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风尘女子年老色衰,不能继续接客后,会有怎样的结局?

林玮盈


风尘女子一般吃的都是青春饭,到了他们年老色衰的时候,就没有人光顾了,这也是人之常情,那么这些人后来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其实这样的问题,有千百万种答案,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也有不同的境遇。所以答案也是五花八门的。

我们按类别来归属吧,先说结局最好的一类。

这一类风尘女子,因为仗着自己长相不错,还有可能会写诗填词,深受文人士大夫的青睐,那么他们往往结局好的比例,往往比其他人要高的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们在接客的时候,遇到的高端人群比较多,这些人有的是财。若是有一个公子或者老爷看上了你,那你就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吃不完的山珍海味。你这一生也将会以完美而结束,做了有钱人的妻或者妾。

举几个名妓被富人家,或者公子哥看上的历史上实际的例子。

明末清初的才女柳如是,他就是被当时的大才子钱谦益给娶回家当老婆的,还有清初大才子纳兰性德,他宠爱的江南名妓沈婉,似乎也得到过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虽说两人最后又分开了,但是,像沈婉这样的名妓是不乏男人追求的。

再说第二类,也就是大部分风尘女子的结局,可能会归属在这一类别当中。

这一档的风尘女子,可能会在自己难老色衰之前,物色一个和自己相当的男人成婚,然后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以后的日子平平淡淡。

这何尝不是一种好的结局呢?虽然嫁给的这个男人,戴过一片草原那样的帽子。可是,这件事他是不知道的。

虽然这种男人接受了你,有点委屈,但是,跟着他也过不上什么幸福美满的生活,只能说是各取所需吧。

这个结局不能说不好,但是,也算是落了一个不错的结局吧。

第三类风尘女子,可能会选择经商或者出嫁当尼姑。

相对比于前两种,这一种人可能走得路比较极端。

但是,人各有志,若是自己不能得到上流人认可的生活。那就靠自己的命运或者双手去打造自己的生活。

虽说,在古代女子经商或者出家都不是什么太体面的工作。

但是,一旦自己可以把商业经营的很好,也就扫平了很多是非,至少在你富贵了之后,之前的是是非非就没有人敢旧事重提了。

出嫁固然也是不错的选,遁入空门,斩断相思,看破人生,既没有不平,又不感委屈,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真。

当然还有很多种可能性,欢迎补充。


史学达人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妓女行业也不例外,只不过这行干的是体力活,吃的是青春饭,年纪大了就不好混了。但一入娼门深似海,上船容易下船难,这些妓女年老色衰以后怎么办呢?

一、从良

找个好人嫁了,这是古代妓女常说的一句话,但说起来挺心酸,女人一旦沦落风尘想找个好人谈何容易,除非你有名有钱或者运气够好。举几个成功案例给依旧在苦海中的姐妹们做参照。(1)梁红玉,嫁给了大将军韩世忠,不仅打破了妾不能转正的传统,还得到了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称号,可谓励志典型,逆袭模范。(2)柳如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名字就是源于此处,后来嫁给了大才子钱谦益,虽说是妾但也好歹从良了。南明灭亡的时候柳如是拉着老公钱谦益准备投河自杀,钱谦益以水太凉为借口拒绝了,后来做了汉奸,经常有人说某些读书人节操连妓女都不如,那还真不如。

(3)董小宛,与柳如是齐名的“秦淮八艳”,后来嫁给了大才子冒辟疆,过了九年安稳日子,也算是从良典范。

二、出家

暂惊风烛难留世,便是莲花不染身。出家是妓女的一大归处,既然俗世已经容不下他们,干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且妓女由于职业原因,大多身体不好,难以生育,想嫁人也力不从心,出家好歹有个归处,可以安心养老。

三、创业

在这一行坐久了,里里外外都摸的清楚,干脆自己出来带着姐妹单干,从打工变成老板,一来自己不用干这个营生,二来这行利润高,可以有钱安度晚年,韦小宝老妈就是典型的例子,韦小宝从小耳濡目染,不但想着买下丽春院,还打算搞出丽夏院,丽秋院,丽冬院,可谓理想远大。

