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IPO守家

猫眼IPO,实质上是腾讯、阿里厮杀,也是格瓦拉倒下后的故事。

猫眼,也叫“门镜”,是装在门上的一种小型光学仪器,便于观察户外情况。门外,是未知和危险,门内是熟悉和安全。装上猫眼,便多了一道安全保障措施,但仍有不少人将之视为无物。

对于将要在港交所上市的猫眼,可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家雄踞互联网票务半壁江山的巨头。9月3日,猫眼娱乐(即“猫眼”)在港交所公布IPO招股书,计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猫眼IPO守家

而猫眼的老对手则在4年前的夏天在港交所曲线上市,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6月完成对文化中国传播集团有限公司的收购,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将公司名称改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即“阿里影业”)。

纷争:格瓦拉打头阵

2014年的夏天,猫眼还只是美团电影的一个新代号——“猫眼电影”。2015年7月,猫眼公司才正式成立,为美团网旗下全资子公司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猫眼公司”)。在猫眼诞生的那一年,淘宝电影(即“淘票票”)也赶在了年底前上线,微信则推出微信电影票——娱票儿(也称“娱票儿”,由“微影时代”运营)。

在美团的猫眼电影、阿里巴巴的淘票票、腾讯的微票儿与百度的百度糯米展开厮杀之前,格瓦拉已然在为说服电影院提供在线订票服务奔走了5年,没有强大背景的格瓦拉面对资本市场,依旧是个初生牛犊,显得格外“孤独”。

猫眼IPO守家

2010年《阿凡达》上映之时,可以提前一个月买票的功能一度使得格瓦拉瘫痪,也让格瓦拉名声大噪。选座系统开通后,格瓦拉接入的影院增长50家,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国移动等也变成了大客户,格瓦拉的市场份额也一度占到75%。

2014年、2015年是百家争鸣之年,各类团购网站陆续加入在线票务战场,试图去咬下一块诱人的蛋糕,也把格瓦拉从第一的神坛拉下。谁都没想到,经历了三四年的激烈竞争,市场上只剩下两大巨头在奋力搏杀,残渣则由其余平台分食。活下来的是猫眼和淘票票,这两大巨头分别来自马化腾的腾讯与马云的阿里巴巴。

2015年与2016年是转折之年,也是净化之年。两年中,被收购的被收购,业务萎缩的业务萎缩,首当其中的就是格瓦拉。2015年12月,无法完成单独融资的格瓦拉站在了腾讯阵营里,成立不到2年的微影时代(即“微票儿”)将其收购,但保持双品牌独立运营。

收购:腾讯对垒阿里

这一年,阿里影业将淘宝电影更名为淘票票,业务范畴由电影扩展至演出、体育等泛娱乐业。2015年12月,阿里影业发布公告,完成收购淘宝电影及娱乐宝业务,交易总对价为5.2亿美元,淘宝电影进入上市公司体系。

这一年,美团也倒向了腾讯,这源于腾讯对大众点评的投资,而大众点评在2015年10月与美团合并,成立了美团点评。经过业务整合,猫眼也进驻了大众点评,获得全新入口。

这也意味着猫眼电影最终将与微影时代牵手,成为真正的一家人,而不用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不用针锋相对,而是携手同行。经历诸多波折,猫眼和微影时代终于在2017年宣布共同组建新公司“猫眼微影”,将拥有猫眼、娱票儿(即“微影时代”)、格瓦拉等多个票务品牌。

在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资本大佬们还祭出了屡试不爽战争快进法宝——价格战。“不要使招式了,直接比内力吧”,补贴源源不断地流向在线票务,以利润换取份额,以烧钱换取存活时间。资本的游戏进一步升级,谁扛不住谁退场,谁先撑不住谁就输。

向在线票务输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何况与在线票务一同出身的其它部分互联网新兴行业也自带烧钱属性,而储存的血量毕竟有限,百度糯米、格瓦拉、娱票儿等纷纷倒在了失血的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不断升级且持久的票补大战,被认为是美团“先动的手”。在2015年春节档,美团与片方共拿出了2亿元补贴以让利观众,提升市场份额。易观智库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3季度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排名前三位分别是猫眼电影、微票儿、格瓦拉,市场份额分别为26.73%、15.80%、12.17%。

到了2017年暑期档,中国电影在线票务市场占据前三位的则变成了淘票票、猫眼电影、微票儿,占据市场份额分别为30.94%、29.72%与21.84%;在猫眼电影与微影时代合并后,2017年第四季度,猫眼微影以52%的市场份额占据龙头,淘票票占有38%的市场份额,呈现双寡头格局。此时,电影票线上化率也突破80%。

