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检大观园后,袭人为什么骂晴雯不是东西?

少读红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贾府里天天有各种势力在互相较量,其中以老妈子们一派和年轻丫鬟一派的互掐最为突出。绣春囊事件中,以王善保家的为代表的老妈子势力,原先的打算是将大观园里的丫头们都报复一遍,不想王夫人否了。

王善保家的退而求其次,在王夫人面前拉出了个代表人物“晴雯”进行好一顿诽谤,又是“妖妖娇娇”,又是打扮成西施的样子,王夫人一听,触动往事,想起袭人那些“防患于未然” “没事常思有事”的金玉良言, 大观园风波正式开始。



结局是怡红院的四儿、芳官和晴雯都被赶走,留下的是袭人、麝月和秋纹这些"粗粗笨笨”的“至善至贤”之人。

宝玉自然对此耿耿于怀,在袭人面前边哭边质疑袭人就是王夫人所说的心耳神意。袭人也无力辨别,倒是说出了跟王夫人同出一辙的心意:

袭人道:“太太只嫌她生得太好了,未免轻佻些。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很嫌她,像我们这粗粗笨笨的倒好。”

在此之前,王夫人曾在别处说过:

王夫人道:“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若有这个,她自不敢来见我的,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

两人要么是有过关于晴雯的交流,要么就是心意相通,总之,袭人跟王夫人的三观非常契合,王夫人讨厌晴雯,袭人能喜欢到哪去呢

这是一点。



其次,宝玉在感叹晴雯将死时,用于对比的人有失偏颇,孔子、岳飞、诸葛亮这些名垂青史,千古不磨的圣人,用以和晴雯相提并论,确实有点可笑,袭人听了,心中便越发对晴雯不满了,原文:

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她。想是我要死了。”

一句“越发”就已经说明袭人之前已经有气,之前气的是宝玉的质疑,但只能暗压怒火;现在的气就是宝玉将晴雯与这些圣人相提并论,可见晴雯在宝玉心中的重要性,这是醋意,旧火加新火,便把心底深藏已久的话都说了出来。

后来的一句纯属恃宠而骄了,明确说明了你晴雯就是不如我袭人,便是海棠花应人,也第一个应的是我。

当然,平日里温和宽厚的袭人突然这么直抒胸臆是有道理的,毕竟晴雯人等被撵出贾府已成定局,没有回来的道理,当初担心的种种也要被带入棺材板了。



想当初晴雯在怡红院,一言不合便要把袭人那些瞒神弄鬼的事抖落出来,袭人三番五次陪笑脸转话题,心底大抵也是害怕加愤怒吧。这么个定时炸弹在身边,谁能安心呢?

而且,袭人多次提及晴雯被撵的缘故是太太觉得长的太好了,焉知不是她也忌惮和嫉妒?

如此种种,晴雯一走,袭人肆无忌惮,直抒胸臆便很好理解了。


微影窥人生


一向在贾府众人眼中是“老好人”的袭人居然会骂人,而且骂的还是“牙尖嘴利”的晴雯,这是怎么回事?有书君今天就给大家倒带重放、原言重现。

袭人的原话是这样的: “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一向低调的袭人小宇宙爆发了,还没有正式扶上姨娘的位置,已然以主子自居。在宝玉表明对晴雯的不舍时,竟然骂起晴雯来,可见怨恨的积累已不是一日。

平息宝玉哭闹后,有一句袭人的心理描写:“若不如此,你也不能了局。”看似很合理、目的很单纯。

不过,有书君认为袭人虽有“恶言制疯癫”的本心,但是细品之下,却品出这骂中有骂!而且这骂中还饱含嫉妒在里面的,下面有书君就从几点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晴雯在贾母心中的地位优于袭人

看到这您一准乐翻,有书君是不是被宝玉传染了,这宝玉屋里的大丫鬟非袭人莫属,而且袭人也是王夫人内定宝玉姨娘的人选,月例银子都是姨娘级别的了,晴雯怎么可能逾越过袭人?有书君却认为可能。

第五十四回元宵节家宴上,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子出来。”

这句话曹公用词够狠,一个被大多数人认定的敦厚丫鬟如何敢“拿大”?而且是借贾府最高掌权者的口中说出。这一切只为证明——贾母对袭人苛责、很不待见,但凡她有一点不周就是“拿大”。