当然也有赶上好时候的,1949年解放军进城后大扫除,毛泽东坚定地说:“新中国决不允许娼妓遍地,黑道横行,我们要把房子打扫干净

!”罗瑞卿受命后很快拟定方案,具体如下:有家可归者,被发放路费遣送回家;有对象者,则帮忙操持婚礼;年幼者被送进学校读书;无家可归者,被安排学习生产技术。到1955年我们国家大陆地区基本消灭了妓女行业,可谓一大奇迹。



日慕乡关


纵横很想将这道题答的清新脱俗一点,奈何这就是俗不可耐的一道题啊!

话说风尘业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最悠久的行业之一,我们都说两千年的封建旧社会,实际上风尘业是一个比封建旧社会存在时期还长的行业,最早的时候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说齐国的管仲就开办了风尘业,可以说是官营风尘业的鼻祖。

后来,越王勾践在军队中还采用了寡妇慰军的措施来帮助军队打仗,只能说古代人还是很有想法的。

风尘业也跟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社会越稳定,经济越发展,商品交易越发达,风尘业也就越火爆,在汉朝、唐朝、宋朝、明清等朝代极为发展。

风尘女子也有很多分类,比如官妓、军妓、家妓、民妓等等,我们通常所说的风尘女子都是民妓,也就是活跃于民间为老百姓服务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从事风尘业的女子也会有年老色衰的一天,真到了不能继续接客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做好职业规划,日后不愁嫁

前几天看到群里问大家有没有做职业规划,我就想到了古代从事风尘行业的人,如果能早做规划的话,其实结局应该还是好的。

很多没有人身自由的风尘女子,他们是属于奴隶身份,因此做不做职业规划也没啥用,命运这个东西想要改变太困难了。

但是大部分风尘女子还是可以的,本身就可以有人身自由,不想干了,就上岸从良了,哪天要是缺钱了,再出山捞一点,历史上出名的妓女很多,之所以出名大部分都做好了规划,做到一定的时候就不做了。

比如,江淮八艳里面的柳如是,在从事风尘业的时候,并没有放弃改变命运的信念,通过读书识字,反而成为一个大才女,后来从良之后去找明朝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玩诗情画意,于是当了钱谦益的小妾。

所以说,职业规划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后面讲的几点,其实也和职业规划有关系。

放长线钓大鱼,日后可赎身

江淮八艳是八个人,陈圆圆最出名,曾经有过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情,红颜祸水的名声是跑不了了,实际上陈圆圆就是职业规划做的不好的人,一直没能摆脱风尘业的束缚,当时被带到北京,后来辗转落到吴三桂的手中,最后在国破山河的时候,还承担千古骂名。

实际上江淮八艳里面的董小宛识人就很准,在当时放长线钓大鱼,钓到了当时的社会名流冒辟疆,其实就名流才喜欢逛窑子,嫁到冒辟疆身边后,也很会做人,结局就很好。

当然,要说从妓女翻身农奴把歌唱的,还是要属梁红玉,梁红玉看到结识韩世忠后就一副要跟他一辈子的样子,后来韩世忠将其赎出来当了自己的小妾,后来还成为韩世忠的正妻,并且吃苦耐劳随韩世忠上战场,被评价为抗金女英雄。

多攒点钱留着,日后可做大

上面那一个颇有点“确认过颜色,遇上对的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担心祸福啊,像柳如是虽然和钱谦益老夫少妻十分恩爱,但是钱谦益毕竟岁数大,早走一步,这柳如是后来还是被人吃了绝户,上吊而死。

蒋介石1975年死了,宋美龄2003年才死,在没有社保的日子里,宋美龄依然活了28年,你说说宋美龄得攒多少钱,所以说,遇见对的人也没有用,多少当红女星,嫁入豪门,以为就可以过上豪门的生活,结果还不是被扫地出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啥都不好使。

