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瑋:運用十九大精神「金鑰匙」 開解稅收現代化難題

在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深刻闡述了“高質量推進稅收現代化”的內涵,為新時代稅收現代化建設描繪好了宏偉藍圖。當前,在管理理念、人才隊伍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矛盾,我們必須充分運用好十九大精神這片“金鑰匙”,一一破解新時代稅收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難題。

一、稅收現代化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現

稅收現代化發展不平衡的表現。一是區域稅收規模差距大。稅收發展不平衡在某種程度上是由經濟發展不平衡所決定的,在省、市、縣三個層面都體現了區域之間稅收差距比較大,發展極不平衡。二是納稅人管理方式區別大。經濟發達地區管轄的納稅人數量較經濟欠發達地區多,但是管理的方式與理念更趨合理,能夠有效節省納稅人的辦稅時間,降低辦稅成本。

稅收現代化發展不充分的表現。一是目前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從年齡上看,幹部隊伍結構老化;從能力上看,隊伍整體知識水平更新慢,業務能手、綜合型人才比較缺乏;從活力上看,激勵機制不夠完善,隊伍活力不夠足。二是稅收管理分散、各自為戰是當前稅收現代化發展不充分的表現之一,稅源管理模式更多的是人海戰術,依靠人盯人,效率不高,難以適應稅源變化的需要。尤其是在稅收風險管理方面,缺乏好的手段和技術,成效不明顯。三是大數據運用還不充分,沒有真正將“數字”轉化為有用的“數據”,不能有效地從海量的數據中提取有用信息,從而達到“數據管稅”的效果。四是涉稅中介很多時候停留在幫助納稅人領購發票等表層的服務,沒有深入納稅人生產經營實際和政策解讀,服務功能沒有真正充分發揮出來。

二、運用好十九大精神“金鑰匙”

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期的十四條基本方略,第一條就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必須加強黨對稅收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十九大報告中多次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我們黨一以貫之的為民情懷。稅務部門,要進一步提升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認識,為民生謀利,提升納稅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在稅收實際工作中,要貫徹落實好“放管服”要求,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打通服務納稅人“最後一公里”,切實幫助納稅人解決實際困難。

堅持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稅務鐵軍。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注重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增強幹部隊伍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的能力。稅務鐵軍不僅關係到稅收事業的發展,更關係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一支講黨性、懂業務、講奉獻、有作為的稅務鐵軍意義重大。

堅持協調發展的理念。黨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是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稅務部門必須堅持協調發展的理念,促進區域稅收協同發展,發揮產業結構優化的稅收政策導向,進一步實現地區、行業之間的稅收公平。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黨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徵管等職責。我們必須堅決擁護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稅務機構改革的決定,有組織、有步驟、有紀律地實施稅務機構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三、建立稅收現代化載體

切實抓好大數據的運用。現在,我們身處“大數據時代”,既是稅收現代化發展的機遇期,也是稅收現代化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在保持數據真實性的前提下,通過對大數據的管理、分析和預測,可以進一步精確地預測未來,為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奠定良好的基礎。一是全方位建立稅收數據庫。要全面採集稅收基礎數據,有效整合內部稅收徵管信息;同時充分利用第三方平臺,根據關聯性,採集涉稅信息,最大限度地保證信息的充足性。二是嚴密審核數據真實性,要結合稅收工作實際,加強對數據的比對,剔除虛假、錯誤、無效信息。三是多維度分析大數據。加強數據分析,改變信息相互獨立的狀態,將一串串單獨的數字串聯起來,形成有效的數據,真正實現信息管稅。

切實抓好金稅三期的運用。金稅三期是一項國家級的重大信息化工程,現已在全國上下進行了推廣,是推進稅收現代化過程中行之有效的載體和平臺,一方面要加強對系統使用地培訓力度,將系統的功能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持續優化升級系統,使系統功能適應新時代稅收發展的需要。

切實加強涉稅中介服務平臺建設。針對當前涉稅中介結構市場準入門檻低、業務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要通過加強監管和培訓等方式來促進涉稅中介機構行業的健康發展。一方面,制定和完善涉稅中介機構監管制度,加強對行業政策、涉稅信息、執業稅務師基本情況、行業活動的動態管理。另一方面,加強對稅務代理的業務培訓,逐步擴大代理業務範圍,拓展其發展空間,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涉稅服務。(國家稅務總局婁底市稅務局聯合黨委副書記、副局長 何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