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代驅逐艦和二戰時的戰列艦對打,結果會如何?

雲中喬


二戰的戰列艦的主炮射程是30公里,極限是45公里左右。現代驅逐艦的主炮差不多也是這個射程,稍微長一點。但是有雷達校正,可以保證在這個射程內精度碾壓戰列艦。但是,戰列艦的裝甲能碾壓現在的驅逐艦。這跟不同時期的戰爭理念有關。二戰時期就是巨炮論,因此當時的船的裝甲要厚的多。現在的驅逐艦早就拋棄了巨炮,裝甲。但是現在的驅逐艦的雷達技術能碾壓戰列艦。按照小編的白痴問題作答。在目測視距內,驅逐艦的小火炮能把戰列艦上面裝甲以外的地方都射成篩子。但是不能確保能一下命中目標。而戰列艦兩三炮就能解決驅逐艦。但是命中很難。只要驅逐艦有能雷達制導的武器。驅逐艦乾的死戰列艦。但是要大半天。戰列艦則相反。但是驅逐艦發射反艦導彈則戰列艦基本上沒機會。


阿寶0工業機器人


戰列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與厚重鐵甲著稱的重型水面作戰艦艇,過去曾是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實力強弱的標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是海上角力的關鍵!這種裝備重型艦炮的戰艦就像是一座移動的海上武器庫一般,大口徑艦炮開火之時就算是戰艦本省也會被震得發生位移,當年一般軍艦遇上它根本就只有被轟下水的命!


但若是20公里外遇到現在的驅逐艦的話,這種二戰時期的海上猛獸就可以稱得上是束手無策了,原因無他,因為手太短!戰列艦的艦炮說到底畢竟只是一門常規火炮,就算威力再大它射程也有限!但驅逐艦就不一樣了,現代的驅逐艦上雷達探測範圍遠得很,而且裝備的可都是導彈,這東西不僅威力更大,射程還甩艦炮幾條街!兩者相遇的話?,戰列艦怕是還沒看到人家影子就被揍趴下了,更別說獲勝了!


下面再說說近距離作戰,近距離作戰的話,可以說還是驅逐艦贏!因為戰列艦發動攻擊的話,它的主炮是要人工瞄準的,這就需要一些時間,而這麼點時間足夠驅逐艦雷達鎖定,瞄準,然後反艦導彈飛射而出了!戰列艦根本來不及做出進攻!除非是驅逐艦一開始就處於被鎖定的狀態下,那參考一枚艦炮炮彈大概900-1000米的速度,別說是導彈,一秒鐘的時間就算是1130近防炮都攔不住!這個時候戰列艦是可以把驅逐艦轟成渣的!

因此遠距離的話驅逐艦是必勝的,但若是近距離交火,除非驅逐艦被提前鎖定,否則戰列艦還是沒有可能取勝的!


鷹眼戰情室


戰列艦我們就用大和,驅逐艦也別用什麼最先進的了,就選現代吧,20km同時發現同時開火,460的炮彈出膛速度800m/s,日炙的速度是2.5馬赫,兩個半斤八兩,20km也就幾十秒的時間,但是實際上肯定是導彈先擊中戰列,畢竟800m/s只是出堂速度,二十公里後存量還剩多少要打問號了。然後看威力,現代吃一發460估計就gameover,日炙重7噸彈頭750kg,以2.5馬赫的動能穿甲加破甲打穿大和600mm裝甲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一發日炙不大可能擊沉大和,畢竟7w噸的體量在這擺著,但重創它沒什麼問題,日炙當年的目標可是10w噸的航母。下面就是精度,20km對於日炙來說幾乎可以說百發百中,大和嗎,那就得看人品了,20km,炮彈飛還得飛幾十秒呢,現代隨便扭扭變變速大和就打水漂了,被說成人品爆發的俾斯麥也得在第三輪齊射中才命中胡德,但是現代可不會給你這個機會,只有30秒的時間8枚日炙就會擊中大和,大和根本沒有時間裝第二輪。所以只能看人品,現代祈求大和打不中,而大和祈求抗下8枚日炙不沉(估計即使不沉也和廢船沒啥區別了),再說還有4枚533制導魚雷,8枚日炙加上4枚533魚雷已經不弱於當年打沉大和的火力了,如果這還不服,那現代只能用殺手鐧,日炙全部換上核彈頭,一個20w當量,一發送大和去海底餵魚,當然提問者限定了20km,這個距離現代也無法倖免


錢算嘛有錢就要吃腰子


按題主所說,如果是最先進的現代驅逐艦和最先進的二戰戰列艦在20公里範圍內“單挑”,毫無疑問現代驅逐艦會被暴虐!