而对于晴雯,贾母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欢,比如第七十四回贾母的一段话:“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这是得知王夫人说晴雯重疾出府后,贾母发自肺腑的一段话。“那丫头”、“甚好”、“不及他”、“只有他”、“模样爽利”、“多不及他”,贾母在短短一句话中,丝毫不吝啬对晴雯夸奖,处处彰显贾母对晴雯长辈般疼爱。

从贾母对待两个人不同的态度可以看出:贾母对袭人只当宝玉的丫鬟,而对晴雯确有意放到姨娘位置,贾母的态度让袭人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二、 晴雯在宝玉心中的地位已经超越袭人

袭人可以不顾羞涩与宝玉行云雨之事,骨子里其实也是对宝玉的一种依赖。她希望可以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宝玉,不过自从与宝玉身体亲近后,宝玉的心却有疏远的倾向,反观宝玉与晴雯却愈加亲近。

不论是宝玉纵容晴雯撕扇,还是这次借花叹人,无不证明宝玉心中对待袭人与晴雯是不一样的,尤其晴雯在病中补孔雀裘后,让他们二人的关系又进了一大步。

对于袭人,宝玉是对姐姐般的尊重;而对于晴雯却视为志趣相投的伙伴,而这种不同的态度让袭人很在意。

三、晴雯在宝玉屋里的势头更盛袭人

起初,袭人是希望晴雯处处树敌。在这明争暗斗的贾府,晴雯越是嚣张跋扈对袭人更有利无害,更可以显示她的温厚纯良。

但是,晴雯一向嘴皮子不饶人,别说斥责院中的小丫鬟,就是袭人、麝月等如果有把柄在她手中,她也是眼里不揉沙子。

比如看到袭人和宝玉干些自以为没人看到的事;比如取银钱时看见宝玉为麝月篦头发,那机关枪般的小嘴可是横扫一片。

这对于袭人可就有些吃不消了,毕竟她认为自己才是宝玉屋里的首席大丫鬟,将来的半个主子,如果眼皮底下放这么个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毕竟耗费心力。

所以晴雯被撵,袭人虽不是始作俑者,但是小锅边儿可是敲得叮当响。

袭人骂晴雯,表面上是在争谁是宝玉屋里“一姐”,但更深的意思却有,在宝玉面前讨宠和打压晴雯的味道。唉~这女人多,的确麻烦也多,这“骂中有骂”很值得人去咂摸滋味。

袭人骂人的场景还真是很少见,篇幅虽少,却字字珠矶,曹公这神来之笔着实让人佩服。

有书君看过几遍《红楼梦》后,仍然有很多地方不明白,仅以这篇小文抛砖引玉,希望可以吸引更多的红学爱好者共同探讨。


有书共读


袭人骂晴雯,一是直刺宝玉的痴;二是吃了贾宝玉对晴雯多情的醋;三是想起了晴雯老威胁她的恶处。



首先,袭人一看贾宝玉又开始痴迷了,死谏法才能让他走出来,以自己要死来阻止贾宝玉胡思乱想。袭人这一招很管用,贾宝玉立马捂上她的嘴,怕她乱说成真,走了三,再饶上他离不开的袭人,贾宝玉就惨了。袭人就像贾宝玉的半个妈,袭人走了贾宝玉就没主心骨了。袭人是那种把领导喂养成婴儿型的下属,贾宝玉是断不能离开袭人的。袭人以自己的地位身份超越晴雯来提醒贾宝玉,海棠花死了半个暗示的要死之人不是晴雯,而是她袭人,立马让宝玉从痴迷中走出来。



其次,晴雯人虽不在怡红院了,可是贾宝玉的心也跟着走了,这让已成暗姨娘的袭人心里酸醋上涌。袭人自认为自己现在已经主管怡红院了,是王夫人钦点的未来姨娘,而且已经和贾宝玉有了密切关系。自从王夫人给她月例加到姨娘级别,晴雯就已经是她手下败将了,丫头里贾宝玉不该把晴雯看得比她重才对。晴雯走了贾宝玉如此痛心痴情,袭人实在愤懑才直喊出她算个什么东西来表达不满。



