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多年前就有人说,美国是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也是中国人最恨的国家。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张。其实,所谓一般人喜欢或羡慕美国,实际上是喜欢、羡慕美国富足的生活、先进的科技、美好的自然环境;但又痛恨美国的霸权主义,特别是近年来特朗普的反华政策及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严重威胁。

来到美国几天,从西海岸到东海岸,从华盛顿到纽约,从以前概念上的模糊认知,到实际现实中的了解,自己也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实质上,中美两国的矛盾,从根源上,是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集和冲突的结果。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的确,美国的综合国力是不可质疑的,其国民生活也是丰富优裕的。但在这繁华背后,我更感觉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极速缩小,在有些方面我们甚至已逐渐超越他们,比如说:在公共建筑、公共设施方面;在公共交通方面;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方面……

一、政治华盛顿

9月2日,我们从盐湖城乘飞机抵达华盛顿。

华盛顿是一座因政治而建的城市,她有着介于繁华大都市与安静小城镇之间的特质,是美国的政治中心,白宫、国会、最高法院、五角大楼以及绝大多数政府机构均设在这里。在华盛顿看不到高楼大厦。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是华盛顿国家广场。有人说,要想了解华盛顿,一定要去国家广场看看。这里有林肯纪念堂、华盛顿纪念碑、国会山等都散布在国家广场上。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是国会大厦,座落在国会山上。这个圆形的白色屋顶,让全世界人都误会它是美国的白宫。一是因为它的确是白色的圆形屋顶,再者,白宫对外发布新闻,在电视上,最后给出的镜头一定是这个国会大厦的背景。国会大厦是国会所在地,也是美国的权力中心。大厦长2333层建筑,以白色大理石为主料,中央耸立着3层大圆顶,气势宏伟,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像屹立在圆顶之上,她头顶羽冠,右手持剑,左手扶盾,永远眺望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这个圆顶也是美国的标志。

上面的国会大厦照片是从国家广场迎面拍照的,其实是国会大厦的西侧,但国会大厦入口在东侧,所以想参观国会大厦,要到国会东侧,从正面进入。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由于当天是劳工节,参观人较少,我们一行得以进入内部参观,了解这个权利中枢的个中情况。

在开始参观具有历史意义的国会大厦前,先会观看一部13分钟的影片《合众为一》。影片带你走过美国建立代议制民制的奋斗历程,并介绍国会大厦的宏伟建筑。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走出影院就加入由国会大厦的导游带领的参观小组。参观的常规内容是一层大厅、中央大厅和国家雕像大厅。

从过会大厦出来,我们前往参观白宫。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才是白宫。白宫是历任美国总统的办公和居住之地,也是美国政府的代名词,新古典建筑风格的白色建筑,满足了首任美国总统华盛顿对美国总统官邸的殷殷期望,宽敞、坚固、典雅,无需高大奢华,却巍巍屹立,坐南朝北注视着整个国家广场,仿若注视着整个美国的发展壮大。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漫步白宫南草坪,感触甚多。低矮的白色建筑,非常平民化地坐落在简直可以称为“辽阔大草坪”的尽头,因而显得有点低矮的“不尽如人意”。数十位总统在这里运筹帷幄,演绎光荣与梦想,展示人格的伟大和卑鄙,表演了一出出正义与邪恶并存的情景剧。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我在铁栅栏的一端审视这座矮小的白房子。跟国会大厦相比,她简直就可以称为渺小。国会大厦辉煌傲气地挺立在小山丘上,白色的圆顶建筑高大恢弘,先声夺人,充分展示联邦最高立法机关——国会凌驾政府之上的权利,体现主权在民的立国理念,而白宫则展示了“共和制的简朴”和被制约的窘迫。很多年来,这座低矮建筑里的主人,无论在全世界嚣张到多大程度,没事则已,有事则动辄被那座高大建筑里的主人传唤,听取质询。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是圆柱设计的林肯纪念堂。与国会山、纪念碑在一条中轴线上。在这里,我看到毛泽东纪念堂设计者对此模仿的痕迹。纪念堂是古希腊建筑风格,宏大、巍峨。36根大理石巨柱象征美国当时的36个州。林肯总统端坐在椅子上,鹰一样的眼睛目视前方。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是位于潮汐湖边的杰斐逊纪念堂。这个纪念堂是为了纪念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而建的,并按照杰斐逊最喜爱的古罗马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设计,与华盛顿纪念碑隔湖相望。湖畔种有樱花。这些樱花是日本人在挨了一顿痛打之后献给胜利者的乞怜之物,每年一度的盛开,仿佛告诉世界一个真理:富国强兵在国际政治中具有无可怀疑的霸权性地位。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樱花湖畔,斜阳余晖映衬着杰弗逊纪念堂,庄严巍峨。这位总统被公认为最博学的总统。他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如今,他已经固化成一座铜像,提示来者,启迪后人。