首先先確定“雙方選手”,最先進的現代驅逐艦代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最先進的二戰驅逐艦代表“大和號”戰列艦(雖然整體性能不一定最優,但選美、日作為對手也是“淵源”)!“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怕水量約9300噸(不同時期建造的型號,排水量有所不同)、最高航速超過30節,配備127mm主炮一門、垂直髮射管96具,“魚叉”反艦導彈8枚、“密集陣”近防炮2座以及三聯裝324mm魚類發射管2具!

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編隊,“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是目前世界上建造數量最多、應用最成熟的“盾艦”!

“大和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超過72000噸,裝備460mm/45倍口徑主炮 9門、155mm炮 6門、127mm炮24門、25mm炮156門、13.2mm機槍 4挺,此外還有艦載機7架。除了上述數量眾多的火炮外,“大和號”72000噸的重量重有超過21000噸的各類裝甲,其中主炮正門裝甲厚度超過650mm、艦側重點位置裝甲也有350-400mm!
海上行駛中的“大號和”戰列艦


“大號和”上的各口徑火炮佈局

雖然“阿利伯克級”擁有強大的相控陣雷達、遠程巡航導彈及防空導彈,但是在20公里範圍內其攜帶的對艦攻擊武器也就是127mm主炮、324mm魚雷及“魚叉”反艦導彈,以“大和號”的裝甲防護和噸位水平,即使“阿利伯克”把所有的武器都準確無誤的命中“大和號”也無法將其擊沉(甚至無法讓其失去戰鬥力);而“大和號”上所有的火炮全都是可以對“阿利伯克”攻擊的武器,別的不說,單127mm以上火炮就有39門,而其裝備的9門460mm主炮,單發炮彈彈頭重量超1噸,就是“大號和”命中率再低,

只要有1發460mm炮彈或者3-5發127mm以上炮彈擊中“阿利伯克”,那麼“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也就“玩完了”
“阿利伯克”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對於“大和號來說”類似這樣的打擊毀傷度很低
“大號和”上的各口徑主炮的炮彈(注意與旁邊遊客的對比),一發460mm炮彈即可送“阿利伯克”入魂!

在格鬥界有一句話“在絕對實力面前,任何技巧都是沒用的”,而“阿利伯克”驅逐艦與“大號和”戰列艦之間就像是50公斤級世界自由搏擊冠軍與200公斤級的世界摔跤冠軍的對戰,任你“風吹雨打”、我只需“一招制勝”!
在絕對實力目前,勝負一眼便知!


威吶解析


按題主:一公里發動,現代驅逐艦必死無疑!

!!


一公里對海軍戰艦來說,
就像陸軍拼刺刀一樣,一刀見紅,一刀致命!!!根本就不用雷達等鎖定,直瞄就能打中!!!就看誰火力猛誰耐揍!

按美國最新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一門MK45主炮,2門MK15密集陣)和大和號戰列艦對比:大和號9門460mm主炮,6門155mm副炮,24門127mm大口徑高炮,152門25mm小口徑高炮!

二者在一公里內交手,一

瞬間阿里伯克級驅逐艦的雷達,火控,觀瞄等外在設備就會被密集的火力擊毀(導彈估計就發射不出來),緊接著會被大和號主炮一炮幹沉(眾多火力干擾下,1秒左右的時間密集陣根本來不及反應)!阿里伯克級的主炮估計是給大和號撓癢癢!!!

二十公里開戰,戰列艦99%的可能性掛掉!!!


二十公里外,對當時的戰列艦大和號來說基本就屬於視距外作戰了(雖然主炮有40公里的射程),需要靠雷達火控的輔助才能進攻!!!

別說阿里伯克級驅逐艦,就連我國的052D型驅逐艦,一瞬間的電子干擾下就能讓大和號戰列艦變成瞎子和聾子!!!在驅逐艦30節左右的高航速下,指望大和號光瞄儀器瞄準命中,那就是瞎扯了!!!