最后,袭人这番冲口而出的话,也可能是晴雯有意无意老提贾宝玉和袭人还有其他丫鬟上床的事情,袭人已经担惊受怕很久了。袭人深受王夫人信任,加成姨娘的月例,就是让袭人多看着点宝玉,别让那些妖精把宝玉勾引坏了。宝玉却成天的和这个丫鬟洗鸳鸯澡,和那个丫鬟试云雨情,独晴雯清高自傲,不愿意同流合污,还不时的敲打其他做出这事的丫鬟,让袭人一干人很烦。这件事情虽然大家都心知肚明,却是不能摆到台面上说的,而且独独显的晴雯最自重,这要是王夫人他们知道了,稳重贤惠的袭人就不显好了。



总之,晴雯的不拐弯性格实在不适合在贾府这种势力场上生存,她也就是在贾母这种能看透人本质和贾宝玉这种无条件的情痴保护下才能过几年好日子,所以终究还是死在她自己的嘴上。


行走在加拿大的文青


主要是因为袭人要施展死谏大法

贾宝玉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一向跟别人不太一样,放在现在是多愁善感又多金的文艺青年。如果正常发展,可以当个作家、艺术家或者演员,都没问题。可惜他生在八股取仕的没落贵族家庭,全家老小都指望着他蟾宫折挂,中兴贾府门第。这种喜好胡思乱想的脑洞行为,不仅不能让别人知道,甚至都不能多说。那么每次为了中止宝玉胡说八道,袭人干了啥?一次是威胁说自己要家去,唬得宝玉发誓以后装出个读书样子;一次是批评宝玉整天跟姑娘们厮混,唬得宝玉说自己要做和尚。

用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袭人就是宝玉的心理导师,用宜疏不宜堵的方式,把宝玉每每冒出来的脑洞,给及时回填上。

比如她说完这段话:

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宝玉马上就慌了,不是慌于袭人怎么能骂晴雯,而是惊于「妈也,万一哪盘花儿不好说不定应了花袭人死期呢,呸呸呸,不要臭嘴了。」转而安慰起袭人。至此袭人真正的心思才显露:「若不如此,也没个了局。」

袭人的话,总能精准打击到飘浮在云端的宝玉,然后让他重重落地,认清现实,安心过小日子。很多时候也是挺有效果。

如果说黛玉是宝玉的灵魂知己,那袭人简直是宝玉的心理医生,她看破说破总想让这个精神病按照当时的轨道行走。用她所认为的好去规训宝玉。


柳如婳


袭人面对宝玉的质疑,第一次着急了。

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宝玉听说,忙握他的嘴,劝道:“这是何苦!一个未清,你又这样起来.罢了,再别提这事,别弄的去了三个,又饶上一个.

这前面是宝玉在疑心是谁是怡红院的奸细。袭人几次内心一动,都察觉宝玉有怀疑自己几人的意思。而她这次优点口无遮拦的辩解不过是窘迫之下的一个口不择言。

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心中知道点内情,突然被人当面提问就有点不自在觉得自己百口莫辩,也经常会说出来一些口不择言的话解释下。这是下意识的反应,并不表示自己此地无银三百两。

从这一点,我们可知怡红院的告密者不一定是袭人。但显然她知情。袭人是整个《红楼梦》最复杂和容易被人误解的人。但我们看书还要依据文本。作者没说,我们可以联想,但不联想就要依循作者的思路。作者对上了《金陵十二钗》正,副,又副册的女性都抱持着欣赏的态度,是不可能描写一个内心阴暗的袭人的。所以我们也基于此分析袭人这次口无遮拦的骂。

袭人对晴雯的态度很复杂。一方面从小一起长大,有感情。另一方面晴雯尖牙利口,嘴下不留情,也让袭人各种难堪。所以晴雯被撵走,袭人是带着说不清楚的情绪的。

她刻意用蔑视的口气说出来晴雯,也是给自己内心的纠结做个了结。她知道晴雯是不可能再进来了,只有这样做个了断,以后才不会内疚。而且也只有蔑视晴雯,自己诅咒自己,才可以暂时平息宝玉的念头。毕竟在宝玉心中,袭人还是最重要的。

最后,袭人的骂,既是骂晴雯,也是骂自己和怡红院其他人。她知道告密者是谁,又无法供出来,一句不是东西,一句想是我要死了,是袭人对晴雯最后的忏悔!

