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陽原物產豐富

有很多獨特的產品、美食

這是個哪怕只是為了逛吃逛吃

都值得來一趟的地方

這裡很多東西說起來知道

但是細究之下,其實並不瞭解

當地人可能都不知道的那些事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你只知這兒有皮草,有玉石

來這兒可以買買買

但你可能不知道

裘皮衣

咱陽原素有“毛皮之鄉”的美譽,碎皮縫製工藝獨樹一幟。

毛皮加工始於金元,盛於明清,“毛毛匠” 之技藝傳承至今,特別是以加工邊、條、頭、尾、腿等貂皮碎料為主的“碎皮縫製”技藝享譽世界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攝/陳勇

陽原毛皮產業緊緊依靠“碎皮縫製”與“穿網編制”兩大技術,走出了一條裘皮工藝化、時尚化之路。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興建了中國·陽原皮毛大市場、陽原·國際裘皮城,相繼建成裘皮城精品商城、裘皮城廣場、毛皮文化博物館、皮草風情街、碎皮交易中心等綜合配套工程,形成了完整的毛皮加工貿易體系。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目前,陽原國際裘皮城景區已通過4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價。

來裘皮城買件實惠漂亮的大衣


泥河美玉石

陽原美玉石,你可能早有耳聞,可你知道它早已遠銷法國了嗎?

民國《陽原縣誌》記:“本縣北山多產早瑪瑙,較普通者色稍黃,開採年代至早。……農暇量力開採,售至縣城火石作坊,製造煙咀、圖章、文玩等物,銷於平津等處。甚且遠至法之巴黎。”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陽原泥河灣美玉石,是含二氧化硅微晶體的一系列瑪瑙礦石。美玉石溫潤如玉,撫摸如嬰兒肌膚。中心有水的一種瑪瑙稱為水膽瑪瑙,是極好的玉雕材料。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泥河石文化城、張家口泥河灣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是陽原縣內較大的泥河石加工、銷售基地。陽原美玉石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成為人們收藏、把玩、觀賞的藝術新寵。

除了好看的、好玩的、

這兒還有絕不能錯過的美食小吃

這些咱陽原人從小吃到大的東西

好吃也充滿了回憶

可不僅會勾起饞蟲

也會讓你瞭解它背後的意義

羅非魚

羅非魚屬熱帶魚,北方極為罕見。可就是這罕見的羅非魚,咱陽原有的是。

2002年,陽原縣在澡洗塘村開始搞溫水規模養殖羅非魚試驗,獲得成功後,又在大灣臺村等有溫水資源的地方推開,每年可繁殖羅非魚苗60噸。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不僅養殖成功了,還獲得了國家統一標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張家口市唯一獲得此類認證的農產品。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大家都知道羅非魚蛋白質含量高,富含多種氨基酸和心臟代謝不可缺少的硒元素,是優質高蛋白食品。

化稍營驢肉

素有“天上龍肉,地下驢肉”美稱之驢肉,尤以陽原化稍營驢肉聞名。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化稍營驢肉取材於本地桑陽驢,驢肉肉質鮮嫩而不肥膩;配以取自於泥河灣天然、純淨的深層水煮制;再加上百年考究做工、獨特工藝秘方和不添加任何藥味作料,決定了它是正宗的綠色食品。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化稍營驢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肉類,凡途經陽原的八方遊人、食客,一定飽飽地吃上一頓驢肉才算不虛此行。

圪渣餅

你知道陽原特產圪渣餅已有七百多年曆史了嗎?它還被列人張家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咱陽原的圪渣餅選料精良,工藝考究。烤制好的圪渣餅為半透明狀的圓形薄餅,色澤金黃,油光閃亮,層層相迭,每張有25層之多,素有“千層餅”之稱。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吃時,酥、脆、香、甜,別有風味,異常可口。當地人稱“鍋巴”為“圪渣”又因其薄脆,所以起名為“圪渣餅”。

鸚哥綠豆

陽原盛產綠豆,2002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陽原縣為“河北綠豆之鄉”。

咱們這兒的鸚哥綠豆粒大顆勻,深綠有光,因酷似鸚鵡羽毛的顏色,故有“鸚哥綠豆”之美名。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和普通綠豆不同的是,鸚哥綠豆色澤光亮、香氣醇厚、味道純正,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相纖維、細口感,富食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屬天然綠色食品,是陽原傳統農業特產。

