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預產期,如果孕媽出現這5種情況,就得催產了

比起懷孕初期出現孕吐等不適症狀,懷胎十月,其實最難熬的是臨產前的最後一個月。

因為到了這個時候,孕媽得隨時做好分娩的準備。身體笨重,不能遠行,忍了將近一年,也不能隨便吃東西……真的恨不得立刻就把肚子裡的小兔崽子“拽出來”呀!

不過,最令人擔心的還是母嬰平安的問題。

因為到了預產期之後,如果孩子還沒有任何想要“出來”的跡象,還是有一種穩坐“宮中”的感覺,那不僅要擔心胎兒,還得擔憂母體自身……想著想著,孕媽們就更著急了。

到了預產期,如果孕媽出現這5種情況,就得催產了

不過呢,萌主可以告訴你的是,胎兒準時在預產期出生的,只有5%左右。在孕38周之前生產的大概有10%,在40周之後生產的大概也有10%。

所以,胎兒提前兩週生產,或者推後兩週生產,其實都屬於正常的現象。

因此,寶媽們不用過於擔心,以免影響了胎兒的情緒。

到了預產期,如果孕媽出現這5種情況,就得催產了

那為什麼有些胎兒會提前到來,而有些寶寶則會推後生產呢?影響胎兒提前或推後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

  • 1.母體的身體差異
  • 2.胎兒的體重
  • 3.末次月經計算不準

那麼,到了預產期胎兒不發動,該怎麼辦呢?

通過檢查,發現胎兒情況一切良好,母體也沒有異常,那麼這種情況不必著急,你可以在家裡安心的等待。

到了預產期,如果孕媽出現這5種情況,就得催產了

但是,萌主需要提醒孕媽們的是,一旦到了約定的日期,即使孕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也需要去醫院做產檢,以防萬一。

雖然說要耐心等待,但一般情況下,醫生不會讓你等到42周,因為42周過後就是過期妊娠了。到時候,專業的醫生往往會給你採取催產措施。

如果,臨近預產期,無明顯生產跡象,並且遇到以下這幾種情況,往往需要到醫院必要的檢查,醫生會根據胎動、胎心監護、B超羊水量來決定引產時機。

  • 1.羊水渾濁、過少
  • 2.胎兒缺氧
  • 3.胎心不穩
  • 4.孕媽妊高症
  • 5.孕婦有其他疾病
到了預產期,如果孕媽出現這5種情況,就得催產了

催產對寶貝會有哪些影響?

如果使用藥物催產法的話,其用量和控制過程要做到方法正確,否則催產素會使子宮收縮過強或者不協調,最後使得胎寶寶在子宮內缺氧窒息。

不過孕媽不用擔心,現代醫學發達,在使用催產針之前,醫生都要為你檢查清楚骨盆大小、胎位情況。在滴注的過程中,醫務人員也會守護病人,在旁觀察子宮收縮、胎心以及用藥後分娩進展的情況。

孕媽的生產本是高風險的事情,但在現代醫學的幫助下,臨近預產期的寶媽們不用過於緊張,注意心情舒暢、放鬆,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和身體狀態去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才是對寶寶最好的。

到了預產期,如果孕媽出現這5種情況,就得催產了

我是萌主在家,想要獲取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點擊屏幕右上方的【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為您推送更多實用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