清末民初的赛金花也从良了,不过丈夫死的早,后来又捡起来继续从事风尘行业,并且自己当了老鸨子,算是妓女的进击了。当然,赛金花本身就是传奇人物。


当然了,上面介绍的这些都属于名妓,属于妓女中的战斗妓,能有一些传奇的人生实属不易,我们也就是看着娱乐一下,实际的历史上,妓女是没有一点社会地位的职业,大部分都是被卖到青楼的,身不由己。

很多人都是未老先衰,在失去容颜之后,便被扫地出门,没有社保,没有子女的过起无依无靠的日子,像韦小宝他妈,根本就不是老鸨子,而是年老一直混在妓院,干一些脏活、累活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大部分风尘女子老了之后只能进寺院出家当尼姑,上街乞讨等等。


史论纵横


生个“韦小宝”养老送终不就皆大欢喜了吗,但这是理想状态,古代的风尘女子并没有生儿育女的权力,更缺少这样的机会,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这些风尘女子大多不孕不育,即使有生育能力,也会采取不同的避孕措施,防止怀孕事件的发生。(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无论如何,古代男子寻花问柳风尘女子,断不可能想着顺便生个儿子回家跟正室争家产,寻开心的人断然不想找麻烦,因此就是这些风尘女子想生,无论是寻花问柳的男子还是妓院,都不太可能给他们相应的机会。

“韦小宝”事件只能是是个人类奇迹了,当然,这样的事情最终是很难避免的,正常情况下,即使在现在也很难做到百分之百避孕,因此古代的“鱼肚白”、服水银、事后深蹲仍然会有“漏网之鱼”跑出来。

但是这些逆子孽女出路绝不会比他们的母亲好,女的仍然会女承母业,儿子则给妓院当跑堂,甚至会满足一些特殊客人的需求,比如说女客人或者……


因此“养儿防老”的路基本上就被堵死了,其实大部分的风尘女子都是在尚有能力的时候多挣钱,以此攒下些养老钱,但大部分人并不能如愿,由于他们出身的原因,大部分的收入都被老鸨收入囊中,留给他们的很少。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会被大户人家赎身,这就相当于一步登天的出路了,为她赎身的人简直要被称为再世父母了,这样的情况不多,而且经常是为她赎身的人男子一旦失势,风尘女子别无所常,经常会重操旧业业,“返业率”很高。

还有一些风尘女子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她们任劳任怨一辈子的职业,转行当老鸨,由于特殊的从业经历,使她们在经营此事业时,往往有自己特殊的规划。

总而言之,古代的风尘女子作为古代社会的下九流,无论是年轻貌美还是年老色衰,普遍的命运还是比较悲惨的,古代的风尘女子是封建社会“吃人”的一个佐证!


历史三日谈


在古代中国,封建等级文化下习惯将人分三教九流,而在风月场所的风尘女子便是下九流的人物之一。而这些风月场所退休后的女子很多真的应了那句话:“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吧!”

关于下九流有这么一段顺口溜: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由此可见,在古代娼妓的地位是多么的低下。那么要知道风月女子年老色衰之后去哪里?就先看看这些风月女子都是从哪里来的。

在风月场所的娼妓一般都是苦命人,大多数是家里穷困潦倒,或父母早亡,被人卖到了青楼;也有一些是家中遭遇变故,而被发配到军中或者青楼为娼。流落至此。当然,也有些人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主动从事娼妓行业。

知道了风月场所的娼妓是从何而来,便也好分析他们最好的去处是哪里!

