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的麒麟980晶片緊逼高通,爲什麼華爲不對外銷售,和高通一決高下?

龍小君君


華為的麒麟980一經發布,國人對中國科技的高端芯片領域又有了一定實力而自豪。在發佈會上餘承東明確表示海思麒麟980全面領先高通驍龍845,那麼華為為什麼不向國內廠商提供麒麟芯片呢?在中興事件後華為都明確表示過不會為中興提供芯片,如果外售,能否撼動高通,與高通搶佔市場。



主觀上有兩方面,首先華為在終端業務這一塊想要做的是像蘋果那樣的產品,有自己的軟件、芯片、系統和設計。自成一體,這一自己對各個環節便於掌控調解優化。從芯片到EMUI底層的優化,傳聞華為在做操作系統,如果操作系統問世,那麼麒麟芯片搭配麒麟OS這才能大大的挖掘麒麟處理器的實力。如果外售了,還需要對其他品牌進行服務,優化,越多越雜,這與華為的初衷背道而馳。


其次,華為公司底蘊深厚,做的基本都是高端產品(目前的通訊硬件、服務器、交換機在同類中都是高端產品),華為捨得那麼大的投入,肯定是要走在這一領域的前列,做高端產品,當然售價也不便宜,這樣才有利潤持續投入到新的研發中。物依稀為貴,華為在中高端市場想要擁有話語權,就不能把高端資源分流出去。把高端資源分享出去意味著把市場分出去。

客觀方面:目前在芯片領域,麒麟跟高通還是有差距,特別是在GPU方面,如果把麒麟980外售,其他廠商優化不好(現在高通845都還有負優化的廠商),麒麟處理器就會第一個背鍋,對麒麟的口碑有影響,進而影響自家手機的聲譽,銷售下滑。



如果外售,價格高了手機廠商不買,價格低了對自家華為榮耀的手機直接競爭,甚至像聯發科那樣的高端處理器賣到千元機價位,有了這樣的豬隊友無異於自殺,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做法,肯定不划算,賣一片芯片肯定沒有自己賣一部手機利潤高。


綜上所述,華為為了自己的利潤、銷量、口碑和後續的調教優化,都不會把芯片外售。目前高通和聯發科不做手機,所以沒有這樣的顧慮。而蘋果就是這樣的典型。

當然三星也有一小部分芯片外售,但是數量很少,這是因為三星是涉及了各個領域,有自己的芯片廠商,可以自行調節,同時也是為了以後的技術做儲備,萬一那天高通驍龍的處理器像810那樣的火龍果,或者國家之間的貿易導致高通的芯片漲價甚至拒售時,不受制於人。要不然以目前三星和高通的關係,三星完全可以暫停芯片的研發。


以上就是小編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評論區留言點贊,喜歡我就關注我吧。我是先森,我愛數碼!


先森數碼


這個問題我已經回答過不止一次了。因為華為首先來說是一家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不太可能做出來這種決定。

首先來說,華為現在自產的芯片可能自己都不太夠用。

因為華為的海思麒麟處理器,尤其是旗艦芯片,都是要以最新的製程來生產,隨著華為手機銷量的不斷上升,這種產生上的不足會限制海思向外銷售自家的旗艦芯片。

而且華為海思還有高通都是找臺積電代工,臺積電為了平衡兩家的勢力,沒準背後就跟高通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交易,海思希望增加產能,對方也未必會應允。

其次,出於商業戰略目的,華為也不會把自己的高端芯片給“友商”。

現在的手機,主打的就是差異化,因為都是一樣的東西就很容易比出高下。比如說麒麟970GPU不如高通曉龍845,但是我麒麟970有NPU呀,你說一個GPU好的手機和一個NPU好的手機,哪個好?這個就不清楚了。但是如果兩個手機都用麒麟970,那麼剩下來的就看手機其他的素質了,這樣定價方面就沒有主動權了。

說個最極端的情況,友商買了,也不管虧本不虧本,直接給放到低端機型上面去了,麒麟980的XX牌低端機,定價999【當然,限購你買不著】,你說你華為的那些旗艦機怎麼定價?得有多少人指著華為鼻子罵街:“你看XXX手機,用的芯片跟你一樣的,怎麼他就賣999,你賣那麼貴?”

