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伦勃朗在艺术史上的地位?

夕阳下的晚枫


很多情况下,艺术家的名气跟他的艺术贡献和地位是成正比的,但伦勃朗(1606年——1669年)恰恰是一个例外。比起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这四位文艺复兴中前期的四大画家,伦勃朗的名气要逊色不少,甚至比起同时代稍早一点的鲁本斯(1577年——1640年),伦勃朗在知名度上也没有多少优势。

《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但是,论起在整个西方美术史上的地位,对油画技法的创新和发展,伦勃朗跟这五位大师不相上下,仅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伦勃朗光线”这个术语,同时也是一种绘画技法,就足以让他明显垂青史。这是他对西方美术史最独特、最重要的贡献。直到今天,这种技法仍然被大量采用。

《达娜厄》

伦勃朗光线是一种突出画面节奏过渡的画法,依靠明暗关系把一幅画分成了两个部分,给画面的主体部分增加光亮度,恰似一束亮光照射在上面,让其看起来更醒目更有冲击力。而给次要部分则按自然光线来处理,让其处在弱光位置。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能让画面主次分明,观者眼球自然会被亮光部分所吸引,起到重点说明的作用。

《沐浴的拔士巴》

伦勃朗把“伦勃朗光线”大量使用在肖像画,宗教画,风景画中,构成了17世纪油画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风格非常鲜明,独一无二。若把他的画跟同时代其他画家的作品放在一起,不用看画家签名,只看画面形式和构图,就能确定是伦勃朗的。

除过大名鼎鼎的伦勃朗光线,其实,在他的作品中,还有两个突出特点。

《夜巡》

其一,在画面中展现故事性和戏剧性,并用故事来呈现某种价值理念。

这类作品以《夜巡》、《浪子回头》、《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等作品为代表。《夜巡》刻画了阿姆斯特丹市民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赶出殖民统治者,形形色色的人自发聚集到一起,组织起射手队,扛起武器,在一个夜晚蓄势待发,准备向殖民统治者的大本营进攻。此画对提升荷兰民众追求解放、自由、平等的决心,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浪子回头》表达的其实是人类共有的思想情感,画面内容是一个年轻人回到家中,跪在老父亲面前,决定痛改前非,知耻而后勇的故事。

《浪子回头》

其二,注重刻画人物面部表情和内心世界。

如果细致观察伦勃朗的画,并把他的画跟文艺复兴时期其他画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伦勃朗的思维意识和思想高度早已跳出了“扑克脸”的模式。扑克脸就是人们对整个文艺复兴时期大多数画家作品的戏称,因为画家不能亵渎教廷和神性的威严,所以,在画画中,会极力表现人物的威严庄重,在面孔处理上,几乎是千篇一律,僵硬呆板,缺乏个性,如同一个模子出来的。

《亨德里契亚在河中沐浴》

伦勃朗早已看到了这个缺陷,所以,他画画时,尤其注重面部表情和内心世界的刻画,时常让喜怒哀乐的神情流露于人物脸上,从不掩藏人物的真实感受,实质上,伦勃朗也是在通过人物的精神状态在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怀,以及对艺术的态度。那就是,艺术必须去伪存真,不能假大空。


鸿鹄迎罡


据说,名字长的人,多半是个狠角色。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伦勃朗·哈门斯·凡·兰,应该也该算是西方艺术史上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了吧!

伦勃朗(1606-1669),被誉为17世纪荷兰美术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他曾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想,一位艺术家在盖棺定论时,能斩获这样的荣誉,也当可以含笑九泉了吧!

与野兽派画家马蒂斯一样,伦勃朗最初也是个“乖宝宝”,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原本是打算走“学术道路”的。不过,后来伦勃朗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转而去学习绘画,并且最终将自己的一生都风险给了美术事业。

伦勃朗是著名的现实主义大师,在进行创作时,无论是宗教题材,还是神话故事,其笔下的人物看起来,都像是荷兰民妇一般。这一点,从《沐浴的拔士巴》和《达娜厄》这两幅油画中表现地尤为明显。

↑《沐浴的拔士巴》

《沐浴的拔士巴》取材于《圣经》故事。据说,当时以色列王大卫在散步时,透过窗台看到了一位正在沐浴的妇人。结果,这位花心的国王便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不过,这位少妇是自己部将乌里亚的妻子贝特莎伯。

大卫为了达到目的,便派遣乌里亚去前线作战,并希望借此机会与拔士巴亲近。在《圣经》中,拔士巴是一位极其美艳的少妇。但是,伦勃朗笔下的拔士巴却很平凡,不过是个普通的荷兰妇女。

而取材于古希腊故事的《达娜厄》,原本也是为极度美艳的女子,并且赢得了宙斯的垂怜。不过,伦勃朗笔下的达娜厄,依然是一个普通的民妇,甚至比拔士巴还要普通。

↑《达娜厄》

《沐浴的拔士巴》与《达娜厄》这两幅肖像画,是最能代表伦勃朗艺术成就的作品,也是最能反映伦勃朗现实主义风格的杰作。不过,这位追求淳朴与真实的艺术家,在后半生过得却并不如意。

伦勃朗是失意起源于《夜巡》,因为这幅画,伦勃朗被卷入了一场官司,同时也开始了自己悲惨的后半生。

《夜巡》创作于1942年,是伦勃朗为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创作的群像。当时,这支射击手连队向伦勃朗提出了订单,大家凑钱准备请伦勃朗为自己的连队创作一幅肖像画。

不过,由于连队中每个人出的钱是一样的,所以大家都想在油画中占据同样的比重。而这一要求,本身又是与艺术创作相违背的。试想,几十人挤在一起,如何能够保持每个人占据的空间都是相等的呢?

