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的御林军,张灵甫的74师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领玻游俊


74师其实不对,正确番号是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整编师虽然叫师,但它完完全全就是一个军的配备,由74军整编而来。

先来说说御林军的称谓,御林军是民间对皇帝禁卫军的俗称,其实并不存在,而74军这么多人,显然不是日夜陪在老将身边的护卫队,事实上,74军被冠以此名是因为拱卫首都。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请求美国帮助其运兵,接受各地日军投降,抢占光复后的各沦陷区,其中,74军就被空运到南京,接受日本投降,随后担任起南京守备的任务,所以得了个御林军的名号。

74军的威名

抗战后,蒋介石拉起了重庆谈判,这次不成功的谈判多少取得了些成功,其中一项就是国共双方规定编制整编军队,国民党方面的整军计划是90个师。

在“军事整编会议”上,有人提出了五大主力的说法,指的是国军中的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七十四军、第十八军,全都是美械部队,又有说法称新1军是装备出来的,第74军是打出来,第5军是练出来的,第18军是宠出来的,新6军是孪生出来的。

74军也的确当得起这个说法,因为在整个抗日战场上,这支军队的表现的确非常出彩。

1937年8月,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被任命为新组建的74军军长,新组建的74军下辖五十八师(师长冯圣法)和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后扩增五十七师。

当时全面抗战已经爆发,74军连建军典礼都未举办,拉着五十八师就上了淞沪战场,此时五十一师还在陕西没赶过来。

这支从建立起就一直沐浴在战火中的部队是国军的精锐,先后参加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号称“抗日铁军”,就连日本鬼子都十分忌惮,以“三五部队”称之,美国顾问甚至说国军只有七十四军能打!

74军能获得赫赫威名,敢打敢拼的血性自然是少不了的,其兵员素质很是强悍,过半军官是军校毕业的,装备又是出奇的精良,战斗力强也就不在话下。

整编74师的兴亡

74军这支铁军,在经过抗日烽火的熬炼后,被整编成了整编74师,结果在全面内战仅仅一年多就被全歼,说来也是唏嘘。

整编74师的覆灭,当然跟师长张灵甫分不开关系,他是74军的第四任军长,也是整编74师的第一任师长。他能坐上这个位置,有老蒋的宠信,也有他自己的战功。

张灵甫虽有杀妻之罪,但在抗日战争却是战功赫赫。张灵甫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在全面抗战爆发后返回部队戴罪立功。

张灵甫一开始进的就是第74军,刚组建时他是第三〇五团团长。随后在万家岭战役、高安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和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都有立功,步步升迁。不过抗战后期他的心思放在了钻营上面,虽然官位更高,但战绩却略显薄弱。

总的来说,张灵甫是名副其实的抗日名将,再加上老蒋的宠信,在抗战胜利后,他升任74军长,接着成为整编74师的师长。

内战爆发后,张灵甫率领整编七十四师进攻新四军和苏北、苏中解放区,先后占领了淮南、淮北、苏中、苏北等地,一直攻到山东。

但在1947年5月,张灵甫孤军冒进,而附近的友军因不齿张灵甫平日作风,纷纷避战自保,导致张灵甫的中心开花计划变成他自己开血花。

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整编74师被华东野战军全歼于孟良崮,张灵甫最终被击毙。

最后,附上74军军歌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

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

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里相从。

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驰援过徐州,大战过兰封!

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

踏着先烈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胸,我们愈战愈勇,愈杀愈勇。

抗战必定胜利!杀!

建国必定成功!杀!

这应该是对这支抗日铁军最中肯的评价,可惜,消亡在了政客的交锋之中。


平沙趣说历史


相比于老资格的十八军,七十四军是一支很晚才成立的部队。当时是淞沪会战期间,国军的战区长官发现以师为战略单位,难以与日军抗衡,并且投入到淞沪战场的部队番号太多,在指挥上非常不便。于是战区指挥部便把淞沪战场上的这些师匆匆捏合成军,七十四军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的部队。

当时七十四军还只有两个师,分别是王耀武的五十一师和俞济时的五十八师,第一任军长是俞济时。

(首任军长俞济时)

七十四军的首任军长俞济时也是个人物,他是浙江奉化人(委员长老乡),同时又是黄埔一期生,毕业后担任过蒋介石的侍卫。因此,他是蒋介石的绝对心腹。后来俞济时调到了蒋介石身边,担任他的侍卫长。七十四军也沾了老军长的光,每每有新式装备换装时,必然是头批换装的部队。当然了,能力越大,责任也更大。抗战八年期间,七十四军几乎是打遍了所有的大小会战!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

