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联招聘里薪资待遇为八千、一万甚至到一万五的工作是真的吗?

晨123sns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网络招聘“乱象”, 曾经被很多媒体报道过,甚至有些招聘平台上面发布大量虚假招聘信息,将求职者骗到传销当中去等等也经常见诸于报端,所以对于网络招聘信息,我个人意见是要慎重又慎重。

1关于网上招聘的范围

记得以前我在大学期间,也曾经在智联这些招聘网上投过简历,也看过一些发布的职位信息,但是我总体的感觉,就是智联招聘上面的用人单位和所发布的职位,我觉得更适合一些大学生找兼职或者没有工作的人想暂时找份工作过渡一下这样的情形,因为你会发现,很多所谓的“好工作”,比如事业单位、央企国企还有学校、医院等等这类单位压根不会去这些招聘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一般都是在当地人才招聘网或者本单位官网上才有会招聘信息,而智联招聘这类网站上发布的,我觉得更多的是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创业阶段的小微企业比较多,甚至是一些门店招聘职员或者一些工厂招聘操作工人之类的好像更多。

2关于网上招聘的薪资

那么既然说到招聘,自然绕不开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而作为招聘网站来说,由于只是发布的信息,而且只是发布信息的一个平台,信息的发布方和接收方都相互不认识,那么自然就给了不实信息的空子可钻,比如有些公司为了吸引求职者注意,往往会夸大甚至发布虚假的公司简介和业绩实力等等,当然也包括工资水平和工作地点等,因为这些网上的信息主要是吸引人注意公司然后联系公司,至于具体的工作内容,包括工作职位、工资水平甚至工作地点等等很可能都是面谈以后才能确定,而且经过了解发现,很多网上招聘说的工资4000到8000,实际可能就是4000,而如果说5000到10000的,往往就是5000,因为你去面试以后,用人单位可能会告诉你,这是起薪,至于其他的收入,还是要看你以后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收入等等。而且,一般这类网上的招聘信息,我看了一下智联或者BOSS直聘上发布的一些信息,往往只提到了工资,但是没有谈到“五险一金”的情况,也没有提到用工合同的签订方式等等,所以对于这类信息,我觉得一定要学会辨别真伪。

3几点意见

其实说到招聘信息的辨别真伪,很多人觉得可能很难,但是我觉得也没那么难,最简单的也是最管用的办法,其实就是直接网上找到这家公司的官网电话,然后打个电话去核实一下最好,或者将一些招聘信息找相关的人员或朋友去帮忙给核实一下。比如之前有学生家长给我们公司打电话问是不是在某地方有招聘,然后我们澄清了没有,并且顺藤摸瓜将一些冒用公司名义发布的虚假招聘信息给举报处理并要求网站下线了,避免了有更多人上当受骗。

总之,这年头其实找份工作很容易,但是找份好工作却不容易,对于海量网上招聘信息,一定要有判断真伪的能力,要有识别虚假信息的本领,毕竟找工作重要,但是人身安全更重要,尤其是自己的未来发展经不起各种虚假信息的折腾。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欢迎有不同意见的朋友继续交流。更多职场精彩话题,点击关注职场问答达人九品职麻官,大家一起来聊聊职场上班那些事儿。

九品职麻官


我在企业里做人力资源工作的,招聘渠道之一就是智联招聘。因为是他们的客户,定期也会参加智联组织的免费人力资源沙龙培训。每次培训少则近百人,多的也有4、500人,也就是4、500家企业。

一二线城市的企业对外招聘,智联应该算是必用渠道了。

在上面发布职位时,有专门针对薪酬范围的选项,下图是我刚刚在后台截的图:

发布职位时,这个月薪是必填项,最高的两个选项为70000-100000元和100000元以上。

前段时间有一个关于2018年人才需求最旺盛的50个城市平均月薪调查,北京为10712,上海为10128,深圳为9738。所以,智联上薪酬待遇8000、10000甚至15000的职位,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很正常。

当然,近几年,网络招聘上也有一些骗子公司,借发布高薪职位吸引求职者前来面试,进而扣押身份证、骗取钱财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就需要求职者面试时多加警惕,办公地点在隐蔽小区的不去;先交培训费再入职的不去。认清楚自身在市场的价值,如果有公司明显开出高于自身价值的薪酬,不是圈套就是陷阱哦。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职场女超人李小船


就这么跟你说吧,薪资待遇里写2000-4000的,最终敲定的薪资一般是2000;


写4000-8000的,最终敲定的薪资一般是4000;如果是个范围值,你就默认那个最小值,别往大了幻想,大的那个数,根据HR的说法就是“看你的绩效和能力”;

至于一万以上的工作,你在智联和51上轻易是找不到的,赶集和58同城更是想都不要想……boss、拉勾和猎聘上倒是会有上万薪资的工作,且职位真实,但基本都是互联网、金融类的,门槛较高,就看你实力如何了。我们同行找工作基本都是上面这三家,简历投递之后回复很快(不管是拒绝还是邀请面试都很及时,找工作效率还是可以的)。

