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和博士後有什麼區別?

用戶62677124681


這個問題,有書君能回答。

二十多年前,有書君的大姐在美國留學。博士畢業後,因一時沒有找到心儀的工作,遂在導師的幫助下,覓了一份高校科研工作,也就是博士後身份。


回國探親時,許多親友問及目前狀況,她說自己暫時做博士後。大家便露出豔羨的神情,異口同聲的問:“那一定是比博士更厲害的學歷吧?”

每次碰到這樣的問題,大姐總是要頗費口舌解釋一番。也就是那時候,讓我搞懂了博士與博士後之間的異同。

首先,來說下兩者之間的區別。

1.身份的不同。

博士,Ta的身份是學生。如果沒有獎學金,Ta還需要交學費。而博士後,則屬於工作人員,Ta擁有固定的工資收入。並且和普通的員工一樣,需要繳納稅收、社保等,從這時起就開始計算工齡。

2.稱謂含義的不同。

博士,是一個人學歷的證明。作為一名學生,學歷有專科、本科、碩士、博士之分。博士畢業後,即說明這個人拿到了最高的學歷,學生的生涯到此結束。

而博士後,並非代表學歷,它只是一種經歷,相當於一種職務。它是指博士畢業後,繼續在某個領域從事研究工作。和博士學習相對固定的學制相比,時間是比較靈活,不受限制的。可以為一至數年不等,根據個人情況和研究狀況而定。

3.工作性質的不同。


博士在學業的過程中,可以在導師的帶領和指導下進行科研工作,他們的工作是依附於導師而存在的。

而博士後,雖然不是高校或科研機構的正式在編人員,卻可以申請屬於自己的獨立的課題,具有更多靈活、主動的空間。

4. 收入的不同。

因為目前國內外許多高校都擁有大把的科研基金,所以,學業優異的博士生往往也能獲得較高的獎學金,不但學費全免,甚至基本上能解決生活問題。但不管咋說,作為學生,他們是沒有工資收入的。

而博士後,屬於科研機構和高校聘用的編外人員,享受該單位正式職工相同的待遇。某些名校博士畢業生,因能力超強,收入甚至比一般員工更高。

再來看下兩者之間的關係。

隨著目前高端人才培養得越來越多,作為天之驕子的博士生,不再擁有“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特權。


因為他們的高學歷,對工作的要求相對也會高很多,所以也會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境況。

這樣一來,有一部分博士生不是選擇立即簽約用人單位,而是進入設有博士後流動站的機構,繼續科研課題。希望以此為今後的工作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對用人單位來說,因為他們的存在,能提升整體科研實力。如果雙方都有意向,今後可正式簽約。

所以,這是個雙贏的選擇。

有書君有一個朋友的小孩,在美國西北大學念材料科學專業博士。畢業後沒有立即工作,而是做了兩年麻省理工的博士後。

這段經歷給他加分不少。回國後被多家用人單位爭搶,後來被一家985高校作為人才引進而聘用。一進去就是副教授職稱,起點明顯比同齡人高了一大截。

簡而言之,博士後就是在博士畢業後,在找到正式工作前,為了進一步提升自己,更好的為將來的工作服務,而進行的繼續充電階段,這也是一個過渡階段。

所以,對許多人認為的,博士後比博士更高級別的說法,實在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當年的一個笑話:2016年2月我博士後進站,身邊有朋友不解地問:什麼叫進站,難道是去火車站進站?就此看來,民間對博士後還存在著一些誤區和不解的。

我2006年7月博士畢業,2013年評上正高教授職稱,2016年2月進站博士後流動站。以我的切身體驗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博士博士後門檻不同。博士准入門檻較高,需要經歷筆試、面試,考試包括專業課和英語,跨專業報考還需要額外加試專業基礎理論。博士後准入門檻較低,一般不需要考試,比如我2016年進博士後流動站的時候,因為合作導師對自己科研情況相當瞭解,所以只和導師打了個電話,很快就辦理了入站手續。

