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条好汉,历史上真存在吗?

黄康锐


隋唐十八条好汉,最初来自于清代小说《说唐演义全传》,十八条好汉书中只提到十三人,缺少第十二、十三、十四、十六、十七条好汉。单田芳版本的评书隋唐演义补齐了十八条好汉,以此为准说说十八条好汉在历史上的真实情况。

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

评书中的李元霸使八百斤大锤,力大无穷,无人可敌。

李元霸的原型是李渊早死的儿子李玄霸,在清代避讳康熙皇帝玄烨被改成李元霸。

李玄霸是李渊第三子,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同母,都是李渊妻子窦氏所生,比李世民小一岁比李元吉大4岁。李玄霸在15岁时就已经早死,此时李渊还没有起兵造反。如果李玄霸不早死,在历史上会是一个重要人物,有点才能的话会很大程度分掉李世民的权势。

(李元霸)

第二条好汉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是一位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

评书中宇文成都是宇文化及的儿子,历史上宇文化及的儿子有宇文承基、宇文承趾,宇文承基在宇文化及称帝后被封为太子,曾经领兵攻打魏州却久攻不下,军事上没啥才能。宇文承趾则无记载事迹。两人在宇文化及兵败后,和宇文化及一起被窦建德斩首。

第三条好汉银锤太保裴元庆

裴元庆的原型是裴仁基的儿子裴行俨,是一位很厉害的猛将,原型和评书人物比较匹配。裴行俨骁勇善战,军中号为万人敌,在父亲裴仁基属下作战。裴仁基原为隋军将领,后来投降李密的瓦岗军,瓦岗军失败后投降王世充。之后裴仁基父子和王世充政权内一部分人企图发动政变复立越王杨侗为皇帝,还没发动被识破,父子两人均被王世充所杀。

(裴元庆)

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

雄阔海是评书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

第五好汉:南阳太守伍云召

伍云召是评书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

第六好汉:双镗无敌伍天锡

伍天锡是评书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

第七好汉:少保罗成

最初版本的《说唐》中,只有罗成而无罗士信。罗成的原型应该是罗士信。后来逐渐罗成和罗士信均有。评书中的罗成,除了罗艺之子的设定外,和历史上的罗士信比较相似些。

历史上的罗士信是一位少年英雄。14岁时就跟随隋将张须陀作战,勇冠三军。瓦岗军也是张须陀的作战对象之一。李密加入瓦岗军后,率瓦岗军击杀张须陀。罗士信随后归属隋将裴仁基,继续同瓦岗军作战。裴仁基投降李密后,罗士信也加入瓦岗军。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后,罗士信等人投降王世充。在王世充属下不久,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人投降李唐政权,在秦王李世民下属作战。后来罗士信在唐军同刘黑闼作战时战死,年仅22岁。

第八条好汉:靠山王杨林

靠山王杨林的原型是隋文帝杨坚的弟弟卫王杨爽,但事迹差异很大。

杨爽是杨坚的异母弟,比杨坚小21岁,5岁时杨爽父亲杨忠已死,杨爽基本是嫂子独孤皇后抚养长大。杨爽很为杨坚看重和信任,曾经两次领军大破突厥。杨爽在开皇七年(587年)年仅24岁时就英年早逝,没有机会活到隋末。

第九好汉:花刀大将魏文通

魏文通是评书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

第十好汉:银面韦托秦用

秦用是评书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

第十一好汉:呼罗国王

呼罗国王是评书中的突厥第一猛将,虚构人物。

第十二好汉:四宝大将尚师徒

尚师徒是评书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其人。

第十三好汉: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

历史上的秦叔宝和评书中的事迹也差异较大。

秦叔宝曾经隶属于隋将来护儿下属,参加过隋末远征高丽,后来在隋将张须陀属下作战。秦叔宝跟随张须陀多次大败包括瓦岗军在内的各路农民军,估计战场上多次与瓦岗军将领单雄信作战。李密加入瓦岗军后,率瓦岗军击杀张须陀。秦叔宝随后归属隋将裴仁基,继续同瓦岗军作战。裴仁基投降李密后,秦叔宝也加入瓦岗军。瓦岗军被王世充击败后,秦叔宝等人投降王世充。在王世充属下不久,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人投降李唐政权,在秦王李世民下属作战,成为李世民的心腹之一。

