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里的阿箬比《延禧攻略》中的尔晴哪个更招人恨?阿箬的结局又是什么?

九月晴天


然后是慧贵妃,一个 天真又直白的人,这样的人,如懿用计让她日思夜想,总觉得阿箬会来找她复仇,等她精神极度恐惧,皇后和嘉嫔视她为弃子的时候,再给她最后一击,告诉她,这么多年她没有生孕的原因,是因为皇后给她的镯子里有损害生孕能力的零凌香。

慧贵妃心灰意冷,她这时也病入膏肓,命不久矣,于是她将皇后做的坏事都向皇上坦白了,自己冻死在了雪地里。

看到慧贵妃死的时候,还是心有戚戚然的,她也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子,以为依附皇后就能在后宫长宠无忧,谁知道皇后根本拿她当马前卒在用,奶凶奶凶的慧贵妃下线,好多网友都是不舍。

最后,最难以对付的是皇后,但由于如懿的一石二鸟之计,慧贵妃临死前对皇上的话,乾隆对富察皇后是嫌隙百生,皇后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宫廷里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流言四起,却又没有实证,想辩解却无从辩解,现在的皇后完全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而如懿需要做的,不过是不动神色地收网,一步一步逼死皇后。

富察皇后终因流言和孩子的早夭郁郁而终,她虽然不是真的纯白,但其实最终,也不过是一个想巩固自己的地位,生下嫡长子的可怜人。

真正最可怕的,还是最后出来的大反派魏嬿婉,她不计代价,不怕手染鲜血,只有一个目地,努力向上爬。用流言设计陷害如懿,让她无从辩解,也无法自清,最终如懿也如富察皇后一般死去。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都这般折损在后宫中,也是让人可悲可叹!


影视口碑榜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个人觉得尔晴和阿箬放一起比较并不对等,虽然二人确实也有相似的地方,譬如娘家背景有点类似都是依附于主家有些小背景,父亲在政治上也都有所小建树,二人也都是作为陪嫁大丫鬟从府邸一直到入宫陪伴侍奉小主。从这些外在来看,二人成长之路的确相同。

但从某些细微之处来看,两人底色却又完全不同。

先说尔晴,这个名字“尔晴”,“愿你美好如晴云秋月”,能为女儿取这个名字可见父母对其的珍爱与厚望。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尔晴成长的环境是有文化底蕴的,其祖辈家世显赫,入宫做陪嫁之前的她也是个大家闺秀,这从她前期的言行举止都可看出来。

尔晴的黑化根本起源于在一个“痴”字,她的初心是有爱的,她爱着傅恒,也爱着容音。这种爱在她内心深处是平等之爱。可当她发现身份地位等等皆不如自己的璎珞竟被傅恒深爱,被容音所爱时这爱的天平就出现倾斜,继而变得很不甘心。由痴生贪,生嗔,生妒,生怨,生怖,一步步变成了一个蛇蝎美人。她的一生让人生恨但也不无可怜。

而阿箬不同。从名字来看,箬是一种长不高的竹子。从名字就可窥探,阿箬本身的见地就有肤浅的局限性,这点从她张扬娇蛮贪小拔尖的个性就可看出。

阿箬自始至终似乎就不能用黑化来形容,这样的人一直就是浑浑噩噩只重眼前蝇头小利,本身并没有是非观和初心,自然是很容易被收买,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仅占一个“贪”字而已。

因此说二人的坏并没有多大可比性。尔晴是一个可怜的坏人,她的坏让人惋惜可怜也更加可恨。而阿箬其实不过一蠢物而已,难以打动人心。


秋墨点西山


《如懿传》继《延禧攻略》之后播出,热度和关注度都被带偏,看的网友少了很多。两部剧因为相同的内容背景和人物而被拿出来比较。

两部剧中都有一个背主求荣的坏侍婢,《如懿传》中的啊箬;《延禧攻略》中的尔晴。

啊箬对权力的欲望更加强大,就算如懿对她再怎么好也是不会放进心里,一旦得权对身边的人也是非打即骂,非常势利眼又没有良心了。

尔晴则是在魏璎珞出现后,所有在意的一切全都被她夺走,心中的嫉妒心也爆发了出来,在设计下嫁给了傅恒,却过得并不如意,这样的生活加重了她的变态,让她对皇后出手。大家可通过当贝影视快搜观看此剧。