其次、培養環節不同。博士一般3年,第一年和第二年要系統參加學校、學院或導師開設的公共基礎課、專業課,畢業前需要修夠規定學分。博士畢業需要學分+畢業論文,有的學校也會有發表論文要求。博士後不同,博士後沒有學分環節,更注重研究環節,博士後出站一般只需要“期刊發表論文+畢業論文(跟博士論文差不多容量”。



最後、性質不同。博士還相當於學生身份,沒有工資,只有獎學金或助學金補助,算作學歷教育,即從本科學士,到碩士研究生,再到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最高學歷。而博士後不算做學歷教育,其性質實際上類似於學院編外研究人員,有學院用來充實提升學院整體科研實力的追求目標。也因此,很多院校包括國家層面不僅會給博士後很豐厚的年薪,待遇向學院內老師看齊。而且,還會有各種各樣的項目資助,比如中國人社部每年幾次的博士後一等、二等資助,博士後特等資助,還有出國項目資助等。這些資助經費都在10萬-30萬不等。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補助會帶來學術的高要求。所以,從科研上而言,博士後要比博士任務要求更高。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讀了研究生再讀碩士,讀了碩士再讀博士,讀了博士再讀博士後!這是上小學時的夢想,其實在高中時依然還是這種夢想。直到上大學後才對以上概念有了相對清晰的認識。

一、研究生與碩士博士之間的關係

研究生是指學歷,比如你在填寫個人簡歷等表格時,“學歷”一欄一般填“本科”/“研究生”。而碩士和博士則是指學位,是指你在研究生階段完成課程學習、完成課程論文且畢業答辯順利通過發表了各科研院校規定的學術論文(有些學校已經取消碩士生髮表論文的要求)的一種認定。

本科生按要求畢業則同時發本科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本科生或專科生畢業後工作兩年考研成功後就進入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習,按要求畢業後發畢業證和碩士學位證;碩士直博或者畢業後考博成功則進入博士研究生學習,按要求畢業後發畢業證和博士學位證。

所以,小時候那種夢想是讓人啼笑皆非的。

二、博士和博士後之間的關係

博士畢業後,則可申請到設置有博後流動站的科研院校或者企業博士後。之所以用“做”而不是“讀”,是因為博士後並不是學歷也不是學位概念!博士後是指國家為了讓更多的博士更好的在科研領域成長工作,而財政支持其選題進行獨立的科研探索。所以,博士後更多的算是一種特殊的學習工作經歷,是學習與工作之間的過渡態。

碩士一般是實驗技能的培養階段(老師說做啥做啥),博士就開始培養其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給目標框架,學生自己想折來實現),博後則是自己設立目標自己來實現,合作導師給予一定程度的指導幫助。

博士每年有五萬畢業生,博士後的數量可以腦補一下。


柳小慶


博士和博士後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和經歷,國人一般弄錯了,把博士後作為比博士更高的一級學位。其實,學位,讀到博士就到頭了。

博士,在沒有拿到學位之前,是研究生身份,是學生。通過科研研究,寫了博士畢業論文,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學位委員會批准,獲得了博士學位。這時候就可以不被稱為博士研究生了,而可以正式被稱為某某博士。只要獲得了博士學位,只要不被證明有造假行為,博士學位不被撤銷,就永遠都是博士。很多人,即使以後被評為教授等高級職稱,也願意被人稱為博士。因為博士是經過自己努力得到的,而其他職稱都是評的,別人給的。

博士後,不是學位,是一種工作經歷。在國外,很多情況下是博士畢業,一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或想再增加些工作經驗和閱歷,去一些科研單位或高校找的一種臨時性的研究職位。工作一段時間或完成一定課題或找到合適工作就離開,所在單位只在工作期間提供工資和工作條件,而不會再發學位證了。國內,大致情況相同,但那種過渡性、臨時性、為剛畢業的博士提供暫時落腳機會的職能小了些。似乎更多地變成了一種已經有固定職位的博士們,再鍍鍍金的方式。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語