八年抗战中,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基本上都有七十四军的份。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七十四军表现最为突出,因其英勇顽强,被国民政府誉为抗日铁军。



由于抗战期间的英勇表现,七十四军被授予了一项光荣的使命——空运南京,在南京接受日军的投降。

受降仪式后,国民政府还都于南京。七十四军则就地留在了南京,负责南京的卫戍工作。截止到内战爆发时,卫戍南京的部队一直都是七十四军。这份殊荣让其它的国军部队都非常眼红,但也不敢说什么,毕竟没他们能打。老百姓则敬仰的称呼七十四军为『御林军』

不久后国军部队进行了整编,七十四军被整编为整编七十四师。虽然番号是师,但仍然是军一级的编制。并且全师三万官兵,全部换装美械装备。在老军长王耀武的推荐下,师长张灵甫还兼任了南京警备司令。驻扎地在南京孝陵卫,明太祖朱元璋睡觉的地方。这个时候整编七十四师又多了一个称号——天下第一师。


(第二任军长王耀武)

据十八军军长杨伯涛的回忆,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在南京的整军会议期间,国府曾经组织过一次陆空联合军演。担负军演任务的部队不是十八军、不是第五军、不是新一军,而是整编七十四师。当时的张灵甫面有得意,目空一切,瞧不起所有的部队。当然了,他有这个骄傲的资本。

不过,七十四师也是有污点的。这个污点就是日军投降的时候,离南京最近的中国军队是新四军。蒋委员长岂能眼见南京被新四军给夺了去?便电令汪伪政府,把汪精卫的看家部队首都师改编为国军,编入进了七十四军。于是南京瞬间被收复,而汪精卫的御林军也被改编成了七十四军的一部分。其中汪伪的警卫一师编进了七十四军的五十一师,警卫二师编进了七十四军的五十七师。 后来在孟良崮被华野消灭的整编七十四师,里面不但有和日军真刀真枪奋战了八年的英雄部队,也有和日军并肩奋战了四年的伪军部队。


(第三任军长施中诚)

国共内战爆发后,身为『御林军』和『天下第一师』的整编七十四师,自然是责无旁贷的也被投入到了前线,主要攻击目标是粟裕大将领导的华中野战军。

粟裕大将在《战争回忆录》一书中,写过一段对国军五大主力的评价:

第五军一直以来是华野所极力谋求歼灭的国军主力部队,它装备优良,兵员充足,比十八军还要多,战斗风格上轻易不冒进,常常猬集一团,多次策划歼灭它都没有实现。战斗力比七十四军稍逊,与十八军不相上下,互有所长。(华野未与新一军和新六军交过手)

能得到粟裕大将的这种高度评价,一方面是七十四师的战斗意志确实顽强,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武器也确实很先进。全师下辖三个旅六个团,仅各式火炮共就有三百多门,三百多辆机动车,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标准的摩步化部队。只不过,这么强战力的七十四师,最后还是被华野给消灭在了孟良崮。

105毫米榴弹炮——12门

75毫米山炮——54门

37毫米战防炮——36门

81毫米迫击炮——96门

60毫米迫击炮——108门

火箭筒——36具

火焰喷射器——54具

重机枪——108挺

7.62毫米1918A2轻机枪——1080挺

9毫米美制M1汤姆森冲锋枪和加拿大斯太令卡宾枪——2400支



(第四任军长张灵甫)

关于整编七十四师的覆灭,很多人把责任怪在了李天霞的头上。其实,李天霞固然有错。但是国军以四十五万对华野二十万,两倍多的优势,居然还被华野用运动战搞出了一个局部优势,用十几万人围歼了七十四师。高层的这种军事调度,让人汗颜……

当听说张灵甫和七十四师被歼灭后,蒋介石老泪纵横,痛心的说说:以我绝对优势之革命武力,竟为劣势乌合之匪所陷害。真是空前大的损失,能不令人哀痛!然后,就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首先是总指挥汤恩伯,以指挥不当的名义被撤职;李天霞则以见死不救的名义也被撤职,并被押解徐州“剿总”军法审判。

据说,在孟良崮战役之前,张灵甫已经准备调往第五军担任军长了。调令都签了,就准备在战后赴任的。结果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着实是可惜。

前排从左到右:第五任军长邱维达、第二任军长王耀武、第一任军长俞济时、第三任军长施中诚。(唯独缺了张灵甫)

