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雪景怎么设置白平衡和感光度,才能把雪拍的特别白?

金蝉秋韵


在讲如何把雪拍的雪白、透亮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法则,大家懂了这个法则就知道怎么拍了,这个法则是:白加黑减。



什么是白加黑减?

简单来说就是你拍摄的场景大面积为黑色时那么你要减少曝光,拍摄的场景大面积为白色时你要增加曝光。

可能很多人不理解场景大面积为白色还增加曝光,那拍出来的照片岂不是会过曝?画面大面积为黑色还减少曝光,那拍出来的照片岂不是会曝光不足? 大家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对相机的理解不够。

大家可以拿自己的相机拍摄纯黑或者纯白的物体,你会发现拍出来的照片是灰色的,这和相机的测光系统有关。

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看见物体,相机之所以能够拍摄物体,是因为物体本身会反射光线,相机的测光系统就是通过收集物体的反射光线,从而计算出曝光量的。

而不同的物体其反射光线的能力不同,人眼对光线很敏感,能直接判断出画面是黑色还是白色。但是相机不行啊,相机是没办法判断出这个物体反射光线的能力的,所以就需要人为的给相机一个标准。

在很早以前科学家就通过统计发现大自然中物体的平均反射率是18%,所以相机的标准就设定为18%。 所以相机将所拍的场景无论黑白都定义为18%灰(中灰),也就是说你对着有大面积黑色、大面积白色的场景测光,拍出来的是中灰。

那么在拍摄有大面积黑色、大面积白色的场景时,就要注意使用曝光补偿,以还原场景中的真实色彩。

下面我做个试验,用相机拍摄白色的纸和黑色的笔记本。


如果我不做曝光补偿,那么白色的纸拍出来是灰色,黑色的笔记本拍出来也是灰色。



相机有了统一的标准,无论你拍摄高反光物体还是拍摄低反光物体,相机都会以18%的反光率来作为标准测光。

雪景是高反光物体,它的反光率高达98%,所以相机自动测光拍出来的雪景就是偏灰白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增加曝光,才能拍出雪白、透亮的雪景。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

未做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0.5:


曝光补偿+1:

再给大家看两个拍雪的案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摄影初级班


拍雪景怎么设置白平衡和感光度,才能把雪拍的特别白?



先说说白平衡,雪天会偏蓝色,建议可以用阴天模式或者7000-8000的K值试试,

感光度, 可以适当的增加到200,或者400,主要还是看天气情况来调整


增加曝光值,无论你用什么测光方式(相机以18%灰为测光),雪景会是大面积的白,相机就会认为,曝光量应该减,所以以相机数据直接拍出来的照片会不够白,这时可以通过相机增加曝光值,如+2/3到2档试试,看看多少才合适。(在AV,S、P档下才有作用)

如果是在M档下,可以以相机测光后,在开大一到两的光圈,或在增高感光度,或放慢快门速度,


摄影PS教学666


雪拍的不够白,是相机曝光不足导致的,和白平衡、感光度没有直接关系:



一、雪景“不白”的原因:18度灰测光原则

雪景不白,是因为白雪反射率高,相机测光系统依据18度灰原则,认为画面有过曝倾向,因此会自动降低曝光,让白雪变成“灰雪”:


二、雪景“不白”的解决方法:使用曝光补偿增加曝光量

解决白雪不白的方法,不是矫正白平衡,也不是调节感光度,而是使用曝光补偿增加0.5至1ev左右的曝光量。以上图为例,增加1ev曝光后,效果基本符合实际场景:

三、曝光补偿的具体使用方法

无论尼康还是佳能,启用曝光补偿的方法都是按下曝光补偿按钮,配合波轮进行增减,只不过按钮位置不同而已:


尼康曝光补偿按钮位置:

佳能曝光补偿按钮位置:


具体补偿程度可参照曝光指示条进行调节:

尼康曝光指示条位置:

佳能曝光指示条位置:





四、提示与建议

1、拍摄雪景前手动矫正白平衡没有太大意义

雪景不白是相机执行测光算法造成的,不是白平衡不准造成的。即使使用白卡或灰卡矫正完毕,实际拍摄时一样可能拍成“灰雪”。白平衡矫正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极端色温、复杂色彩或光线条件,这点要明白。

2、实际曝光补偿量要依据具体情况确定

很多朋友都觉得:说那么多干啥,不如直接给我个具体参数实在。但由于画面中白雪所占比例会影响测光系统检测到的反射光强,因此不同场景甚至同一场景的不同构图都会影响最终的补偿量。我只能说,从经验出发,一般增加0.5-1左右即可。

如果确实没有把握,可以启用曝光包围,后期选择一张曝光合适的片子即可:



