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买合资“丐中丐”,也不买低价高配的自主车是什么心态?

梦在无垠行


购车选择合资车还是自主品牌汽车,往往是比较纠结的事情,尤其是十万左右的车子。一方面合资车质量更有保障,但是配置一般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自主品牌汽车性价比特别高,而质量稳定可靠性还是让消费者有所顾虑的。中高端车型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弱势,这个可以直接选择合资车或者进口车即可。那么又该如何看待"宁买合资丐中丐,不买高配国产车"呢?



合资低端车型配置往往都是比较的寒酸,以销量比较好的本田飞度、大众捷达来说,纵然销量很不错的,但是配置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钢轮毂、后轮鼓刹、无雾灯、无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中控均为硬塑料,除了发动机技术稳定可靠一些,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


纵然合资低配车型配置低,性价比不高,但是销量也还是比较出色的。一方面原因是大家购车往往把汽车的质量放在第一位,而合资车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并且在保值率和耐久性方面同样拥有优势。

而自主品牌汽车曾经也是质量差,油耗大的代名词。虽然近年来自主品牌汽车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根深蒂固的不好印象短时间内也是无法彻底改变的,并且自主品牌汽车三大件方面与合资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信任导致很多消费宁愿选择合资低端车型也不会选择高配自主品牌汽车的。



中高端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汽车确实没有什么建树,就算是想支持自主品牌汽车,也会存在无车可选的问题。目前自主品牌汽车侧重点还是低端车型。因为比较注重,取得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中低端汽车销量还是比较不错的,诚然这也是用丰富的配置来换取的。


就10万元左右或者以内的车型来说,个人觉得自主品牌汽车是完全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主流车型各方面表现也并不差,并且很多配置都是比较实用的。但是中高端车型,直接选择自主品牌汽车即可,这方面确实是自主品牌所欠缺的。


小强说说车


其实,买车就是买得一种信任,有人觉得更信得过合资品牌,就算你是丐中丐,我就选你。信不过自主品牌,就算你再怎么低价高配就也不选你。

现在这自主品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了,外形上聘请各国设计大咖,或者国内精英,设计得颜值一个比一个高,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跃升,内饰上也舍得下本钱,各种软包大屏什么的,还有空气净化、NVH什么的也都给你弄得妥妥的。至于配置什么的,那就更不用多说了,能招呼的都给你招呼上。而自主品牌最为让人诟病的就是其产品的可靠性了

虽然说自主品牌有了进步,但这只是从整体上来说,庞大的数量之下,难免良莠不齐。SUV的消费热潮,再加上部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使得部分品牌盲目自信,没能及时提升质量,改进品质,提高可靠性。这也不由得人家不信任自主品牌。

从整体上来说,自主品牌值得信任,但在具体选择上,当然还是要擦亮眼睛。


汽车很听话


作为当初也在国产车和合资车中间纠结的车主,我表达一下我的看法和经历,16年3月,刚毕业不到一年,威海上班,烟台的老家,想买个车方便一些,于是趁着周末去看了看,分别是奇瑞,吉利,大众,韩系车和日系车不考虑,因为他们中高端车还可以,A级车纯属坑人,这是我修车行朋友的感叹,检修的时候轻轻一掰就拆下来零件了,言归正传,说买车。

奇瑞,想买艾瑞泽7,但店里说没货,要三个月,没办法,不考虑了,4s店没多说啥,也算客气,起码也给倒了杯水

吉利,想买帝豪,或是咬咬牙买博瑞,去店里巴拉巴拉说了一个小时,除非我交定金,否则不谈优惠,就看官方指导价就行,连杯水都没有,开始来的时候说“哎呀,一会儿走的时候送你去车站”,因为我没交定金,我走的时候人家起身说了句嗯,你考虑考虑吧,就走了。这不是高潮啊,销售员有我微信,我发了微信问不通版本有什么区别,五个字,轮胎,方向盘,因为我心里觉着这服务也太差了,去大众家转了转就定了朗逸了,第二周工作日,我在开会,没接到,第二遍同事接了,说他已经买了大众了,然后我回来以后就发现手机上来了一条短信,骂我的,很难听,说我算什么男人,不买就不买,删微信,不买车为什么不告诉她一声,不接电话算什么男人,哎呦我擦,我买个车难不成还得把你娶回家伺候着不成?我投诉,人家客服说我不是他们的客户,管不了,呵呵哒

