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十年前,景區就是景區,看山看水,懷古禮佛,景觀特色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遊客去景區就是為了感受不一樣的風景,沒那麼多稀奇的概念,更不會把荒山野嶺做成所謂的“野奢”。

這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方式的改變,以及國家戰略的調整,“全域旅遊”、“鄉村旅遊”、“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等等一系列新概念的景區,地產+旅遊,文創+旅遊,產業+旅遊,一系列創新的模式,引得各類的資金紛紛進入旅遊業,挖礦的、搞房地產開發的,包工程的、搞貿易的紛紛拿著在原行業數年積累的大量財富,以及左右心腹親信,浩浩蕩蕩殺向旅遊業,大有當年舊金山淘金的氣概,一下子激活了本不為人太多關注的旅遊業,剎那間,特別是旅遊景區這個偏門的行業變成了金山銀山和印鈔機,彷彿是無盡的寶藏,只要進來就相當於進入了寶山,勢必會挖到寶貝,只不過是挖多挖少的問題而已。

然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真實的旅遊現狀,像是一記記響亮的耳光,不僅僅打響了老景區的臉,也讓後面進入旅遊行業的,各類特色新名詞、新產業的新景區痛苦不已。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景區越來越多了,旅遊綜合體越來越多了,遊客越來越挑剔了,市場越來越不好做了,盈利越來越難了,是旅遊人最真切的感受,老旅遊人日子不好過,新旅遊人更是一頭霧水,景區一下子從幕後走向了前臺,牽動著眾多旅遊業,甚至是相關產業和從業者的關注。

新景區、老景區、各種模式的旅遊綜合體,都在一個市場競爭,相煎太急,只有同行間的競爭才是赤裸裸的仇恨,這讓景區人困惑不已,景區的未來在哪裡?景區人該怎麼面對這正在變革的旅遊業?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旅遊業沒有現成的經驗,也沒有教材可以答疑解惑,更不是學院派能夠給予系統的解釋,尋找答案還需要從問題中來,到景區中去。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必然在老景區,傳統景區和旅遊人,必將肩負起振興中國旅遊的大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老景區手中的幾個砝碼,將最終成為支撐旅遊景區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這幾個砝碼分別是:資源、情懷、成本。

一、老景區的資源優勢永遠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做景區企業,資源依存度佔70%,“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

一流二流的旅遊資源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開發完了,這些資源基本上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250個列入國家5A級景區的這些資源;

而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到2010年左右開發的景區,大多數是相對偏遠但仍然有一定開發價值的景區,這些資源基本變成了在各地區域市場非常活躍的國家4A、3A級旅遊景區;

反觀最近幾年新興的各種類型景區,絕大多數都是三流四流,甚至不入流,全靠砸錢人造的資源,沒有景觀,全靠砸錢;沒有文化,全靠杜撰;錢是經濟槓桿,不是旅遊資源,因為人去旅遊是看景觀的不是去看錢的,要是看錢,還不如在家躺炕上,打開錢包慢慢看,所以,有錢不如有資源。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雖然遊客都有喜新厭舊的心理,新建景區通過幾次活動,可以達到人頭攢動的效果,然而,短暫的繁華,並不等於持續的升溫。

經過大型節假日之後,傳統的旅遊景區遊客量紛紛下滑,然而某地距離市區不遠的一個新建的仿古小村,據說湧入了上百萬的遊客,不要門票、新建景區、有吃、喝以及節目演繹,是該景區吸引人的核心因素,然而,後期照樣淪為無人問津,再怎麼做活動也難以吸引人氣了,迅速變得門可羅雀。

這種現象,貌似不單單是一個地方存在的,估計很多地市都會有,很多旅遊人都似曾相識,這就是真實的旅遊現狀!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二、老旅遊人的旅遊情懷以及吃苦耐勞、甘於忍受寂寞和貧窮,是保障景區長期存在的基石;

在老景區的旅遊人提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情懷和堅持”,在新景區的旅遊人提到最多的就是“困惑和轉型”。

這些老旅遊人大多是從九十年代後期進入景區,多的已經在景區裡已經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少的也是在景區幹上三五年,三五年,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但是,能夠在景區堅持下來三五年的,這些人便已經不在類同於其他行業的人。

他們已經開始慢慢習慣了和山川為伴,習慣守著一份寂寞和嚮往,寵辱不驚,漫隨天外雲捲雲舒;多了份淡然,多了份寧靜;雖然旅遊行業有很多問題,景區也有很多困難需要解決,有憂慮,但是從他們的神態和言談中,表達的更多的都是對旅遊行業、對景區難以割捨的愛和希望;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而新入行的旅遊人,思維大多停留在原行業上,一下子還沒回過來神,特別是旅遊這個東西又太雜,一下子也找不到感覺,所以,新旅遊人表達的最多的就是困惑和艱難,不知道旅遊怎麼幹,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甚至不知道自己將來的職業該何去何從。

