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北京未來科技城及其所在的北七家鎮,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擴圍後的核心區之一。自從2016年以來,其貌不揚的北七家新房價格由3萬/平,飆升到如今的6萬+,並且區域內豪宅林立,大有成主流之勢,隨著未來科技城板塊逐漸成型,讓這個區域迅速受到矚目。

2017年4月初,未來科技城更名未來科學城,一字之差的背後,未來的規劃、發展目標卻又極大地不同。宏偉的藍圖帶著恰似未來已來的氣勢,戳動著投資客的腰包,被炒得火熱的未來科學城,即使在限購的情況下依然不減熱潮。

這個臨近北六環的昌平區板塊,真的有這麼大的影響和輻射嗎?

1

緣何炒得火熱


2017年北京成交較好的新盤,有不少位於昌平未來科學城板塊,如華潤未來城市、萬科翡翠公園、北京壹號莊園、未來公元、融尚未來、國瑞熙墅等,均價都在6萬+,墅區更是市場熱點。

這個區域新盤迭出、價格不斷攀升,分析一下無外乎有以下幾點原因:

原因一,購買未來-硅谷藍圖

之所以被炒得火熱,是因為大家購買的是未來。

2009 年,位於北六環與京承高速交匯處西南方向的一片廣闊區域,定位為央企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的未來科技城破土而出。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這個北距北六環2公里,東至首都國際機場15公里,南距北五環11公里,西至立湯路6公里的未來科技城,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計劃用5-10年時間全面建成並投入運營。

八年後,“未來科技城”正式更名“未來科學城”,由之前的佔地面積僅有不到4平方公里增加了近3倍,定位也由央企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向全國科創中心主平臺轉變,吸納眾多央企駐足,共享協同創新資源,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中心,樹立起創建中國“硅谷”的藍圖。

未來科學城的藍圖,這個餅畫的夠大!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原因二,購買未來-商圈發展

未來科學城,這塊曾經被眾多投資者忽略的區域,如今已經成為眾多央企研發機構集聚地及目的地,實現24家央企、2萬多名科技人才基地創新成果就近轉化。

同時,連接北部研發服務和高技術產業發展帶、南部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帶的快速軌道交通走廊——地鐵17號線,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即將建的地鐵31號線,將未來科學城與海淀的永豐、航天城、TBD等高新科技、金融產業園區相串聯,成為鏈接北部地區東西貫線的關鍵城市節點。

此外規劃中還有完善的配套,優質生態資源,地下一體化建設的綜合管廊及其他智能系統。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首期入駐的15家央企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計劃2019年開通的地鐵17號線

在這樣一個規劃完善的“新城”,投資客自然會賭商圈的發展和房價的未來!

原因三,投資對比-價值空間

同樣作為“三城一區”的一城——中關村科學城,很多投資者自然會將其進行對比,中關村科學城周邊房價,四環內的如萬柳書院已經高達16萬/平,五環附近的如五礦萬科·如園也已經均價近10萬/平。排除學區房和現階段的發展狀況,中關村的房價遠高於未來科學城當前的定價。

另外望京也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望京在規劃前很多人也認為是又“遠”又“荒”,再看看現在,投資這裡房產的人都認為算是押對了寶。

投資客的目光總是“犀利”的,由此推斷昌平未來科學城的價值,生怕錯過一個投資的大好時機,而事實又是如何?這種對比到底有沒有可比性呢?

2

區域的現狀


1

樓盤價格

先來看一下未來科學城板塊的房價,新盤均價都在6萬+,尤以核心區的華潤未來城市價格最高。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未來科學城區域新盤價格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未來科學城附近二手盤價格

2

區域環境

既然區位較遠房價卻很高,那麼未來科學城板塊是不是環境配套都特別完善呢?

新城裡的荒

實際上我們在未來科學城裡面看到的是“荒”,也就是華潤未來城市所在的樓盤區域。沒有人氣,配套設施不完善。雖然未來科學城內外已經新建了35條道路,但是目前城內車輛和人煙相對比較稀少。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城外的“髒亂差”

北七家附近燕丹、東三旗、東沙各莊、白廟、半截塔這些城中村,每一個村很多自建的六七層的小樓,樓與樓之間距離特別小,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大。唯一的購物中心物美超市在兩條路交叉旁邊,附近環境紊亂。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而且,因為道路規劃較差,立湯路和定泗路交通擁堵已經成為了日常。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看到這些地方完全無法想象區域裡的新盤已經超過6萬。

3

投資風險分析


如果說投資客不介意現狀的荒和差,而是執著於未來的潛力和價值,那我們來分析一下存在的投資風險:

1

規劃轉變

不可否認,未來科學城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和未來價值所在。但如今隨著雄安新區開建的大形勢,大型央企外遷雄安已經是大勢所趨,民營大型企業進京也被嚴控。有新規劃的雄安新區這個科技創新中心的產業化基地,未來科學城被分流,只是一個泛而多元的科研中心。因此,未來科學城產生的聚焦和影響不得不打一個問號。

2

產業前景

昌平未來科學城雖然定位為科技創新領域,但主打的是傳統能源行業引領新能源,可目前是傳統能源行業和鋼鐵行業朝不保夕,紛紛縮小投資規避風險。所以目前看到的是缺少向上的氣場。

而且這個領域不像IT、金融、互聯網那些行業能迅速集聚大量高端人群,所以未來科學城能否形成主流高端產業,需要時間的驗證。

3

人口流入

人口的流入也將直接決定著房產的需求。當然,未來科學城是以引進央企研發機構和海外人才為重點,一旦形成產業化也必將帶動經濟發展和人員就業。這就需要看能吸引多少人才和有多少可利用的產業價值空間,而這些都需要依賴政策利好和時間週期,難免有著不確定因素。

北京正在疏解城市人口,產業和人口一旦落空,投資客的房產將很難出手。

4

時間週期

未來科技城最初的規劃是在2009年,到現在已經建設了近9年時間,我們還沒有看到成型的現狀。

2018年,未來科學城又有了新的“三年行動計劃”,就算三年後能看到一個建設完善的產業新城,但發展成熟仍然需要一個週期。

5

面臨挑戰

眼下的流行詞不再是環保節能,而是雙創,昌平區要在回龍觀和天通苑北部打造雙創產業園,激活兩個睡城和昌平區的經濟發展。

雙創產業園的拓展勢必對未來科學城產生競爭和分流。

六萬一平的昌平未來科學城,是機遇還是透支?



4

投資需審時度勢


昌平未來科學城的建設要在2020年之後才能初見成效,真正的發展成熟起碼要再等10年,其中又存在著政策風險。政府一直在嚴控房價,當前的房價已經超出正常的購買力太多,而5年10年之後的房價勢必變成一個新的拐點。

接近7萬的房價自住沒問題,但投資得要考慮短時間內透支的因素,短期內投資回報空間有限,必須審時度勢謹慎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