根据我的经验,智联和51上所谓的高薪职业大多是销售,底薪很低流动性很高,把你忽悠去面试了,谈薪资时告诉你底薪只有一两千,三四千……那为什么在网上写一万五?“看你能力啊!”——HR一般会这么说……

智联这种平台,面向的用户是兼职大学生、零工作经验的应届生、还有想随便找个工作、先立足的人。如果你不是这几种情况,其实不用在这里大海捞针的。专业性人才要么是boss,要么猎头来主动挖,去智联反而不怎么多见。

再一个就是在智联上你可能会看到那些所谓高薪工作,发布时间都是好几年前了,这种有可能只是挂在上面搜集简历的,你投了也没反应,浪费时间;

还有声称给几万几万但是职位描述很模糊很简单,看上去好像是个人都能来做,那就要小心了,一般没有这种好事儿,时刻告诉自己“我没有那个命”,可以减少很多上当受骗的危险。


吉姆妮成长日记


我亲身经历过,去年我在网上应聘了一个某汽车品牌的销售顾问,网上写的是8000-1000,去面试的时候销售经理也把过去一年的销售平均工资给我看,基本上在8000左右,基本的面试过后没过几天我就去上班去了,上了差不多一个月以后我就发现里面工资达到8000以上基本就一个人,其余的普遍在5000左右徘徊甚至更低,而且这是工资,平时销售中每个月都有业绩考核,如果不达标就会扣钱,算下来基本上感觉上一个月班在这期间就是在提前透支收入而已,只不过期间扣款是分摊在一段时间不觉得明显而已。当然也这个都是有行业工资是稳定的,这个都是不一定的,所以具体看自己从事什么行业,还有就是如果工资标的较低那么投简历的人也会少,所以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也是有一定策略,当然公司标出来的工资你去面试的时候或者实际去了解的时候也会有人能够达到那个高度!


牵猪的90后


我在企业中做招聘有八九年,属于用人部门负责人这块的招聘工作,因为公司招聘压力大,专职HR基本顾不上来,急需用人的时候,都是部门主管亲自上阵,自己发布招聘信息,通知面试,现场安排面试,人事基本就是面一下谈下薪资,招聘要求都是自己写好了自己发,让人事去发布就要慢慢等他们有空了才去发布,过程看心情和时间。

所以主流几个招聘网站的职位信息都是自己发布的时候比较多。

通常会自定义一个薪资范围,曾经因招聘不到合适的人选,一个普通运维工程师的范围薪资幅度,调整到了8-1.5k,项目经理的调幅更大。

而实际现有人员的薪资可能普遍6-8k,企业人员补充需求大,如果长时间招不到合适的人选,新招聘的薪资会有增长。

如果应聘人员有同岗位类似丰富经验的,技能和整体素质与范围匹配合适的,上万和薪资在深圳很常见,并不是虚标薪资待遇。


初夏晴天34


找工作这段时间,51、智联、汇博(重庆本土的APP),三款APP反复刷,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当然自己也踩坑无数。求职者自然最关心的就是薪资待遇问题了,对于这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就薪资真实性而言,智联是三个APP里面最水的,51和汇博基本能做到大家熟悉的范围工资取最低数,智联百分之九十以上连最低数都是梦想。

比如我三月去一家代运营新媒体的公司面试,薪资范围写的是5000~8000,到了面试官说底薪2500+公众号销售提成。

再比如另一家做网络培训的公司,招文案,写的薪资范围是6000~8000,面试那货问我期望工资是多少,我回答6500,对方直接骂街:凭什么!你真敢说!6500!你都没给公司创造价值,就赶敢要6500!我凭什么给你这么高?你写一篇文案能够给公司创造多少利润?能够带来多少销售转换!(现场当时就已经失控了,那位领导不知道多少年没见过这种金额的钱了。因为办公地点是一个废旧仓库的顶楼,我害怕被杀人分尸,所以赶紧跑了。)

另外就是招聘岗位大部分都是水的,你去了才知道,写的新媒体运营也好,编辑也好,美工也好,文案策划也好,平面设计也好,全部要销售,工资都是底薪加提成。我还遇到过最经典的问话:你还会平面设计哈,那你做一张海报能够给公司带来多少销售转换?我很羞愧的回答没有统计过,那位很轻蔑的说那你们公司管理很松散啊,任何岗位如果不能转换为销售,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另外除了以上的毛病,智联还有比前程汇博都要命的一个缺陷——保险公司大量入驻,而且可以随意查看你的联系方式,并且你看不到它的浏览痕迹。我这一年多接了中美联泰大都会一百多个电话,每一个都是不同的手机打来,说他们是中美联泰人事部的,要招网络经理(其实是去参加保险培训做代理),每次刷新简历,他们就会打来,可能会迟到但从没缺席过。然后就是平安保险平安金融,只要不关闭简历,大概每个月1~2次,都是看你写什么求职意向,他们就找什么岗位,最烦的就是这些业务员和大都会保险一样全是手机招聘,而且不报名字,问道就说互联网公司,你如果一晃神答应去面试,立刻会发给你地址“平安保险xx分公司”,另外就会让你到了打另一个主管手机,不知道交给上线还是怎么。有一次赶巧了,刚好我之前投了一家文化公司的简历,然后平安的业务员打过来,我问是不是那家公司,那边含含糊糊的答应了,说让我去面试。第二天我兴冲冲的过去一看,招聘场地一块巨大的海报“平安金融业务培训现场招聘会”,然后掉头走了。

