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譚維維、李健的音樂製作人,跟馬雲合作之後大火

文|佔太林

文娛價值官解讀:

給譚維維、陳楚生、李健、黃徵、刀郎……做音樂製作人,沒有讓他成名;成立耀樂團,也只贏得了小眾電子樂迷的關注。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會因為和馬雲合作兩首歌的視頻被瘋狂傳播,而成為大眾向的紅人。

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就去到耀樂團DJ兼團長王璐的家中,對他進行了專訪,與這位聲控狂人聊一聊,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關於音樂的種種。

他是譚維維、李健的音樂製作人,跟馬雲合作之後大火

(耀樂團團長兼DJ王璐)

10月30日,成都的某所大學校園裡,同學們打開手機閃光,臺上的燈光與臺下的手機構成了一副美麗的星空,但是毫無疑問“夜空中最亮的星”是臺上的主角——耀樂團。

這是學生們的迎新晚會,通常的迎新晚會是學生們自娛自樂,請到簽約藝人來助陣的很少,從現場的氣氛來看,耀樂團不虛此行,給剛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帶來了很多驚喜。

和馬雲合作唱了兩首歌而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的耀樂團,是由雙主唱馮宣元、張敬豪,DJ兼團長王璐為核心組成的流行電音樂團。

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和視頻組的同事來到了團長王璐的家中對他進行了採訪,歷時2個多小時,從樂理到人生。在二樓臥室隔壁,他有一個小型的工作室,只要是興之所至,他就會到工作室來玩一下,哪怕是深夜。

像喬布斯一樣的偏執和堅持

10月11日,馬雲在雲棲蝦米音樂節登臺高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上臺演講馬雲從不害怕,但面對成千上百的觀眾唱歌,馬雲還是有點心虛,恰巧耀樂團在他之前登臺,工作人員便請他們給馬雲伴唱,同臺表演了《我終於失去了你》、《當我想你的時候》兩首歌。

他是譚維維、李健的音樂製作人,跟馬雲合作之後大火

(耀樂團和馬雲的合影,左一是DJ兼團長王璐)

這個視頻被網友傳到網上,耀樂團因此火了起來。王璐評價這次的合作時認為,馬雲並不是一個歌手,敢在那麼大的舞臺上高歌一曲就是勇氣可嘉,大家不能以一個歌手的要求來期待他,但他在KTV裡肯定是一個好歌手。

王璐離互聯網是很近的,除了與馬雲的合作外,他還是喬布斯的鐵桿粉絲,“他是我特別崇拜的人”,之前他在網上看了一個蘋果公司的內部視頻,現在聊起來印象還很深刻,那時候喬布斯剛回到蘋果,還很年輕,依然是穿著高領的長袖T-shirt和一條藍色牛仔褲。

在視頻裡,他對蘋果工作人員講,要這部電腦說hello,要電腦傳出電子的聲音,不管你工程師怎麼做。王璐認為喬布斯心中的佈局是非常清楚,所以後來電腦不僅僅能發聲,現在我們的生活娛樂也已經離不開電腦。

他是譚維維、李健的音樂製作人,跟馬雲合作之後大火

(耀樂團為iPad在華代言)

當時看完這個視頻,王璐忍不住想哭,喬布斯的夢想是要像偉人一樣改變世界,而一部手機就是他改變世界的方法,正是因為他的偏執、他不懈的堅持,我們才會有了所謂的IOS,才會有APP,這些都是在追隨喬布斯的理念,所以王璐認為,瘋狂和偏執的精神是做事的時候最需要的東西。

音樂極客的發燒裝備

在王璐的家裡,有一個工作室,採訪之前我們記者帶著小小的預期認為音樂人的工作室裡面必定堆滿各種專輯、書、音樂大師的海報之類,但王璐的工作室裡一樣都沒有,裡面都是各種看不懂的合成器和電子產品。