阿里伯克級驅逐艦可以在電子壓制下高航速迅速拉開距離(40公里以外,避免大和號1%的瞎蒙可能性),同時利用主炮和導彈攻擊大和號的艦橋(雷達,指揮室什麼的通通炸燬),然後用魚雷慢慢的收拾它就行了!!!

為什麼戰列艦會退出歷史舞臺?

因為隨著現代軍事科技的發展,航母飛機,導彈電子對抗,新型雷達等讓海戰早就從艦炮對轟升級到了視距外對戰,科技強軍才是正道,落後就要捱打!!!


愛體育的軍迷兔


確定二十公里或1公里,不考慮拉開距離。

1公里,速射炮射程內,閉著眼都能打中的距離,其他武器都是擺設。亳無疑問,驅逐會被完爆。以大和號為例,艦體裝有近兩百管25亳米速射炮,單側艦體近一百管,火力密集度可想而知。對於驅逐艦,任何型號近似於密集陣的近防裝備不會超過五座,單位時間的投射量戰列艦完爆驅逐。1公里,驅逐艦的20或30亳米近防炮無法擊穿戰列艦的裝甲區,最多殺傷一下甲板上的人員,而驅逐艦皮薄得多,戰列艦的25毫米炮對驅逐艦的雷達火控系統甚至甲板是一個巨大的威協,而雷達火控一但壞掉,驅逐等於就廢了。相比而言,戰列艦對於這些脆弱的輔助系統,依賴非常小。

20公里,雙方火力都能得到充份發揮,雙方均有擊沉對方的可能。對驅逐艦而言,戰列艦的任何火炮,魚雷,艦載機投彈或神風,都會對其造成致命威脅。驅逐的導彈對戰列威脅不大,一是距離近,速度加不上去,很難擊穿。二是攻擊水平甲板以上,收效不高。武藏大和分別被17枚,24枚航彈命中,但致命傷還是魚雷。驅逐的主炮也只能起干擾,降低戰列艦戰鬥力的作用,無法對戰列造成真正威脅。或許一條驅逐,把二三十發反艦導彈,幾百發主炮炮彈打光,戰列的主炮可能還能射擊。驅逐真正能威脅到戰列的手段只有魚雷,或者可以發射魚雷的一的艦載直升機。但對於戰列而言,捱上一兩發魚雷還能繼續戰鬥,驅逐捱上一兩發主炮或許直接斷成兩截。二十公里內,戰贏面大,至少七成以上的勝算。

至於用近防炮攔截戰列主炮彈。那真的不現實。不說能不能打中,戰列用1.5噸穿甲彈,20,30毫米炮彈撞擊那就是螳臂當車,戰列用1.2噸的高爆彈,近距離打爆會引起多大傷害自己想想吧。


uH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曾經的艦隊偶像戰列艦推出了歷史舞臺,其沿著中軸線佈置的大口徑重炮的雄偉身姿也永遠只有在博物館看見。如今各國一致認為大驅大法好,於是乎很多網友有了一個疑問要是現代驅逐艦和二戰戰列艦打結果會怎麼樣?

戰列艦的主要輸出就來自與那沿著中軸線佈置的重炮,大口徑的火炮具有驚人的破壞能力。火炮的最遠射程也達到了40公里,但是真正的有效射程也不超過20公里,在這個所謂的有效射程裡面其命中率也是低了可憐,百分之十都不到。但是其憑藉著重炮強大的破壞力在於驅逐艦這樣的小朋友硬碰硬絕對沒問題。目前的驅逐艦的艦體幾乎都是裸奔狀態,因此根本防不住動輒超過400MM的戰列艦艦炮,只要被擊中一發就涼涼。

然而事實並非這樣,人家現代的驅逐艦壓根就不會出現在你的可視範圍內,更別提硬碰硬了。現代的驅逐艦擁有完善的雷達探測裝置,對於戰列艦這種體型龐大的艦艇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就發現。其裝備的反艦導彈射程也達到了200公里,對於導彈來說最遠射程就是有效射程,因此驅逐艦可以在戰列艦處於一臉懵逼的狀態下發動攻擊,就算擊不成也能依靠導彈的戰鬥部給戰列艦洗甲板。

