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为何乐于反思历史?四次“削藩过急”论背后民族精神改变

对于“晁错削藩”这件事儿,有三种现象一定要注意:第一,在古代,再批评晁错都很少涉及对晁错的人品污蔑,现在则不然;第二,晁错削藩过急的主要观点出自宋朝,大家要注意为啥宋朝大规模出现?而不是唐朝?第三,四次削藩为什么都被今天有些人评价为“过急”。

(1)晁错削藩过急论调在宋朝就有一定影响力

“晁错削藩过急”主要是宋人的观点,宋以前的主体论调是:晁错是一个只知为国不计个人安危的忠诚。在宋朝,评价晁错成为一种风尚。

北宋有徐铉、田锡、苏轼、秦观、杨时、晁补之、周紫芝、李钢等人,其中韦骧的观点最为驰名,包括苏轼等众人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发挥。

认为削藩过急导致叛乱,应该等待吴王刘濞去世再行削藩才合适的观点,在南宋政权就有一定影响力宋朝的陈傅良(1137—1203)、陈耆卿(1180-1236)都是这么认为。在此之前的宋朝(北宋)其实就对晁错进行一定反省。

宋人为何乐于反思历史?四次“削藩过急”论背后民族精神改变

秦观(1049—1100)认为汉景帝杀晁错是为了让叛军出师无名,袁盎阴谋献计只是汉景帝妥协责任。秦观的观点,其实也解决了许多人包括苏轼等人的不解:面对袁盎等人的功绩,晁错为何那么最笨,死后才由他人说出来,为何别人攻击的时候他不说?晁错应该是理解了汉景帝地借其人头收买人心的用意。

秦观的思想我认为是比较符合历史的,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晁错的理解力不会太差。他的嘴笨其实是想有人为自己说话。

除了,秦观思想外,包括韦骧(1033-1105)、苏轼(1037—1101)等人的一些看法也值得人们注意,例如他们都认为:

第一:晁错想不到削藩会引来造反,其实这就是削藩过急的基础。

第二:晁错建议汉景帝亲征,自己坐守京城引来杀人大祸;

第三:袁盎受刘濞贿赂献杀晁错。

可以说,北宋中后期对“晁错削藩”的议论,超出了北宋中前期之前的历史论调,有一定先进性。然而,北宋后到现在的历史思想中,却有了更不好的想法,即将后世的建文帝削藩、康熙削藩也以“过急”论解释。

同时,一些文学作品、影视剧中的晁错形象竟然变成了“只为权力斗争的小人”,那就脱离了整个历史对于晁错的评价。

宋人为何乐于反思历史?四次“削藩过急”论背后民族精神改变

错误可以说,但不能因为有错误而故意往人品上去靠。因为任何人都会有“为己之心”都会做过一些不仁义的事情。除非他是空气。如果把某件事作为评价人一生、立体人生的话,那么,就自然是错误的。

(2)历代四次削藩过急的观点的背后都是“失败论”的思想

现在有些人将晁错削藩、西晋削藩、建文帝削藩、康熙削藩四次削藩都被说成是“过急”论导致,其中两次失败、两次最终成功,西晋削藩有些牵强,主要是“八王”主动争权而已。

“七国之乱”“三藩之乱”“靖难之变”到确实是因为“削藩”引起。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皇帝和大臣聪明,皇帝“削藩”思想“藩王”们都不知道。朝中大臣们有多少人是藩王的人,或因受贿而倾向藩王谁知道!

持“晁错削藩过急”这种观点的人有两种:其一:晁错的政敌或不同意见者;其二:后世“成败论者”,后者只是看到晁错被杀,有了结果就评定原因是他的错儿。

有没有晁错削藩建议,藩王的权力同样会被削弱,除非皇帝不关心自己的权力是否被遏制,自己的法令和政令能否被藩王执行,自己的卧榻之旁是否允许一到数人酣睡!

宋人为何乐于反思历史?四次“削藩过急”论背后民族精神改变

削藩必然出现!

被削藩的人也不是傻子!

早削比晚削更有利!