酣战:猫眼赶赴港交所

2018年2月27日,阿里影业公布2017年全年业绩。2017年,阿里影业收入为23.661亿元,得益于手续费及在线宣传发行收入增长,2017年互联网宣发业务增长至19.704亿元。而猫眼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猫眼营收25.5亿元,几乎与阿里影业持平。

但与此同时,猫眼仍面临亏损的局面。招股书显示,猫眼在2015年、2016年与2017年的亏损净额分别为13亿元、5.1亿元与0.8亿元。2018年上半年,猫眼营收19亿元,亏损净额再次扩大,为2.3亿元。

据了解,猫眼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在线娱乐票务服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广告服务及其它。其中,猫眼的在线娱乐票务服务连续3年营收占比最高,2015年甚至高达99.6%。尽管该业务营收占比连年下降,但在2017年其营收占比为58.8%,仍然超一半。

同时,阿里影业的淘票票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一样想着争夺互联网票务第一的宝座。除非角逐出胜者,否则票补大战几乎不可能停下来,烧钱模式仍将继续。分析认为,猫眼赶赴港交所末班车的目的已经非常明显,概括出来就是没钱了,来募资,能胜吗?等结果。所有的悬而未决都是机会,也是深渊。

对阵阿里影业的猫眼股东阵仗不小。据招股书,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线传媒”)及其关联方持有猫眼48.8%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腾讯和美团点评分别持股16.27%和8.56%。

而阿里影业阵营中,也囊括了万达电影、大麦网、优酷土豆(合一集团)。今年2月1日,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表示,2018年是淘票票的全力进攻期,并以“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最大在线票务平台”为小目标。

未来:猫眼内外是天下

有了光线传媒、腾讯和美团等巨头的加持,猫眼得以获得更多的资本和流量资源。目前猫眼已经拥有美团、点评、微信、QQ、猫眼、格瓦拉六大入口。站在猫眼和淘票票背后的资本大佬在互联网票务领域的战争早已短兵相接、激战正酣,而这很难逃脱BAJ 的战局,只不过,百度已经无法在在线票务领域与腾讯、阿里巴巴抗衡。

遗憾的是,猫眼和微影时代强强联手,却依然没有远远将淘票票甩在身后,相反还留下了不小的隐患。招股书显示,猫眼并购微影时代致使其商誉大幅增至人民币45.2亿元,而商誉减值可能对猫眼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对猫眼近几年的业绩形成压力。

除了可能发生的商誉减值的影响,猫眼的现金流也令人担忧。不断拓展业务的猫眼将目光放在了影视内容制作、宣传和发行上,而这将大大提升对资金的需求。但猫眼的现金流出情况不容乐观,招股书显示其2017年底现金存量11.7亿,截至2018年6月30日剩下7亿。

据招股书,猫眼2018年上半年现金净流出4.47亿元,如果不进行外部融资,业务、财务及经营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猫眼不再是原来的猫眼,并购微影时代还留下45亿元商誉,暗藏商誉减值之患,淘票票也不再是原来的淘票票了,不仅把持着阿里的“不设上限”的投入承诺,还与不断阿里影业进行深度融合。在线票务的双寡头时代也不知还将持续多久。

一边是影视内容制作的资金需求,一边是开启烧钱模式的互联网票务补贴大战,进行IPO的猫眼无疑有着庞大的资金需求,此时腾讯的流量优势似乎并不能挠到痒处。

当前,猫眼并未在招股书中披露募资金额,但早前腾讯在增资时,猫眼文化估值达200亿元。淘票票的估值也达到140亿元。截至9月5日收盘,阿里影业股价为0.94港元/股,市值约240亿港元,若猫眼成功在港股上市,其市值或将与阿里影业相差无几。

从募集资金投向来看,猫眼计划用30%资金提升公司综合平台实力,丰富内容供应加强服务、拓展用户权限并提升其忠诚度以及加强线下资源;约30%用于研发以及技术基建;30%用于拓展业务和挖掘潜在投资及收购,包括拟收购欢喜传媒的少数股东权益投资;10%用于营运资金。

而此次IPO能缓解猫眼的经营压力,但接下来募资金额和猫眼的自身经营现金流又能否支撑其走完与淘票票的对峙,还是未知数。

猫眼内,是腾讯阵营里的猫眼电影、格瓦拉、微影时代等,猫眼外,是阿里巴巴阵营里的淘票票,万达电影、大麦网和优酷土豆。(文 / 张莫 青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