鸚哥綠豆具有豆味濃香、好煮易爛、含澱粉率高的特點,用其製作的粉條、粉絲、粉皮及傳統糕點綠豆糕等,品質上乘,深受歡迎。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鸚哥綠豆已列人《河北省食用互類品和志》和《國家商品目錄》中,出口東南亞、歐美、日本等國家和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

供佛杏

供佛杏可是陽原的特色產品,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據瞭解,民國初年,南口村安樂寺高僧門靜外出講經帶回兩株杏樹苗,親手栽在寺院前的菜園內。門靜禪師將熟杏採摘下來,專門用於佛事活動,供奉諸佛、菩薩,故起名“供佛杏”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供佛杏生長於山區,得當地水土滋養,個大圓潤,紅裡透黃,鮮美可觀。酸甜可口,香味濃郁,是杏中極品,甚為罕見。單是看看圖,彷彿厚實的杏肉已經被咬開,酸甜的汁水早就在嘴裡打轉了。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這供佛杏含有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以及9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被專家鑑定為高營養奇特果品,是陽原“美味五品”之首,還被譽為“京西第一杏”。

黃糕

說起黃糕,這裡面可大有講究了。數千年來,陽原人一直延續著種黍子吃糕的習慣,民間有“三十里莜麵,四十里糕,蕎麵十里餓斷腰”的說法。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做糕時需用溫水和麵,然後將面散開來放在籠屜上,旺火蒸大約15分鐘出鍋,盛在一個大盆裡,開始揉麵,又叫“揣糕”。面很燙,取一碗涼開水,把手放在涼水裡浸一下,要不斷地浸,揣好的糕極富有光澤且很有彈性,“啪“的一聲把糕翻過來。

最後還要趁著熱勁在上邊抹上一點葫麻油,立馬就會泛起一層細泡,一個個小油泡象一隻只會說話的小眼睛,眨呀眨,使得黃糕閃出了金光……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油炸糕,在黃糕的基礎上做的,是糕中的極品。要在裡面包紅糖或豆餡兒。吃包糖糕時,又燙又甜的糖汁順嘴角往下流,再伸出舌頭四下一轉,將嘴唇上的糖汁兒舔乾淨,滿口留香。

油皮

咱陽原豆子多,風味小吃中的豆製品也多,如豆腐皮、豆腐乾、豆腐絲等。

油皮是製作這些豆製品時的副產品,在燒煮豆漿時表面結成的一層蛋白質薄漠即油皮。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製作油皮的關鍵在挑皮上,煮熱的豆漿,要靜置10分鐘左右,表面上會結層薄膜。挑皮的工具是當地隨處可見的高粱秸種,秸稈上固定一個釘子般的小柄,用這個工具,沿著鍋邊,慢慢悉心地揭起這層薄膜。

陽原油皮已有上千年的製作工藝,張張片片都是鵝黃鵝黃的絲絹般柔曼輕盈,那光滑的表面,如透香的凝脂。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最正宗的陽原油皮,無論怎樣揉搓,都不會有一絲裂縫、更不會掉渣掉角,清水芙蓉般青翠欲滴,讓人不得不憐愛,甚至有要生吞活剝的慾望。

涼粉

涼粉是陽原具有地方風味的冷食品,尤以揣骨疃涼粉最為有名。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涼粉一般分綠豆粉、豌豆粉、蕎麥粉、澱粉、玉米粉等幾種。用綠豆麵製作的綠粉坨和用豌豆麵製作的黃粉坨,均香味濃郁,是涼粉中的佳品。

這才是最正宗的陽原特色,有些事兒本地人都不見得知道!

做好的粉坨先用鐵礤或劃粉刀擦割成纖細條狀放人碗或盤內,再放上香油、陳醋、鹽水、味精、蒜蓉、芥末油、辣椒油以及蔥絲、芫荽等多種佐料,拌好後美味可口,柔而不黏,滑而不膩,辛香人肺,清涼氣爽,是最佳的冷食小吃。


這麼多好吃的

單是想想就要流口水了

沒吃過、沒吃明白的老鄉們

記得再去吃吃看

快轉發給朋友們

如果外地人來咱陽原

咱就帶他去看這些、吃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