吹盡狂沙始到金,不經過時間檢驗是見不到最終的結果,沒有情懷的人是做不好旅遊的,中國旅遊的未來,也需要靠著一大批有情懷的旅遊人支撐著,這些人,才是旅遊景區的脊樑,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發展的希望,我們為老旅遊景區人點贊,為情懷而點贊。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三、新景區能不能活下去,活多久,目前來說還是個未知數。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道理,幾百年來,似乎成了顛不破的真理。

1、龐大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將成為新興旅遊景區的大坎,能不能度過生存期,將是這些新景區在長時間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景區建設成本高,特別是基礎硬件設施建設和景區土地流轉,是一筆非常巨大的開支,少的幾千萬、上億,多的都是幾十、上百個億,新景區的資金一部分靠外行業進入,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從銀行貸款取得,維持一個新景區,不單單是運營費用,宣傳費用,還有土地租金、以及銀行貸款等等成本;建設成本越高,銀行貸款就越多,銀行貸款越多,企業的負擔就越重,而這負擔,靠景區門票收入,從市場上收益,根本無法維持。所以,新景區的生存成本更高,生存壓力更大!

而老景區早已解決了這些問題,能夠在市場中生存下去並養活自己是老景區要考慮的問題,這些問題,相比起新景區所負擔的東西,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詳細論起來,會讓新景區恥笑的,然而,這也成為了老景區賴以生存下去的又一個有力的砝碼。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2、活動策劃成本過大,業態佈局成本過高將成為新景區的噩夢。

老景區之所以運營艱難,表面看起來是因為景區越來越多,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其實質核心是其他行業跨界進入旅遊業的,大多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無論是做活動策劃,還是搞建設規劃,都捨得花錢,而這種短期不求回報,不算細賬,大投入大產出的資金投入模式,以及市場競爭不論套路的做法,也是傳統老景區幹暫時不過新景區的最大原因。

但是,隨著其他行業的錢變的也不是那麼好掙,流向旅遊業的錢都會慢慢緊縮,賠錢的生意,相信精明的商人是不會幹的,所以,那些打算旅遊投機的人會慢慢放棄這個看起來美好的夢,開始理智的對待景區,新景區一旦失去資金支撐,開始理智的面對旅遊,那麼,缺少核心資源優勢,活動策劃的無中生有,以及依附景區生存的業態維持,將會是新景區從業者最為頭疼的問題。

而傳統老景區大多是靠景區吃景區,景區每年的收入屈指可數,沒有其他行業的資金流入,所以早就適應了精打細算的過日子,雖然短期的活動策劃和資金實力上無法和新景區競爭,但如果新景區失去了資金支撐,在經驗和套路面前,孰優孰劣,暫且難以判定,但是對於新景區無中生有的運營難度來說,老景區佔盡資源優勢和行業經驗,這時候勢必會佔點便宜了!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雖然從長遠看起來,老景區貌似是有一定優勢,但是,並不是說老景區一定就會笑到最後,目前大家都是在一個鍋裡攪飯,互相競爭,誰能最後活下去,還真不一定,太多複製的競爭因素,不是可以迅速得出結論,老景區也存在很多問題亟需解決,其中最為核心的是如下兩個問題:

1、人員老化、思想陳舊,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問題。

由於景區管理中的很多崗位,沒有對應的專業的培訓機構和教材,也沒有對應的人才輸入渠道,所以,從事景區營銷和管理的人員大多是外行業轉型過來的,並且是在工作中傳、幫、帶積累出來的知識和經驗,旅遊景區又是個偏門行業,所以存在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特別是老景區,往往管理體制比較死,待遇水平比較低,更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才,由於缺乏競爭機制,所以老人員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新人招不到、留不住,人才斷裂以及人員素質整體過低,將會是老景區面臨的一大問題;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2、資金嚴重缺乏情況下的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問題;

老景區大多依靠門票或者簡單的二次營收來維持日常的運營,在現階段,能做到營收平衡已經不容易;

但是,隨著市場消費環境的改變,老景區面臨著產品升級的問題,而產品升級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例如這兩年非常火的玻璃棧道,項目小的投入上百萬,項目大的需要近千萬的投入,項目的投入對於很多老景區來說,基本上佔了景區當年一多半甚至全年的收入,不上項目等死,上項目又會被資金拖死,將會是老景區另外一個頭疼的問題。

老景區如果不能很好很有效的解決以上兩個問題,仍然難以擺脫被市場淘汰,淪為尷尬的境地。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現實雖然是殘酷而難忍受的,景區之間的鬥爭雖然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老景區也罷,新景區也罷,誰能夠在市場競爭中活下去,誰才是笑在最後的;

只有撐下去,未來更美好,相信旅遊業的未來一定是最美最燦爛的,希望有更多的新景區可以和老景區一起,共同撐起旅遊景區的天空,不僅僅是遊客的幸事,也是中國旅遊的幸事。

相煎太急,誰才是中國旅遊景區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