另外從宣傳上,說自己用的是自研芯片,顯然也更加有吸引力一些。

華為現在階段還是在以手機為主要贏利點,所以銷售的邏輯是手機多了,我公司的利潤就上來了,所以任何不利於手機銷量的行為都不會被允許,這其中自然就包括給友商芯片了。

最後,你願意賣,別人還未必願意買。

雖然說,從渠道的角度上來說,更多的供貨來源肯定是對自己有利的,這樣可以壓低供應商的價格。但是手機芯片未必是這樣。

一方面是手機芯片之間在功能上有差異,不僅硬件上適配起來比較困難,而且軟件上也會有諸多麻煩,比如說麒麟有AI功能還有GPU Turbo功能,這就需要系統上的配合,還需要額外開發相關的軟件配套。

另一方面是一旦手機芯片有性能上的差異,都會造成自家手機的“左右手互博”,比如說三星手機之前就有過旗艦級分為“獵戶座芯片版”和“高通芯片版”兩種【下圖所示】,然後就有人說“獵戶座芯片版”功耗更低、性能更強,結果導致很多人一定要購買“獵戶座芯片版”的三星手機——畢竟一樣的價格,都想買更好的,這種左右手互博,無疑就是在自亂陣腳。

最後,這些手機廠商都知道芯片利潤豐厚,把這些豐厚的利潤給競爭對手,那不是給自己添亂嗎?

所以說,在現在的階段,華為是不會出售自己的芯片的。不過等有一天華為手機足夠強大了,不再需要麒麟芯片為賣點的時候,也許會跟友商合作,畢竟賣出更多的芯片也會意味著更高的利潤。


SilentTurbine


北京時間8月31日晚,在德國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展(IFA)上,麒麟980正式發佈。

憑藉麒麟980的發佈,華為拿下了業內多個第一:第一個7納米工藝的處理器,第一款基於 Cortex-A76 研發的芯片,第一款雙 NPU 芯片,第一款基於 Mali-G76 研發的 GPU,第一款支持 Cat.21 的芯片。憑藉7納米的製程工藝和全新 Cortex-A76 架構,麒麟980也可稱的上是目前安卓陣營中的“最強芯”。

雖然麒麟980在下一代的芯片對決中未必能佔得便宜,但憑藉先發優勢。華為如果第一時間就開賣麒麟980芯片,是很有可能搶佔高通的一部分芯片市場的。另外華為為研製芯片也是投入巨大,資金方面暫且不說。麒麟980從2015就開始立項研究直到2018年量產,歷時36個月。同時華為和臺積電為此投入了 1000 多名半導體設計和工藝高級專家。

花費如此大的投入去研製一顆麒麟芯片,在供應自己的品牌手機的同時為什麼不順便賣給友商。來平抑一下研發成本呢?

首先筆者和華為並無任何瓜葛,沒有從華為內部獲得的什麼“小道消息”的路徑。但我認為沒有必要這麼做。因為從行業本身去分析這個問題,就能得出原因而來。 我想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產能問題

看了一下網絡上網友的觀點,很多人提到了這個問題。的確,目前具備7nm製程工藝量產能力的代工廠只有臺積電和三星兩家。且目前大部分廠家的訂單都在臺積電。在投產初期,臺積電方面是會遇到產能問題。但這並不是關鍵問題,產能問題很快就能解決。高通的驍龍處理器也是找臺積電代工的。如果臺積電產能有問題那麼全球的芯片產量都會受到波及。

當然在產能爬坡的初期,如果只供應自家品牌。當然有以利於供應穩定。 但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事實上華為現階段壓根就沒有打算出賣自己家的芯片。