啊箬是恨不得亲自将如懿杀死,只要是不顺她心意的都要铲除,而尔晴还是比较有人味的,只是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啊箬背主求荣,在如懿进了冷宫后还不肯停手,势必要将皇上的心尖肉弄死,下场当然不会太好过,再被出冷宫的如懿鞭刑后毒哑,自己穿了红衣自尽而死。


当贝影视快搜


贱人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先有《延禧攻略》中的尔晴引发全民“劝善良”,后有《如懿传》中的阿箬引发全民发“盒饭”,这一波宫斗剧中的小贱人们,来得着实凶猛。

比较阿箬和尔晴谁更招人恨,实在是个五十步笑百步的问题,因为两人的恶行都罄竹难书。

比背叛。尔晴趁富察皇后怀孕,设计爬上龙床。之后又趁皇后重病,挑拨皇后与皇帝的关系,往皇后最痛的地方戳去,间接导致了皇后的死亡。阿箬先是污蔑如懿谋害皇嗣,之后又趁如懿被打入冷宫,一跃成为慎贵人,联合高贵妃放蛇,意图咬死如懿。

尔晴和阿箬都背叛了善待自己的主子,尔晴的手段更卑鄙,造成的后果也更严重。阿箬的行为更恶劣,招招致命。这一轮,两人打个平手。

比心机。尔晴是表面温和,善解人意,背地里挑拔离间,搬弄事非,一心只为自己,谁都可以伤害。阿箬是一向争强好胜,受不得委屈,也不甘居于人下。尔晴是坏到根儿,阿箬是蠢到底。这一轮,尔晴胜。

比恶行。尔晴间接害死富察皇后是头一桩,设计嫁给傅恒又与他人珠胎暗结是第二桩,虐待青莲是第三桩。阿箬害如懿被打入冷宫是第一桩,欺负海贵人是第二桩,放蛇咬如懿是第三桩。不过阿箬的恶行多是受人唆使或者与他人联合,所以这一轮,还是尔晴胜。

比结局。《延禧攻略》已经播完了,尔晴最后被魏璎珞一杯毒酒赐死,让网友直觉死得太容易了。《如懿传》还没有演到阿箬的结局,不过看过原著的理sir可以提前

剧透,阿箬的结局比尔晴惨太多了。皇上封阿箬为慎贵人只是要保全她的性命,好查出陷害如懿的真凶。而且,皇上也并非真的宠幸阿箬,说是”侍寝“,其实是让阿箬裸身卷麻席在外面跪着,羞辱她。最后,如懿赐了阿箬一个”猫刑“,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酷刑。

所以这一轮,还是尔晴胜。没办法,尔晴爽也爽了,人也害了。而阿箬,人害了,仇结了,还一无所有。

好吧,理sir承认有些可怜阿箬,阿箬的悲剧是性格造成的,尔晴的结局则是老天都要来收她。你更讨厌哪一个?留下评论一起聊聊!

【娱乐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如果你喜欢我的答案,赞一个、粉一个再走咯】


八卦有理


如懿传中的阿箬和延禧攻略的尔晴,这两个人的人设可以说蛮相似的。都是心腹大宫女,都向上爬,但是皇帝都看不上。所以就处处陷害,处处为难女主,甚至是害死别人的孩子。

但相比来说我更讨厌阿箬,她本就是家生女婢,比尔青的身份低那么多,并不是所有奴才都能和康熙的德妃一样厉害的,在一个尔晴好歹有个位列尚书的祖父,如果不是犯错,她本不必当宫女。而阿箬纯粹就是不满足,这样的才更让人讨厌。

如懿传剧中阿箬最后的结局是所有阴谋暴露,被处以鞭刑(原著上说的是猫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