(3)藩王不是傻子,“推恩令”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七国之乱”被打败

有些人因为“推恩令”成功,“削藩令”失败,就说晁错错了,晁错过急;

有些人说等吴三桂死了,三藩之乱就会没有,因此,康熙过急;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然而,说这些话的人显然低估了权力争夺的可怕。

总体上“推恩令”属于“阴险”的弱藩策略,藩王不是傻子儿,不可能看不出来经过“推恩令”后,其势力会迅速缩小。

没有“不得已”,藩王不会执行“推恩令”

更重要的是,藩王的儿子们特别是“王太子”更不会不清楚这样会削弱自己的未来的权力。至于其他的“儿子们”中有人会坚决支持“推恩令”,那是肯定的。但正如皇帝下定决心去做某事儿之后,臣子们大多不敢反对一样。在“藩王”管理下的地方内,藩王的臣子和儿子们也同样不敢反对。

因此,如果没有强大的不得已,藩王不会去支持什么“推恩令”,特别是那些想当皇帝的藩王。藩王会采用各种方式拖延,例如“给一方最富饶的一方最贫瘠”等方式。

宋人为何乐于反思历史?四次“削藩过急”论背后民族精神改变

特别是那些想当皇帝的藩王,你只有让出帝位才不会造反。一个小小的“推恩令”,在他们看来“不用你推恩,我给你们推恩”

藩王造反已经成为必然,这就好比是“大火将要燃起,没有削藩、弱藩都要烧起来”,一些人本来就不想当藩王就一心想当皇帝,你咋怀柔都没用。只有把这部分人“打倒”,想当皇帝的人被消灭了、不想当皇帝的老实了,这时候你是“削藩”还是“弱藩”问题就都不大了

请看,汉文帝时期,济北王刘兴居(刘邦的孙子)就与匈奴合击,开启叛乱之端。发生于公元前177年。其原因就是因为他认为帝位不应该是刘恒坐,而应是自己的哥哥刘襄。

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刘邦的儿子)再次叛乱,同样也是因为自己该坐皇帝位,而不是异母哥哥。

汉景帝,吴王刘濞(刘邦侄子)造反痕迹已经非常明显。这些都是想当皇帝的人,即使是推恩令这些人为了当皇帝都会反。

文帝没支持贾谊的“弱藩”也是看到不会成功,谁都不是傻子;既然“大火迟早要烧起来”不如提早烧起来,先把觊觎皇位的人消灭,其他的就好说了

文帝时,贾谊就上《治安策》提出了“推恩令”的本质思想——弱藩。贾谊主张把大国分封为若干小国,也就是汉武帝时“推恩令”的核心所在。

文帝傻吗?为啥没有支持?主要就是文帝聪明,藩王们也不是傻瓜。汉武帝时,藩王势力被削弱,就算你直接去削藩,到底有没有人敢于再造反都很难说。

既然,造反被消灭可能性大,那么,“推恩令”虽然是逐步削弱的方式但毕竟满足了荣华富贵,藩王和他的兄弟、子侄们也即认可了。

宋人为何乐于反思历史?四次“削藩过急”论背后民族精神改变

(4)宋朝人为何乐于推翻前朝古人的历史观点?

人嘴两张皮,只要你的语言逻辑能力强,“白马非马”都可以不是哲学家的能力。

正如《道德经》有言: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我们在争论的问题,宋人基本都说了。

正是因为,有了不正之风,人们才会对正与不正感兴趣一样。对晁错进行评价主要是在宋朝,可以说,宋朝是对中国历史宋之前最爱谈论的朝代。

在宋朝,儒家人可以畅所欲言。批评皇帝、朝政的言论都没人管。宋真宗之后,因为宋朝皇帝逃避历史责任、对外妥协,就连疲弱的西夏都不能平乱,惹起天下儒家弟子中的部分强硬派人士心中郁闷。

再加上,对王安石变法、徽宗朝众多奸佞地不满,导致许多人对晁错拥有同情,谈论者甚多。

同时,宋朝对外妥协是有广泛舆论基础的,“和平主义泛滥者”“酸儒”特别多,导致对于不能“自忍”、性格比较倔强不能听命于皇权的人较多。

宋人为何乐于反思历史?四次“削藩过急”论背后民族精神改变

无论北宋的宋朝还是南宋的宋政权,对于晁错的性格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批评,主要基调是:要学会自保!

然而,当你学会自保的时候,国家、政权的利益在关键时刻就与个人利益、集团利益矛盾了!

“自保”的度,很难把握。秦桧也可以说自己为了“自保”——因为,抵抗派成功了,他的政治前途也完了。

晁错的削藩用武力打败“七国之乱”,震慑住了汉武帝时期的削藩!没有晁错后的武力,想震慑住其他藩王是不可能的。

吴王早死了,难道其他藩国之中没有能人吗?

时间会消灭敌人,也会培养你不清楚的更强大的敌人长大!

其实,这就是一种拖延!

宋人为何乐于反思历史?四次“削藩过急”论背后民族精神改变

拖延背后是一种“自以为是”——觉得自身智慧高于他人的同时,总觉得别人与敌人动手动脚是“莽夫”的表现。什么事情都可以用“拖”来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