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貿易戰不足以阻止中國學生留學美國

【僑報記者張楊9月6日報道】張一帆(Yifan Zhang,音譯)來自上海,近期剛剛來到紐約一所文理學院攻讀學位,穿行在學校附近鄉村地區的土地上時,她第一次真切體驗到美國人的生活。南加大的徐子怡(Ziyi Xu,音譯)和她的新同學們近期一起觀看了洛杉磯道奇隊的比賽。而紐約大學新生陳柳江(Lyujiang Chen,音譯)想要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在這所位於曼哈頓的學校找到家的感覺。

據《南華早報》報道,雖然三人所處地點不同,對美國的第一印象也不太一樣,但是可以說明,儘管近兩年選擇就讀美國大學的國際學生數量在不斷下滑,但是美國大學對中國學生的吸引力卻一如既往。

儘管貿易戰讓美中關係趨於緊張,對移民政策的擔憂也與日俱增,但是仍然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學生願意來到美國逐夢。

根據國土安全部的數據,去年約有35萬中國學生在美國大學學習,佔據海外中國留學生總數的1/5。

但是,來到美國的新國際學生總數卻減少了2萬,降幅接近7%,是2016年的2倍還多。這一數據來自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這是一家總部位於華盛頓的非營利組織,他們調查了500所美國大學。

對此,國際教育協會主席高級顧問布魯門塔(Peggy Blumenthal)說:“我預計不久的將來,中國學生留美的人數也不會出現顯著下滑。美國高等教育的質量仍然毋庸置疑。中國學生和父母們很重視美國大學的靈活性和教學風格。”她還指出,中國留學生中近一半都是本科生。

她補充稱,豐富的研究機會和對博雅教育以及批判性思維的重視也是美國大學吸引中國學生的重要原因。

比如徐子怡就很看重美國大學對創造性思維的開放態度。她認為,比起中國大學,美國大學的靈活性更適合她。

張一帆就讀於紐約州薩拉託加溫泉市(Saratoga Springs)的斯基德莫爾學院(Skidmore College)。在這個距離紐約市三個半小時車程的地方,除了周邊的鄉村環境,她更期待能投身到博雅教育的學習中去。

美國高等教育以探索性的博雅教育模式聞名,但是近來世界上其他地方教育方式的變化正在吸引那些原本想要就讀於美國學校的學生。

儘管特朗普政府要加強移民管控的言論,以及可能限制留學生就業的做法會讓其他國家的學生望而卻步,但是對中國留學生來說,這並沒有太大影響。

布魯門塔說:“其他希望在畢業後留在美國的國際學生對此頗為關注。但是因為中國經濟的強勢表現,很多中國學生目前對回國工作更感興趣。”

中國教育部的數據顯示,歸國工作的留學生人數在逐步上漲。2017年有48萬多名留學生回國,比起前一年上漲了11%。(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