二、欲望的纽约

纽约,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感符号。

她是一个迷,难以猜透的迷。

这里有许多著名的高校、科研机构;有显赫的研究成果和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有林肯艺术中心、百老汇剧场,琳琅满目的商店、光鲜靓丽的街道;有世界最多的高层建筑群,花样翻新的建筑款式;世界著名的华尔街,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圣殿”,世界金融寡头统治的象征。股票交易总管理大厅牵动着全世界的经济命脉。美国最大的六家银行总部设在这里。它们打喷嚏,世界很多地方都会感冒。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历史悠久的哈德逊河浩浩荡荡从她身边流过,拥入太平洋的浩瀚波浪,沿途润泽了曼哈顿岛、长岛和斯塔腾岛,见证了纽约这个由荷兰殖民者仅花24美元的廉价珠宝,从印第安人手中骗来的城市巨变。四百多年后,当我来到她的身边时,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诱惑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大都会。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从江上看纽约,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在晃动中,幻化出历史的幻影,仿佛看到具有开拓精神的人们把一个荒芜的纽约建设成为历史名城的伟大场景。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是闻名世界的自由女神像。据说这是美国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

女神身穿古希腊服装,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主神,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拿着美国独立宣言,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这座塑像是自由和美国的象征,是对外来移民的欢迎信号。乘坐环岛船畅游在哈德逊河上,美丽的曼哈顿中城区下城区,一览无遗。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从船上下来,来到了曼哈顿市中心。这栋建筑是首任总统华盛顿就职上任的地方。

美国独立后,纽约曾一度作为首都。1789年,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在这里进行就职宣誓典礼。

至今,人们还可以看见华盛顿的铜像挺立华尔街股票交易总管理大厅的斜对面,目送由他创立的共和制度荣衰消长。当人们把他从牧场拉回纽约时,绝无法想到他们为这个世界拉回了什么。这个牧场主的建国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很多年。我盘桓铜像边,感受英雄的智慧和勇气,琢磨中美两国之间长达百年的恩怨情仇。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是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仅500多米,宽仅为11米。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均集中于此。你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条宽不足10米的狭小巷道,神奇地聚拢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热钱。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如今,“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华尔街的铜牛雕像一直是美国资本主义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这座铜牛塑像身长近5米,重达6300公斤,无数前来观光的游客,都愿与铜牛合影留念,并以抚摸铜牛的牛角来祈求好运。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在“华尔街”不远处,就是在原世贸大厦双子座废墟边新建成的世贸中心一号大楼,又叫自由塔。这座塔高541.3米,1776英尺,象征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年份,也是西半球第一高楼。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原址建成两个大水池,像人类两个巨大的伤口,血淋淋的展示在面前,提醒人们,和平的珍贵。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里是著名的联合国大楼。我们在电视新闻中听到最多的词汇是联合国。

而今,走进她的时候有一种神圣的感觉。70年代,我们为重返联合国而举国欢呼。今天,我走进她身边,用心贴近世界的心脏。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吐纳数十年世界历史风云的联合国大厦,高耸入云,挺立在曼哈顿岛西岸,继续在纷乱的国际关系中折冲樽俎。它强大又弱小,辉煌而卑琐。没有联合国,世界没有伸张正义地方,有了联合国,正义没有实现的地方。数百个国家,上千种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底蕴、宗教信仰、政治理想、人文精神、价值尺度就像不同规格的建筑材料,在联合国统一制作的标准中,难以契合相融,于是,强大征服弱小,富裕鄙视贫穷,异教反叛正教,异族蹂躏外族。于是,制约与反制约、恐怖与反恐怖,小小环球,战火此起彼伏,硝烟四起。历届联合国秘书长像救火队长一样,而且是无功而返的救火队长。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是举世闻名的第五大道。这里几乎聚集了全世界所有奢侈品牌的门店,但你往第五大道一站根本看不到一个广告牌,店门就像居家的家门那么小,人不进到店里就看不到商品,不像我们的街道每个店中门大开,不但中门大开还要把琳琅满目的商品摆到路中间,富得流油似的。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这里就是著名的时报广场。在曼哈顿第42街、第7大道和百老汇大街汇合处。

1904年,《纽约时报》在这里建起了一座高大的报社大楼。巨大的电子新闻牌随时打出最新消息。这里成为纽约市民集会的地方。每有重大消息,成千上万的人群总是会聚于此,有时通宵达旦。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时报广场说是广场,实际上只是一条街道而已。街上霓虹灯流光溢彩,电视屏幕画面精彩纷呈,道琼斯股票交易指数飞速流动,牵动着成千上万人的神经。人如潮,车如涌,芸芸众生,世态百相,万众百姓为利而来,为利而去。狭窄的大街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人类个案的兴衰荣辱,存留着成功者的秘密,失败者的迷茫,探索者的勇气,向往者的梦想。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经历本次的美国之行,总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在华盛顿,你能体会到美国的政治野心。当你漫步潮汐湖畔的樱花下,徜徉在白宫前绿草如茵的树林中,你肯定不承认这是世界上最富强国家的首都,也很难想像这就是那个一举一动都能让世界的神经为之绷紧的政治漩涡中心。当听说旁边大树下那座白色的小屋说那是美联储时我根本不敢相信,那个能撬动世界经济让各国货币都为之跌涨起伏的美联储就是这毫不起眼的小楼吗?

与华盛顿的闲适相比,纽约却是一座欲望的都市。除了高楼大厦,还有她不朽的自由灵魂,科学范式、创新精神以及强劲的生产力和经济创造力。她的灵魂弥漫在华尔街金融中心、林肯艺术中心、百老汇剧院、时报广场和大学殿堂里,凝聚到法律和制度之中。

北美绿建考察行之四:走近美国华盛顿与纽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