玄武门事变中,秦叔宝同长孙顺德一起在玄武门外阻击太子和齐王下属援兵,不如尉迟敬德功大,也有不小功劳。

秦叔宝武勇远高于评书中,经常作为唐军代表单挑敌方强兵猛将,都获得胜利。玄武门事变后,秦叔宝身体不好长期养病。贞观十二年(638年)去世。贞观十七年被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第二十四名。

第十四条好汉:皂袍大将尉迟恭

尉迟恭原本是隋末军阀刘武周下属,刘武周被唐军击败后投降唐军,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大将。李世民建立一只千余人的心腹精锐骑兵,秦叔宝、尉迟敬德、程咬金均位列四名统军将领。

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恭一箭射死李元吉,之后带兵威逼李渊,为李世民立下大功。

玄武门事变后,尉迟恭居功自傲,相当飞扬跋扈。曾经因为在酒宴上争座次,差点将劝架的江夏王李道宗眼睛打瞎,被李世民狠狠敲打后,收敛很多。

晚年沉迷丹药,避嫌不与人交往,得到善终。显庆三年(658年)去世。

第十五条好汉:赤发灵官单雄信

历史上的单雄信也与评书中形象差别很大

单雄信是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一带)人,不是评书中的山西人。单雄信是瓦岗军翟让时代的早期元老,与同郡徐世勣均很早加入了瓦岗军,成为重要人物。

单雄信骁勇善战,军中号为飞将,是一员难得的猛将。

李密杀翟让时,单雄信差点被杀,叩头免死。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单雄信毫不犹豫立即投降李密,是李密不能东山再起的原因之一。

徐世勣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瓦岗军将领后来都投靠唐军,而单雄信一直在王世充属下。李世民同王世充作战时,单雄信有两次差点威胁到李世民的性命。洛阳、虎牢之战中,李世民领兵前往虎牢关后,单雄信等人曾经主动出击,大败接替李世民指挥的李元吉,唐将卢君愕战死。

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在洛水边处斩了十几个王世充政权的骨干人物,单雄信是其中之一。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表示愿意放弃一切官爵换取单雄信不死,也没有成功。徐世勣割自己大腿肉煮给单雄信吃,以示同生共死,并表示照顾单雄信的家人。

第十六条好汉:银枪将苏定芳

苏定方历史形象和评书形象差异太大,是被评书黑的最厉害的历史人物之一。

在评书中,苏定方害死罗成,投唐后还是一个白脸奸臣。

历史上的苏定方是唐朝排名前列的名将。苏定方隋末曾经组织团练,跟随杨义臣击杀农民军首领张金称,后来加入窦建德军。窦建德刘黑闼先后失败后降唐。

李靖灭东突厥之战中,苏定方率二百骑兵直捣颉利可汗牙帐,迫使颉利可汗逃窜,李靖的大军随后赶到,大破突厥。

苏定方后来自己作为主帅,先后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西域反叛的思结阙俟斤都曼、朝鲜半岛的百济。唐朝全盛时期的巨大版图,苏定方有着非常大的贡献。苏定方的军功之大,在历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乾封二年(667年),七十六岁的苏定方高龄去世。

第十七条好汉:勇三郎王伯当

真实历史的王伯当和评书形象相对比较接近。

王伯当在历史上一直是李密的心腹。李密加入瓦岗军,就是王伯当说服翟让的。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王伯当追随李密入关投唐。李密降唐后不得志,找到机会后欲东归东山再起,路上被唐军斩杀,王伯当同时被杀。