博士指的是一種研究生學位,它是目前最高級別的學位,標誌一個人具備出原創成果的能力或學力。



而博士後並不是一種學位,它指的是一種工作職務,是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科學研究的一種工作職務,所以,博士後不是學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經歷。



博士和博士後都是有收入的,但二者性質不同。博士的收入主要是津貼補助,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學校對於博士的補助是不同的,博士生的補助很少,所以一小部分的職場人士為了稍微緩解經濟上的壓力,就會一邊讀博士,一邊到一些教育機構或者考試機構給學生講課來賺取課時費,以此來養活自己,不給家人添麻煩。



而博士後的收入是工資,他們作為國家的工作人員,拿的是靠自己勞動換取的報酬,和博士生的津貼補助不一樣。例如有一個學校關於博士後的待遇是這樣的:年薪不低於6萬元/人,但最高不超過12萬元/人。博士後的工資都是按月發,平均每月發放80%,對年度考核合格者在年底一次性發放20%;而博士生的津貼就不會變動,他們每月都能收到一筆補助,用來改善生活最合適了。


許悠然


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別,以為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答一下:在當前,博士後主要是因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單位,或者用人單位沒有招聘指標了(博士後不受指標限制),才選擇做博士後,當然也有就想到某流動站交流學習為目的的。區別如下:

1.博士是一種學位,我國設有三種學位,學士、碩士和博士,博士就是最高學位了。博士是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完成相應的各項學分和論文要求,順利畢業的人,有兩個證書,博士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

2.博士後,就是博士畢業後在博士後流動站或工作站進行為期2年的科研工作,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任務,就給予博士後證書,證書就這一個,不是學位證書。博士後就是一個科研工作經歷而已。

3.博士是需要考試、面試並擇優錄取的。而博士後通常要求在博士畢業三年內進站,年齡不超過45歲,不用考試,只需申請,導師同意就可以了,一個人最多可以做2次博士後。


走近自然


博士?博士後?博士後難道就是博士以上的學歷嗎?我們從常規思維和字面意思上看是這樣的,然而他們卻有很大的不同。

一、博士是一種學位,我國設有三種學位,學士、碩士和博士,博士就是最高的學位。而博士後,是指博士畢業後在博士後流動站或工作站進行為期2年的科研工作,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就給予博士後證書,不是學位證書。
二、博士是碩士的更高學歷,也屬於學生身份,為了學習更多更深入的專業知識。而博士後是從事科研的工作者,是有工資的。有些學校博士後是準教師身份。

三、博士是需要經過考試、面試並擇優錄取的。而博士後通常要求在博士畢業三年內進站,年齡不超過45歲,不用考試,只需申請,導師同意就可以了,一個人最多可以做2次博士後。

四、時間不一樣。博士生一般讀三年,完成論文等學業任務就可獲得博士學歷,而博士後的工作時間為兩年,也有個別例外的情況。
五、待遇會不一樣,很多博士還是在校的學生,並不是社會工作人員,享受的是國家給予的科研補助,或者導師的助研津貼,不能享受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福利等。而博士後是屬於單位聘用工作人員。博士後與其他正式職工一樣計算工齡,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優惠待遇外,還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各種待遇。博士後的工資會比博士生的各種收入多一點。


Andi學姐


最簡單的回答是博士是一種學位,博士後是一種工作,往往是短期的,其特殊性體現在通常只有博士畢業才能從事這種工作。在實際科研工作中,博士和博士後是經常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西方做大學教授或者高等研究機構的研究員,往往不接受剛畢業的博士,還要後者再做幾年博士後的訓練。我國一些重點大學現在也日益走向這一趨勢,即一些重要學科的教授職位,往往是從已經有博士後工作經歷的候選人中選擇。

