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戶莫讓「白露節」變成「白露劫」


水產養殖戶莫讓“白露節”變成“白露劫”


“白露“是一個對淡水魚養殖影響比較大的節氣,這個階段白天溫度高達30多度,夜晚降到20多度,晝夜溫差達10多度,這個溫度的變化非常適合寄生蟲、細菌等病原生物的生長繁殖。白露時節的水質波動變化大,空氣溼度變化大,白天的空氣溼度極低,夜晚空氣溼度高,由於降溫,還會有露珠。這時水產養殖動物若是體質弱的話,極易爆發各種疾病。此時更是草魚苗種養殖發病的非常時期,有的死亡慘重,甚至會全軍覆沒,養殖戶稱為“白露瘟”。

1、“白露”對水產養殖生產影響

(1)晝夜溫差大,魚塘容易泛底,導致養殖動物浮頭泛塘;

(2)水溫適宜各種病原生物的生長繁殖,如寄生蟲、細菌、病毒等,養殖的水產動物容易爆發各種疾病,如寄生蟲病、爛鰓病、出血病、腸炎病等;

(3)水質不穩定,很多養殖水體水質過濃、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含量過高,水質問題嚴重,部分魚塘出現嚴重的閉口現象,甚至中毒死魚;

(4)水溫相對合適,投餵量足,投餵量過高容易導致水產養殖動物消化負荷重,肝膽、腸道等器官出問題,腸炎、肝膽病問題時有發生。近期養殖戶魚塘的草魚苗最易爆發車輪蟲、指環蟲、錨頭蚤病、細菌性爛鰓、出血病、肝膽綜合症等,受白露影響比較大的就是草魚出血病和寄生蟲病。

2、應對措施

白露前後的天氣對魚塘是極為不利的,只有在平時多做好各方面的預防工作。

(1)應激反應,白露期間最怕的就是應激了,殺蟲、消毒都儘量避開刺激性大的藥物;

(2)正確投餵,白露期間,建議喂料稍微改變,飼料要適當少喂,下午喂料適當減少,多喂飼料會帶來消化不良而且也會造成浪費,還不如少喂來提高消化利用率,這時候適當用點乳酸菌,也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收穫;

(3)適時增氧,增氧機要多開,避免因為降溫,或者池塘泛底,引起的缺氧;

(4)消毒改底,這個階段是魚類生長的旺季,投餵量比較大,塘底也比較髒,很多魚塘敗血症的引起都是因為底質惡化,堅持定期消毒,用生物法改底,微生物底質改良劑, 能發揮各菌種的協同作用,將殘餌、排洩物、動植物屍體等影響底質變壞的隱患及時分解消除,另外季節的突然轉換,很容易倒藻。倒藻,可以採取提前殺藻,特別是那些水濃的塘。

在此提醒大家:近期早晨早點起床巡塘,早晨魚塘溶解氧低,病魚大多會靠邊,當正常天氣,魚的採食量突然降低你就要小心了,一旦發現情況要及時檢測,對症施藥,有些養殖戶喜歡選擇拖,認為死幾條魚是正常現象,但是死魚是有原因的,弄清楚原因才能決定處理還是不處理,如果是疾病問題,在這個季節應該及時處理防止出現病情惡化導致後面大量死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