爱摄影、爱生活,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提高🙏


小k印像


感光度是跟曝光和拍摄速度联系的,拍雪景如果光线好,感光度范围就是在50—100之间。为什么经常拍出来的雪灰灰暗暗的,正确测光和正确曝光是拍摄雪景照片成败的关键。由于雪是白色,大片雪地会令相机的测光功能未够准确,在这时候就需要调教机身内的曝光值,以得到理想的画面。果你习惯用A档拍摄,那么需要将你的曝光补偿增加至+0.3--+1.0

如果你习惯用M档拍摄,那么就将曝光指针偏向+0.3--+1.0,拍雪景最好用M当,手动调整曝光更准确。最好不要用感光度来调节,因为感光度高了会影响画质,出现糟点。如果光线实在不足,可以适当提高感光度,或者上三脚架拍摄。这样不会影响画质。





梅寒摄影


其实白平衡并不是说拍的时候就一定要设置的非常准确,后期完全可调!关于iso的设置、那当然也是尽量低一些比较好了。

关于白平衡

其实我拍摄雪景大多数都是用的自动白平衡,但这个也要看环境光线,比如在路灯下拍摄 可能就会有些偏黄,但我一般都是raw格式拍摄。所以后期修正白平衡很简单!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调整到我想要的感觉,所以大家拍摄的时候 白平衡并不用花太多时间去调整它、设置一个自动 然后用raw格式尽情的拍就是了。回过头来说、就算你用自动白平衡,你也可以用白平衡漂移的办法来微调它!所以别觉得自动就是傻瓜模式、经过适当的调整 自动白平衡其实非常好用。

关于iso

iso这个东西更不好说了,根据不同拍摄需求来定就好了。比如你装个脚架 拍摄雪夜景物、那么我们iso可以低一些,然后通过延长曝光时间来获得足够的亮度。这样的话低iso能够得到更为干净的高质量画质、同时通过长时间曝光又能得到足够的亮度!

又比如你想定格雪花飘落的瞬间,那么肯定会用到高速快门,这时候哪怕你全开光圈也有可能欠曝、怎么办呢? 当然是提高iso 以获得足够的曝光度了! 所以iso并不是一味的要低、该用高iso的时候就用!


现在明白了吗?雪你可以把它拍的很白、但并不是所有的雪都一定是白色,有的时候看起来还会有些蓝呢!

拍摄的时候还是以自己心里的画面为准、有的人喜欢真实、有的人喜欢梦幻,数码片子 后期调整就是了,当然你要是想拍出来原片就很好看,那么拍摄雪景普遍可以选择低iso 白平衡把它调整到偏青蓝的位置,同时避免阳光直射的时候拍摄! 这样的话原片拍出来都会感觉比较透一些的。





光影的光阴社


大夏天的来回答拍雪景的问题,也是特别冰爽。

冬天的时候,我在公众号上发了相关的帖子,现在修改一下再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 雪景啥时候拍?

雪刚停的时候应该是最好的拍摄时机了,这个时候地面还没有被人群踩得都是脚印,街上的行人也不算多。

树上、车上、装饰物上覆盖的白雪都还很完整,你完全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要的角度和位置。



当然,雪正在下时,也能拍出精彩的雪景。你可以记录飘飘落下的雪花,如果有三脚架就更好了,支起脚架,把快门速度调低,1/60s 以下就能拍出雪花落下时的轨迹。



另外不妨给镜头戴上遮光罩,既能防止眩光,又能防止雪花飘落在镜头上。



● 如何设置相机?

拍雪之前,首先必须对雪的特性有所了解。

我们都知道,雪的反光会导致相机曝光不准确,所以光依靠相机自动曝光的话,很容易因为相机的判断失误导致画面灰暗、色调单一。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己来进行手动曝光了。

因为雪天光线反射强烈,所以ISO不需要调得很高,正常的晴天ISO拍摄就好,像是ISO 100,200左右。


相机自动测光很容易欠曝


所谓“白加黑减”,因为相机在收到雪地强烈的反光后会自动作出判断,减少曝光,所以如果画面里的大部分面积是积雪覆盖的话,测光后增加1-2档EV曝光补偿是比较适合的。



又比如雪景中出现人物的时候,也不妨增加曝光,这样让画面更鲜活,当然如果你想刻意营造神秘感的话,也不妨减少曝光。



● 设置白平衡

要想获得色彩更为真实艳丽的雪景,我们还应该在拍摄前对相机进行白平衡设置,一般最好在拍摄前,拿一张白纸,通过自定义白平衡来校正,这样就可以获得艳丽而真实的图象了。

假如是在晴天的雪后,也可以直接使用日光白平衡进行拍摄,以提高整体图片的色彩饱和度。



相机的保暖也十分重要

另外,由于冬天气温低,空气也很潮湿,很有可能影响数码相机的使用,因此进行简单的防寒防潮处理是必要的。

如果你的不是这种相机——


Leica X-U 三防相机


Leica SL相机


建议最好购买保暖的皮套或者是弄个围巾,在不使用相机的时候把它放进去,以达到保暖的作用。


相机的羊皮套


工匠与艺人内胆包


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池。

低温情况下,电池耗电很快,所以在不拍摄时,我们最好把电池从机身上取下来,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当然最好还是多准备一块电池,不然拍到一半突然没电了也只能干着急。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当把相机从雪地的低温环境下拿到室内的温暖环境时,进屋之前先把相机上的雪都擦掉,以防化成水千万别马上给相机通电,因为急剧温差会使相机的内部空气产生的水蒸气,可能会导致相机内部元件受损。