博士的稱謂有悠久的歷史了。中國漢代就有博士的稱謂,那時主要指的是“太學”這樣的國家最高教育研究機構的成員。西方則可以追溯到古希臘,而到中世紀神學不斷經院化以後,博士也就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專門的具有高等學習經歷的職稱。不論稱謂如何,不論古今,有關博士共同點是博士需要接受長時間的訓練,閱讀大量著作,學習很多經典,最後要在一個專門的領域中學有所成。在傳統的教育和科研體制中,可以說經受了長時間的博士訓練,博士畢業後基本上可以成為一個合格的學者了。

但近代科學發軔以來,尤其是二戰以後,各國科研取得了大發展,科技創新取代了闡述權威成為學術界最主要追求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在很多領域單純依靠博士訓練已經有困難了。因為博士雖然要經歷系統學習,但畢竟動手操作能力有限,更多的是進行理論和方法的訓練,缺乏實驗室中的實際技能和經驗。而另一方面,科研的發展往往要求研究者不但有理論視野,技能方面也要同步跟上。在這種情況下,注重實際實驗設計、操作和執行的博士後崗位應運而生。

但博士後的大發展還不僅僅是因為這種能力上的需要,它也與國家科研經費大幅度增加,但教職沒有相應拓展有關係。科研經費增加,就需要科學家們有更多的科研助手,於是他們增加了博士招收數量,但很多博士畢業後並不能找到教職或長期科研崗位,而同時實驗室還需要更加熟練的有科研訓練的人來執行各種研究,所以找不到教職的博士畢業生就大量成為了博士後,逐漸地博士後已經成為西方科研的主力。隨著我國各重點高校普通崗位的飽和,短期性質的不佔用編制的博士後在中國科研中所佔的比例也不斷提升。


科學時評


(醫患家特約回答:協和阿偉)


這個問題確實很多身邊的人搞不太清楚,總是誤把博士後當成學歷學位,誤以為博士後才是最高學位,比博士還高一個級別。這個是一個較普遍的誤解,博士後一般是博士畢業以後,在非原博士期間就讀單位從事新的研究工作,期限在2-4年。這裡面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個是新的單位,就是不能在讀博士的單位繼續做研究工作。這樣規定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博士的流動性,促進科研工作的交叉、交流和創新,所以很多單位都有博士後流動站。可實際事實是很多單位和課題組為了保證研究的可持續性和留住優秀學生,採取掛靠外單位導師的辦法,實際還在原來單位從事研究。

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博士後是一段工作經歷,並非學歷學位。博士後享受單位正式職工的待遇,並接受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管理。因為博士後大都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故各個單位和課題組為了能夠招攬更多的博士後,往往出臺具有很強吸引力的優惠措施,其年薪反倒比很多多年的工作人員高。西方發達國家具有很成熟的博士後管理體系,博士畢業後一般都要經過博士後訓練才能取得正式工作崗位,這也逐漸成為我們國家的一種發展趨勢。


醫患家


先舉個例子:我二哥在北京師範大學讀的博士,畢業後原本要留校,但是兩位同門師兄也想留校,導師為難之下,便先安排他進首都師範大學做了博士後。在此期間,他開始從事正式的研究工作,享受和正式員工一樣的待遇,有獨立的研究經費和課題。兩年後,他博士後出站,正式回到北京師範大學,從講師到副教授到教授,一步步晉升,現已是博士生導師。

由此可見,博士跟學士、碩士一樣,是一種學位,而且是最高學位。博士後不是學位,只是一種經歷,也就是博士畢業之後,如果一時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便去博士後流動站從亊研究工作。

在科研機構工作的博士後,也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除了名稱不同外,他們跟本單位的正式員工所享受的待遇基本是一致的。博士後的工作待遇大概相當於助教,但身份又不是正式助教。

博士期間你是學生,要完全服從於導師,而博士後則是自己獨立承擔項目,從科研能力上來說,博士後自然要高於博士。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經不直接錄用應屆博士畢業生了,必須要讀博後,甚至必須是國外的博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