↑《夜巡》·局部

伦勃朗也是位耿直之人。在创作时,伦勃朗根据自己对艺术的追求,画出了一幅经典的夜巡图。然而,射击手连队拿到油画后,却觉得这与自己的要求不符。

双方争执不休时,有钱有权有势的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将伦勃朗告上了法庭。随后,卷入官司的伦勃朗遭到了诋毁和迫害。而且,在这一年时,伦勃朗的爱妻也香消玉殒。此后,伦勃朗的生活不尽人意,内心也很孤独,但一直在坚持着进行艺术创作。

伦勃朗青年成名,一直孜孜不倦地在现实主义道路上创作,而他对艺术的理解与技法,也越来越成熟。

投身画坛之后的伦勃朗,曾凭借《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而声名鹊起。要知道,伦勃朗画出这幅经典之作时,是在1632年,此时他才仅仅26岁。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这幅《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被誉为“用光的典范”,也被称为“伦勃朗光”。伦勃朗的用光方式,也被现代摄影学所借鉴,常常在人物摄影中使用。

在惨遭诋毁之后,伦勃朗也从未放弃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伦勃朗曾另娶亨得里治,并育有一子。曾从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不过,他的第二任妻子和儿子,又都先他而去。这种精神上的打击,也不断地侵蚀着伦勃朗的内心。

↑《自画像》

晚年的伦勃朗,内心是极其痛苦的。这一点从他的《自画像》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从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到晚年的沧桑与凄凉,这位大师曾为世人留下了500多幅油画、300多幅版画和1500多幅素描作品。这些作品,是对伦勃朗艺术成就最好的诠释。


碣石樵子


评价一个艺术家在艺术生涯史上的地位,最直接就是以艺术作品来评论,艺术家为艺术而生,也为艺术探索贡献一生;十七世纪欧洲天才艺术家伦勃朗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如何呢?


伦勃朗对西方艺术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伦勃朗式用光”,17世纪西方绘画风潮泛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体油会依旧在延续,文艺复兴时的油画早已运用了“光影明暗效果”,然而伦勃朗的光影明暗和文艺复兴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伦勃朗“光影明暗”普通而善用,以“黑暗”绘成“光明”,虚而不空,法国画家弗罗芝坦称伦勃朗光线为“夜光虫”,



伦勃朗是个少年得志的画家,然而在艺术生涯中极为谦卑用功,还在自己的家乡荷兰开办画室,进入画室就沉迷于创作,后人把伦勃朗在油画作品中运用的光线,称之为“伦勃朗式光线”一直延续至今,足以证明了伦勃朗在艺术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诗夜城主


在西方油画史上,一束明亮的光线穿过幽深历史的迷雾,以梦想照进现实的姿态留下了擦不去的清晰痕迹,像极了那个凿壁偷光的小孩子留下的美好故事一样,这束伦勃朗光线具有无穷的魔力,改写了西方古典绘画对人物具象刻画的手法,并延续至今在现代人物肖像摄影中被广泛运用。

《沐浴的苏珊娜与偷窥的长老》

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伦勃朗在西方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位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其在艺术史常常被人拿来与文艺复兴时期巨匠们相提并论,他开创性地驾驭光线的手法赋予了其作品独特的个性魅力,具有一种舞台上的戏剧色彩和表现张力,打破了现实中通常意义上的美学呈现,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美学哲理和秩序,对明暗光影的人工掌控达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沙斯姬亚扮作花神》

《河中浴女》

这位一生画了一百多幅自画像的自恋到无以复加的绘画艺术大师,他宽广的艺术视野使其在肖像、风景、宗教、风俗、历史等绘画领域都留下了不少的神品妙笔,当得上一个全才天才的名号。

《夜巡》

《戴安娜沐浴(亚克托安与卡利斯托的故事)》

他一波三折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一路走低的俗世人生和一路走高的艺术人生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他与首任妻子沙斯姬亚郎才女貌的结合点燃了画家创作的激情火焰,一幅幅作品很快销售一空,但这个极具“旺夫相”的女子天不假年,在生下幼子泰塔斯后便卧床不起,最终香消玉殒。而她的撒手人寰似乎也带走了伦勃朗的全部运气,而后创作的《夜巡》这幅经典名作却不为时人所理解,种种争议声中他的画作在市场上风光不再,沉寂中伦勃朗依然埋头于创作之中,随后濒临破产的伦勃朗与韩德瑞克结合了,这个容貌平平的女子以她特有的温柔给了伦勃朗极大的支持,而伦勃朗的画作渐渐地在国外声誉鹊起,国内市场再次给予了他肯定,但此时,接二连三的打击再次降临,韩德瑞克又告别人世,五年后爱子泰塔斯也先他而去……,最终伦勃朗在63岁那年与世长辞。

《伦勃朗自画像》

《石桥》

终其一生,伦勃朗在艺术创作中以其饱满的热情和殉道的精神,给后人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瑰宝,成为西方艺术上一座让后人难以逾越甚至难以企及的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