我是君笺雅,多歧为贵,看我眼中的红楼梦和你们有何不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君笺雅侃红楼


看到很多人是挺晴雯骂袭人,说实话,我不理解。

我觉得挺晴雯很正常,因为袭人身上确实有不少闪光点,但是骂袭人就没什么必要了,袭人确实有城府有心机,但是书中从来没有明说她害过谁,反而在别人有难时她还主动帮助,说她是恶人,那纯属阴谋论。

要说袭人和晴雯,我觉得要以两种眼光看待,一个是大观园里的眼光,一个是现在世俗的眼光。而千万不要用贾宝玉的眼光去看,因为贾宝玉除了内心尊重女性这一点可取,其他全无长处,就是个纨绔浪荡子弟,而且恶习满满。你看他平日里对下人十分温和不计较的样子,生气起来,还不是直接一个窝心脚就踹人,结果误伤袭人,踹得她吐血,说句不好听的,这要是踹在一个体弱的丫鬟身上,很可能踹个重伤,不治而亡,到时候宝玉还不是一样的是宝二爷,对面可是一条活活的人命了。


就说袭人骂晴雯这事,其实没有那么复杂,就是话赶话说上了。分析这骂一定要看看这说话的环境。当时贾宝玉感伤晴雯,又说起那海棠花枯了一半,然后宝玉犯了痴劲,拿什么诸葛、岳飞、王昭君、杨玉环等人来比晴雯。袭人这才笑骂一句算什么东西出来,还说要比也要先比她,晴雯越不过她的次序。

袭人和晴雯,性子不一样,平日里不对付,往往都是晴雯挑事,多次言语挤兑袭人,袭人对她怨气肯定是有的,因为宝玉偏爱晴雯,吃个醋也是人之常情。当宝玉说出这种话来,凭袭人跟宝玉的关系,她敢直言自己的想法,这才忍不住爆发一下。其实就好比今天单位里有个同事和你不对付,但是领导说他才能好比是爱因斯坦、比尔盖茨、马云等等,你心里肯定会想领导是个傻……如果跟领导关系亲密,可能就直接反驳了。为什么,因为无论是诸葛那些人跟晴雯还是爱因斯坦跟你同事,都差距太大了,云泥之别,跟他们一比,晴雯说不是个东西一点也不过分。袭人说是骂晴雯,其实更主要是笑宝玉的傻叉。

晴雯这个人物,放在今天来看,虽然不会受欢迎,但可以混的不错。因为她漂亮,还有才,那一手针线活无人及得上,放今天就相当于在某个领域的拔尖人物。她确实嘴巴毒,略显刻薄,心胸也比较狭隘,但是心地还是善良的。今天对有才有个性又漂亮的人包容度大了很多,所以不难生存。而袭人呢,袭人没有那么漂亮,但是有心机有城府,才能也不差,而且十分守规矩也十分忠诚,这样的人当然也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但是如果放大观园呢,晴雯的个性确实就比较吃亏了:她本来出身就差,是奴才的奴才,因为贾母的宠爱过上了高丫头一等的生活,看她虽然是个丫鬟,需要干活,但是吃穿用度不比主子差多少。如果是聪明一点的,得到这么多恩宠,不知有多少下人眼睛都盯着看呢,理应懂得收敛。但是晴雯是如何做的呢,留了两根雕花指甲,对周围又有诸多看不惯,看不惯倒也罢了,她偏偏还都要说出来,搞得大家都知道她出尖刻薄。而且贾宝玉这混球对她又很好,她有时候似乎有点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身份了,从她抱怨阻挠宝钗串门就可以看出来。她这样的人,除了真的喜欢她的几个人,其他人能瞧得上吗。她得势时不饶人,她失势时人家也不会饶了她。如果大观园一直繁荣昌盛下去,她兴许可以仗着才干美貌活下去,大观园走下坡路,首先清除的就是她这种了。

而袭人可以说是大观园丫鬟的模范标准。袭人有一个好,就是跟了谁就对谁特别忠诚。袭人知道自己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当机会来了的时候,她会牢牢把握。当然,袭人做丫鬟很标准,也会有自己的小心思,比如跟晴雯的竞争,跟她的不对付就可以看出来她的确不是一个光风霁月之辈,但她说到底只是一个小丫头罢了,还能用圣贤的标准要求她?做到这样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袭人和晴雯都很幸运,也都很不幸。她俩遇到了宝玉这么样的一个主人,也确实享受了几年平等尊重的时光,这是她们在别地儿很难享受到的。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宝玉的尊重其实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看着很美好,实际上根本不长久,也没有任何保障。