在七十四师被歼灭后,留在后方的该师部队又重新组建了新的七十四军。孟良崮战役前,七十四师已经扩编为九个团了,并且已派人去后方接收新编部队,但由于新编的三个团缺少装备,便没有参加孟良崮战役,战后重建的七十四军,就是以这三个新编团作为重建的骨干力量)。另外,七十四师的榴炮营也没有跟着师主力一起去孟良崮,因此也得以保留。

这个新组建的七十四军,战斗力虽然不如老部队,但也比一般的部队战斗力强。淮海战役期间被划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仍然是邱清泉所倚重的主力之一。只不过在陈官庄战役中,再次被华野歼灭。这次被歼灭,七十四军基本上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飞虎旗:国民革命军的最高团体奖励,一共只授予过二十面,七十四军就有四面。

关于七十四师,比较公认的评价:

抗战时期:全军作战意志顽强,官兵都有任务第一的决心,无论攻守都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战术运用比较灵活,能大胆的迂回,能以小股兵力分散得很远袭击敌军,能钻隙,能夜战。军官以军校毕业生为主,素质较高,并有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老兵在全军的比例占百分之90以上。

内战时期:比较依赖优势火力,兵力不再敢分散,怕打夜战、野战;每到一地,必先构筑工事,怕被包围,怕后路被切断。机动灵活性远不如抗战时期。并且干部素质也远不如抗战时期,由于大量的军官被调走,或是被裁员。该部又常年在一线作战,从士兵中提拔起来的下级军官和新兵的比例很大。

总之就是一句话:抗战时期是铁军,内战时期被大环境给拖累了。


Mer86


整编74师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响当当的王牌。别看它只是一个师,但是在前面加上“整编”二字,实际上和国民党一个军的编制并无差别,人数在三万人左右。

整编74师的前身是第七十四军,于淞沪会战时组建,首任军长为俞济时。可以说74军是为抗战而生的,整个抗战时期,74军打了很多场硬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被称为“抗日铁军”。王耀武接手俞济时后,打出了74军抗日铁军的称号,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和上高会战中,74军作风顽强,给予日军重大杀伤。常德会战中,74军余程万部57师坚守常德16天,打出了军威。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拥有部队500万人之多。美国人马歇尔希望蒋介石能够进行军队整改,实行裁军,借以减少军费开支,进行经济建设,并提出了军改计划。但蒋介石心里想的只有内战独裁,但迫于压力,他还是按照马歇尔提出的计划进行了军改。

蒋介石所做的就是压缩现有编制,将集团军整编为军,将军整编为师,依次类推。74军经过整编后变为整编74师。虽然很多部队经过整编后人数有所减少,但整编74师作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点照顾。整编74师不仅换装了清一色的美式装备,而且将人数扩充到3万人,驻防南京。师长张灵甫身兼南京警备司令一职。整编74师成为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内战利器,被称为“御林军”。

但这支武装到牙齿的“抗日铁军”却在内战战场上“毫无建树”。1947年,张灵甫率部进攻我山东解放区。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孤军深入,被粟裕的20万大军重重包围。战斗打响之前张灵甫认为友军会拼死救援,所以并没有携带足够的补给。但坚守4天仍然看不到援军的影子,74师几乎弹尽粮绝,最终被解放军全歼。师长张灵甫被我军击毙(一说是自杀)。

装备精良的整编74师被全歼,似乎也预示了蒋介石失败的命运。后来,心有不甘的蒋介石迅速重建了整编74师(后改为74军),但在淮海战役中再次我军围歼,军长邱维达被俘虏。


石头说历史



张灵甫与林彪、刘志丹等人同级,是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学生。之后作为74师的将领,负责守卫南京,被外人称作是蒋介石的御林军。也是蒋介石旗下最能打的一支部队,全部配备有美式装备。

在抗日战争中,作为国民党方面的主力,几乎参加了所有的正面战争,打得日寇闻风丧。被外人称作是“抗日铁军”,美国来的顾问也称:“

中国军队只有七十四军能打”。

七十四军全军总共有八个团,每个连都配备有美式武器。再加上74师一半以上的人都来自军官类院校,战斗力之强。而将领张灵甫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重大战役,在抗战时期对中华民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之后的解放战争,于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战死。张灵甫率领3万部队因为太过冒进,与主力部队拉开了十公里的距离,对孟良崮展开猛攻。之前一直寻求与华野主力军一决雌雄,以为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丢弃大部分淄重后,最后以全军覆灭,张灵甫被击毙结尾。



蒋介石对于七十四师的损失痛心不已,曾经试图重新恢复编号,但是军心已经散了,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气势。在这之后又被全歼,至此74师也成为了历史。

从抗日战争的角度来看,张灵甫是个抗日英雄。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张灵甫是不可能胜利的,因为人民的军队不可战胜。


史之策


蒋介石的御林军,整编74师,是抗战战场上百炼成钢的铁军,其抗日功勋,可以说是五大主力之首!