大众,之前家里好多人也都是大众,就算你们说的信仰吧,不能说没有小毛病,但是不影响,还是很省心的,去看车人家很热心,价格,优惠,礼包,什么都清清楚楚,因为临近中午还得订了一份工作餐,虽然我没吃,但印象真的不错,提车改装的时候师傅也很耐心跟我聊

插一个我同事买的海马,提车一个月车门漏风,空调不出风,去4s店检测,说密封条掉了,空调里塞了纸,是装配期间的质量问题,我同事很火,这种质量你们出厂不检查么,你得给我个说法,我开车过来三十多公里。售后说,你爱在这修就给你免费修,不爱修你爱上哪修去哪修,我同事问你什么态度,我还没提什么要求你就这个样,信不信我投诉你。“你爱上哪投诉上哪投诉,车的质量问题,我们就是卖车的”,最后还是在这修了,毕竟不能跟钱过不去,而且在外面修肯定这边就不质保了。

综上,我们不是不愿意买国产车,我们也不是迷信合资车,起码你要么有质量,要么有服务,你总得占一样吧,你不能一边喊着让我们支持国货一边欺负人是吧,国产车不否认进步巨大,但缺少的是服务和管理,我们不是富二代,我买个车也是辛辛苦苦挣得钱,对不对?


宗介191183835


我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我的车是国产车,我买车是为了上班方便,旅游方便!我的车8年了跑了不到二十万公里,车况没什么问题吧!我想说的是我身边的朋友十个买车的人7个每年驾驶都不超过2万公里,十年都跑不了二十万公里,现在的车哪个二十万公里就不能开了?我的车上西藏下云南,没出什么问题,朋友都问我换个车呗,我没舍得换,我的想法是有几十万去换个车回来还是一样的开,有这些钱每年可以快快乐乐的旅游旅游,穷家富路啊,出门了多少钱都能花掉!最后总结自己对买车的看法,自己的钱想买什么样的车是自己的事,都是成年人了,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幸福的度


中国有句老话叫“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不过在国人购车信仰上,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有很多人宁买更贵的合资“丐中丐”,也不买自主的低价高配。抛去合资车更有面子的想法,其实还是因为大家普遍相信合资车的品质更好。

其实说实话,在自己没有买车之前,我也更加偏向于合资车,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相信合资品牌的力量。后来自己去选车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品牌力量可能是被大家神话了,实际开起来合资、自主的差别并没有那么大。而且在10-15万的预算内,大多数自主车型要比合资车的性价比更高。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约好一起去买车,我们俩都是十万左右的预算,又都倾向于

SUV车型,几位汽车行业的朋友建议我们,合资车可以选丐版的缤智,国产车可选高配的帝豪GS。

我和朋友选择了一个周末去4S店试驾,先去的吉利4S店,直奔主题试驾了帝豪GS。从外观上来看,它很符合我的胃口。原来在网上看最喜欢红色,但是4S店里只有香槟金的,前脸的线圈外侧还有一圈红色包围,运动风十足。再加上鹰眼式LED大灯、流畅整体线条,整体给人感觉干练中带了点霸气,很适合我。

在内饰方面,帝豪GS在用料上也非常地道,采用的大多都是软质材料,仪表盘上方还有皮质覆盖,看上去有档次,而且触感也非常好,车内几乎闻不到新车的刺鼻味道。

在上路体验之前,4S店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大概讲了一下帝豪GS的配置。在众多配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全速ACC配置。先说全速ACC,它比普通的定速巡航更加安全,前车减速了你的车也会跟着减速,前车停了你的车也能跟停,前车又走了你的车还能跟着走,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智能的“小跟班”,减轻了我们开车的疲劳,还保障了我们的安全。

了解完配置之后,我们开车上路体验了一把。它的动力输出还可以,前期舍得给油那速度感还是不错的。方向盘操作起来也很轻松,换挡很平顺,整体行驶过程挺顺畅,这样的动力对于平时代步来说,已经足够了。与此同时,它的底盘高度达到了193mm,比很多紧凑型SUV都要高,这就提升了它的通过性,即使是野外路面也不打怵。