其一,找个老实人嫁了。很多娼妓都是被迫流落至风尘之中,被迫从事该行业,于是等其,攒够了钱赎回了自由之身,便回到家乡或选一处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找一个老实人嫁了,从此过上相夫教子、柴米油盐的平淡生活。

其二,嫁入豪门做小妾。很多娼妓其实相貌绝佳,又懂得诗情画意、风花雪月之事,深得一些官员仕绅的喜爱,如果有幸,很多官员仕绅会为喜爱的青楼女子赎身养为小妾。比较有名的就是教坊女子梁红玉与韩世忠的爱情故事,吴三桂冲发一怒为红颜的佳话,除此以外秦淮八艳更为家喻户晓。



其三,逃离世俗,隐居生活。其实古代青楼女子年老色衰后,又无亲无故无依无靠,很多从青楼离开后,削发为尼,从此清灯古佛相伴,逃离世俗,度过余生。其实这也不失为一种最好的归宿。

除此以外还会有很多可能,比如说转身做了老鸨。或者学点手艺做点其他生意的也不在少数。不过,最为常见的,还是找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实人嫁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平淡生活。



珞珈山的猫


现在都流行说这种女子累了之后,就会找个老实人嫁了,老实人招惹谁了?这都是玩笑话,言归正传,古时候风尘女子老了之后一般都去哪呢?这个职业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很久了,甚至于古代还有官办的青楼,管仲被称为青楼鼻祖,因为是他开办了第一个官办青楼,后来很多朝代都这样做过。

青楼是每个朝代必不可少的产业,在有些朝代还很发达,比如宋明清时候的淮河风情,八大胡同这些地方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在里面工作的女子更是不计其数,她们中运气比较好的,都会在客人中找到真爱,这些客人不仅有钱,还和他们有感情,她们便会选择从良,只要客人不嫌弃她们,后半生还是很幸福的。

当然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在年轻的时候,等到年老色衰,遇到对其投入真感情的客人,这种几率是很渺茫的,年老色衰的时候,有的人已经赚够了钱财,当起了管理者,甚至有的自己开了一家青楼来经营,或者是干起了老鸨的工作,这都是她们年老色衰之后的出路之一。

还有一种会选择出家为尼,历史上不少风尘女子后来都做了尼姑,找一间不大的寺庙来度过自己的余生,晚年比较凄凉,这种人也不少。当然更多的风尘女子下场是凄惨的,因为太多人知道她们以前是做什么的,没有人看得起,即使晚年从良,人们的观念也不会改变。

有趣的是,这些女子死的时候也基本都葬在一起,而且这些人的墓地起名都很有意思,比如胭脂沟之类的名字。其实这类人的归宿已经在意料之中,晚年过的很好的仅仅是少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风尘子女吃的是青春饭,年老色衰,不少晚景凄凉(不像如今的风尘女子,个个风风光光,摇身一变成女神),她们大体有5种归宿。

一、从良嫁人

我们在小说和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才艺双绝的青楼女子有了心上人,想尽办法从良,结婚生子,幸福美满,比如“秦淮八艳”中有好几个嫁给了当时的才子名臣,算是最好的归宿了。

但这些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年老色衰后才从良的女子,只能嫁给没有多少社会地位的人家,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个女主角就是“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相当空虚寂寞冷。

当然,从良有风险,警惕遇渣男,比如名妓杜十娘就遇人不淑,最后沉箱投江。

二、翻身当老鸨

有些名妓,接客时赚钱不少,又有人脉关系和经济头脑,自己年老珠黄不行之后,就脱离一线,转而自己开办经营妓院,类似如今的“演而优则导”,毕竟熟门熟路,干起来得心应手,实在不行还可以既当老鸨又当头牌,一举两得。比如清末名妓赛金花,走的就是这个路子了;再有《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姐姐韦春花,也是成功转型的代表人物。

三、妓院打杂

有些要色没色、要才没才的低端女子,年龄大了无法接客,从良没人要,没有一技傍身,又没攒下钱,但还能干点活,可以继续留在妓院打杂,聊以维持生计。

四、重操旧业

有些更可怜的女性,年龄大了不能接客,也干不了其他活儿,妓院不会白养着她们,狠心把她们扫地出门,这些人没有其他谋生技能,为了生存,只能重操旧业,当起更低端的暗娼。

五、出家为尼

既不想继续在妓院工作,又没有能力维持生计的,还有一条捷径——出家为尼。只要你真心向佛,尼姑庵还是会不计前嫌,收留你的,从此青灯黄卷,孤孤单单,了此残生。

六、流落街头

最最悲惨的是从良没人要、当老鸨没本事、妓院不想留,重操旧业没人问,尼姑庵也不收……所有出路被堵死,只好流落街头,乞讨为生,死后无人收尸,可怜至极。

跟如今风尘女子不同的是,以往的女性绝大多数都是被迫堕落——迫于生计被家人出卖或者被人强逼入行。如果可以选择,她们想必不会走入这个途径。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现在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找个老实人嫁了!

