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醫院,聽診器成爲護士的「標配」

在人們印象裡,聽診器從來都是醫生的“專屬”,但在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聽診器卻成了護士的“標配”。這一“歷史性”小變革,又實現了怎樣的醫改“人本位”大跨越呢?

“曉英(化名),你感覺怎麼樣,有不舒服的地方嗎?現在已經術後1小時了,我來給你聽聽肚子,評估一下腸道蠕動情況,好嗎?”在威縣人民醫院產科病房裡,護士王月麗正在向產婦瞭解恢復情況。她將捂熱的聽診器胸件熟練地放在產婦臍周,約1分鐘後告訴產婦:“你的肚子咕嚕咕嚕響了,現在我們來喝兩小口水。然後要注意休息,十分鐘後我再來看你。”然後,產婦在王月麗指導下喝了術後第一次水。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產二科護士長劉蕾介紹到:“產科聽診主要做腹部聽診,拿剖宮產術後病人為例,以前我們都是病人肛門排氣後才可以進食,現在我們通過對腸鳴音的規範評估,產婦進食時間由以前的平均48小時縮短為平均6小時。進食的提前,使產婦的奶水分泌提前了12小時左右。”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該院護理主管副院長宋長更介紹到:“護士聽診是人本位護理的一項基本要求,在兒科、內科等科室,我們的護士也能像醫生一樣為患者開展肺部、心臟聽診,判斷患者病情發展,為醫生下一步治療方案提供有效信息,為臨床醫生採取正確護理措施提供依據。通過人本位護理的專業評估,在病人護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剖宮產術後患者最早1小時喝水,4.5小時下地;髖關節、膝關節置換術後5.5小時下地活動......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術後併發症的發生,保障了患者安全。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據瞭解,威縣人民醫院自2014年開展人本位護理以來,護理水平有了質的飛躍,護士由原來的單純扎針、輸液轉變為主動評估、主動分析、主動報告;同時開展的“醫護一體化”查房,護士參與到診療方案的制定,專業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呼吸內科護士會看胸片,心內科護士能看心電圖在人民醫院已經是很平常的事了。

對此,該院院長孫英勇介紹說:“人本位護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護理聽診只是其中一項基礎工作。我們醫院先後制定出臺了1000餘項護理規範和評價標準,讓每個護理人員做到了有規範和標準可依。護士工作在臨床一線,護士具備了病情觀察評估能力,是保障病人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我們護士的聽診器不是擺樣子,而是出真招,護士真正成為了醫生的哨兵”

通訊員:呂建叢 董強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这家医院,听诊器成为护士的“标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