他給記者隨便介紹了他的一個裝備,那是一個類似方向盤的環,上面有重力感應裝置,環的左右、上下、速度、加速度等都可以作為信號的來源,來控制電腦裡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是和常見的聲音合成器不同的,常見的合成器都是合成標準的規則的聲音,因為人在控制這個盤的過程當中方向、速度和加速度是做不到標準的,所以通過這個裝置發出來的聲音是非標的,往往這樣的聲音能給聽眾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這些電子裝置是他除了擼貓以外最大的愛好,“花這麼多錢,玩這麼多設備,燒這些東西特別有意思”他說,他會花很多錢去研究讓一個振盪變得更慢,比如說一個振盪通常是5秒鐘,但是他為了把這個振盪變成500秒,就需要花很多錢,一直要想還要不斷嘗試,但是這些能夠讓他沉迷在其中。

也因為這樣,喜歡電子音樂,喜歡捯飭電子元器件,王璐也被人稱為“音樂極客”。在他的身上,你能感受到他偶像喬布斯的氣息,一邊搞藝術,一邊搞電子產品,正如喬布斯所言:“我站在藝術和科技的十字路口。”

在哪裡,我都能發現音樂

在採訪過程當中,對王璐最大的感受就是,他是一個非常“不安分”的音樂人,對新鮮的事情都樂意去嘗試。

他想打破風格和技術的界限,並一直在嘗試找到不一樣的方法來傳遞音樂,在他的日常生活當中,經常帶著一個錄音設備出去掃街,隨便往北京哪個衚衕裡一坐,或者到密雲水庫聽鳥語蟲鳴,在那裡呆上半天就能把那個空間裡的聲音錄下來,然後編曲到自己的音樂作品當中。

他是譚維維、李健的音樂製作人,跟馬雲合作之後大火

(王璐在外面進行聲音採樣)

他告訴記者,我們平常對生活中的聲音早已習以為常,所以不太關注,事實上每個人所發出的聲音就像每個人的面貌都是不同的,衚衕裡三輪車的聲音、賣早餐的聲音、風吹樹葉的聲音……每個空間的聲音都充滿著那個空間的氣息。

耳朵聽到的聲音和錄下的聲音是不一樣的,當他回去聽錄音時,聲音中是世界和人的情緒,聲音還能還原整個空間的狀態,很多次回聽的時候,耳中還能聽到很多沒有料想的聲音。

更重要的是,來自自然的聲音帶有強烈的人的味道,你能聽到這個空間裡的人或開心、或悲傷的情緒,而這些正是如今很多音樂缺失的。

王璐說,目前在音樂裡聲音和控制是他探索最多的。

一般玩樂隊,都有固定的吉他、貝斯、鼓、鍵盤,它的音的數量是確定的,但是電子音樂和其他音樂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電子音樂需要你來製造聲音,所以在他的房間裡有大量奇奇怪怪的設備,都是用來製造聲音、節奏和音色的,這就是聲音的探索。

他在控制上也有許多嘗試,儘管已經有一屋子的控制機器,但很多的時候,他還嫌不夠用,就去製造一些好玩又可以控制聲音的工具,他向我們展示了他自己改裝的一個水下錄音器,看起來是個小鐵片,一個罐頭的金屬蓋,裡面用環氧樹脂封裝一片陶瓷片,它就變成了一個防水的收音裝置,可以扔到水裡面收水空間裡面的各種聲音。

事實上,電子音樂發展到今天,也開始不再執著於樂音。樂音雖然更純淨,但也更單調,王璐說他拿著錄音設備在每個城市掃街得到的聲音完全不同,只聽聲音你也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甚至某個人的氣息,這是樂音無法傳達出來的。

王璐說,在哪裡,我都能發現音樂。他的音樂不僅僅是和聲伴唱或者琴瑟琵琶,他的音樂是自然中一切存在的聲音,無論魚翔淺底或者鷹擊長空,駝走大漠還是虎嘯深山,那不僅是大自然的音樂,也是他王璐的音樂。

我的音樂不重要,你的感受更重要

在玩樂隊之前,王璐做了很長時間的製作人,和譚維維、陳楚生、李健、黃徵、刀郎……都合作過,為譚維維做音樂統籌,參與了陳楚生的《有沒有人告訴你》,為李健製作《風吹麥浪》的時候,李健還沒有現在這麼火。