不过这是现代,赶上好时候了,才能赚够钱之后找个老实人了,然后结婚生子。若是在古代,可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风尘女子,是妓女的别称!从春秋时期管仲开设第一家国家妓院开始,妓女这个行业便迅速开始在中华大地盛行开来,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取缔了这个行业!


历朝历代,妓女都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行业!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一边在妓院里寻欢作乐,一边痛骂妓女不知廉耻。

正常人家的女子,没有谁会愿意主动成为妓女。沦为妓女之人,往往都是被迫的:不是罪人的家眷,便是被人拐卖至此,抑或是家里穷被卖至妓院!

因为妓女这个行业的特殊性,避孕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古代可不像现在,有紧急避孕药和安全套这么方便的玩意,古代妓女避孕所使用的手段都是比较暴力的,往往会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永远失去做妈妈的资格!

正式因为这个原因,古代妓女从良往往会相当困难,因为不能生育后代,寻常人家谁敢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再加上妓女这个行业往往不甚光彩,即便是真爱,也敌不过封建礼数,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风尘女子这一行,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一旦韶华逝去,年老色衰,妓女该何去何从?

一、被扫地出门,孤独终老

大部分的妓女,被老鸨层层剥削,没留下什么积蓄。当不能产生价值时,便会被扫地出门。

她们被扫地出门,之后的生活便是无依无靠,或找个地方默默隐居,或流落江湖,她们的生死,不再有人关心。



二、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了结余生

有一部分稍微能够有点积蓄的妓女,会在闲暇之时去尼姑庵捐献香油钱,以便自己年老色衰之际,得以去出家为尼,从此青灯古佛,了解余生!



三、成为老鸨,开设妓院

极个别的妓女,在容颜尚好之际便积蓄了大量的钱财。等到年老色衰之际,依旧热爱自己行业,愿意为这个行业发挥余热。

她们退休之后,会选择开设一家妓院,摇身一变成为令人厌恶的老鸨子,残酷的剥削妓女!



四、从良,成为上流人士的姬妾

部分妓女会遇到自己的贵人,帮她赎身,然后带回家做妾。但能有如此好运者,毕竟属于少数。

而且即便是她们能成为上流人士的姬妾,也并不代表她们的命运便会彻底扭转,毕竟出身摆在那里。比如说明末名妓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为妾,在钱谦益死后,柳如是便被钱氏族人夺走家产!



这里再说一个特例,民国时期的潘玉良,幼年被自己的舅舅卖入青楼,成为一名风尘女子。结果在青楼期间,潘玉良遇到了自己的贵人海关监督潘赞化,被潘赞化纳为小妾。



潘赞化对潘玉良非常好,还给她请了老师教授文化课程,并且让她学习画画,还送她出国留学。

潘玉良也没有辜负丈夫,最终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油画大师!


小镇月明


小潘是一位风尘女子,原本是阳谷县一名农民的女儿,生的十分标志。后来因为父亲欠了地主的钱,被卖给地主做小妾。本来,日子也就这么稀稀拉拉的过着,也算是有了着落。

忽然有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伙强盗,把他们家给抢了。丈夫在这次抢劫中,被强盗给打了个半残,家里金银细软也被抢劫一空,小潘也被掳走。这伙强盗在各自痛快了几天之后,将小潘卖给西关大街的翠晴楼。

翠晴楼是阳谷县城的最大的一家妓院,这家妓院与别的妓院不同。翠晴楼内里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公馆,每个公馆对应的客人都不一样。

