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再一次,滴滴遭受到重大危機,在悲哀其客服系統的同時,事件中關於滴滴的物流調度系統的討論,迅速走熱。

網易CEO丁磊:滴滴是一家物流企業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記得前段時間,吳曉波在與網易CEO丁磊的採訪中,曾和對方聊到互聯網圈的投資佈局,丁磊一語中的,說現在互聯網生態的佈局,都是通過信息流,然後各自投一些與物流有關的,比如美團、滴滴,它們其實都是物流企業。

一直以來,滴滴的注意力就主要在路徑優化、運力供需的匹配上,一個連接千萬量級車輛的平臺,必然會積累大量數據,並實現向物流轉換的商業模式。

憑藉著多年的優勢,今年3月1日,滴滴外賣在無錫上線以後,很快與美團展開了瘋狂外賣大戰,並在9天內成為了當地最大的外賣平臺。

不過從技術角度來看,滴滴出行的業務雖然是運輸人,但這和滴滴外賣的運輸物的相似的地方實在太多 。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其實,它們做的事情都是接收需求,再將人/物,從一個相對固定A點(上車點/取餐點),運輸到目標明確的B點(目的地/食客位置),所以在保證乘客和食品乘坐和包裝安全的同時,後臺要做的也是調度和路徑規劃(司機調度/騎士調度),因此從邏輯上看並無不同。

揭秘滴滴調度系統差異性

的確,作為一個以出行業務為核心,連接一切與其有關的元素,進行整合優化升級的企業。滴滴在這套調度系統上下了不少功夫,持續的研發、試錯,然後進行調整。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可是,送人比送外賣要難多了。送人有時幾十Km,有的還遇上跨城,而外賣一般集中在3km內電動車可達距離。

同時外賣時間相對集中,顆粒度較小,重複性高,而出行因為距離更遠,不確定性更高,所面臨的調度路徑複雜度會呈現幾何增長,系統決定派哪一位司機給哪一位乘客,比決定派哪一位騎士送哪一份外賣,要難一些。

此外,出行還會有拼車、順風車等等附加需求,以及有快車、專車、出租車諸多不同服務形態,所以複雜程度又會高一截。

降維or升維:數據算法是智能調度核心

智能調度的核心思想是“激活閒置資源、中心調度、高效匹配”。 智能大腦主要滲透到以下各個環節:預測目的地、價格預估、時間預估、最佳路徑匹配、司機和乘客匹配、訂單分派、供需預測、預測乘客體驗。

從出行到外賣,技術原理一樣,但技術複雜度變低了,因此不難理解,出行到外賣在技術層面上是一次降維打擊。

從數據的豐富度上來看,滴滴擁有從機動車道、高速路、高架橋、非機動車道到小區內部道路在內的出行數據,而外賣所需要的,僅僅只有非機動車道的運行數據。

所以,單就技術而言,滴滴做外賣就像是讓大學生參加小學畢業的期末考試。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相比傳統的出行派單模式,滴滴採用的是搶單模式,只要乘客通過滴滴發出一個訂單,系統會把這個需求推送給多位符合條件的司機,如果所有司機都拒絕後才會進行第二輪派單。

乘客的偏好最難洞察,由於滴滴數據量特別大,單個乘客背後有無數的司機在等待著為期服務。在任何一個時刻,滴滴的匹配量高達千萬次以上,在一兩秒鐘完成上千萬次的路徑規劃,這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

所以從乘客的角度出發,如何讓乘客最快最有效的匹配到滿意的司機,是用戶體驗的根本,滴滴的“滴米”系統,用虛擬積分來決定同樣距離時,誰可以優先獲得訂單,從而補充了搶單模式。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滴滴有多少的路徑優化經驗,其在外賣即時配送上的應用,就有多麼信手拈來。

外賣可以助力滴滴切入更加高頻的調度場景,某種程度上,有利於調度系統數據和後臺的升級。所以從外賣到出行,滴滴增強了資源實時管控能力,通過疊合訂單熱力圖,把乘客和宅男數據匯到一起,更加清楚的描繪出用戶畫像,從而可以掌握客戶的吃、出行,制定精準營銷策略。

運力上,滴滴也可以在未來資源利用上,實現優化分配。久而久之,滴滴形成的智能調度系統,經過不斷的學習、大數據的積累,提高算法體系,最終達到高效匹配供給和需求。

慘案思考:智能調度→無人運輸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回到前幾天的順風車事件,關於司機的職業道德和技術水平,沒有人可以預知,也不能被大數據算出來,且現有的調度系統還沒有智能到,足以選擇安全度最高的行駛路徑。

儘管滴滴有推出乘客評選的系統,可對於這種突發的人禍,這個功能實在是有點隔靴搔癢,所以若要徹底避免司機慘案,只能採用無人化運輸。滴滴出行CEO程維也表示未來的司機會變少,隨著技術的進步,政策和其他客觀因素給無人駕駛造成的阻礙會消退。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作為出行領域的巨頭,滴滴的無人出行項目在得到了生態內很多夥伴的支持。

今年的4月24日,滴滴與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攜手成立了“洪流聯盟”;5月,滴滴在加州獲得了自動駕駛路測許可;近期滴滴又攬獲了自動駕駛領域的世界級獎項,種種跡象表明滴滴無人駕駛的進程正在加快。

丁磊:滴滴是家物流企業,程維:滴滴調度系統的切入路徑會更容易

無人駕駛背後技術的更迭,反映的是交通和物流的終極趨勢,當然質疑也很多。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8月23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指出,“但在自動駕駛時,遇到了人不能處置的問題,控制權如何交接?在交接的過程中責任事故又由誰來認定呢?”

所以,自動駕駛不是簡單疊加各個場景的模式,而且無人駕駛不僅要自動,還應該是自主,要可以像駕駛員一樣,能夠應對各種突發工況,把人和機器的互動做到極致,不管是送人還是送貨,解決的不單是車方面的問題,還得考慮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