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和供应链金融如何产生化学反应?

医药行业和供应链金融如何产生化学反应?

区块链,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最近几年炙手可热、风光无限,不仅火遍了币圈,包括传统供应链领域,也都期望借助这一技术,解决传统交易中的障碍。

医药行业也不例外,作为基础性行业之一,其运行发展的状态,影响深远。由于区块链拥有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网络、加密算法、共识机制等基本性质,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交易模式中数据在系统内流转过程中的追溯问题,从而构建可信的交易平台和网络。

因此,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医药行业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势在必行。

医药行业和供应链金融如何产生化学反应?

医药产业链面临的三大难题

一是 中小企业生存难,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自 2016 年以来,产业政策愈发艰难,“两票制”、“营改增”、食药品追溯等医药新政,带来销售渠道、物流成本、药品追溯以及资金链等多方面的挑战,民营中小药企的生存变得愈发艰难。资金问题致使一些小型药企唯利是图,市场上串货、回收货、假药横行,最终损害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

二是 回款周期越来越长,资产成本高。由于社会化大生产,供应链资金运作效力关系到同一供应链内部各个节点,因此也是重点探讨的课题。对于医药生产企业而言,新政策出台后要从过去的面向一级批发商变成面向大量终端医药经营企业,如何管理和选择渠道都成为非常头疼的问题。此外医药生产企业要面对大量的三级甚至四级经销商,回款不及时的问题将愈发严重。据了解,药品经销商将药品按合同交付给医院之后,一般需要 60-90 天才能收到货款。

三是 行业信用体系缺失。医药采购供应链的情况与工业采购供应链非常类似,由于中小型药商自身信用体系不完善,以及传统金融缺乏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往往很难获得融资。另外,中小型药商由于信用记录不完备,又无法提供符合融资标准的抵押品,因此难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那么针对这些行业痛点,建立一个基于互信、共享、开放、安全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十分有必要。不仅能够解决药品溯源的问题,还能够撬动金融服务,促进中企药企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够在医药行业搭建具有安全性、透明性和可操作性的供应链金融的平台,让医药行业和供应链金融产生化学反应呢?区块链,则是两者结合的关键所在。

区块链技术的四大基本性质

区块链本身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技术,有四大基本性质。即网络结构、数据可验证、合作机制、共识机制

基于这四点,可以在这个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上构建一个信用、透明的商业系统”。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针对医药行业场景,在底层搭载一个灵活可靠的医药企业级区块链解决方案,在最上层则支持医药行业的应用场景。这样一来,直接把过去需要股权联系来建立信用的方案,变成通过一种技术平台构架的方案,从而改进传统的行业商业模式。

医药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第一:核心服务记录一体化维护以及覆盖产业链中的盲区;

第二:交易服务底层化、物流服务底层化、数据服务底层化、资管服务底层化;

第三:产业与金融互动互促,全体系的综合业务;

第四:实现全局数据+精准数据”。

总体来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医药采购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以大幅减少供应链上下游的资金周转时间,缓解了中小型药商的融资困难。区块链技术将实现以点带面、条线扩展、跨连融合,改进流程、打造全新模式,最终实现医药产业生态的安全性、透明性、可操作性的生态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