第十八条好汉:大刀王君可

王君可原型应为唐初名将王君廓。

王君廓隋末原本是一只小规模农民军首领,曾经归附过瓦岗军,不久后降唐,在李世民下属作战,曾经同李世民关系相当密切。

王君廓曾经创造过十三人破万人的军事奇迹,是唐初少数能独领方面的将领之一。后来被李渊派遣到幽州抵御突厥,在对突厥作战时有突出表现。

玄武门之变后,王君廓击杀了站在李建成一方的幽州都督庐江王李瑗,在李世民封赏功臣时位居前列。不久后,王君廓不遵法度,和长史李玄道矛盾极大,忧惧之下逃亡,随后被杀。


仁勇校尉


隋唐十八条好汉本是《说唐演义》里面的人物,可能是由于作者的失误,只有十三位,而第12,13,14,15,17号人物没有提到!在这里十八好汉沿用单田芳评书的说法:

1,“西府赵王”李元霸,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无人能敌,为隋唐第一条好汉,没有争议!

话说李元霸原型为李渊的第三子,原名李玄霸,李世民同母弟弟,自幼聪慧,16岁去世,没有子嗣!



2,“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书中本是宇文化及之子,但宇文化及的两个儿子一个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都是无能之辈,兄弟里面并没有宇文成都!纯属虚构的!

3,“银锤太保”裴元庆

,瓦岗五虎之一!

原型是裴行俨,隋将裴仁基之子,骁勇善战,英勇无比!裴仁基讨伐瓦岗寨,虽有胜利 ,但屡遭军中监军陷害,于是裴仁基父子杀掉监军,率众归顺瓦岗寨!后来被迫降王世充,裴行俨每有征战,所向披靡,号“万人敌”,而王世充惮其威名,心存顾忌,多有防范,裴仁基知其意,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后密谋行刺王世充不成,裴氏父子都被王世充所杀!

4,“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天生神力,压盖武林!

纯属虚构!

5,“南阳太守”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

虚构人物!

6,“双镗无敌”伍天锡;

虚构人物!

7,“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长的俊俏,外号“粉面银枪俏罗成”,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隋唐时期有罗士信,罗士信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与罗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被认为是罗成的历史原型!


8,“靠山王”杨林,“兴隋五老”之一,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杨林原型是隋朝将领杨爽,是杨坚的同父异母弟弟,但事迹完全不同!



9,“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虚构人物!

10,“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虚构人物,秦琼说我没有这样的儿子!

11,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虚构人物!

12,“四宝大将”尚师徒,山马关大帅;

虚构人物!

13,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秦叔宝当然是鼎鼎有名的人物,最开始在来护儿手下当值,后来跟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后来投唐,多有军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4,“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单鞭威猛,擅使丈八蛇矛枪;

尉迟恭,字敬德,为人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15,“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瓦岗五虎上将的第一员;

单雄信勇武过人,与徐茂公关系最好,初上瓦岗追随李密,后归降王世充,后来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单雄信不愿归降李唐,徐茂公求情无效,被杀!

16,“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武艺高强,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苏定方是著名大将,隋朝末年,苏定方投奔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屡建战功!直至唐太宗在位时,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朝效力,并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两百名骑兵先登陷阵,攻破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

17,“勇三郎”王伯当,剑法如神,百步穿杨,一上战场就玩命;

他追随李密在瓦岗,是李密的心腹,后来李密决定降唐,王伯当誓死相随!李密降唐后,因不被李渊重用,决定造反。王伯当苦劝不成,于是决定与李密共存亡,后来重伏李密与王伯都被杀死,王伯当真乃忠义之士!


18,大刀王君可,手中青龙偃月刀,好比关公在世!

虚构人物!

可见,十八好汉大部分都是虚构而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真有其人,历史很真实,小说更精彩,但这留给后人更多的想象空间,也留下传统文化的瑰宝!

