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储蓄率说再见 银行存款增速跌至“谷底”

众所周知,国人爱存钱,流淌在意识里,铭刻在骨子里。不过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爱存钱的可能是上了年纪的,据调查,当下的年轻人消费升级,为数不多的余额也偏向于互联网金融已经各类理财产品。中年人的钱应付房价、教育以及医疗,能存下钱真的是奢望。

与高储蓄率说再见 银行存款增速跌至“谷底”

这就造成了当下银行也缺钱,存款增速遭遇“滑铁卢”。有数据显示,今年6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8.4%,跌至近40年来的“谷底”。央行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末,全国住户存款余额约为68.4万亿元人民币。若按14亿人口计算,中国人均存款余额不到5万元人民币。

要清醒地认识到,咱们国家已不再是高储蓄率国家。要问为什么会这样,还得从高房价以及投资理财等角度予以入手。

特别是房价的上涨,对居民的储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前100城房价已保持连续11个月超过1.2万元的均价水平,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是在增加的。简单做个平均,大概每月有70%比例的城市房价是上涨的。近几年,很多中小城市房价起来了,很多都是翻倍上涨。

房价只见涨不见跌,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将买房当做一种投资行为,不屑于银行那点利息。与2008-2015年房价波动周期相比,本轮房价上涨周期中,新进入购房者的购房目的已由满足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为主,向投资性需求为主发生根本性转变。投资型购房行为占到一半以上,老百姓把房产当作财富保值的首选目标。

没钱就向银行贷,这也就导致当下居民住房个贷增长明显。每个月都要还房贷,加上其他各种花费,压根剩余不了多少闲钱,放眼四周大家都是这样,哪里会有钱存银行,储蓄率越来越低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现在互联网金融和各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比存银行吃利息收益高的多,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许多银行存款,年轻人为了支付方便更是将钱转入某宝或某信,所以现在银行的储蓄愈加不受大家待见。加上非法集资、传销等行为比较猖獗,也从一个侧面转移掉了一部分居民储蓄存款,这些都是银行存款之所以减少的重要原因。

国内知名财经媒体友财网表示,消失的银行存款去哪儿可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知道居民储蓄可是一直被视作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