王璐說那時候他們就展現了和別的音樂人不一樣的氣質,譚維維是一個非常執著的歌手,她花了十年擺脫偶像身份,現在可以玩各種各樣的音樂,大家可能認為她不僅僅是一個歌手,而是一個更高級的音樂人。和李健一起做《風吹麥浪》的感覺,他仍然記憶猶新:“他的那種執著和做音樂的那種信念,你一看這個人就知道他是幹這個的”。

將近10年的製作人,一直都是為別人做服務,“就是要為別人服務,沒得選”,一方面多多少少心生了厭倦,另一方面,小時候抱著吉他在衚衕裡耍帥,釋放荷爾蒙與衝動的畫面在腦海裡一遍遍重映。他時常在心裡感嘆,這就是做音樂的初衷。

同時,老馮(耀樂團的主唱馮宣元)也有同樣的想法,兩人從小玩到大,彼此心照不宣,用他現在的話說:“我們為什麼要玩音樂呢?每天做的東西都是自己不喜歡的,什麼才是做音樂最初始的那個狀態和動力?”

於是王璐就提議,要不咱們自己再做一次樂隊?還少一個人,小豪(耀樂團成員張敬豪)那會兒就突然間冒出來,他們三個一直到今天。

他是譚維維、李健的音樂製作人,跟馬雲合作之後大火

(王璐在自己的工作室)

寫代碼、崇拜喬布斯、捯飭電子元器件……王璐做的樁樁件件都和大家印象中的音樂人不一樣,小時候玩搖滾,後來做流行音樂,現在又玩電子音樂,做音樂的途徑也不一樣,他說這些都成了烙在他身上的痕跡,不可磨滅。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人們說汪峰,知道他玩搖滾,提到李健,他唱民謠,王璐的標籤是什麼呢?有人問他,你到底是玩什麼的?

“你管我玩什麼,你管得著嗎?”他一句話就懟回去了。

因為在他看來,這並不重要。現在很多玩音樂的人標榜自己是朋克,或者說自己是金屬,這都沒有什麼意義,重要的是作為音樂人給大家創作了什麼樣的音樂,音樂比他自身更重要。

這也就是他常說的“想打破風格和技術的界限”,風格也好,技術也罷,說到底都是為音樂服務的,最後都是以音樂的形式呈現給觀眾。

他是譚維維、李健的音樂製作人,跟馬雲合作之後大火

(耀樂團王璐、馮宣元、張敬豪合影)

“你一個音樂人,你學代碼、搞電子?有什麼意義?”有人問,王璐說,這種思維本身就是錯的,音樂也需要多樣化,互聯網給音樂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觀眾分眾化,有了互聯網以後再也沒有巨星天王,每個人都可以在音樂裡找到自己的同類。

在最近的一張專輯《鏡花緣》中他把電子音樂和崑曲融合到一起,電子音樂是舶來品,崑曲浸染了我們悠久的音樂史,恰似金風玉露一相逢,得到了粉絲很中肯的反饋,但是觀眾的反應和流量都超出了他的預期。

相比自己,他說他的音樂更重要,但是他又說“我的音樂也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的感受是什麼?你的感受比我的音樂更重要。”

王璐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小時候聽了太多的磁帶,以至於現在年近不惑再次聽到某些老歌的時候還會淚流滿面,在這次採訪的前兩天,他和一位朋友在咖啡廳裡聊工作,咖啡廳裡放了一首童安格的《耶利亞女郎》,小時候他聽童安格的歌聽到磁帶掉磁,多年後再次聽到這首歌,即便是在談工作,靈魂也隨著歌聲出竅了。

錢鍾書說: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覺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呢?正是如此,錢鍾書可以在自己小小的圍城大大的世界裡“下出更多更好的蛋”。喬布斯也曾有過類似的表達,他說用戶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直到我們拿出令人驚歎的產品,他們就會發現,這就我需要的東西。

王璐的想法無疑和這二位是一脈相承的,作者是誰並不重要,要看他做出了什麼音樂,相比於聽眾的感受,你的音樂表達了什麼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從中聽到了什麼。

他是譚維維、李健的音樂製作人,跟馬雲合作之後大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