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元春为何会突然封为贵妃,又突然死亡?

富阳居士527


《红楼梦》不是“宫斗剧”,但《红楼梦》中的贾元春的确是宫中之人。贾元春加封贤德妃,就是她的宫斗生涯的正式开场。

贾元春的亲舅舅王子腾,在《红楼梦》中是个从没有正式露面的角色,可他却是整部《红楼梦》中重中之重的人物,王子腾政治生涯的沉与浮,直接影响着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兴衰荣辱、生死存亡。
贾元春的封妃并非突然,元妃入宫多年后,晋升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很显然,元春之前是女官,本次提拔为皇宫顶级女官(宫内女尚书),再加封为贤德妃。这样的晋封本身就说明贾元春本人不仅有美貌,并且更加有才华才干。

贾元春的亲舅舅王子腾则是四大家族中政治地位最高的实权派人物,早在薛家举家进京都的路途上,就听闻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将奉旨出京查边,于是薛家才临时改投了贾府。

之后王子腾再升九省检点,然后是九省总督,最后升任内阁大学士。可以说王子腾是平步青云,显耀至极。
贾王薛史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而王子腾则是四大家族的代言人。王子腾这个人物那么厉害,皇上加封王子腾这样的权臣亲侄女儿贾元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此贾元春晋升凤澡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就是在“意料之外、情意之中”,并非突然。

然而“元妃省亲”几乎耗尽了贾府最后的财政基础,却并没有给贾府的“爷们儿”带来任何真正的政治实惠,贾府并没有人得到更高的提拔升迁。

并且在“元妃省亲”的当年端午节前后,贾府连续出了两次严重“安全事故”。

元宵节“元妃省亲”后不到两个月,三月初宝黛“共读西厢”初定情后,凤姐和宝玉立刻就双双被魔魇生命垂危,幸有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来到贾府持颂“通灵宝玉”显灵救了凤姐宝玉的性命。


四月二十七、元妃赐下独宝玉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并命贾府族长贾珍率贾府男丁从五月初一至初三在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

端午节后第一天,五月初七政治实权派忠顺王爷府上门向贾政讨要忠顺王爷家养的男宠戏子琪官,贾政盛怒之下痛打儿子贾宝玉。


之后贾府败政上更是每况愈下,“出多入少、后手不接”。

宫里面老太妃薨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诰命夫人们要前去吊唁,大观园梨香院为“元妃省亲”而从江南釆买回来的私家戏班解散了。从此时起,元妃在宫中的情况显然也并不好了。

《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凤姐做了奇怪的梦,宫里的太监们接二连三的到贾府来敲诈钱财。

原文:凤姐道“………昨儿晚上忽然作了一个梦。说来也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不知名姓,找我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来夺。正夺着,就醒了。”旺儿家的笑道:“就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常应候宫里的事。”一语未了,人回:“夏太府打发了一个小内监来说话。”贾琏听了,忙皱眉道:“又是什么话?一年他们也搬够了。”凤姐道:“你藏起来,等我见他。若是小事罢了,若是大事,我自有话回他。”贾琏便躲入内套间去。

果然这夏太监的人,上回“借”了贾府一千二百两银子没还,却又来“借”二百两。

原文:这里贾琏出来笑道:“这一起外崇何日是了!”凤姐笑道:“刚说着,就来了一股子。”贾琏道:“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的地方儿多着呢。”
大观园里莺莺燕燕、歌舞升平,可是曹翁并没有忘记发出“危险的信号”,贾元春的宫中生活显然并不平静。

元春的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元春的“春天”的确并不长久,元妃死于政治争斗是肯定的。元春死得突然,可是事先也未必没有任何征兆。

至于具体的细节,《红楼梦》是一本有意回避政治斗争的书。连端午节后贾宝玉挨打都要在前面先加入一个庶子贾环的“诬陷”,“调戏母婢、强奸未遂”。金钏儿一个服侍了王夫人十年的贴身大丫头“家生子”,投井自杀当天王夫人自己马上就用五十两银子和宝钗的两件新衣服做装殓,立刻摆平了死者家属白金钏的娘。

贾府一个“家生子”贴身大丫头奴仆白金钏的性命才值五十两银子,贾政是为庶子贾环“诬陷”他哥哥贾宝玉,贾政就要将唯一嫡子贾宝玉“调戏母婢、强奸未遂”亲自出手“杖毙”“勒死”。贾政并口口声声说不“勒死”贾宝玉,他将来就会“杀父弑君”。

