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馬上就要播種了,種植前需要如何整地?

舞羽流雲


問題:小麥馬上就要播種了,種植前要如何整地?

你好,我是衛龍,很高興回答題主提出的這個時間。馬上就要播種小麥了,題主這個問題很有現實意義。衛龍想說說我們這裡的農民在播種小麥前,整地的一些具體做法,作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我們這裡一般是在十月一號國慶節過後,開始播種小麥的。行動比較早的農民,現在已經開始著手,購買小麥種子和化肥,為播種小麥做準備了。我們這裡一般是在夏天把小麥收割後,除非倒茬地以外,再不種植其他作物。會把土地深翻後晾曬三四個月,讓土壤有個休養生息的時間,然後再接著種植小麥的。



土壤經過深翻,又晾曬了三四個月,到了要播種小麥的時候,整地就比較簡單了。整地時,先把肥料均勻的撒施在地面上,然後用大型的旋耕機,仔細的旋耕一遍,讓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勻,再讓土壤沉澱幾天後,就可以用條播機播種小麥了。如果是種植了玉米,或者其他作物的回茬地,要播種小麥的話,就比較麻煩了。要等到秋田作物成熟收割後,處理完作物秸稈,再進行深翻土地,然後撒施肥料進行旋耕的。

以上是衛龍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大概用不了一個月就該種小麥了,地裡的花生、玉米還沒有收,收莊稼估計也就這十天半月的事了,等收完莊稼,得好好整地種小麥了。

在我們老家種小麥的地無非是倒出來的花生地還有玉米地,兩種作物的地,兩種整法,下面悠然把我們怎樣整理小麥種植地的經驗介紹一下。

花生拔完後,土地並不是很僵硬,因為一拔花生把泥土帶起來了,所以地還算蓬鬆些,但地裡面的花生薄膜有很多,我們這裡種花生都是覆膜花生,小麥種植耕地前,得先處理好花生薄膜。

所以拔完花生後,農民們會拿著籃子,扛著三個齒的特製長把鉤子去拾倒花生地,把薄膜用鉤子勾起來,放進籃子裡,一壟一壟劃,不敢糊弄,因為花生薄膜不僅僅能讓土地發板,還能耽誤小麥生根發芽。把薄膜清理完以後就可以耕地平地了。

再一個就是拾倒玉米地,現在的玉米掰回家後,玉米秸稈留在地裡,首先由破碎秸稈的機器把秸稈打碎,然後找那種深耕拖拉機來翻地,這個時候玉米根被翻起來還是整棵,和破碎的秸稈並不均勻的分散在地裡。


要是在過去,我們是要把那些根一個個撿出來的,現在有各種機械,我們可以在深耕土地之後,接著選用旋耕機再把土地淺耕一次,這次旋耕會把玉米根旋碎,並且把深耕翻出來的大土塊也旋細了,用旋耕犁犁出來的土地非常平整。

最後機器耕整完,剩下的地邊地角就得靠農民自己整理了,什麼刨啊,平啊,把地弄的鬆鬆軟軟,平平整整就算完成任務了。

如此這般,兩種地都整理出來了,安心等小麥播種吧。


悠然見東山


問題:小麥馬上就要播種了,種植前需要如何整地?



答案:本茬一般都是種玉米和大豆,只有小量的種植紅薯。上茬小麥稈杆還田肯定還有一些殘留秸稈沒有腐爛轉化,加上本茬玉米或大豆秸稈又要還田。這就給種植戶帶來很多麻煩。


在耕地前,首先將還田的秸稈用鐵鈀整理均勻。儘量做到整田秸稈均勻,薄厚一致。再按每畝200斤生石灰均勻撒灑。灑石灰的好處是,既有效的抑制秸稈上和土壤裡的各種有害病菌,又能調節大量的微生物給土壤製造的酸性物質,有利於微生物菌肥的菌種正常萌發和生長。

機耕時,深耕作業應結合平翻、壟翻或中耕作業進行。一般應用於有梨底層和耕作層較淺的地塊。地塊要全耕翻深耕,要求耕深在40釐米左右,各鏵耕深一致,耕深誤差不能超過耕深的上下1㎝。翻後熟、生土混合。微生物有機菌肥也可機耕時,隨機灑施,也可在小麥播種時條施或穴施。



總之,下茬小麥地耕作要求是秸稈用石灰處理後隨機深埋,利用有機菌肥分解轉化秸稈變成有機肥,再適時播種小麥。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小麥馬上就要播種了,種植前需要如何整地?

小麥馬上就要播種了,種植前需要這樣整地!

大西北種小麥是秋播的主要農活!精耕習細就是小麥播種的代名詞!

種小麥的耕地按作物茬口分為兩類,一類是麥茬地,就是收完麥子後讓地空著,等待這著秋播種麥。一類秋茬地,就是叫夏種秋收收後的耕地。如豆類等。

麥茬地整地,從麥子收穫後,就開始進入整地階段。

1、滅茬;

就是把麥茬地翻犁一次。利於收集雨水,熟化土壤。有的農民翻犁兩次,有的農民翻犁一次。

2、打土塊:在犁地的時候,前面一邊犁地,後邊就有人用撅頭見犁過地裡大的土塊就打碎。這個工序犁地是幹不完的,隨後還可以繼續幹。直到把大土塊打碎為止。

3、耩地:

到鄰近種麥前十多天時,犁了兩次的農戶,把農家肥勻散在地裡,用耩子耩地,在耩地的時候,前邊人耩,後邊人順耩子溝流化肥。

犁地:也有犁地的,這些一般都是麥茬地翻黎了一遍的,土壤比較粗燥。犁地和耩地施化肥的方法是一樣的。

4、耙地:再下來就是耙地,耙地的作用主要還是搗碎大土塊,清除地內柴草、零星禾稈、部分作物根系等。一般是耙一至三遍,具體根據地理情況決定,如果柴草、禾稈根等雜物較多,就多耙一遍,把雜物耙淨為至。最後一次是把耙刺的灣刺頭朝後再爬一次,起到把土壤壓實的作用!

5、耱地:經過幾次耙地以後,基本上地表面就耙平了。為了再把土壤儘可能的壓實在一些,最後一道工序就是耱地。就是用耱再把地耱一至兩遍,它的主要作用是壓實土壤,預防禾苗吊根。耱地也是個技術活,人踏在耱上用腳尖的用力大小和雙腳前後位置移動,雙腿朝左右兩邊跨開、或移動、快速跳躍等動作控制耱上土帶多還是帶少,或者不帶土,同時。還要觀察前方地面是否平整,在哪把耱上的土卸下,或者哪需要土,需要提前帶土。因此,耱地也是個苦力活、仔細活!

這幾道工序進行完畢後一般就可以播種了。但是,很仔細的人,還要再等幾天時間,目的是要讓土壤自然的在塌實一些。目的也是防止麥苗吊根現象發生。

秋茬地整地:回茬地或者秋茬地種麥整地與麥茬地種麥整地的工序和原理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時間很緊。既要趕快收穫秋,又要抓緊整地,因為節令很緊,需要抓緊時間。

現在都是機械化操作,有的還是犁耙耱一體機一次整理結束。大型機械不管怎樣整地,原理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大型機械整地質量好,用時少,效率高!

網友們:你們那兒整地和這個一樣嗎?

我是凡塵觀生活!

謝謝!

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