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写欧阳询的作品入展较少,为何还有如此多人学欧体?

前些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不少,但楷书作品一直以来入展较少,后来中国书协采取了一些措施,在评选时要求兼顾各种书体,情况有所好转。

既然写欧阳询的作品入展较少,为何还有如此多人学欧体?


但即使这样,唐楷作品入展也是凤毛麟角,入展的楷书多为魏晋楷书、写碑一路或者明清小楷。

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也是有些原因的。唐代楷书达到鼎盛,各种法度得以确定,我们虽然不能说唐楷限制了楷书的发展,但客观而言,后世楷书没能再超越欧颜褚柳等唐代大家。

既然写欧阳询的作品入展较少,为何还有如此多人学欧体?


前些年张旭光先生主管中国书协展览时,曾提出“激活唐楷”的概念,但随着张先生调任中国美协,而张的继任者不懂业务,此事遂不了了之。

虽然说唐代楷书尤其是欧楷,容易让人陷入呆板,但其森严的法度,却是练习笔法的极好字体,故很多人还是愿意以此入手学习书法。

既然写欧阳询的作品入展较少,为何还有如此多人学欧体?


当然,唐以后的大家,很多在以楷书入手掌握笔法后,将发展方向转向了更为灵活多变的行草书。

如何让唐楷重现辉煌,确实是个课题,这需要中国书协拿出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