总体体验下来,我和我朋友都觉得还不错,但买东西总要有对比才能做出选择。所以,我们接着去看了缤智,由于预算有限,只能选择最低配的一款。

外观上,稳重大气缤智挺耐看的,就颜值来说还是见仁见智,我比较喜欢偏时尚一点的,而我朋友则喜欢简单大气的,缤智的造型就很适合他。

缤智的内饰材料方面塑料感较强,天气又热,味道不太好闻。配置上面,丐版当然很寒酸了,帝豪GS的全景天窗、ACC自适应巡航、胎压监测、行车记录仪这些都没有。而且5英寸的中控屏幕与帝豪GS8英寸的屏幕相比小很多。更可怜的是,缤智没有车机互联功能,听歌只能靠插U盘或是放CD的方式,太老古董了。不过在动力上,缤智还是做到了这个价位应该有的水平,不管是加速还是操控都很给力,但是跟我开帝豪GS的感觉相差不大。

最终体验完之后,我决定入手帝豪GS红色领潮版,而我的朋友还是拗不过“合资心结”,选择了丐版缤智。反正最后我们各自都挺开心的,都买到了自己喜欢的。其实,不管是买“丐中丐”的合资车还是便宜的顶配自主车,买到自己喜欢的不就得了,至于开起来好不好用,谁开谁知道。


梦在无垠行


从05年开始 家里前后买了五辆车 先后顺序是奇瑞QQ 标志206 奇瑞a3 标志307 吉普自由侠 从开车的感觉来说顺序是这样的奇瑞QQ<206<奇瑞a3<307<自由侠,奇瑞QQ已经卖掉 行驶里程13万公里基本无修 换过排气管,206也已经卖掉 行驶里程32万公里 经常开着自驾游里程比较多 后期维修很多 闹心 奇瑞a3我现在开了17万公里 发动机无修但是底盘上换过好几个零件了 曾经装了350公斤货从苏州拉到常州 平时基本每天装货100多公斤 轿车当小面用了 结实可靠 油耗平时9个左右 307行驶里程10万公里 买菜车 没什么优点也没什么缺点 行驶感觉和奇瑞a3相差不多 高速上的驾驶感觉还不如奇瑞a3 自由侠行驶里程3万公里 噪音控制得非常好 比前四辆车都好 油耗也低 并没有网上说的换挡顿挫之类的毛病 行驶途中很柔顺 但是品控有问题 700公里的时候前避震断了一根 我的206和307都是1.6升自动挡 这个变速箱拖了不少后腿 行驶感觉差 电磁阀经常发生故障 所以开车感觉不如奇瑞a3 至于那些没有开过国产车就胡说的 我看主要原因还是有心理原因


天空之城138700081


我是丐中丐,骊威手动低配。先说说选择这款车的原因。本来买车的时候想买个二手的车,具体什么车也没定,后来受时间和汽车知识的限制,果断放弃了二手车,决定直接买新车。其实早在想买车之前就想买车就买捷达,高保值,低故障,低油耗,修车便宜,直到我有买车的能力的时候才发现,我能买到的捷达已经不是我想要的那个捷达了,于是听人推荐去看了骊威。说实话,一眼中。因为当时我想买一个车可以能多拉一些货,但是又不想买面包,所以,骊威后背箱就这样完全符合我的要求,看完车回来特意了解了一下保值,故障,油耗等等,也都算合格,果断拿下。目前开了不到两年,没出过任何问题。很满意。再来说说不买国产的原因吧,国产的是真便宜,骊威的价可以买同级别的高配加赠送各种礼品了,但是我认为高配和赠送的都不是我需要的,比如什么真皮座椅啊,电加热啊,导航啊之类的,然后赠送什么铝合金轮毂啊,我真得不感兴趣,感觉没啥用,想用的自己去汽配城随便花点钱就搞定了,所以,没买。还是说一下骊威的缺点吧,没有天窗,非常遗憾


起名字头就疼


首先这个问题并不是绝对的。而买合资裸奔版而不买自主低价高配版不外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部分人是因为固有的情节。我们汽车业起步较晚,在以前的大环境中造的汽车,确实无论从质量还是性能方面来说,较合资品牌都有着不小的差距,所以只能以配置作为吸引人的噱头。