二.保持自家的核心競爭力

這個是華為不賣麒麟芯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手機業界有芯片研發能力的廠商屈指可數:蘋果,三星,華為,高通和聯發科。其中蘋果,三星和華為都是有自己的手機品牌的。因此這幾家的芯片基本上都只供應自家品牌手機。(三星有少量芯片外售,但量不大)這有助於提高品牌識別度和競爭力。

而出賣處理器的與高通叫板的典型失敗案例就是聯發科了,2015年時聯發科推出自己的高端處理器品牌Helio X系列。與高通驍龍8系芯片爭奪高端市場。但由於軟件支持度,硬件適配以及自身bug等種種問題。市場反饋不如高通8系。最後被下游廠商拋棄——下游廠商直接將Helio X系列裝到了自己中低端的機型上甩貨。導致聯發科Helio X系列高端的形象受損。聯發科也自此一蹶不振。

試想下華為如果將自己的高端產品出給友商,結果遭友商低價甩貨後果將會如何?不但影響消費者心目中麒麟980高端處理器的形象,也會讓全系華為手機的形象受損,所以這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

三.賣芯片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賺錢

我們來看下芯片巨頭高通2017年的營收。高通在2017年的總營收是230億美元,其中賣手機芯片營收為165億美元,稅前利潤28億美元。而專利授權業務實際營收為64億,稅前利潤卻達到了51.2億美元。佔到了高通公司整體收入六成左右。高通公司主要的利潤來自專利費。

以2017年為例,全球手機出貨量大約在14億部左右,減掉三星,蘋果和華為以及低端的聯發科芯片。大致估算下高通芯片每年的出貨量至少在5億片以上,如此大的銷量,稅前利潤也僅為28億美元。何況同級別的麒麟芯片性能並不如驍龍處理器。所以假使華為對外銷售麒麟芯片,其銷售額和利潤應該不能讓華為滿意。

四.從友商的角度去考慮,友商未必會去買賬。

目前全球主流的手機廠商,除了三星,蘋果和華為自己之外。剩下前幾名基本上都是國產品牌:oppo vivo 小米等等。這些友商如果要搭載麒麟系列芯片,一則要根據麒麟芯片對自己的手機和系統進行適配,工作量方面巨大。二則 他們和華為也存在競爭關係,供求雙方都有所顧忌。 三則華為方面也很難給到一個令人心動的價格。

所以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華為不對外銷售麒麟芯片是非常明智的。


有態度的土豆


華為手機不外銷主要是兩個原因:1. 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 產能限制


第一天點好理解,誰有個殺手鐧會輕易轉讓給別人啊?何況華為賣的是手機,真正的競爭對手是小米、OPPO、VIVO這樣的手機廠商,而高通不僅不是華為的競爭對手,事實上是華為緊密的合作伙伴。


華為每年的外購芯片數量要遠遠超過自研芯片的數量,講到底華為不是芯片廠商,而是一家做手機的通信廠商,沒有必要和高通“一決高下”。


其次,華為麒麟980使用了臺積電的7nm工藝後性能的確是很不錯,但因為技術難度的要求,7nm的產能資源本身就很緊張,臺積電也要維護其它客戶的關係,不可能把所有產能都放給華為。


所以華為能做到在自己的中高端機型裡面用上麒麟980就已經很不錯了,華為本身也不是高通,我們沒必要把它們一對一的去比較。



高挺觀點


為什麼要對外銷售?

我反問一下,華為研發的時候你們貢獻了什麼,華為投入了成本換來了什麼;不知道嗎我來回答你:“他研發不出來、他只不過玩玩,不可能的做好的,呵呵”,大多數人對華為進擊芯片領域很是蔑視。這是其一。

人自己用自己的錢去研發,成本全自己負擔,硬件成本是一個、技術成本又是另外一個。想想之前,人邀請你們來參加芯片研發,你們無動於衷,現在看到了強大就想拿來用?人華為不是傻子這是其二。

該技術華為擁有自己的專利,該專利公佈後會對手機行業造成巨大影響,變相的華為我為了人家做嫁衣,還不會有什麼好的評價;還有就是高額的專利費用不是行業能承受之重,人可不想你在搞人家。。。

以上僅為自己的觀點,如有其他觀點歡迎評論區討論


Game先行者


感謝您的閱讀!