也许你信了,反正我是不信的。

以贾母几十年“从重孙子媳妇儿,做到有了重孙子媳妇儿。”的仕宦小姐、官家当家媳妇儿的风雨人生所培养出的高度政治敏感性。在薛家人还在为是不是薛蟠因为吃醋告发了“琪官之事”而争吵的第二天,也就是贾宝玉被贾政暴打后的第一天(五月初七),贾母就拿出了与七天之前(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迥然不同的态度。在怡红院里当着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宝玉、宝钗的面,向薛姨妈公开示好说“从我们家的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为什么?当然是出于贾母数十年来的豪门当家媳妇历炼培养出来的“高度政治敏感性”。

当读者们还在争论,贾母的话是不是在讽刺薛宝钗比不上贾府的大孙女宫里的元妃贾元春时,贾母的内心却在感受着政府风云~山雨欲来风满楼,也盘算起到是否真的需要和薛家“抱团取暖”了。


阿丹151014015


贾元春满足了我对古代宫廷女子的全部想象,雍容华贵又不失自我,虽略有终无意趣的抱怨,更能一力承担振兴家族的厚望。生于将衰落的贾家,由精明睿智的贾母带大,贾元春入宫后骤然封妃,又突然死去,有以下原因:

一、皇帝刻意打压

功高震主,贾、王等四大家族四位一体,荣辱与共,官官相护,以致于薜蟠打死人仍如无事人般扬长而去,导致薛宝钗侍选无望,不能与贾元春守望相助。而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等事,皆可成为皇帝打压四大家的由头。

所以,皇帝骤然封元春为妃,将予取之,必先予之。正如《甄嬛传》中华妃身披皇贵妃服装得意洋洋,而皇上冷眼旁观,欲除之后快。前朝后宫实为一体,如王子腾升迁不久,元春即封妃。

其既无谕旨,由夏太监口传诏书,十分突然。俨然天上掉馅饼,贾府上层心神不宁,后又喜气盈腮。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只是贾府的回光返照。省亲事件如枪打出头鸟,元春心明如镜警醒。奈何奢华太过,既犯了皇帝的忌讳更掏空了贾府,加速衰败。

二、后宫争斗的牺牲品

元春的判词是虎兕相逢大梦归,怎么看都杀气腾腾。元春以女史出身封妃,应是皇后提携的人。宫中无常势,连甄嬛都有被发配凌云峰时,荣华正好的元春无常驾到,不足为奇。有红学家说贾府重孙子媳妇秦可卿实为废太子之女,元春靠揭发她封妃,此事于理不合。

伴君如伴虎,元春绝不敢冒这天险,否则难登十二钗之冠。秦可卿纵是废太子之女,亦属皇帝授意收容的。否则以贾母之智,不可能收容此女。只是世事变迁,秦可卿淫丧也许成了敌对势力斗败元春和贾府的王牌武器。

三、贾府后继乏力

作者对家族倾覆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深感痛悔,因仕宦无人,以致于家产被抄子孙流散。珍、蓉肆无忌惮,贾琏不是读书的料,唯宝玉通诗书,无奈厌仕途。曾作《西江月》寄语后世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还曾借好友秦钟遗言表达悔恨:应以荣耀显达为是。通部《红楼梦》新生力量如探春远嫁,更无新生儿,焉得不亡?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喜欢点击右侧关注)

贾元春封贵妃为贾家覆灭拉响了警报,死亡也替贾家拉响了丧钟!

我认为贾元春进宫是贾家做的最错误的决定。


一,贾元春封贵妃很蹊跷。

元春晋升贤德妃是没有的封号。要么德妃,要么贤妃,贤德妃就感觉很讽刺。“后边还是夏太监出来道喜,说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这里的元春封妃,竟然是从一个奴才口中说出。这表明元春封妃太不正式是有问题的。而前脚秦可卿刚死,后脚元春就封妃。某些红学家考证是元春向皇帝告密秦可卿,我觉得很扯。无论怎么样,假如秦可卿有问题。贾家都脱不了干系,元春怎么敢冒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伴君如伴虎,稍有一点差池就万劫不复。

元春晋封在秦可卿的葬礼后。联系到秦可卿葬礼的浩大,用的棺木规格又超格了。很明显,皇帝不可能不知道。我认为元春晋升不但不是好事。很可能是皇帝要对贾家等老牌势力的欲擒故纵。