国民党军队的五大主力是:

1,新一军。

新一军前身是宋子文创办的税警总团,一开始清一色的西点军校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军官。1942年,孙立人在税警总团5000残兵基础上组建38师,后来参加滇缅会战,屡立奇功,受全世界瞩目。

滇缅会战失利后,38师和撤入印度的22师改编为新一军,装备优良,战力雄厚,被称为“蓝鹰部队”、“天下第一军”。

2,第五军。

第五军是1938年成立是第一支现代化的装甲部队,被誉为"铁马雄师"。第五军创建之初,军长徐庭瑶,副军长杜聿明, 第二○○师,师长戴安澜;荣誉第一师,师长郑洞国; 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郑洞国和戴安澜分别称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军长。

就是说新一军和新六军都是第五军分化出来的。

3,新六军。

新六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成立最晚的,1944年5月,国民政府将第54军第14、50师和新编第1军新编第22师合编组成新编第6军,由廖耀湘任军长。

新一军和新六军是印缅战场的双子星座,因为接受国际援助较多,装备和训练都不是一般军队可以比拟的。

4,第十八军。

第十八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中历史最悠久的军队,诞生于1930年8月。18军和他的骨干11师,被称为“土木系”。薛岳、罗卓英、黄维、方天、胡琏都是第十八军的优秀军官。

5,第74军。

74军成立于1937年的淞沪战场,历任主官为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邱维达。74军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战役、兰封战役、万家岭战役、上高战役、第二次长沙战役、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74军是国民党军队中抗战功绩最高的军队。

整编74师,是在74军基础上建立而来,表面上看军缩编为师,其实实力不降反升。

1946年5月之后,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全师3万余人,全副美械装备,师长张灵甫兼任南京警备司令,下辖整编51旅(陈传钧)、57旅(陈嘘云)、58旅(卢醒)。驻扎在 南京孝陵卫,拱卫首都,被誉为天下第一师。

到1947年4月,全师下辖3旅6团,共装备10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54门,37毫米战防炮36门,81毫米迫 击炮96门,60毫米迫击炮108门,火箭筒36具,火焰喷射器54具,重机枪108挺。此外,还有1080挺7.62毫米1918A2轻机枪、2400支9毫米美制M1汤姆森冲锋枪和加拿大斯太令卡宾枪、4800支7.62毫米M1903A1春田步枪,军官配9毫米 勃朗宁M1911A1手枪。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共有机动车约300辆、骡马1000匹。

这样的一个整编师,估计碾压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普通一个集团军没问题。可是,孟良崮一战,整编74师全军覆没,这些全成了泡影。

1947年2月,国民党军队进犯我山东解放区的总兵力为24个整编师(军),60个旅(师),约45万人。其中整编74师、第5军和整编第11师,五大主力来了3个!面对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我山东解放区陈毅、粟裕等领导人,沉着应对,在运动中寻机消灭敌人。

整编74师,自以为装备精良、战斗力高,孤军升入,吸引我军围攻,准备进行反包围实现中间开花。张灵甫登上孟良崮,自以为固守孟良崮就能打击我军,没料到这里成了张灵甫最后的坟墓。

整编74师,这只军队覆亡,究竟该让谁来负责呢?

第一责任人:张灵甫。

张灵甫不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在战斗中与其他部队脱离,从而被穿插包围,覆亡完全在情理之中。

张灵甫在1939年9月的 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3月的上高会战和1941年9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张灵甫作壁上观,未能展现英勇杀敌一面。因此为同僚所鄙视,无法处理好与同僚关系,终于遭到了报应!

第二责任人:蒋介石。

蒋介石对张灵甫的这只军队太有信心,当张灵甫登上孟良崮时,蒋介石居然以为只要固守孟良崮,就能实现集中优势兵力与华东解放军进行大决战,然而,张灵甫在孟良崮上面只守了2天就全军覆没!

