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加快发展对公专职司机是什么情况?

可-A


第一靠补贴,第二靠众多司机的参与,滴滴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并且获得市场垄断地位。

补贴只是一种形式,任何资本都是逐利而生,补贴就是为了烧出现在的名头和垄断地位,现在已经达到了,那么,必然不会再继续补贴,不管是对司机还是乘客。

大量司机参与也是为滴滴搭建了巨大的平台,千万司机共同参与,而乘客记住的只是滴滴这个平台,而并非某位好心司机,这个司机不干了还有另外一个,乘客要的只是服务,至于是不是上次那个很贴心的司机与乘客无关的。

而滴滴平台,绝大部分司机的使命已经完成,什么共享,什么绿色出行,真的只是清明节玩真心话大冒险_哄鬼而已。

既然完成使命了,那就只有说再见了,于是建立自己的车队,一是方便管理,二是可以把单量集中,其他散游的司机就自生自灭吧。包括挂靠模式,日子都会越来越不好过,立此贴为证,换作是谁,都会卸磨杀驴。散户司机,挂靠的租赁公司,最终都会变成驴。最终单子都会给滴滴的直属公司,因此滴滴将会变成全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而已,只不过加了一个总台呼叫器。

驴的命运,谁会关心



生鲜猎手丁哥


所谓的对公专职司机就是车辆行驶证所有人必须是某某汽车租赁公司,不能是个人或没有汽车租赁业务的公司。



对公司机有三个特点。

(1)相对合法化。各地交通执法局有下红头文件:对公车辆不扣押,不处罚,暂不追究法律责任。就算万一如有抓车,公司100%负责,不需要司机垫付任何费用。

(2)全职。对公司机要求是全职,每月流水有指定要求标准,且有服务质量的考核,成为平台的主要运力。一台对公车辆将会配两个账号,开双班,双司机。其实就是变相的出租车司机。

(3)私家车转对公后,使用权和实际所有权仍为原车主所有,公司和司机签订对公过户/挂靠协议。

滴滴加大对公司机的发展,我觉得主要是两点原因。

(1)政策压力很大。

国家已经发布网约车新政了,滴滴目前仍然给不合法的私家车派单,这本身是违法行为。但是滴滴后台硬,暂时还能无视法纪法规。但从长远看,滴滴的投资人不可能永远罩着滴滴。滴滴势必要寻找出路,毕竟滴滴这么大的市场份额,如果真的把私家车全部踢出去,它自己的业务也会黄。所以只能加大对公司机的投入,逐步把私家车清理出去,在不丢失市场份额的前提下软着陆。而且以后滴滴肯定也会建立自己的专车队伍。从所谓的“共享经济”转型为专车服务型公司。



(2)对公司机更专业。

相比于私家车,对公司机有经营压力,每天都有任务。对于滴滴公司来说,私家车退出率高,不是滴滴的稳定收入来源。而对公专职司机更容易控制,想退出并不容易。


Mer86


首先,对乘客方面滴滴基本取消了一切优惠,不仅如此而且在雨雪天气和高峰时段需要加价叫车,这种情况下滴滴比出租车已不再便宜甚至还要比出租车贵。而在司机方面也是怨声载道。滴滴同样取消了对司机的补贴,起步价比出租车便宜,抽成达到了26%,最后在抽成完成以后每单还要扣除0.5元,就是它所谓的保险费用,简直将资本家的贪婪发挥到了极致。以西宁为例,路程4公里以内是起步价7块钱,加上去接乘客的路程1.5公里,总路程是5.5公里,按照1.6排量油耗0.45元这一单耗油2.5元,外加0.5元保险滴滴要扣除3元,司机到手4元,但是要花费20分钟。起步价以内还是不扣那26%的,如果扣的话更夸张。从南小街到万达广场8.6公里,时速60迈,耗时20分钟,司机到手10.5元你信吗?可怕吗?