只有裴元庆,秦琼,尉迟恭,单雄信,苏定方,王伯当是真实人物,其他更多的是虚构或者改造而来!


忠肝义胆岳老三


谢邀!隋唐演义在民间流传甚广,里面有众多的英雄好汉,李元霸 、宇文成都 、裴元庆 、雄阔海 、伍云召 、伍天锡、罗成 、杨林 、魏文通 、尚师徒 、新文礼 、定彦平、左天成、来护儿 、梁师泰、秦琼 、尉迟恭 、单雄信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豪杰,就十八好汉来说,历史上真的存在这十八个人吗?

李元霸

历史上没有李元霸其人,所有故事都市虚构的,唐高祖李渊第三个儿子,名叫李玄霸,是李元霸的原型,可惜夭折早亡;

宇文成都

纯属虚构人物,历史上无有此人,甚至原型也找不到;

裴元庆

裴元庆的历史原型,叫裴行俨,也是裴仁基的三子,先事瓦岗李密;618年同王世充征战被俘投降,王世充把侄女嫁给了他;619年裴行俨反叛王世充,欲复立越王杨桐为皇帝,失败被杀并被灭了三族。

熊阔海、伍云召、伍天赐

这三人也是纯属虚构的,没有历史原型;

罗成

虚构人物,历史原型是罗士信,这个罗士信可不是隋唐演义里的傻小子罗士信,山东历城人,齐郡通守张须陀部将,先后从事李密、王世充最后归唐;武德五年随李世民征讨刘黑闼,孤军无援洛水城城破被俘,拒降被杀;

杨林

虚构人物,历史原型是杨爽,隋文帝异母兄弟,杨坚建隋封为卫王,583年抗击突厥、沙钵略可汗受重创潜逃;586年再次打的突厥遁逃,可惜英年早逝,死于587年。

魏文通

虚构人物,历史原型是尉文通,《隋书》卷三 帝纪第三 炀帝上:六月壬辰,雁门贼帅尉文通聚众三千,保于莫壁谷。遣鹰扬杨伯泉击破之。

尚师徒、新文礼 、定彦平、左天成

这四人也是纯属虚构的,没有历史原型;

来护儿

来护儿是隋朝名将,早年投奔随军跟随杨素平高智慧起义;612—614年,三征高句丽迫使高句丽王请降;618年江都兵变,同隋炀帝一同被杀。

梁师泰

纯属虚构人物,没有历史原型;

秦琼

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先后为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部将,后投瓦岗李密、王世充,终投大唐李世民并随其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做出了贡献,638年病逝,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和尉迟恭被民间供奉为左右门神。

尉迟恭

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初唐名将,一生征战屡立战功,玄武门兵变冲锋在前,帮李世民夺取地位功不可没,官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和秦琼被民间供奉为左右门神。

单雄信

历史上真有其人,先是和好友徐世绩投奔瓦岗翟让,后翟让被杀又从李密,李密被王世充战败,又事王世充,王世充为李世民所破,单雄信被俘,徐世绩为之求情未准被斩首。


秉灯夜读


隋唐演义怎么可能成历史的,你这不是闹笑话吗?隋唐演义就给三国演义一样,大部分都是假的,十八条好汉只有三个是真人。尉迟恭,秦琼,单雄信,这三个人历史上有,剩下那些所谓的好汉全是假的。尉迟恭和秦琼就是有名的门神,单雄信名声不太好,不忠于主人,一生换了好多主人,也没有尉迟恭和秦琼厉害,最后被李世民处死了。尉迟恭和秦琼对李世民当皇帝功劳非常大,这俩个武将历史上真的非常厉害,是唐朝有名的武官,剩下那十五条好汉就是一个笑话了。为什么说演义不能够当历史,因为演义里面大部分都是假的,你如果当历史那会被别人笑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