一览众河小


抄检大观园一回是红楼梦里的大事件,因为这件事,导致许多人被撵,晴雯、司棋、四儿、入画、芳官、蕊官、藕官……因为王善保家的打小报告,这一群天真烂漫的女孩子悉数被吃斋念佛的王夫人赶了出去。

别人都还尚可,唯独宝玉,眼见母亲把他房里几个生的俊俏又聪明伶俐的人儿撵了出去,心里别提有多难受了,尤其是晴雯,是宝玉心中的头等大事,是他最看重的第一等的人。晴雯被撵出大观园后,宝玉就哭的不行。

这时候,袭人就在旁边劝解安慰,宝玉却因此怀疑起袭人来,袭人也不好再说什么,但当宝玉说海棠之死解释为晴雯被撵之兆,且还发了一通议论时,没想到袭人不高兴了,且一句话暴露了她的本性。袭人说:“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在此之前,袭人可一直都是个温柔和顺的丫鬟啊,待人接物从来都是成熟而稳重的,从来没有像这一次这样,用充满攻击性的恶毒语言来咒骂刚刚被撵走的晴雯,显然这是袭人情绪的一次大发泄,是她在向宝玉宣誓自己的主权和地位。

其实细细品味,袭人骂晴雯的这句话,没那么简单。

为什么此前无论晴雯、芳官等人如何放肆如何乱来,袭人从来都没有真正地生气过,没有真正的反击过一回,甚至是隐忍着,而这一次却直接点名道姓的骂晴雯不是个东西呢?因为晴雯等人已经被撵了,她拔除了眼中钉肉中刺。她深知:晴雯们不可能再回来了,剩下的麝月、秋纹等都是她的人,她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无需再遮遮掩掩了。

她选择在晴雯走后而不是在场的时候大骂,非常机智地避免了晴雯在场的时候起冲突,这样事情就会闹大,免不得让王夫人等人知道,那么她袭人的贤良之名就会受到怀疑,她不能破坏自己好不容易在王夫人那里立起来的形象,建起来的信任。

既然晴雯已经走了,袭人为什么还非要落井下石地大骂晴雯呢?她在发泄什么?她不满什么?也许,袭人要发泄的不满情绪还不少呢。

其一,晴雯生的比袭人好。这个心病,也许从袭人晴雯被派到宝玉身边服侍时,就已经种下了,也许她们在贾母身边服侍时,晴雯就因为生得好,比袭人更得贾母宠爱,因此处处压她一头。到了宝玉身边时,袭人既然在五官上无法改变,因此只能通过别的方式弥补,比如与宝玉云雨,比如培植自己的势力。

晴雯被撵后,宝玉也说过晴雯被撵的原因“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也许袭人无一日不在妒忌晴雯生的比她好,因此袭人也有些酸溜溜地说:“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轻佻些。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恨嫌他,像我们这些粗粗笨笨的倒好。”这句话,更加暴露了袭人对晴雯生的好的嫉妒。

其二,晴雯有袭人的把柄。晴雯是个直性子,心里从来不会有秘密,她看不惯袭人一门心思在宝玉身上,甚至有时候把自己当成了宝玉姨娘的身份,嘴里说着“我们”,于是晴雯总是忍不住揭袭人的老底,不止一次把她与宝玉云雨的秘密抖露出来。

晴雯曾说,你们鬼鬼祟祟做的那事儿,打量我不知道呢。这事儿自然是宝玉和袭人等人云雨之事,而怡红院,除了晴雯,似乎没有人干净。所以这句话对袭人来说,杀伤力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这话传到王夫人耳朵里,她还能得到王夫人的信任吗?她还能服侍宝玉吗?好在宝玉身边,除了晴雯,麝月、秋纹等人都是袭人调教的,好在晴雯虽然牙尖嘴利,但心地善良,从没有向王夫人告密。但在袭人来说,留着晴雯,无疑等于留着一颗定时炸弹,不如拆除的好。

