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不斷自轉,需要的能量來源於哪裡?根據能量守恆,能量如何轉化守恆的?

中考高考知識精粹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才需要能量,維持原先的運動狀態是不需要能量的。例如在真空下,與接觸面絕對光滑的陀螺,轉起來是永遠不會停止的。

地球的自轉源於在它形成之初。根據星雲假說,太陽系一開始是一片分子云,太陽形成之後,周圍的其他物質由於環繞太陽時的吸積作用形成。這個吸積過程就註定了地球以及其他行星是旋轉的。所以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太陽系內所有行星公轉方向都是一致的。

大部分行星的自轉方向和公轉方向也一致。但是太陽系有倆例外的。金星自轉和公轉相反,天王星自轉是躺著轉的,這倆行星是被其他天體碰撞過。

然而現在的太陽系也並不是永恆的,地球也不是永恆的。事實上地球的自轉速度一直在放慢。由於月球產生的潮汐作用,潮汐在不斷消耗著這個系統的能量,把這部分能量轉化為了熱能。

所以,地球的轉速在不斷減慢。每過兩億年,地球上的每天就延長一個小時。從分析恐龍生活年代的化石就可以判斷出當時地球自轉一圈,也就是一天大概是19個小時。


蛋科夫斯基


在太空中任何物體都是沒有重量的!所以地球靠那點引力能牽住月亮的手,太陽靠它的強大引力能栓住遙遠的海王星,銀河系可以靠銀心的引力波更能形成距離達幾十萬光年的旋轉星系,再放大就是無限可能了


只為你的是我


當然是太陽系形成時,太陽物質是在自轉的,越外圍的速度越快。中心位置聚集成太陽,外圍形成行星,根據動量守恆定律,不同位置的行星就具有了不同的公轉速度了。加上太陽系行星間物質非常稀薄,無什麼阻力,就一直轉下來了。



解惑去疑


地球的自傳及其公轉同樣都是來自兩股力量。一是地球形成時的初力量;另一個是地球形成後與其不斷作用的外部能量所賦予的。至於能量守恆問題實際上就是微觀能量與宏觀能量的轉化問題!


夢幻129575311


因為它形成之初就是轉的,使它持續自傳的是慣性而不需要能量,你不能類比地球上的物體因為地球上有重力和摩擦力,地球在太空中主要受到太陽引力使地球公轉,也會使它減緩轉速但那都微乎其微。就像你讓一個靜止不動的物體保持不動不需要能量,同樣讓一個沒有阻力勻速轉動的物體持續轉動也不需要能量,它只是在維持它的固有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