顾名思义,能进公馆的客人必然是一等人物,在阳谷县至少也得是县令才能进去。公馆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除非上面有人来检查,县令才会特意招呼翠晴楼的妈妈,让她们把公馆按照客人的喜好,特意准备一番。

候馆、伯馆、子馆当然也都各有春秋,价位也颇有差异,本地土豪劣绅常光顾之。唯有这男馆,自翠晴楼成立以来,却无一个姑娘愿在此接客。原因无他,为价低尔。

很不幸的是,小潘被卖到翠晴楼之后,妈妈看她出落的标志,本想把她安排在伯馆。伯馆虽然比不得公馆、候馆,比下也绰绰有余,真安排在这里,倒也不愁客人。

小潘是个喜好安静的人,眼看伯馆、子馆人满为患,心生恐惧。正在惶恐之时,斜眼憋见男馆无人,便对妈妈说,我去男馆吧。妈妈听了此话,也是惊得心中一凌,对小潘肃然起敬了。

妈妈令人把男馆收拾了一下,安排了床铺,又给小潘 添置了一些日用之物。一切准备妥当,特意去东关武二哥哪里买了一挂鞭炮,选了吉日宣布男馆开业。小潘也终于放弃了俗名,改成艺名金莲。

翠晴楼男馆开业,震惊整个阳谷县。一来大家素闻翠晴楼价格奇高,二来大家悉知这里的姑娘都十分漂亮,三来各色男人都想来此风流。奈何囊中羞涩,对于翠晴楼,大家也都远观而已。

大家都盼着男馆开业,无非是想了了心中之愿。

改做金莲的小潘,坐镇男馆,此时才知道这群男人的虎视眈眈,心中后悔已晚。去请求妈妈时,妈妈却也不管恁多,毕竟男馆开业的消息已经满城皆知。

万般无奈之下,金莲只好认了命。在开业的前一天,妈妈又来找金莲,给她出了几个主意,让她立下接客标准:达官显贵不接、武大三粗不接、没有洗澡不接,每日过午接客、且只接三客。

消息传来,满城哗然。大家都认为这是个有性格的妓女,因此更想尝试一番。看到金莲的接客标准之后,城里的单身汉纷纷到阳谷河中洗澡去了,一时间河中人满为患,被湍流的河水冲走了不少身体羸弱的人。

第一天接客,金莲内心格外紧张,来人是城南一杀猪汉。生得魁梧有力,因家中贫困,至今并未婚娶,体内也不知道憋了多少年的积蓄,终于在这一天发泄。床上二人仿佛天生一对,恩爱缠绵,金莲飘飘欲仙、客人浑身打颤。

一个月后,金莲终于知道了为何妈妈要她每日只接三客了,这真的是为了她的小命着想啊。多一客都会要了她的小命,特么的来的都是一帮什么人啊!

庆幸的是,金莲技术日趋成熟,对付男人游刃有余。偶尔,还会接四客。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男馆不管生意多么红火,也不曾见一个姐妹过来帮忙。

在翠晴楼,没有一个姑娘愿去男馆,也没有一个姑娘愿看得起金莲。金莲倒也自在,每日忙完之后,一个人在楼里看书认字,生活也是怡然自得。

可金莲的出现,对阳谷县来说,是翻天覆地的。自从她出现之后,阳谷县的男人们爱洗澡了,虽然不一定能得到金莲的青睐,大家都在为觐见金莲做准备。显然,金莲在他们心中就是女神,就是爱的化身!

后来,金莲也渐渐想开了:城里的穷苦人也有生理需要,如果没有我,他们很可能铤而走险。我把自己的价格定得低一些,他们就有了盼头,就能减少犯罪,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正当渠道获得自己的爱情。

卧槽,此言一出,更是让全县男人敬佩不已。县里捕快听到之后,更是做了一面锦旗, 挎着仪仗队来到男馆,送给了金莲。锦旗上书:阳谷县男人之友。

金莲终于也抵不过岁月的磨砺,她渐渐老去。由是,她想找个男人嫁了,因是久居男馆,这些年并无太多私房钱存下。城中男人无不蜂拥,都想娶此女神为妻,就算一辈子不生孩子,供养在家里,也是很乐意的。