除非小米,魅族等等手機廠商會成為華為的子公司,那麼麒麟處理器會給他們使用,這種可能性並非沒有!餘承東說,“未來,將只有三到四家銷售商能夠生存下來,或許只有不到四家。”那麼,他口中的三四家是不是會通過兼併其他小眾品牌的方式,讓比如錘子,一加等等歸屬到華為的旗下?如果三足鼎立,我很好奇會不會出現華為、小米、OV三足呢?

當然扯得有點遠,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說到底未來中國剩下幾家手機公司,而是為什麼麒麟處理器為什麼不給其他手機廠商使用?

很多人分析,因為要保持華為競爭力,或者因為麒麟處理器的產能限制等等因素,我覺得確實有一定道理,但是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利潤的驅使!

首先,華為自己一定考慮過,如果將麒麟處理器給國產手機使用,它所獲得的技術的專利費,遠遠要低於它一家獨享麒麟處理器所獲得的利潤。

其次,如果小米,魅族等企業用上麒麟處理器,小米和魅族等手機廠商的系統優勢將超過華為EMUI,這對於華為手機銷售一定是個衝擊!

最後,我們發現華為麒麟技術水平還和高通有一定的差距,華為現在是技術研發階段,不是投入廣泛投入市場階段,正如麒麟980雖然說綜合能力得以提升,可是在技術層面和驍龍還是需要繼續努力的!

同時,我認為麒麟處理器只是華為的一部分,華為的企業整體不是像高通那樣專注於通訊處理器等領域的開發,華為的廣度更大,所涉及的領域更多,麒麟處理器只是它所有領域的一塊,並非絕對的核心!


LeoGo科技


雖然麒麟芯片華為耍的風生水起,但是做到公開市場進行販賣,不要說跟高通比了,跟聯發科比都不如的。

我們總是很簡單看到高通芯片,再加上安卓系統就能出一款手機了。但是我們忽略了很重要的底層驅動,這些驅動都是硬件工程師在後端默默的開發,測試和積累的。

高通和聯發科在市場上發售芯片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跟第三方驅動的經驗和積累。但是華為在這方面的經驗還是不足的,因為華為擅長將自己集團內的技術和資源整合,這些都是內部的事情還是能協調溝通的。

但是麒麟芯片在市場上售賣首先能提供只有芯片,基本接口說明書,編譯好的驅動(底層源代碼不提供),最終需要硬件開發人員,招聘到最多是高通和聯發科,然後經過半年到一年培訓可以開始開發了,但是員工要離職了。那麼最快就是從華為挖人,怎麼挖啊?

華為要賣芯片還是需要等他的生態圈壯大了,硬件人員培養更多之後才有可能得。


heipi雪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ce53a6e10a92126f256cd1cbb0851b5b\

全家寶貝嬰幼兒游泳館


華為的麒麟980芯片緊逼高通,為什麼華為不對外銷售,和高通一決高下?華為明面上理由已經說了:①華為麒麟芯片是為了豐富自家的手機產品類型,不是做芯片的;②主要還是為了把手機做大做強;③如果麒麟芯片搞得不好,還是會使用其它芯片的。這些可以成為理由,但可能也並不是像華為說的這樣簡單。作為局外人也就是從其所作所為所說中摸到其真正不外賣的目的。