其三,晴雯深得宝玉宠爱。袭人和晴雯对于宝玉来说,相当于左膀和右臂,左右和右手,谁也不能少,袭人更多的负责宝玉的饮食起居,而晴雯则更多地负责与宝玉斗嘴磨牙,但宝玉真正喜欢晴雯的,是她的真性情,是她的与黛玉颇有些神似的品格,这些,袭人显然不具备。

从宝玉宠着晴雯撕扇,从晴雯死后宝玉专为她作“芙蓉女儿诔”可知,她在宝玉的心目中,永远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就连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也是排在第一位的,在袭人之上,这个排序也许正是袭人和晴雯在宝玉心目中的排位。日常生活中,晴雯如此要强,如此嘴不饶人,而宝玉从未真正的苛责过她,与宝玉云雨才有如今地位的袭人焉能不嫉恨?

其四,晴雯更加心灵手巧。要说怡红院里谁的针线活最好,估计没人会说是袭人,晴雯能够被贾母派在宝玉身边当差,除了人生得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灵手巧,女红针黹在怡红院甚至整个贾府应该都算是绝好的,所以贾母曾如此评价晴雯“……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贾母看上的丫头自然不会差,且从贾母的话里我们大致也可以猜出,她对晴雯是早有打算和安排的,宝玉身边未来的姨娘本应该是心灵手巧的晴雯,而非粗粗笨笨的袭人,要论温柔和顺,成熟稳重,自然是贤袭人,但要论才貌品格,针线女红,晴雯当仁不让。所以,即便是生病,雀金裘也只有晴雯可以补。

有一回,宝玉嘴馋,在芳官那里吃了点东西,被袭人和晴雯知道了,于是两人有一段酸酸的对话。晴雯道:“既这么着,要我们无用。明儿我们都走了,让芳官一个人就够使了。”袭人笑道:“我们都去了使得,你却去不得。”晴雯道:“惟有我是第一个要去,又懒又笨,性子又不好,又没用。”袭人笑道:“倘或那孔雀褂子再烧个窟窿,你去了谁可会补呢。……”

晴雯打趣芳官,而袭人没有顺着晴雯的话说,而是反过来打趣晴雯,嘴里说的,常是心里想的,不管袭人出于什么心理,至少,她不得不承认一件事:针黹女红,她永远无法和晴雯比。晴雯虽然说自己又懒又笨,性子又不好,但是她长得好啊,她针线活好啊,她性子爽直啊,关键是宝玉喜欢啊,这就够了,而这些却都是袭人所缺乏的。

所以,看到晴雯终于被撵且不可能再回来后,袭人总算暂时放下了所有的警戒,在宝玉略微表达对晴雯的不舍之时,袭人终于忍不住要为自己正名,终于露出了她隐藏了许久的本性,因为她早有争荣夸耀之心,如今最大的竞争对手晴雯走了,她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少读红楼


袭人,表面上看是个“至善至贤”的老好人,时时处处以“大姐大”的身份罩着手底下的那些丫鬟婆子,但如果谁胆敢要和她争宝玉的“宠爱”,那就对不起了,她是“老虎苍蝇”一起打。那么,谁是老虎,谁又是苍蝇呢?对她的地位构成最大威胁的自然是贾母钦点的得意丫鬟晴雯,在贾母心目中,这是日后宝玉身边“使得着”的人,所以,袭人要顺顺利利登上“宝二姨娘”之位,必须先把晴雯这块“拌脚石”扳倒。你别看袭人平日里和晴雯有说有笑的,其实,内心恨晴雯恨得牙根直痒痒。晴雯就是她潜意识里的“老虎”,随时都有可能取代她在宝玉身边的位置。因此,她一直都在找机会陷害晴雯。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的悲剧在于她直来直去、嫉恶如仇的个性,在尔虞我诈的贾府里,她压根没有袭人那样明哲保身的心机,说话行事都不太过脑子,往往图嘴上痛快,却不少得罪人。得罪之首当其冲者就是袭人,当然还有麝月、秋纹、小红等等。袭人原非什么大量之人,而且整个怡红院中对袭人威胁最大的就数晴雯了。其一袭人容貌不及晴雯,其二,她秉性、气质、性情不及晴雯得宝玉之心。她只不过是宝玉身边“奶妈”似的一个人物,她除了生活上的嘘寒问暖之外,在内心情感慰籍上,对宝玉价值不大。而晴雯,则是宝玉除黛玉之外的又一红颜知己,那篇感天动地可与《曹娥碑》并传的《芙蓉女儿诔》,即可昭示宝玉对晴雯深深眷恋之情。其三,和袭人一样,晴雯也是贾母钦点到宝玉身边的、将来宝玉姨娘的有力竞争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袭人和晴雯也好不到一块去。