本质来说,张灵甫74师的覆亡,是人民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


历史知事


蒋介石手下五大主力之首74师,战功无数,被敌人称为虎之师。曾有人言:有74师就有国民党。74师打满了抗日全程,是阻挡日军挺进川黔的主要战斗力。在抗战期间,七十四师的人甚至直言不认蒋委员长只认师长,何其彪悍风光。

74师成军与淞沪会战时期,刚开始只是51师和57师的合并,首任军长是后来老蒋侍从室主任俞济时。俞济时另一个身份就是老蒋的表弟,所以74师算是老蒋的嫡系部队了。后来58师调入,74师成为三师甲种军,在南京保卫战之中伤亡惨重。此时74师还没有什么卓越的成绩。

1938年,在薛岳将军的指挥下,74师成为了万家岭大捷的主要功臣。在这场战役之中,张灵甫喋血张古山,升到旅长。被薛岳臭骂两次的俞济时终于打了胜仗得以高升,由王耀武接任军长。

上高战役,74军打败日军33师团,获飞虎旗。常德战役分外凶险惨烈,74军57师8000军士歼灭日军万人,最后突围活下来的不过二百人。长沙会战74师重挫日军,让日军恨得牙痒痒。74师从抗战之中浴血成长,成为一支敌人闻风丧胆的铁军。在雪峰山战役之中,74军一身美式装备,大败日军116师团。此后,张灵甫成为了74师军长。

抗战之中,74师团给了全国抗日爱国人士希望和力量,可以说是中国全民族抗战之中最为战功显著的部队,他们作为主要战斗力参与了绝大部分的抗日重要会战。从这点上看74师是一支为了华夏民族做出了巨大牺牲的部队,值得我们尊敬。

内战之中,74师在苏北战场将华野主力打得连连败退,一直撤到了山东。此后蒋介石更有十个74师拿下中国一说。

1947年,74师作为主力在山东与我军抗衡,张灵甫冒进骄横,和汤恩伯的保守打法相悖。74师放弃了坦克和装甲车,上了没有水的孟良崮,最后全军覆灭,张灵甫被击毙。74师覆灭之后,蒋介石痛心疾首,依旧不愿意取消74师的番号。甚至将留下的少数兵士重新集结,重建了74师。然而彼时的74师已经失去了灵魂,在后来的淮海战役之中,再次被歼灭。

陈毅元帅曾写诗记录下孟良崮这一战役,曾经英才辈出、所向披靡的74师也从历史长河之中彻底消失了。

以上


木剑温不胜


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第74军,以黄埔系山东籍将领王耀武的基本部队为骨干,正式成军于抗日战争初期。历任军长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在蒋介石诸将领中均赫赫有名。

图为王耀武,黄埔三期,作战勇敢,带兵得法,28岁官居少将旅长,长期雄踞山东的国民党将领。

在抗日战争中,74军广大官兵与凶悍骄横的日寇浴血奋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屡立战功,得“抗日铁军”美誉。1945年前后,蒋介石以美械重点装备了五支嫡系部队—第74军、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第18军及第5军,时称“国民党五大主力王牌军”。74军因曾卫戍蒋家王朝首都南京,故有“蒋家御林军”之称,为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

图为张灵甫,黄埔4期,熟读诗书,深谙兵法,在孟良崮战役中战死。

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其“五大主力王牌军”先后调往内战前线,整编74师充当了蒋家军急先锋,战争初期连陷华东解放区四城,二犯涟水,张灵甫曾吹嘘: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气焰嚣张一时。

图为张灵甫的妻子王玉龄与儿子张道宇。王五龄出生于安徽六安一富商家庭,民国美女,至今仍在世。

但是在74师孤军冒进时,我军抓住战机布下天罗地网,张灵甫仍叫嚣以我王牌74师的火力,还不知鹿死谁手呢。结果孟良崮战役中黄百韬不援助、7军不援助、李天霞忌恨他,张灵甫到了“尽忠报国”的时候了,终为人民解放军全歼于孟良崮,从此结束了这个“王牌军”的历史。

图为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内体现这场战争的场景,此战役奠定了国民党败局的基础。

国民党整编74师的兴亡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蒋家王朝的兴亡史,人心所向决定着战争双方的的胜负。


图文绘历史


整编74师应该是国民党最出名的军队之一了。中学历史书上“孟良崮上火如潮”一节,讲述了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优秀指挥全歼整编74师,张灵甫也被解放军击毙的历史。所以很多人从中学时代就知道了这支全美械装备的优秀整编师。电视剧《红日》更是让张灵甫和74师的名声越来越广。


