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20年后再相逢

本以为老同学间有叙不完的旧

道不尽的同窗情

万万没想到

这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相逢时,女同学声称自己是事业单位员工,离婚,带着一儿一女。她谎称自己儿子生病需要做手术、购买进口蛋白,自己需要做乳腺癌手术等,从2018年4月至5月期间,从孙先生那里骗走了35万元。近日,女子孙某因涉嫌诈骗罪被相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一起来看看这个骗子到底是如何

让受害人掉进陷阱的……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单身妈妈将儿女托付于他

接连索要医药费35万元

2018年4月,孙先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竟是20年前的女同学孙某,两人15岁就认识,寒暄几句后,两人互加了微信。孙先生从父母那里得知,前几天孙某的母亲来要了孙先生的电话。孙先生更加确信电话就是老同学孙某打来的。

之后几天,两人在微信中聊起了彼此的近况,孙某说自己离异两年,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在连云港市区有套房子,现在在某研究所上班,并吐露自己这几年时常会想起孙先生这个老同学。与女同学分别20年后再联系上,孙先生觉得这何尝不是一种缘分。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4月19日,孙先生接到孙某的电话,说她儿子急需做心脏手术,想跟孙先生借6万元手术费,孙先生想她一个女人不容易,当天便微信转账给孙某2万元。两天后,孙某又打电话给孙先生,电话那头,她哭得厉害,边哭边说她儿子在抢救、情况紧急,希望孙先生能帮帮她,孙先生心一软,又微信转账给孙某3万元。又过了两天,孙某说他儿子手术不成功,需要二次手术,想问孙先生再借点钱,孙先生又通过支付宝转账给孙某5万元。之后孙某以继续治疗,需要购买高价蛋白、进口药等为借口继续问孙先生要钱,孙先生无一不慷慨解囊。

5月15日,一个自称孙某女儿的人加了孙先生微信,微信中她说妈妈检查出乳腺癌,需要马上手术治疗,并发送了一张医院检查单。得知这样的情况,孙先生分三次转账给孙某女儿3万元,孙某女儿通过微信发给孙先生两张存单,共计100万元,她向孙先生解释因为她是未成年人,需要双方父母到场才能把存单里的钱取出来,并表示只要孙先生帮她妈妈渡过难关,她们完全有能力偿还孙先生的款项。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之后,孙先生接到一个孙某本人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一个自称孙某委托律师的男人跟孙先生说孙某已将他列为她儿女的监护人,但是孙某现在在医院昏迷不醒,希望孙先生赶快汇款救他,不然以前他借给孙某的钱就没办法要回来了,只要孙某醒来,存折的100万元才有希望取出来,孙先生听后只能继续借款给对方。

案情回顾

谎言最终被揭穿

老同学恢复联系只为要钱

所谓的委托律师不停向孙先生催款,孙先生逐渐开始怀疑,他问孙某女儿外公外婆在不在医院,她说在的,他又让自己父母去孙某家看看孙某的父母在不在家,得知在家后,孙先生知道自己被骗了。孙先生质问孙某女儿,这时孙某接了电话,此时的孙先生更加确信这是一个骗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怎么能接电话呢?电话里,孙某仍旧谎话连篇,这一次,孙先生选择了报警。此时,他已经先后向对方转账35万元。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6月21日,相城警方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在连云港市一小区内将孙某抓获。到案后的孙某对诈骗事实供认不讳。她供述由于近年来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开支很大,自己没有固定收入,为了生计,借了很多外债,每天支付的利息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时的孙某想到了20年前的老同学孙先生。得知孙先生在苏州过得不错,她便以各种理由骗取孙先生钱财。期间还用女儿的微信向孙先生要钱,找认识的出租车司机冒充律师打电话给孙先生。骗来的钱,她大部分用于偿还之前的借款、利息,其余就是维持一家生活开销。用于欺骗孙先生的“病理报告”、“存单”都是找人伪造的。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骗子的套路远不止一个…

那么针对以上情况,

法官有什么好建议?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法官在此提醒市民

如今微信作为通讯工具的广泛使用为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滋长了某些犯罪分子利用微信买卖、代购等方式趁机骗取财物。在网上购物进行交易的同时,一定要提起谨慎注意义务,即使是亲人、朋友也一定要对方提供相应的物流单号和货号,谨防“熟人陷阱”。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在使用网上聊天工具时要多留一个心眼,

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切勿贪图小利,因小失大!

“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20年前的女同学来找我,借走了35万”

资料:相城公安微警务(微信号:xcgafj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