一番挑选之后,她嫁给了武大,那个她曾经立誓不接的客人。


















山鬼祗树


若能似董小宛般寻得真心贵人,则烟花女子之大幸

有些色艺双全、知书达理的名妓,偶尔也会遇到贵人相助。

比如与结识赶考的学子情投意合甚至给予学子资金相助,学子在高中之后将旧情人从妓院高价赎出,做自己的妾。

或者在达官贵人在烟花柳巷与名妓两情相悦,也能开花结果。

比如董小宛,以秦淮名妓的身份,邂逅了才华横溢的冒襄,当然此时冒襄已有正室,感情甚好。

冒襄冲破层层阻碍,最终让董小宛以妾的身份嫁入家中。

两人经常彻夜讨论唐诗,平时也一起搞搞文学创作,董小宛还帮忙打理书籍和手稿,而且,她自己还编了一本《奁艳》,讲述女子的服饰和歌舞等。

由于后来清兵南下,在颠沛流离之乱世,董小宛很快就去世了,死时年仅26岁。

冒襄一直到晚年也对董小宛念念不忘,还特地写了《影梅庵忆语》来纪念这位爱妾。

若能平平安安从良嫁人,也算是非常幸运的了

在关汉卿写的《钱大尹智宠谢天香》里,北宋词人柳永与烟花女子谢天香相爱,后来柳永进京赶考,府尹钱可家装要娶谢天香为妾,就把谢天香从妓院里赎了出来,最终帮助柳永和谢天香完婚。

这是一个非常暖心的妓女从良故事,现实中,古代妓女要从良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如果是官妓(家族被抄家或其他严重惩罚后,妇女被罚为官妓甚至世代为妓),基本上就是政府的奴隶,只有皇帝或地方长官解除了她们的奴籍,她们才有可能得到自由并可能从良嫁人。

而一般妓女,则需要在自己年老色衰之前,积攒一笔足够的赎身费,再碰上性格好一点的老鸨能够同意,那就可以自由了。

但大多情况下,妓女纵然积攒了足够的钱,也会遭到老鸨拒绝,甚至让妓院的龟公殴打恐吓妓女,乃至抢走她的钱,这些都有可能,总之,想走没那么容易,不把你彻底榨干,很难脱身。

那些身价非凡的妓女,一朝纸醉金迷,最终命运多坎

如我们在影视剧里所看到的,凡是那些名噪一时的高级妓女,基本上都是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

当然她们一方面是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年老色衰后做好物质基础。

南宋的徐兰,闻名天下,吴兴的沈承务和她交往了半年,就花费了数百万巨金。

明代名妓呼文如,结识了进士丘谦之,后者欲纳呼文如为妾,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最终丘谦之索性带着呼文如远走高飞、终日鼓瑟琴弦,相伴终身,非常美满,呼文如成为明代著名的女诗人、画家。

但明代的名妓景翩翩就没这么好的命了,她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可惜没遇上好男子,最终穷困而死。

一般的妓女,即使从良后,大多也是命运坎坷。

很多三教九流之徒,即使娶了那些从良的女子,大多也是贪其钱财,一旦把妓女的钱财挥霍完,就把妓女冷落遗弃。

即使遇上还算好的人家,妓女由于自己的出身问题,即使拥有不菲钱财身家,也只能在家中低调行事、夹着尾巴做人。

出家为尼、该做老鸨、卑微而死……妓女的命运大多还是不幸的。

很多妓女年老色衰后,也自己转行做了老鸨,她们年轻时备受蹂躏,年老时却更加变本加厉地逼迫妓女接客。

也有不少妓女选择削发为尼,以在佛门青灯下为自己的人生忏悔、了此残生,在妓院,她们至少有一个稳定的衣食住处,也不用遭人白眼。 

还有更多地妓女则在年老色衰后,就很快消失在历史风尘之中,不再为世人所知。

总之,古代妓女的最终归宿,大都是极其不幸而悲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