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理物品到整理人生,做真实的自己(上)

在得到上订阅了敬子老师的整理收纳课《如何做好断舍离》。敬子老师是广告学博士、大学老师,更是国内整理圈公认的一流整理师。敬子老师的声音、说话的语速和逻辑,都是我喜欢的。尤其她学贯中日,并将理论结合实际提炼的关于整理物品,整理人生的观点,深入浅出,极具操作性。

好东西需要分享,让我们跟随敬子老师一起走进整理的殿堂。敬子老师开宗名义直奔主题,先跟我们讲了扔东西的五个标准

1、一年没用过。并不是说一年没有用过,就一定要强迫扔掉。而是让你把一年没有用过当做一个提示的信号,可以让你想想到底发生了什么。

2、不需要。不需要的东西除了占据你的空间之外,还会耗费你管理它的时间和精力。“不需要”具体指的是对当下的你来说用不上了,“当下”指既不包括过去,也不包括未来,“你自己”指以你自己为中心。

3、不舒服。具体指的是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别扭和难受。生理上的好理解,心理上的比如:分手后给你带来负面感受的纪念物,穿上后别扭、纠结等。

4、不合适。一是不适合自己的状况和条件;二是与现在的生活形态、日常行为方式、生活场景是否匹配。

5、不心动。虽然它还没有坏,但是由于你对它已经无感甚至麻木,在生活当中只要有更有心动感的东西,你大抵不会选择它,所以实际上也是把它搁置在那里浪费了。

每个人都各有性格,每件物品也各含价值属性。敬子老师按照价值属性把物品分成五种,并给出每种物品相应的处理方式。

1、资产类物品。包括房产证、贵重金属、理财产品、收藏品等。这类物品需要集中而非分散保存,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资产状况有一个清晰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安排资产的增值。

2、消耗品。除了常见的食物、洗发水、纸巾等,全部的家居、家用电器、衣物等全是消耗品。这类物品一要快进快出,二在购物的时候要主动意识到它的时间周期。

3、存储品。比如卷纸你一般不会单买一卷,而是一提;洗发水不只买一瓶,而是家庭套装。这些日常用量之外的即是存储品。这类物品要做到健康存储,不因为打折和不安全感就囤货。

4、工具。这与日常理解的笤帚、螺丝刀不同,还包括衣物里面保暖的秋裤、书里面的工具书等。对于工具的整理,要做到花钱买好工具。

5、精神类物品。比如书籍、音像制品等文化物品;给生活增加气氛的香薰、蜡烛、抱枕、居家服;珠宝饰品、彩妆等关键场合提振信心的特殊物品。对于该类物品不要以实际上坏没坏作为标准,而要以能不能满足你的精神,作为淘汰的标准。

学完了理论,就要进入整理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分类。先把最容易辨认的类别拎出来,如衣物、书籍、文件、饮食物品、清洁物品五类;再归置不可描述类物品,如文具、药品、电子产品、兴趣用品、宠物用品、差旅用品等;最后是人生物品,包括有纪念意义的回忆物品和为未来做准备的梦想物品。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整理这七类物品。

第二步:一次性集中。越是集中整理,整理的效果就会越好。

第三步:选择并分拣。在选择的过程中,可参照扔东西的五个选择标准。

第四步:处理不要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直接扔掉,次之卖二手,第三捐出去,最反对的方式是不知道别人的需要而送给他人。

接下来,通过整理物品延伸至整理人际关系,敬子老师给出了三个在整理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1、自己的东西自己整。如果家庭成员的东西经常是混着放在一起的,说明家庭成员在自我边界上是不清楚的。在整理中,不要过分依赖别人。扔东西遇到家人反对时,在态度上要坚定,但在表达方式上要灵活温柔。

2、别人的东西不干涉。你去处理别人的东西,就是把手伸到了别人的边界里面去,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

3、把人和东西分开。这个原则,对于处理别人送的礼物非常有效,你需要把情谊和物品分开。

但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家庭成员,哪能分那么清楚?这就要在尊重的基础上,按伴侣、小孩、老人三类分别帮助做整理。

1、伴侣。不要逼对方,而要通过自己整理之后更便捷、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让对方感受到好处,获得认可。

2、孩子。邀请孩子进入整理环节当中,尽量让他去自己决定东西的取舍。

3、老人。老人与年轻人在价值观、情感状态、生活状态、身心状态都有很大差别。第一,沟通;第二,老人自己的房间和老人日用的物品,让他们来做主;第三,涉及到自己的东西打算扔,如果老人看了会不高兴,那就选老人看不见的时候去处理。

下面,就是对具体物品的整理了。

如何处理高价物品?

1、把人的地位摆在东西上面。不管是疯狂购物,还是守着旧东西不放,折射出来的心理,都是没看到人的价值,感觉物品比人更大。

2、要认识到价值是多元的。比如:买一本书很便宜,但去读它花的时间很贵;购物的自由也是一种价值,比如双十一你买了够一年用的某个品牌的纸巾,你就同时丧失了买别的品牌的机会;一个用不上的物品搁在家里,你以为人畜无害,实际是它同时放在你的大脑里和心里,这会影响你干更重要的事;情绪也是一种宝贵的能量,拥挤的空间,散落的东西,很容易造成人心里烦躁。

如何处理充满回忆的物品?

1、单独归类。

2、整理回忆物品要有充分的仪式感。首先要保证独处的空间;其次要保证充分的时间;三要郑重其事地告别。比如,你可以拿起一件东西在手上,安静地回忆当年的使用时间和场景,再主动判断这个东西在你人生时间轴上的重要性,最后跟它说一句话,正式告别;四要有仪式感的留存。留下来的回忆物品可以采用多种仪式感比较突出的方式去保存,比如拍成照片,加工利用等。(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