整编74师和其前身74军作为国民党五大主力。其的军长,师长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74军也是抗日名军。上海保卫战(淞沪会战),南京守卫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74军都突出表现。上高会战的胜利更是被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战役。他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战力最高,战绩最好的军队。他在国民党享有“王牌军”“御林军”等诸多称号。1946年虽然由军改为整编74师,却仍有着军的规模达3万人。


74军本来在抗日战争期间打过各种的硬仗,立下赫赫战功。这使得74军改编成的整编74师在国民党军中相当狂傲,甚至在国民党中流传“十个七十四师可以一统全中国”的极度夸张。全副美械装备 也是整编74师最能证明自己强大的一点。但是从解放军全歼74师以后缴获的武器中整编74师和完全美械装备的新一军相比还是有差距。74师机枪,迫击炮中有不少国产装备。而且全美军械也不完全很好。陈毅元帅就曾中肯的说过美械装备虽有火力优势,但运输不便,不适合野战。


所以整编74师抗战期间立下汗马功劳,是值得肯定的,但应该客观看待,不是片面神话。


红雨说历史


与其说是张灵甫的74师,不如说74师成就了张灵甫。74师全称是整编74师,前身是74军,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军,也是完全靠硬仗打出来的抗日铁军。

74军的辉煌历史,真正的抗日铁军

说来奇怪。解放战争时期的整编74师,除了被我军团灭全歼,毫无亮点,名头却大得很;他的前身74军,作为国民党五大王牌主力军,名符其实的抗日铁军,却很少为人所知。

74军系抗战前期由51师(师长王耀武)、58师(师长俞济时)、57师(师长施中诚)三个师合并而成,三任军长恰好分别是3个师的师长——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这几位都是黄埔军校出身,也都是鼎鼎大名的抗日名将。

74军是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首,几乎参加了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上的所有重大会战,特别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表现突出名,被称为抗日铁军、中国唯一能打仗的军队,因此荣获国民政府最高集体军事荣誉——飞虎旗。

1945年4月至6月的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战役)中,国军第四方面军总司令王耀武(原74军军长)指挥以国军74军为主力的9个军参战,对抗 5个师团10万余人的日军,最终以日军伤亡2.7万人,国军伤亡2万人的代价,取得湘西会战的全面胜利。


湘西会战是抗战期间最后一次大型战役,也是日军发动的最后一次大型会战,74军打出的巅峰之战,它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整编为74师,全套美械装备

1945年8月,日本投降,74军被空运至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这便是“御林军”的由来(古代以拱卫京城皇城的精锐军队为“御林军”,南京时为国民政府所在地)。

1946年4月,国军进行整编,整编原则如下:

整编师由军改建,下辖2-3个整编旅;整编旅又由师改建,下辖2-3个团。

按照这个原则,第74军的番号改为整编第74师,下辖3旅6团,全师3万余人,张灵甫任师长。由此可见,整编74师本质是一个军,师长实质是军长,军衔是中将。

张灵甫能担任整编74师师长,主要还是74军前军长王耀武给他说的好话。

整编后的74师,编制减少了3个团,但装备却提升了,因为美国人提供了全套美式装备。

1947年4月,全师共装备10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54门,37毫米战防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96门,60毫米迫击炮108门,火箭筒36具,火焰喷射器54具,重机枪108挺。此外,还有1080挺7.62毫米1918A2轻机枪、2400支9毫米美制M1汤姆森冲锋枪和加拿大斯太令卡宾枪、4800支7.62毫米M1903A1春田步枪,军官配9毫米勃朗宁M1911A1手枪。无线电报话机配备到连,共有机动车约300辆、骡马1000匹。

如此精良的装备,绝对是当时国民党第一流的军队,称为“亲儿子”一点都不过分。

孟良崮战役,遭遇全歼

整编74师原本在南京担任警备任务,驻扎在孝陵卫,但随着战争形势发展,不得不投入战场。

1947年,国民党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两个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还形象地比喻成“两个拳头打人”。此时,整编第74师被调往山东战场,担任主要突击任务。


蒋介石对整编74师寄予厚望,还专门为其扩编,恢复为74军时候的3旅9团制,但新增的3个补充团因为新招募兵员,一直在后方休整训练,始终未能投入战场,因此参加后来参加孟良崮战役的74师实质上还是3旅6团,约3万人。