一直到晴雯被赶走,袭人才把对晴雯的怨恨淋漓尽致地发泄出来。宝玉因为晴雯被含冤赶出贾府,宝玉叹道:“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 就有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宝玉先说了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是指历史上的正直的人,来比喻他心目中敬仰崇敬的正是这样的人,而不是专一告密的小人,终于袭人脸上挂不住了。而宝玉其实后面说的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才是指晴雯,太真、相思树、昭君,全是历史上美丽出色、红颜薄命的女子,是对美丽聪慧晴雯的赞誉!袭人听了这篇痴话,又可笑,又可叹,因笑道:“真真的这话越发说上我的气来了。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便是这海棠,也该先来比我,也还轮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这番话几乎把袭人的内心阴暗面抖落了干干净净,原来,在她的心里,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地位看得很重,同时,也把多年来对晴雯积攒的怨恨吐了个畅快。

如果说对晴雯的痛下杀手,还是袭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似乎情有可原,事出有因,但袭人对小丫鬟四儿的栽赃陷害实在太不应该了。 四儿被驱的直接原因是私下跟宝玉说过“同日生的就是夫妻”的玩笑话,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心”,四儿仅仅因为这一句话便被袭人捅到了王夫人那里去,可见袭人之睚眦必报的性格。但其实四儿被驱的根本原因是她曾经有一回趁袭人麝月装病之机服侍过宝玉,因此获罪于袭人,袭人觉得四儿有和她争宠的嫌疑,所以,在猎杀晴雯这只大“老虎”的时候,捎带角把四儿这个根本对她构不成威胁的小角色也开了。这四儿就是袭人心目中的"苍蝇",虽然翻不起什么波浪,但也是够恶心人的。所以说,袭人在排除异己方面,真正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手段颇为狠辣。

最后,说一说“袭人”这个名字,很有些意思。其实曹雪芹是有隐义的,“袭人”者,躲在身后袭击他人也。曹公给人物起名字,向来不是随便乱起的,看到“袭人”这个名字,你就知道曹公对袭人这个人物的总体评价很不客气。


联云谷科技


要说这个就要先弄明白袭人和晴雯的区别:

两个人同为宝玉身边的大丫环,一个是一心一意软硬兼施侍奉套牢小主就指望着有朝一日把自己后半生完全和小主系在一起的心机婢,

另一个是明知道自己没法“有朝一日出了这园子,远远的高枝上站了去”(晴雯讽刺小红时说的)却依然低不下一身傲骨的耿直女汉子。

偏偏小主子宝玉是个心软滥情人,对无法无天的女汉子不单是多有宠爱,还经常沆瀣一气的胡闹,那么把自己当成是小主监护人的袭人,本来早就心里不知道有多讨厌和憎恨晴雯,但介于自己和晴雯一样不过是个丫头,又要保持温柔敦厚的形象才能获得老主子的支持,所以平日不管有什么样的心里话也不能撕破脸说,直到晴雯被上头治罪,宝玉又哭哭啼啼不止 ,“辖治宝玉”一向拿手,软话硬话本来就都敢说的她,这时候自然就冲口而出了,而且还要顺带提醒宝玉自己身份比晴雯还是要略高一点。

所以重点就是,晴雯和自己一样、或说自己和晴雯一样,都是“什么东西”,是奴才。

和明知抗争无望,所以恣意高傲的晴雯相比,袭人说难听点就是彻头彻尾的奴才,说好听一点就是很现实,只要有利益,永远委曲求全,可以想象如果她的小主不是宝玉是贾珍薛蟠的话……


西嘶空寂


古代和现在用词会有不同。凤姐调笑过谁老货,黛玉也说过母蝗虫,袭人说晴雯什么东西,这些词没什么恶意。

而晴雯岗位是没袭人高,袭人是贾母八个大丫头之一,工资一两。这种丫头贾母有八个,王夫人这级各有四个,宝玉级没有。晴雯是中次等丫头,工资一千铜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