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的造句非常“現代化”,成書不早於唐朝

第一、《黃帝內經》的標題方式不具有秦朝以前的語言特點。

在中國,春秋以前的文獻全都沒有標題。春秋末年才開始出現以作者名標題的文獻。墨子寫的書叫做《墨子》;老子寫的書叫做《老子》;莊子寫的書叫做《莊子》;如此等等。當然,在此之外也還有些特例。比如,《論語》不是任何一個人寫的,而是聽過孔子的課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回憶分別寫出來的,它不好以任何一位作者的名字命名,於是就取了“論語”做書名。同樣道理,《論語》裡邊的每一個章節,也不便於以各自作者的名字來命名,於是就取了每一篇的頭兩個字來命名。第一章的第一句是“學而時習之”,所以,它的篇名就是“學而”。第二章開頭的第一句是“子曰,為政以德”。所以,它的篇名就是“為政”。

其它一些流傳下的著作,如《詩經》《書經》《禮記》《春秋》都不是依據內容標的題,而是依據題材或體裁標的題。《詩經》分成風、雅、頌三個部分。但在這以下各篇,則不是依據地名、國名,就是依據國王名來標題的。直到秦朝,我們也還可以看到這種標題的風格。可是,《黃帝內經》已經大大超越這種風格了。

第二、現有《黃帝內經》的用詞非常“現代”,完全喪失了上古時期的語言習慣。

稍微留意一點的讀者不難發現,《黃帝內經》的第一句話就是從《史記》當中抄來的。

我們比較一下(請讀者注意紅字部分):

《史記》:“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

《黃帝內經》:“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假若《黃帝內經》是早於《史記》的作品,作者斷不可能去抄比它晚出版的書。可見,《黃帝內經》必定後於《史記》。

那麼,現在流傳的《黃帝內經》究竟晚於《史記》多少年呢?對此,我們可以通過漢語語言的歷史比較來求證。

熟悉漢語語言史的學者知道,戰國時期的中國人在進行文書製作的時候,習慣於用單字名詞,很少使用雙字名詞。比如,他們只會說“日”,偶爾也會說“陽”,但絕不會說“日頭”或“太陽”。這種使用單字名詞的習慣還體現在不把相關名詞聯用。“飲”和“食”作為單字名詞使用,是東漢以前的語言習慣。東漢以後,才有人把它們聯在一起說成“飲食”。像《黃帝內經》當中使用過的“毫毛”“風寒”“皮膚”“貴賤”“針灸”一類的用詞,都不是漢朝以前的語言習慣。可是,整個《黃帝內經》使用單字表達的名詞極少,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表達的名詞,卻多得不可勝數。

此外,上古時代的帝王表達“我”,多用“朕”字,對應表達“你”則多用“戎”字,如果說話者的對象是自己的大臣,則多用“卿”字。可是,在《黃帝內經》中,我們不僅完全看不到這樣的影子,而且作者還荒謬地把“餘”字用在黃帝自稱上了。這明顯不符合上古時代的語言習慣

《黃帝內經》的造句非常“現代化”,成書不早於唐朝

《黃帝內經》

最後,《黃帝內經》的造句非常“現代化”。

《黃帝內經》當中使用了“六六三十六”“九九八十一”“二十八宿”這樣的表述。這些表述絕不可能早於東漢(公元后23年)。上古時代的人表達超過10的數字,中間習慣於加一個“有”字。如果連同單位詞一起表達,則前後都得加上這個單位詞。比如,表達“八十一”的習慣是“八十有一”;表達“123人”的習慣是“人一百有二十有三人”。此外,“二十八宿”是晉朝才有的說法。在晉朝以前,雖然已經有了與“二十八宿”相關的星座名稱,但還沒有歸納出“二十八宿”這個說法。更有甚者,像“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異法方宜論篇第十二》)這一類的句子,都是“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少說也達到了唐朝的水平。

此外,我們還發現,在現在流行的《黃帝內經》中,《素問》的最後幾篇特別長。其中,《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超過了23000字。

單獨一章,進行如此大篇幅的製作,在唐朝也不多見。

(本文為節選)

全文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show?__biz=MjM5NTcxOTM2MA==&appmsgid=10000205&itemidx=1&sign=d48aea63695e8f76c1d351164480ddff&mpshare=1&scene=23&srcid=1025YpJRQKnnDhjr02U6EB5l&sharer_sharetime=1572772758925&sharer_shareid=abbd61c7dc0bac7241f81034416006d8#wechat_redirect

本文還可以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