总之智联现在我已经卸了,学到的经验已经够多了。


咸鱼茶馆


这样的招聘多的是了,好比一家公司,行政人员工资是5000.连上五险一金,到手才是4000不到,但工资介绍上却说是5000-7000,为什么,因为企业是连上扣除的社会保险的。正常公司扣除社保是1000以上的,连上你的月薪就已经是6000,再含法定假期的加班费用取最大值,那么你的工资就会核算在7000,但实际到手的金额勉强只有4000左右。

再者,很多招聘公司都需要你跑业务的,连上业务提成,他们会将最大化的工资数据展现在你面前提高吸引力。在一线城市,一些品牌公司的导购工资是3000-4000,但连上提成会达到8000+,再加上一些以业务为主的公司基本是996的工作时间构成,所以连上加班费用,能达到1w的也不在少数。

另外培训业,地产行业,服装行业,保险行业的他们都在招聘的薪金一项标注是3000-10000,所以我们会有错觉,觉得这些行业的工资比较虚。

现时我在的培训公司工资在8000-15000左右,但真正适应的人只有少数,入职不到2个月就被淘汰的大有人在。所以,求职者在用薪金环节参考公司的优劣问题上我建议是看公司一些公司的行政职位作参考,这些职位工资相对固定,更好的体现公司的实际薪金情况。


YoKo俊


我是私企老板,招聘是自己在做,我从老板的角度来分析分析。

职位标记1-2万的肯定不是指直接拿,一定是包含销售提成而且是你干的好的前提下是可以拿这么多

很多用人单位为了凸显薪资优势会把综合薪资作为职位工资说明。

给几点建议

1,如果想找月入过万的工作,销售岗位选择行业很重要,比方说房产销售,大型机电销售,高附加值高客单价销售,一般这种客户都是平台提供可能提点低但是营业额上去也能挣得多

2,找工作不要只看薪资区间,还要看岗位描述,有些靠谱的公司会标明具体薪资,比方说我在招销售时候经常会这样标记无责底薪2500+200全勤+绩效500+提成,往往这种虽然看起来没有区间那么高大上但是实在没有套路

3,特别注意很多公司的确能挣轻松入两三万但都是违法的,刚毕业的不要被高薪资销售蒙蔽双眼,比如期货业燃油,贵金属买卖等都是骗人的东西,是违法的,我之前面试过一位小姑娘就是公司被端了业绩好的和管事都被抓去新疆了,她业绩差被罚了几百元教育了一顿就给放了


乐橙4


全是假的。请不要相信。如果实在需要可以考虑boss。

我上个月找工作,通过智联,51,boss,拉钩全都投过简历。其中boss直聘大多数是私企并且工资不符,写的6-8k,电话也是这么说,面试还没开始就说我就给你5k,你看行不行吧。还有一家写的8-10k,面试什么都没问题,面试官说行我先看你简历,以后再定。具体大约差1000左右。

51,回复慢,工资水平不真实,大约差800左右。

拉钩,基本没有回复,里面的工资水平差的特别多,而且很多都是投递了没有回馈甚至查都没查看,有一家初筛过了说等面会通知,结果一个半月都没回信。

最后说智联,全是保险销售职业联系你,要不然就是卖简历,一大堆什么猎聘公司找你,不停地给一大堆教育机构发你的简历,没投过都有人打电话找你,烦得要死。

所以个人简历还是boss吧,工资稍微有点问题,公司可能有一些比较差的,需要自己去认真查一下。


小九新鲜实事


从工作到现在有将近10年了,从最早用赶集,同城。然后是智联,51。再到后面用猎聘。这个过程我想也能够说明一些情况。

作为求职者,我会发现赶集,同城上大多数公司都是不知名小公司(就本人从事的行业来说)而且职位都很虚。各种高大上名字,实际就是销售。所对应的薪资也就可想而知了。一般给出的薪资范围主要以最低为准即可。比如说3000-6000那就是3000了。相对来说智联,51就会好得多。可能因为广告,推送成本高,所以会淘汰一些没有实力的公司。所以这两个平台上公司实力相对比较强,所对应的薪资也会更高,可信度也更高。而比如猎聘,拉勾这种,个人体会就是比前面那些平台更高端,公司相对属于实力最强的那波。人力招聘的目的也很明确。不像赶集,同城上公司鱼龙混杂,很多借着招聘名义干别的。比如猎聘上招聘人才多数集中为中高层管理层以及资深技术人员。那么月薪上万也就很正常了。

还记得自己当初找工作时的艰难。特别是去面试后才发现跟自己看到的招聘信息完全不符,确实非常难受。衷心祝愿每位求职者都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