而且现在滴滴的服务分模式也是非常让司机气愤。也就是谁的服务分高谁就接单多,那么服务分从哪里来?那肯定是乘客的好评。如此一来乘客更加嚣张跋扈,司机更加孙子了,都快跪下来求乘客给好评了。奇葩的是即便乘客没有差评服务分也会降,理由是因为没有收到好评。我有一次跑滴滴接到一个醉汉,3公里的路他开车门吐了3次,在到他家楼下时干脆就吐我车上了,我当然要骂他当然要赔偿了,结果肯定是被投诉降服务分。给客服打电话解释当时的情况根本就是对牛弹琴。

在这种变态机制下很多私家车主兼职的滴滴司机都退出了,一部分全职司机还在苦苦支撑。而很多对公司机也享受不到滴滴当时承诺的福利,更是怨声载道。所有人都希望这个市场回归到滴滴和优步竞争激烈的那个时候去,因为打车软件占领市场的资本就是广大的私家车主,所以它们竞争越激烈对司机越有利。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很多打车软件非常高调的要来蚕食滴滴,譬如像美团、曹操、滴答等等,而他们的目标也很明确,最先瞄准的就是滴滴司机。像美团打车抽成只有8%,而且还有奖励,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去跑滴滴?司机不跑滴滴,乘客在美团的补贴下也转向美团,那滴滴不就玩完了?

滴滴其实从开始就知道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一直在宣传对公。很多人不了解政策走向,不了解对网约车的要求等等而买了车入了公,结果发现是上当了,车辆完全不符合网约车要求,而滴滴却是不负责任,就像全国各地发生的滴滴司机维权事件便是如此发生的。入公以后其实对接单这些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车辆必须是要过户到滴滴公司的。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这是运管部门要求的,你没法改变的。也就是你入公到滴滴公司以后就不能再去跑其他网约车了,那你就被滴滴牢牢套住了。

这就是为什么滴滴会加强司机入公这一块,为的是他的司机保有量,为的是不失去市场。而跑网约车的司机师傅们一定要明白的是,并不是哪个平台给的补贴多抽成少这个平台就好,最主要的是有序的竞争,平台真的能把司机当成自己人,能给司机适当的尊重。

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欢迎评论。


阿冷写书


想想自己的车一下子过户给别人是不是有点不是味啊,


反正我会觉得不习惯的,好吧回到正文,滴滴加快对公发展,不外乎就是便于管理,以前没有对公,今天想跑就跑,对公了,每天都得跑。而且还有在线时间要求,把你捆的实实在在的,呵呵。有没有一种上当的感觉。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出行这一块有了美团的加入而且抽成比滴滴底很多奖励更高,为了把司机留住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所以这件事一下子就一目了然了,大家对此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回稿,如果感兴趣可以关注我。


手机用户51654530396



反过来说这也是滴滴对司机的要求更高了,便于管理,不像以前你想跑就跑,不想跑就不跑,但现在是每天都得跑,而且还有就是对上线时间有限制。是不是觉得上当了,哈哈。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已经不是一家独大的江湖了,至少有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崛起,这就是美团打车,美团的抽成相对滴滴的27%更低,所以滴滴就是要把司机套住,不让你去跑美团,这也是最简单最重要的。好了这个问题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不同意见,可以回复我,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


书山有路31



大猫菲菲飞


滴滴大数据说了,把拒载叫取消订单,把打不着车叫智能改派,把哄抬物价叫动态提价,把绕路叫智能规避拥堵,把非法车辆叫共享经济,把制造拥堵叫利用社会闲置车辆,把高空驶占用公共道路叫大数据高算法派单。。。滴滴大数据都把客服改派去当网络水军了。滴滴把早就开始手机约出租车的方式叫落后,把烧钱打黑车叫创新。。。


泉水豆腐的老朋友



才是小草


上海的租赁公司都慢慢要求司机签协议,每个月要做满175小时计费时长,很变态的,前一段时间有很多司机做的不够,车辆被解绑,断了经济来源,租金七千一个月,退车可以,算违约。要赔偿公司违约金,你说他们丧良心吧,干的断子绝孙的事情。 你租车付租金,还她妈要求你怎么干,明年对公车子估计不会好往外面租咯


听不到609098


滴滴是在特殊时期的产物,先依靠出租车打响全国,再拉拢私家车进入战圈,继续发展公专车,只能进不能退的方法捆绑了所有车辆,只为上市造势。现在各地都打击非法营运,只是想分一杯羹,没人敢封平台,滴滴是赤裸裸的剥削司机,但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只能说初衷是好的,玩儿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