其实这个时候的74师并非战力巅峰,因为抗战末期以及内战的前两年,74军在作战时损失了高达7000多名富有作战经验的抗战老兵,后来新补充的兵员还没有形成足够战力。

孟良崮战役的过程就不详细叙述了,整编74师被全歼。究其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是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外围援军见死不救,实则是蒋介石指挥失当,冒险决策所致。

我军的策略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掉整编74师;国军的策略却是利用整编74师吸引我军主力决战,妄图里应外合,一举奏功,但这只是蒋介石单方面的一厢情愿,如意算盘。

“顾司令祝同兄北恩伯、灵甫兄勋鉴: 今已得知灵甫之74师被围孟良崮,甚惊,又甚喜。其惊之因是灵甫被困,随时有危险发生。其喜之因是灵甫给我国军寻找了一个歼灭共军陈粟部于孟良崮的大好机会。因为我74师战斗力强、装备精良,且处于有利地形;再之,有恩伯、敬久、欧震三兄兵团大军云集,正是我国军同陈粟决战的好机会,现命令74师灵甫部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再调10个师之兵力增援74师,以图里应外合,中心开花,夹击共军,决战一场,歼陈粟大部或一部之兵力,一举改变华东战局。总之,一切均仰仗诸位精诚团结,协同作战,为党国大业献身出力,乃千秋之荣也。”

此计不可不谓高,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毛泽东,是人民解放军。

至于我军“以多欺少,胜不足骄”的论调实属搞笑。当初国民党以十几倍乃至数十倍五次重兵围剿,却被红军冲出重围,彻底甩掉,又该当何论?

何况数千年前的老祖宗已通过《孙子兵法》告诉我们如何打胜仗的秘诀: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所以整编74师被全歼,蒋介石的最后覆灭一点都不冤,四个字:技不如人!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王耀武和张灵甫是国民党王牌74军第一任军长俞济时麾下的两员悍将。

武汉会战期间,王耀武担任74军第51师师长。

张灵甫是51师主力305团团长。

后来声名显赫的“蒋氏御林军”74师在抗战期间还叫74军。

74军共有五任军长。第一任军长是俞济时。

第二任军长是王耀武。

第三任军长叫施中诚。

第四任军长(后改师级)就是张灵甫。(中间还有一位廖龄奇,因作战不利被蒋枪决)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该军清一色美式装备,长期聘请美军顾问严格训练,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宋美龄经常代表蒋介石到该部视察、慰问官兵。

王耀武担任军长期间,该军实力达于巅峰,全军竟有5万余人,不仅兵多将广,而且器械精良,军纪严明,与日军正面较量,居然不落下风,还每每取胜,被誉为虎贲军,一时威名远扬。

1946年,国民党整军会议结束后,第74军被改编为74师,由军降为师,其实还保留了3万余精锐,仍然是一个军的架子,此时的张灵甫师长仍被部下称为“军座”。

蒋介石、陈诚非常重视74师,赞誉其为“国军模范”。

名将李延年夸口道:“假如有10个74师(军),就能统一全中国”。王耀武曾吹嘘说:“中国军队只有74师能攻善守,每战必胜,是我亲手带出来的” 。

客观的说,74(军)师确实剽悍善战,敢打硬仗 ,这绝不是吹牛皮,

1938年夏秋之交,时任74军51师师长的王耀武和张灵甫团长率部参加了南浔线作战。

王耀武、张灵甫虽然有些狂傲,但打起鬼子来确也毫不含糊。

9月,日军以九江为大本营,兵分三路:一路沿南浔线向南,进逼德安;另一路向西进攻瑞昌;第三路向岷山方向奔袭。防守岷山的川军王陵基的部队未战先退,局势变得严峻起来。

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命令74军王耀武51师迅速出击,阻住这股进犯岷山之敌。

日军在其优势空军与炮兵的掩护下发起了疯狂的进攻,王耀武率51师官兵利用日军不擅长的近战、夜战巧妙打击敌人,与敌军血战7昼夜,终于堵截住了这股凶悍的日军。

不久,74军51师又取得了轰动一时的万家岭大捷。

万家岭位于德安城西约20公里处,是一片绵延起伏的群山。10月初,日军106师团开至万家岭地区,一进去便陷进了这片山地而动弹不得,最后成为瓮中之鳖。

这次他们遇到的对手是国军精锐74军之51师,该师的主攻方向是万家岭侧翼的张古山日军阵地。

师长王耀武认为,张古山是万家岭的锁匙,我师应该全力以赴,一举攻克之。

有部下认为,张古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军缺乏重炮支援,单凭步兵正面冲锋,敌军居高临下,必给我方造成巨大伤亡,这任务恐怕很难完成。