綜上所述,很顯然現代的驅逐艦對付過去的戰列艦是很輕鬆的頗有點四兩撥千斤的味道,這主要是以為雷達技術的進步和反艦導彈的出現。


霹靂火軍事


二戰時歐洲最大的戰列艦是德國的"俾斯麥"號,滿載排水量五萬一千噸。有口徑381mm主炮八門,150mm口徑副炮十二門,艦舷裝甲厚度145~320mm,炮塔裝甲厚度130~360mm。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強的戰列艦。近距離炮戰佔有絕對優勢,讓各國海軍驚歎。但它在第一次出擊便被擊沉了,但英皇家海軍出動了半數的力量圍攻下,才成功的,當時英海軍出動兩艘航空母艦,8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22艘驅逐艦,6艘潛艇在內的50多艘軍艦的圍攻下,俾斯麥號與數十倍的對手作戰,受到600多顆巨型炮彈的轟炸下才沉入海底,可想而知戰列艦的抗擊打能力多強!

而現代的驅逐艦是以導彈,魚雷,艦炮等為主要武器,綜合作戰的中型等艦。也是海軍中突擊力較強的艦種之一。比如我國的“旅海”級導彈驅逐艦,主要武器裝備:反艦導彈,4座四聯裝C一802發射架,導彈射程120Km,戰鬥部165Kg(反潛,防空導彈等不介紹)6具324mm"白頭"B515魚雷發射管,兩座三聯裝,A244S白頭魚雷,可自動尋的,30節時速射程6公里,戰鬥部34kg。火炮一座雙管100全自動火炮。有先進的電子裝備,先進的各種遠,近程搜索,警戒,導航,火控雷達。還備艦載直升機2架卡一27。由此看來,如兩艦單挑,100多公里外現代驅逐艦就把戰列艦打廢了,失去戰鬥力,自已毫髮未損,但要想擊沉恐不可能。但兩艦近戰要防戰列艦的巨炮,近防炮如1130防高爆彈可防一些,但381口徑的巨型穿甲彈防不了。那會被打另碎了。

編寫不易,只為已見,請諸位多多指導!


多彩人生1250382763


基本上就是打個平手。

按照題主的說法來看同時發現驅逐艦有一點吃虧的地方,無法發揮遠程超視距攻擊能力。

因此拉回了艦炮對射的地步。


論玩炮,還是戰列艦有優勢。


戰列艦的艦炮可以在20公里的範圍內擊毀任何現代驅逐艦。而現代驅逐艦的任何艦炮或者導彈都難以迅速摧毀巨大的戰列艦。

因此雙方的戰鬥最終形成消耗戰,一方面是打擊力極強和防護性極高的戰列艦,另一方面是攻擊速度和精準性極強的驅逐艦。


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發致命的彈藥命中驅逐艦或戰列艦的要害部位。導致一方下沉。

但倖存的一方也會傷痕累累幾近沉沒。



這裡就又引申出來一個話題——為什麼在海軍裝備中戰列艦消亡了、驅逐艦倖存下來?現在戰鬥力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就要看造價了:驅逐艦的造假在戰列艦的1/8到1/20之間,因此基本等效的戰艦戰力規模上驅逐艦的效費比是戰列艦的8-20倍。因此就沒有必要繼續弄戰列艦了。



為啥不造帶有很多導彈的現代化戰列艦?

有計劃在弄,就看川普是不是能說服國會了。


軍武數據庫


按照題目下邊的情景假設,完全是將現代級驅逐艦的優勢閹割,對陣二戰時期戰列艦的優勢,結果已經很明顯了現代級除了自身裝備的魚雷對戰列艦構成一定的威脅,基本上根本就剩下等著捱打的分了,而且一旦被戰列艦的巨炮擊中,現代級幾乎可以說就被直接擊沉了!絲毫沒有任何懸念!



不過即使放開了限定條件,現代級也只能取得戰場上的優勢,而且還是在不接觸,打完就跑的情況下,即如下情景:

現代級通過自身的對海警戒雷達發現並鎖定敵方戰列艦,進入現代級裝備的專門為打擊航母設計的“日炙超音速反艦導彈”射程以內150-220公里,八大齊射攻擊,敵方戰列艦也基本上沒有攔截能力,但戰列艦的厚重裝甲和巨大的排水量,基本上可以確保不被擊沉,甚至被擊穿裝甲的可能性都沒有!頂多是上層建築受損!



而此時現代級將沒有任何可以擊傷戰列艦的裝備和武器了,此時繼續戀戰也沒有任何意義!唯一的選擇是快速返航,擺脫戰列艦的逼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