二,元春晋升拖垮了贾家。

元春晋升之后直接就有恩旨让省亲。这特别像刻意抬高身份,抬高接待规格,造成巨大消耗。省亲的重点就提出了一点:

“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处…”

这才是省亲的重点,你要有别院,才可以。但接待皇家的规格怎么可能是普通别院?自然是要盖的。这里聪明人就应该叫苦说NONONO,我可没钱,接待不起。只有贾家等猪油蒙了心的人,才会为了装大尾巴狼劳民伤财盖省亲别墅。而皇帝就是看谁做出头鸟!估计小黑本就给记上了。老牌贵族的腐败一直是王朝的痼疾。对贾家等四大家族动手,一定也是皇家早有预谋的想法。


三,元春死,贾家亡。

贾元春并不是因为受宠才晋升贵妃。第一,她没儿子;第二,着重说了因“才选”的凤藻宫。宫里妃嫔谁没才?一个没有子嗣的女子,只因为有才就被封为贵妃?这史无前例了应该。贾家又不是特别巨大的势力让皇家忌惮。只能说皇家忌惮了这些老牌贵族盘根错节的势力,想要一网打尽才会让元春等晋升。我们看看除了贾家还有谁?

周贵人的父亲已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呢。又有吴贵妃的父亲吴天家,也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

周贵人也罢了,那个吴贵妃的父亲吴天家,就很明显了。“无贵妃”“无天家”,这是明确告诉贾家,没有什么贵妃,谁盖省亲别墅谁就是心里没有(无)皇家(天家)。

这是多明显的暗示。皇帝就是要看谁心里有皇家,谁心里没皇家。显然,这次试探,贾家不合格。而这一点,元春似乎有警觉。

“却说贾妃在轿内看此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


再无人比元春更了解皇家的冷酷无情。所以“二十年来辨是非”,可惜越动越可怕。元春会越来越觉得贾家形式的不妙。而她在宫中也是各种如意。这就造成她心情郁结。而最后的死也大体因此。秦可卿,贾元春,林黛玉,死因大体相似。而这也暗示了家,国,人的三种害人之事!

元春的死,也是很奇怪。虎兕相逢大梦归。无论怎么解释,也有刺刀见红的意思。很多人认为是元春受到攻诘,但也可能是贾家一样面临了攻击。皇帝经过准备,最终开始动手。而最先发动的一定是从贾元春开始。

我之前提出过王熙凤身上有元春的影子。王熙凤的命运暗示了元春的命运。王熙凤的姓和名字加一起就非常不吉利。王熙凤在肩负了荣国府却无力回天,这和贾元春的使命一样。而王熙凤最后应该是被休之后惨死。我认为元春也是被打入冷宫惨死。

由此吹响了皇帝整饬老牌贵族势力的号角。和贾家一起败落的,一定会有一大批家族。贾家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

《红楼梦》终究只是不过是一场梦。是元春的梦,贾家的梦,读者的梦!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君笺雅侃红楼



看元春的生日,大年初一生,用探春的话说“大姐姐生在初一,怪不得她福大。”她的灯谜也看得出她不同凡响“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甲侧批:此元春灯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深可悲哉! 她入宫二十年,察言观色,是很能干的,但宫帏复杂,上有太后皇后,皇贵妃之流,外有皇亲贵族,她的地位不算最高。宝玉在警幻仙姑那里听到的关于元春的曲子里“……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啊,须要抽身退步早!”

旁边脂批道:悲险之至!…她应该是荣华正好的时候死于宫廷争斗。死于谁手?为什么而死?我想她应该是死于皇太后之手比较可信。她的判词“虎兕相逢大梦归”虎兕的兕是独角母犀牛,古人认为最厉害的猛兽。母犀牛最厉害的时候应该是她的孩子有危险的时候,那么它为了保护它的孩子会不顾一切的。😁按推命法,正月虎“吼声震天”,这样推算元春属虎呵呵呵😄,迷信一回,属虎的元春斗不过属犀牛的皇太后,元春的某些东西危害了皇帝的利益?所以被皇太后给杀掉?反正她被迫自杀?或者被杀?看她省亲时的泪水,就知道虽然在宫里荣华富贵,却一点都不快乐,正如笼子里的金丝鸟儿,她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一说必须要按点回宫廷了,她的泪又下来了……她是宫斗的牺牲品无疑。