華為重點終究還是要做手機集成,並不單純想做芯片。華為也許正在模仿成為另一個蘋果,蘋果的做法就是華為參照的標杆,麒麟芯片就是華為實現這個佈局的重要一環。華為所有要實現超越其它手機廠商的重要途徑就是想建立在起來麒麟芯片上,“嚇人的技術”、或者以後更為驚嚇的技術,就是華為會圍繞麒麟芯片進行更為深入的開發,賦予更多的功能在麒麟身上,以便超越友商。在自家芯片上面可以應用各種各樣酷炫的技術,以便於形成賣點,比其它友商有更多的噱頭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華為不願意外賣的另一個因素,可能就是全套方案的打包,而這樣做可能就造成了華為手機優勢不突出。像高通一樣不只是賣給手機廠商芯片了事,而要像安卓系統驅動底層、移植等等一整套方案賣給廠商。而這不但讓華為增加成本,而且如果自己採用比賣給其它友商更為先進的一整套方案,必然導致其它友商的反感,這樣的話不用華為外賣友商也根本就不會買。

還有一點就是華為正在佈局要模仿蘋果打造屬於自己的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裡華為會圍繞自己的芯片、定製的操作系統開發形成各種各樣的功能、應用,而這些功能和應用是其他使用高通、聯發科等芯片的手機是沒有的。這樣在這個生態系統裡,不但有硬件還有像蘋果的APP Store那樣的東西存在,也許那時華為賺錢就不只是手機了。


當然目前還有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應該是和高通的合作競爭關係。如果華為一旦外賣像麒麟980這樣頂尖級的芯片,那就是和高通形成直接競爭關係。在目前自家芯片還沒有形成足夠強大時,被高通卡卡脖子也應該是很難受的,說不定影響還挺大。另外臺積電對麒麟的產能不足之類的,估計也就是外界的猜測或華為的託詞吧。

一家之言,你的意見會更為豐富本文的內容,敬請留言。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更多分享請上部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這個問題可以引申為,為什麼華為公司不上市。小米上市的時候觸動了一撥人的敏感神經,為什麼靠嘴就能發財,為什麼玩概念也能火?但是,他們沒有考慮過,封閉也給他們帶來了保護和益處。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首先,自用芯片,可以專注定製化設計,避免客製化設計帶來的碎片化需求。舉個例子,oppo的手機sim卡槽都是朝左邊開的,vivo的手機卡槽都是朝右邊開的,要同時滿足兩家的設計需要,管腳分佈的設計難度就會增大很多。

其次,自用芯片,可以進行一些神秘的營銷包裝。比如“嚇人的技術”,GT。如果芯片進入公開市場,其他手機設計方至少可以進行深度測試,這種測試可不是在應用層上跑跑bench mark。去掉水份,就知道穿沒穿褲子了。

第三,自用芯片,芯片和終端之間的賬目可以靈活計算。但投放公開市場,成本就透明瞭。分析師差不多可以分解出,購買IP花了多少錢,授權lisense花了多少錢。有可能,在盈利壓力前,其芯片的售價壓根沒有競爭力。

自由市場的益處雖然沒有享受到,自用芯片也帶來了保護的結界。

客觀上,自己出芯片,自己也出手機。其他手機客戶是會謹慎選擇用競爭對手的芯片的。這也造成海思芯片如果投放公開市場,將得不到一線手機廠家的追捧。因此投放的意願也不會強烈。

我認為海思在ip佔有率,芯片成品率,用戶技術支持等方面,尚不具備足夠的競爭力去參與公開市場。這一層面同三星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三星的ip佔有率,芯片成品率肯定夠了。但是三星在通訊基礎專利的佔有率不夠,因此和高通達成妥協,自研芯片僅供韓國國內市場使用。但是三星這兩年的勢頭特別猛,只是大陸媒體不愛報道罷了。三星在5G專利的佔比已經到世界第二了(2 3 4G過往專利不計入內)。理智的說,蘋果高通還是在前面,mtk掉隊,但是三星已經平齊甚至有超越的勢頭。所以,海思芯片投放公開市場的想法,可能永遠不會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