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靚隴南(36)」宕昌縣農村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成效明顯

「乡村振兴靓陇南(36)」宕昌县农村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成效明显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脫貧攻堅、加快小康步伐。今年以來,按照《甘肅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和《甘肅省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管理辦法(試行)》文件精神,我縣精心組織,紮實安排,加快推進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力助推脫貧攻堅。我縣共有336個行政村,現已組建村級理事會336個,設立管護基金336個,選聘公益性崗位人員6000名,主要承擔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同時,制定了《宕昌縣公益性崗位人員職責及工作標準》(宕村組辦發〔2018〕2號)《宕昌縣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理事會章程》(宕村組辦發〔2018〕3號)《宕昌縣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考核辦法》(宕辦發〔2018〕83號)等工作制度文件,強化公益性崗位人員培訓與管理,建立管護工作臺賬,健全完善管護制度,初步形成村民自治、社會參與,激勵有效、約束有力的農村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長效機制,有效發揮了公益性崗位社會效能,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一是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協調推進共管共享工作。6月6日全省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啟動會之後,我縣在6月11日召開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上,及時將該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根據《關於建立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旬報告制度的通知》(隴村領辦發〔2018〕1號)文件精神,我縣嚴格按照時間節點,並與市上及時銜接溝通,對我縣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進行旬報告制度。經2018年6月11日第12 次宕昌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議討論通過,7月6日印發了《中共宕昌縣委辦公室宕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宕昌縣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的通知》(宕辦字〔2018〕14號)、《中共宕昌縣委辦公室宕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宕辦發〔2018〕70號)和《中共宕昌縣委辦公室宕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通知》(宕辦發〔2018〕71號)相關文件,7月9日縣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關於做好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的緊急通知》(宕村領辦發〔2018〕1號)文件。各鄉鎮接到文件通知後積極推進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形成了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因村施策、嚴格審查、確保公益性崗位合理佈局。按照“因村定崗、按需設崗、以崗定人、控制總量”的原則,以各村實際需求為導向,以助力脫貧增收為目標,以“公開、公平、公正”招聘為抓手,嚴把公益性崗位資格“審查關”。各行政村按照《宕昌縣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理事會章程》(宕村組辦發〔2018〕3號),召開兩委班子會、村社幹部會、群眾代表會,由鄉鎮包村領導、駐村幫扶隊、第一書記參與,通過群眾推薦、村民選舉、村鎮審查、鄉鎮批覆的程序,對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理事會組成人員進行推薦、醞釀、討論,充分發揚民主,選舉產生村級理事會,截止目前,全縣336個行政村全部組建了共管共享工作理事會,理事會成員2072人。

三是積極協調、嚴格管理、加強管護基金監督。按照《中共宕昌縣委辦公室宕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的通知》(宕辦發〔2018〕70號)文件要求,對管護基金使用管理,各鄉鎮積極組織,以村委會名義設立農村村級專賬賬戶,專門用於管護基金、村級集體資金等村集體資金管理,實行村賬鄉管,專款專用,累計使用,滾動發展。解決了鄉村兩級賬戶資金分離管理的問題。目前,全縣336個行政村每村1萬元管護基金已經全部劃撥到賬。各鄉鎮對管護基金使用支出公開公示,接受群眾監督,接受財政、審計等部門監督。

四是按需設崗、以崗定人、嚴格選聘公益性崗位人員。按照“自己推薦、村委評議、鄉鎮審查、縣區審核”程序,全縣共設置公益性崗位6000個,每個村設置8個性崗位類別(鄉村道路養護管理員666個、鄉村水電保障員266個、村內環境衛生保潔員3016個、治安聯防協管員336個、生態護林員998個、草原管理員302個、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看護員80個、自然災害預警員336個),選聘範圍是全縣336個村中,建檔立卡的零輸轉就業家庭(主要指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家庭)有就業願望和勞動能力的勞動力(不包括一、二類低保對象和村幹部家庭成員),選聘工作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嚴格標準、嚴格程序,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向貧困人口傾斜,防止優親厚友、吃空餉等問題發生,切實發揮了公益性崗位社會效能,助推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各鄉鎮接到通知後積極組織選聘,並與崗位人員簽訂聘用協議,定製了上崗服裝,公益性崗位人員實行統籌調配和專崗負責的原則,分片分段全員服務於全域無垃圾創建活動。

五是組織培訓、加強管理、開展督促檢查管護工作。各成員單位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各鄉鎮

採取以會代訓、現場講解、示範操作等形式,對村級理事會成員、公益性崗位人員進行培訓,明確崗位職責,靠實工作責任,督促公益性崗位人員按時上崗,開展管護工作,確保公益性設施正常運轉,長期發揮效益。全縣通過多種形式培訓村級理事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公益性崗位人員8072人。

六是健全制度、規範操作、明確責任強化管理。各鄉鎮、行政村結合村級公益性設施摸底調查,建立公益性設施管護工作臺賬,按 照《宕昌縣公益性崗位人員職責及工作標準》(宕村組辦發〔2018〕2號)《宕昌縣農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考核辦法》(宕辦發〔2018〕83號)等工作制度,給每名公益性崗位人員確定具體的工作職責及工作標準,確保職責明確,責任到人、任務到人、檢查標準量化到人。公益性崗位人員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礎上,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由村級理事會組織開展全域無垃圾、突發暴洪災害應急搶險、公益設施集中管護等活動。各行政村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理事會對公益性崗位人員日常考勤和監督情況,公益性崗位人員的考勤結果及本月工作完成情況在村內進行公示,於每月20日前將公示結果上報鄉(鎮),鄉鎮結合農村工作實際,將公益性崗位人員報酬與績效考評相掛鉤,對公益性崗位人員實行百分制量化考評,每月考評一次、彙總一次、通報反饋一次,作為發放崗位補貼的重要依據,出現吃空餉、轉包代崗、人崗分離等情況的,立即上報各鄉(鎮),並與公益性崗位人員解除聘用協議,停發崗位補貼。公益性崗位人員聘用協議實行1年簽訂1次,逾期不簽訂的,縣財政局停發崗位補貼。具體崗位考核辦法由各牽頭部門負責制定,鄉(鎮)負責實施,每半年對公益性崗位人員的工作表現、出勤、工作完成等情況進行1次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發放崗位補貼的重要依據。以制度約束為抓手,保證公益性崗位人員更好地履行職責,全面完成公益性設施管護任務,確保宕昌縣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保障村級公益設施正常運轉、發揮長期效益,確保廣大群眾享有更加便利的公共服務,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整全縣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如果您有任何建議、意見或更好的素材,請聯繫我們……

E-Mail:[email protected]

新浪、騰訊:@隴南農辦

「乡村振兴靓陇南(36)」宕昌县农村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成效明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