应将相机从低温环境放入室内之后(最好用吹风气吹一下),等待一段时间再使用相机。


嗯,讲完以上的拍摄方法后,浑身都冷了好多度......如果觉得回答对你有用的话,可以收藏起来,到冬天下雪的时候再翻出来看看~


君峰影像


雪景拍摄最主要的是控制好照片的亮度,也是就曝光。其它的设置都是辅助。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帮助到你,也欢迎其它朋友评论补充你的经验。

白平衡

白平衡的作用是控制色温的,简单来说就是照片的冷暖色调,冷色偏蓝、暖色偏黄。只有在使用自动白平衡时,色温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时侯可以自定义。

1. 白平衡场景设置,相机会预设一些最常用的白平衡场景,可以尝试使用“日光”白平衡。

2. 使用K值设置,数值高偏暖,数值低偏冷,这个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 拍摄RAW格式照片,后期理论上可以无损调整白平衡。

感光度ISO

在大多数拍摄场景中,曝光三要素中的ISO是我们最不需要关心和设置的。最为简单的设置技巧是将ISO设置为一个自动的范围,(最低使用相机原生ISO,最高使用你能接受的画质下的最高ISO)比如(100-6400),相机会根据环境光自动选择适合的ISO。

曝光补偿

雪景拍摄最为重要的是控制好曝光,相机虽然能够自动控制照片亮度,但在取景时白色占主要画面比例时,相机会“觉得”照片过亮或过暗,相应的减少曝光,这时我们看到的照片就要比实际环境暗。“白加黑减”就是针对白色场景增加曝光,黑色场景减少曝光。可以尝试酌情增加曝光补偿+0.5-1EV,这个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实时高亮警报

如果相机有实时高亮警报功能,可以辅助我们观察曝光。雪景拍摄增加曝光补偿,只要没有显示高亮警报就可以。

欢迎点击我的头像关注,更多摄影技巧不断分享。


瓦力怪叔叔


这个问题对于摄影科班出身的人来说,他们在学校上学的时候是课程里面的一项小技能。我们使用的数码相机其实并没有多么的智能,每个数码相机里面都内置了一个测光表,有的可以选择矩阵测光,点测光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针对不同的拍摄环境和自己的“创新”拍摄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数码相机里面无论是哪种测光模式,相机都是通过对你准备拍摄的画面的明暗分布程度进行一个计算,然后根据该场景来指导数码相机的快门和光圈设置。当我们把相机对准一大片雪的时候,由于雪太白,太亮,根据测光里面的18度灰原理,相机会自作聪明地帮你把画面调的暗一些,目的是相机不希望你得到一张过度曝光的照片。


但相机根本不知道我们就是想要雪白的雪,而不是灰灰的,如果你注意到相机里面其实是有个曝光补偿的功能的,一般来讲我们在拍摄雪景的时候,如果希望的到雪是白色的雪,那么可以把曝光补偿提高2挡,目的是来修正相机的自作聪明。


纵横视觉ZoneFoto


同学你是直出嘛?

如果你用JPG直出的方式,前期的调教就很重要了。

这个问题里回答中大多数的照片都是雪后天晴,这个时候其实其实白平衡设置成自动就行。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雪后天阴,或者正在下雪,这个时候用自动白平衡可以,如果你觉得不够白,那么就用“晴天”白平衡,不要使用“阴天”白平衡。

因为阴天的时候色温值更高,相机中默认阴天白平衡“加黄”的程度更多,呈现出来照片自然就黄了,不会是你希望的白色。

如果上面的话不太理解,那么请记住用“晴天”白平衡就好。

不过其实我想说,阴天的情况下怎么拍你都是拍不白的。

说完白平衡再说曝光,拍雪景推荐你使用A档配合曝光补偿功能。

对于曝光补偿请记住“白加黑减”的口诀。加到1EV甚至都没问题,当然也不要一味的往上加造成过曝。

说了那么多,其实推荐你使用RAW拍摄,这样不管你是用了什么白平衡,曝光是否准确都可以通过后期的方式调整。


熊天宇Bearsce



关于雪景设置白平衡的话题我写过几篇相似的文章,感性趣的可以去我的头条号阅读。冬季摄影的题材离不开雪景,把雪拍的又白又通透成了不少初学者的一大难题。

其实只要设置一下曝光补偿即可。根据“白加黑减”的原理,我们把曝光补偿增加一档+0.3EV~0.7EV即可,白平衡设为自动,感光度设为100。

如果既想让雪白,又想让天空蓝,我们可以在拍摄的时候加一个滤镜。


欢迎参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