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陽太和縣「六個一」推進扶貧領域執紀監督出成效

中國網訊 :今年以來,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突出強調“六個一”工作思路,切實把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履行監督責任的重中之重,不斷強化工作措施,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紀律保障。

快查快辦一批問題線索。建立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處置“快速通道”,優先研判處置中央、省委巡視交辦件和各級巡視巡察、專項審計、財政檢查和扶貧巡察等工作中發現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按照問題線索五類處置標準和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要求,對核查中發現的扶貧領域問題線索,進行分析研判、分類處置、嚴肅查處。上半年,全縣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接收反映扶貧領域信訪舉報69件,立案61件,黨紀政務處分87人。

嚴肅問責一批失責幹部。太和縣委、縣紀委監委重拳出擊,針對脫貧攻堅工作中少數單位履行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到位,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缺乏清醒認識,工作作風不紮實、工作精準度不高、幫扶措施不得力等突出問題、薄弱環節嚴肅問責。堅持問題導向,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專項治理,保持扶貧領域高壓態勢不減,充分發揮執紀監督檢查職能,從嚴從快查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發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對典型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以鐵的紀律推動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今年以來,圍繞脫貧攻堅工作中工作不力、作風不實問題先後集中問責141人。

通報曝光一批違紀案例。縣紀委監委不僅對脫貧攻堅工作中違紀違法問題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還圍繞充分發揮通報曝光的震懾力,在點名道姓通報曝光上下功夫,既抓關鍵時間節點也抓日常,使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常態化。今年,太和縣紀委監委對農村基層幹部在扶貧領域的違紀違法問題作了全面梳理,從為題發生類型、原因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增強了警示的針對性。今年以來,太和縣紀委通報了9期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切實用問責來說事、用通報來震懾,一錘接著一錘敲,一環緊著一環擰,以紮實成效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

專項巡察一批重點村居。縣委對全縣7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專項巡察,按照“市委統籌、市縣聯動、混合組編、異地交叉、協同推進”的方式,一體謀劃、一體部署、一體推進、一竿子插到底,聚焦“兩該兩不該”、“兩不愁三保障”、危房改造等重點內容,著力發現脫貧攻堅重要決策部署落實不到位、責任落實不力、作風不實、虛假脫貧、數字脫貧以及基層幹部優親厚友、貪汙腐敗等問題。針對發現問題抓好整改,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同時堅持目標不變、力度不減,對巡視問題整改工作緊抓不放,持續鞏固專項巡察成果。

成立一個涉貧信訪專班。為保障脫貧攻堅縣摘帽“雙月會戰”順利開展,太和縣成立了涉貧信訪工作專班,以預防在先、排查在先、化解在先、處置在先的工作原則為指導,全面梳理化解扶貧領域信訪問題,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由縣紀委監委、信訪局、公安局等單位成立6個工作組,在縣脫貧攻堅“縣摘帽”工作推進指揮部領導下,全面負責脫貧攻堅“雙月會戰”期間信訪維穩工作的調度、會商研判和重大案(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同時成立4個督查組,每週對各鄉鎮進行一次督查,重點督查各鄉鎮各單位來訪接待情況、矛盾糾紛排查處置情況、上級交辦的涉貧領域信訪問題的辦理情況、回訪情況以及群眾滿意度等,對發現的問題責令責任單位立即整改。

制定一套制度機制體系。出臺了《太和縣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工作問責辦法》,針對9類問責情形,確保問責涵蓋整個扶貧工作的全過程。堅持既對縣直單位領導班子問責,同時對相關責任人也要問責。建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制度,在問責情形、方式、程序上解決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有規可依的問題。建立選派扶貧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長)管理制度,解決了最關鍵因素——人的日常監督管理問題。建立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治理制度。突出重點關鍵環節,加大辦案問責力度,查處與震懾並舉,用身邊事教育警示身邊人。

目前已出臺9個扶貧領域制度和文件,太和全縣已經建立並逐步健全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治理工作制度體系。(潘書培 尹豔軍 通訊員 張凱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