美丽畅想2


元春晋封这样的事,在古代皇家的礼仪中肯定不会这么仓促。即使是皇帝一时兴起的随口封赏,选取黄道吉日、行封赏大典等诸多环节也需要时间,难免消息不会透露。《红楼梦》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除了塑造了众多各具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很多的细节描写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以外,小说独到之处的结构及写法也让其成为不朽名著的原因之一。

小说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是日正是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突然公里有太监来贾府传唤贾政进宫,不知是何兆头,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日暮倚庐仍怅望。待得知元春封妃的事后,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样的泼天喜事,作者却以这样出人意料之手法引出,给读者增添了无数的悬念与遐想,方见作者大手笔行文之立意。

要说突然,其实也并不突然。小说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借死去的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已经告知“眼见不日又有 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就已经暗示了元春封贵妃这件事。

小说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的魂灵借梦已告知凤姐: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其实也是暗示贾府失去元妃这颗傍依的大树后,大厦将倾的境遇;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街巷流行的儿歌‘宁国府,荣国府,金银财宝如粪土。吃不 穷,穿不穷,算来总是 一场空”也在加重这样的暗示。

元妃之死是在后四十回中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是后人续写的内容。从八十三回元妃染疾到九十五回薨逝,从续写的小说来看并非突然去世。87版电视剧以《红楼梦》前八十回内容为主,对后四十回内容做了很大删改,在影视剧中将元妃的离世处理为突然仙去。从原作者曹雪芹的身世出发,元妃的过世几乎都倾向于是宫廷内斗的牺牲品。《红楼梦》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也许就是每个读者看后,对其中的章节内容都有自己的想法。


whitedeer


贾元春封妃,非常突然,事先没有一点儿前兆。

在贾政过生日的时候,忽然有六宫都太监来降旨。【唬的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忙止了戏文, 撤去酒席,摆了香案,启中门跪接】。夏太监宣旨,宣贾政立刻入朝。贾政等不知是何兆头。只得急忙更衣入朝。

贾政入宫觐见,贾母等一大家子人,不知道是福是祸,都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如果贾府早知道,迎春会被晋封,就不会如此惶惶不安。

当元春封妃的消息传来时,【那时贾母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候,邢王二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聚在一处打听信息】。消息传来后,贾母还不敢确定有如此天大好事,【又唤进赖大来细问端底】,可见元春封妃,是多么突然,多么出人意料。

反常既有妖。元春封妃不久,大家还没有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兴奋中,平静下来。大家正【喜荣华正好】,没想到【无常又到】,元春突然死了。

元春的突然封妃又突然死亡,反映了三个问题。

1、在宫斗中,皇帝准备利用元春和元春背后的四大家族,因此,对元春大加封赏。

2、皇帝利用完元春后,元春掌握了皇帝的秘密,皇帝不会留下一个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因此暗暗除去元春。

3、皇帝在斗争中失利,被迫找一个替罪羊,元春变成了替罪羊。就像杨贵妃在马嵬坡被赐死一样,被勒死。

元春在皇帝手里就像爆竹一样,为了皇上【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当元春的利用价值用尽,元春的生命也结束了【回首相看已化灰】。


润杨阆苑


《红楼梦》虽说是看过几遍,却一直不是很懂,看到各路大神的解说,就感觉自己看的是一部假的《红楼梦》。看到这个问题,我也不去管里面的各种判词,只是单纯的谈一下自己想法,求轻喷。

贾元春为什么会封为贵妃

按照我的理解,贾元春是贾家为了政治利益送给皇帝做秘书的,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被升级为高级秘书(凤藻宫尚书)兼小老婆(贤德妃)。

我们都知道,贾王薛史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而王子腾则是四大家族的代言人。王子腾这个人物还是很厉害的,先是九省统制,再是九省检点,然后是九省总督,最后升任内阁大学士。可以说王子腾是平步青云,显耀至极。

王子腾的发达,造成了王家的一家独大。作为皇帝,自然懂得制衡的道理,所以有意要平衡四大家族,所以想从另外三大家族里面选一个后妃以此来平衡四大家族的势力,而贾元春则是那个最好的选择。

贾元春之死

但是皇帝没有想到,四大家族之间会如此铁板一块,王子腾和贾元春很快就结成了政治同盟,刺激到了皇帝敏感的神经。在皇帝的默许之下,四大家族的政敌发动了对四大家族的攻击。