这时,张灵甫挺身而出道,我们不妨仿效三国时邓艾率奇兵偷渡阴平攻伐西蜀的做法,挑选一批精干勇敢的将士组成敢死队,从张古山背攀援而上,突破后从背后偷袭敌军,配合主力实施两面夹攻,一举全歼敌军。

王耀武很激赏此计,同意了张的提议。

张灵甫奉命带领一支精悍的突击队乘夜黑出发了,他们披荆斩棘、攀藤附葛,从人迹罕至的山豁间奇袭日军背后,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有力的配合了师主力发起的正面进攻。

这一招果然有效,51师很快就攻占了张古山日军阵地。

但是,日军把张古山制高点看作他们的生命线,于是在飞机、大炮的轮番轰炸中发起了疯狂反攻,阵地上被炸成一片焦土,很难守御了。王耀武只好下令守军退出阵地。

天一黑,51师又组织了一场夜袭战,日军再次被击退,张古山阵地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就这样,双方你来我往,反复争夺、浴血拼杀了5昼夜,张灵甫在激烈的战斗中腿部负伤,仍裹伤指挥战斗。

51师奋勇杀敌,死战不退,终于将张古山牢牢控制在手中。

史料记载,张古山之战中国军队共击毙日军4000多,战马1000多匹。51师自身的伤亡也很惨重。张古山之战是抗战史上很重要的一环。可以这样说:没有张古山血战,就没有之后的万家岭大捷。

张灵甫一战成名,声誉鹊起,被攫升为旅长。

在此之前,74军也曾多次参加对日作战,但胜少负多。如今终于扬眉吐气,名声大振了。

1939年6月,王耀武取代俞济时,正式被提升为74军军长。

国民党内素有“三李不如一王”之说 。三李指的是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三位虎将,一王指的是王耀武。四人都是山东籍,都以能征善战著称,其中以王耀武为最。

1938年底,张治中误听敌情,竟下令放一把的大火,将长沙烧作白地。不久,74军奉命驻守长沙。

据说张灵甫带领官兵帮助民众在灰烬中重建家园,该部以军纪严明而受到广泛好评。

一支能被称作王牌的部队,除了无条件服从“王者”的指挥调遣外,死心塌地的效忠主子、替主子卖命外,恐怕勇敢善战 、能打胜仗、军纪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1941年春,74军参加了著名的江西上高会战, 在友军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歼敌15000余人的辉煌战绩,是役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总指挥罗卓英将军点赞74军为“抗日铁军”。

上高会战结束后,74军被授予军中最高荣誉——飞虎旗,王耀武也获得了军中最高勋章。张灵甫战功赫赫,也受到了嘉奖,并荣升为第58师师长。

此后,74军又先后参加过常德会战、长沙保卫战、衡阳会战。

1945年初,王耀武已经被攫拔为第四方面军司令长官,他指挥了著名的雪峰山战役,74军仍是当仁不让的主力部队,此役共歼灭日军28000余人,可谓战果累累。

王耀武能征善战,张灵甫也不是熊包。他毕业于黄埔4期,和林彪同期。

张灵甫曾经因吃醋而杀妻,被蒋关进了南京“模范监狱” 。蒋介石认为人才难得,不忍惩处他,被关押了1年多,他的案子一直没有审理。

七七事变爆发后,王耀武向蒋求情,蒋顺水推舟道;‘把他交给你,你要好好教育他,让他重新做人’。

张灵甫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 也算洗心革面、戴罪立了功,以实际行动为蒋、王争了气。

1946年,王牌74军被整编为74师,由张灵甫任师长 。该师兵员素质高、清一色美械装备、训练有素、能攻善守、纪律也不错,被看作蒋氏‘御林军’,堪称嫡系中的嫡系。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即将结束,74师已基本覆没,师长张灵甫龟缩在一个山洞里,决心自杀成仁。他用电台将该师团以上的军官姓名报给蒋介石,说准备集体自裁,以死报效校长的栽培之恩。还没来得及动手,一队解放军战士冲进山洞,一梭梭子弹射出去,替他们完成了“夙愿”。

王耀武则比老部下张灵甫幸运些,他兵败被俘,接受改造后成为第一批被释放的国民党高级战犯。王和张都是在抵御外辱中功成名就,又都在内战中身败名裂......74师全军覆没,使昔日寂寂无名的小小孟良崮成为一处著名的景点。

【写作不易 请勿剽窃】【插图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