空權”拱手相讓。首場比賽,在遲遲打不開局面時,勒夫的調整換人又頗為滯後,堅守“不到60分鐘不換人”的成規,最終在看似局面佔優的情況下窩囊告負。

“德國戰車”終於迴歸了

不過,本場比賽讓“復出即巔峰”的羅伊斯首發,顯示出勒夫的自我修正能力。落後時,他敢於將戈麥斯及時推上鋒線,禁區內的支點作用立竿見影。在被罰下一人時,換上布蘭特打“四前鋒”殊死一搏,最終換來克羅斯的補時絕殺。

用一場驚心動魄的逆轉,迎回讓德國人曾經引以為傲的頑強意志力和血性,或許是比勝利更大的收穫。要知道,德國隊上一次在大賽中逆轉取勝,還要追溯到2010年世界盃上戰勝烏拉圭,但那是雞肋般的季軍戰,意義有限。再往前,德國隊在2008年歐錦賽半決賽逆轉戰勝土耳其。在如今這支球隊中,已經沒有人經歷過那場比賽。近年來,意志薄弱、不擅打逆風球、先丟球必失利,也屢屢成為新生代德國球員被批評的短板。而這場振奮人心的絕殺,讓德國隊中的年輕人接過了前輩們的意志“衣缽”,教會了他們在逆境下如何取勝。

警報仍未解除。最後一場小組賽對陣韓國隊,德國人唯有取勝,才能將出線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勒夫必須做出改變。堅決拿下狀態低迷的穆勒,讓羅伊斯、布蘭特首發,保留戈麥斯作為禁區內的支點。同時,讓更有創造力、攔截能力也更強的京多安作為後防線前的屏障,或許是適合當前球隊狀況的最佳選擇。

雖然對傳控足球極為迷戀,但勒夫並非不懂變通的僵化之人。上屆世界盃八分之一決賽後,主打無鋒陣卻險些被阿爾及利亞隊淘汰的德國隊及時改弦更張,重新祭出中鋒,在此後的三場比賽中一掃之前的低迷狀態,才有了最終在馬拉卡納球場問鼎大力神杯的榮耀。如今,相似的情形又一次擺在了勒夫面前,歷史會否重演?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