第一步,先除去贾元春,灭掉四大家族在后宫的势力,断掉王子腾在宫中的盟友。不要问我是怎么谋害啊,不懂的可以去看一遍《甄嬛传》,保管你受益匪浅。

第二步,对付王子腾。以升迁为由,把王子腾调离自己的本土势力,然后在进京的路上施以毒手,结果掉王子腾的性命。这就是为什么王子腾会病死在进京的路上。

只要贾元春和王子腾一死,四大家族的俩跟台柱子就垮了,可以慢慢的收拾剩下的人。


小镇月明



突然吗?奋斗需要有一个过程才能有结果。先进去作女史,后来慢慢才能被皇帝发掘,虽然当时年纪已经不小了。另外,封妃子有很多因素的,除了个人素质出色,还要看出身。贾元春四大家族虽然已经没落,但百年来发展,势力盘根错节,跟王公贵族也都是有联系的,你家族的表现很可能也决定你在宫中的地位。再涉及政治站队(估计二十年来辨是非就是说这个),风起云涌的,好生刺激。

刘心武在解析的时候说贾元春举报了秦可卿,然后就被封为贤德妃了,然后死于秦可卿那边政治势力的报复。我觉得说举报秦可卿脑洞过大,但是说他死于两种政治势力的斗争我还是接受的。虽然通行本续书当中写贾元春是胖死的(看来元春的确很胖,不由得想到了薛宝钗发火怼宝玉那次),但无论是从判词、判曲还是书中的伏笔和谶语来看,贾元春都不是是正常死亡的。

元春省亲的时候点的《乞巧》的戏,脂砚斋批评说是“伏元春之死”。这里讲的是杨贵妃在马嵬坡被勒死的事情,很明显不是说元春和杨贵妃一样胖,然后得了痰疾而死。元春的判词画册上画的是弓上挂着香橼,似乎也有勒死之意。《恨无常》曲子里面的话就更加明显了,“……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荡悠悠芳魂销耗……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若是得病去世,何谈退步抽身?正如那副对联所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走得太远了。而曲子的名字“无常”也有一些事发突然的意思。


贾元春对富贵生活的态度是“骨肉分离,终无意趣”,还羡慕那些田舍之家能得享天伦之乐。但是,贾家把她送到那也 “见不得人的去处”之后,这一切也就由不得她了,她成了贾府的政治资本。老天似乎跟贾家人,或者说跟四大家族开了一个玩笑。本来已经没落了,又给他们来了个“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在后来王子腾也突然去世之后,四大家族就彻底败亡了。

元春借四大家族之力成为妃子,成为妃子后又罩着四大家族,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四大家族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四大家族与元春之间也是如此。元春本就是贾家的政治棋子,他的命运又与政治走向息息相关。政局瞬息万变,她的命运也就瞬息万变了。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心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三十有五而志于学


解读元春命运的第五回判词和曲、第十七回点戏、第二十二回灯谜、以及第九十五回元妃薨逝。

一、解读密码之第五回。

元春的判词是: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这就为她20岁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后来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这种非凡荣耀埋写了伏笔,也写出了人生如虎兕相斗、生命无常的结局。判词后的曲子〖恨无常〗是这样写的: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无常”作为生命之常态,在恶劣的宫廷斗争中尤其是刀光剑影、险恶无常,元春因病正常死亡或者死于暴病的可能都是存在的。

二、解读密码之十八回。

这一节元春点戏是《乞巧》,出自洪升剧作《长生殿》。元春点这出戏着眼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盟誓,祈愿皇上忠于爱情,以保住贾府的荣华富贵。但唐杨恋曲其实正是以繁华开场、落寞结尾的悲剧,杨贵妃与唐明皇一度“芙蓉帐暖度春宵”之后,是马嵬坡“宛转蛾眉马前死”。这一描写,也回应了曹雪芹“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的“好了观”,况且在元春极荣极盛时,就含泪向其父贾政抱怨:“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三、解读密码之二十二回。

第二十二回灯谜元春向大观园送来了一则灯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惊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玩物”,这一灯谜的谜底就是爆竹,也是预示着人生如炮仗,一“轰”而散,贾政看了这些灯谜,也是摇了摇头走了的。

四、解读密码之九十五回。

先是传言元妃过世,后又正式从宫中传来元春已死的消息: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卯年属兔,寅月为虎,按照周易的理论,这就是‘比’而又‘比’,‘劫’而又‘劫’”了,况且之前有过一段元春病重的描述,加上生命之无常,元贵妃之突然死亡就不足为怪了。


松楠庄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