第二部分人则是面子。说的不好听的是为了装X,总觉得开合资车就高人一等的感觉,这种崇洋媚外的心理态势跟朋友圈晒你的黑人朋友是一个道理,尽管可能是昨晚刚认识的,但是贴着国外标呢,毕竟车圈鄙视链一直都存在。

以前说宁愿买“丐中丐”也不愿意买自主低价高配车或许真的没什么,因为毕竟汽车确实造的比别人差,但是自主品牌经过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已经涌现出大批的质量与性能为代表的佳作,一个个自主品牌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强势崛起,自主品牌用实力证明:要价格、要配置我们确实有,但是要质量、要性能,我们一样不差。

所以说,现在如果还有人说宁买合资丐中丐,不买自主低价高配版,小编只能由衷的对你说一声,挺住!


Myautotime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5年前,我或许会说,这是因为部分车主不在意那些花哨的配置,更在意汽车质量稳定性,所以宁愿选择除了发动机和车壳子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合资丐中丐,也不买国产的低价高配车。



但是时间已经来到2018年,自主品牌的发展日日新月异,不说全面追赶上合资品牌,起码在10万元级别,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几乎是没有什么差别的。要说质量稳定性、故障率、技术水平等,说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也丝毫不为过。



这种时候,还有大把人宁愿买合资“丐中丐”,而不愿意选择低价高配的自主品牌(事实上说低价高配有点不合适,说性价比更高更贴切一点),总结起来无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虚荣心作祟

这个很好理解,目前国内的舆论环境,基本上还是觉得合资品牌比自主品牌的车有面子,即便是有时候价位更低的合资品牌车型,就因为挂了一个大众或者本田的车标,哪怕落地10万都不到,但是见到哈佛H6、吉利博越等,依然能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



这种人只能说是内心极度自卑,只能寄希望于一些外在的物品来增加自己的虚荣心。事实上也是这类人,对自主品牌是最为纠结。内心觉得自主品牌性价比高,但是为了面子,咬牙也要上合资。哪怕时候后悔,也是打落牙往肚子里咽。

其二、观念老旧

事实上,目前这样的人还不少。他们严重,自主品牌就是不行,合资品牌就是好。说到奇瑞,立马就想到“修车排队”,说到本田,里面就想到“发动机好”等等。



这一类人,主要的问题就是不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一旦形成自己的认知以后,就很难改变。殊不知,自主品牌目前的质量已经相当可以,奇瑞也不再是“修车排队”,相反整体的品控算是相当不错,本田的发动机也不是那么好到令人咋舌,反倒是第一个第一个因为机油增多遭到禁售的就是本田。

所以,这一类人的观点是以为陈旧的目光看新事物导致的。往往这些都是老一辈的人,观念也很难再改变。他们一般买“丐中丐”合资,也没什么后悔,坚持自己的坚持,这样也很好。


车无定论


对这个问题个人确实蛮感兴趣的。也讨论上一二。

首先,我们一起来分析下宁买合资丐中丐的可能是什么人。

一般这类人群购车预算会在15万以内,再保守一点说预算20万到顶,其中以5-10万购车预算的人最多;多为首购车;多偏好于轿车,对油耗、质量要求很高;对车了解的不多…

这类人群购车有个很大的特点:固有认知比现有的情况更为重要,他们更愿意相信市场上的传播的口碑,不管是真的假的,好的坏的。买车的时候他们考量的重点不在于车子配置、用材、空间…他们更看重的是合资这个帽子。

再来说说,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迷信合资呢?

一来是自主品牌这几年发展确实太快了,很多不是汽车爱好人士,信息没能及时更新,还是停留在QQ、熊猫那个年代认知。

第二个在于他们可能有朋友或者自己使用过自主的车,就以质量稳定性来讲,自主与合资确实有点差距。主要是小毛病比较多(合资也有毛病)。但这些对于怕麻烦的一群人那是天灾,恨不得车子一开十年,啥东西不动,啥毛病没有。

第三个是面子问题。在部分心中觉得合资车要高一等,开着有面子。特别是农村地区,这个此车现象非常普遍。以前比有没有,现在比好不好了。过年的时候往村路口一站,合资车比比皆是。

其实,现在15万以内的自主车已有和合资抗衡的资本,从全国来销售数据来看,60%以上的人还是会选择自主,而且这个比例会继续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